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83页
  • 84页
  • 85页
  • 86页
  • 87页
  • 88页
  • 89页
  • 90页
  • 91页
  • 92页
  • 93页
  • 94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威胁与效能:社交媒体“生育恐惧”讨论的主题分析和影响因素研究
■杨洸 王越
  【本文提要】基于拓展平行反应模型,通过爬取微博中有关生育恐惧讨论的132705条主帖及其评论,采用机器学习和人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揭示了恐育话题讨论的主题类型、信息特征以及人们的信息接受。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社交媒体上有关生育恐惧的讨论热度不断攀升。讨论议题广泛,涵盖了个体、社会和国家多个层面的主题,深刻体现了生育是嵌入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特征。对于生育,人们表达出较为强烈的消极态度,胜过积极态度。通过考察讨论文本的信息元素,结果显示生育威胁与生育效能的元素明显失衡,“生育威胁”成为最主要的信息元素,“生育效能”元素则明显不足。恐育信息中生育威胁的程度越高,人们的接受度则越低(即点赞数低);若信息中效能的程度越高,人们的接受度则越高(即点赞数高)。本研究的结论验证并且拓展了EPPM模型中人们对恐惧诉求信息的积极应对的心理机制。
  【关键词】生育恐惧 信息威胁 信息效能 LDA主题模型 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
  
一、引言
  近年来,国家生育政策逐步放开,可人口出生率却不升反降,呈现断崖式下跌,人口问题较为突出。在宽松的生育政策下为何人口出生率逆势下滑?一方面与育龄妇女人数的减少有关,另一方面与女性群体的生育意愿改变、弱化有关(穆光宗,2020)。
  媒体是造成恐惧的来源之一。在个体有限的生命体验中,人们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直接经历各种威胁和危险,更多是通过接触各类媒体信息或社交媒体讨论感知到的。已有大量研究从人们不同类型的恐惧中探究媒体的影响,人们对犯罪的恐惧(Gerbner et al.,1980)或对健康危害的严重程度感知(Young et al.,2008)都与媒体使用的关系密切。
  鉴于此,本文聚焦生育问题,选取人们广泛参与的社交媒体的讨论数据进行分析。具体而言,本研究有两个目的。第一,探究社交媒体中关于生育恐惧话题讨论的信息内容,抓取微博的相关讨论内容,采用主题分析方法,揭示恐育讨论的主题类型;第二,从信息元素的视角,探究人们的生育恐惧从何而来,以及如何应对恐惧。基于拓展平行反应模型(extended parallel processing model,简称EPPM),采用人工内容分析法,考察微博恐育讨论中的信息要素呈现,以期理解人们恐育情绪产生的缘由;同时,面对网络上的恐育情绪,人们又是如何应对的,“恐育”信息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信息参与和选择。
  
二、研究框架与研究问题
  (一)生育恐惧的概念及延展
  “生育”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育概念是指妇女受孕、足月怀胎和生产全过程,广义的概念是指孕育、生产和抚养教育的整个过程,涵盖了“生”和“养”两方面内容。“生育恐惧”因此也包含狭义和广义的两种内涵。医学领域的研究者主要关注狭义的“生育恐惧”,即“分娩恐惧”(fear of childbirth,FOC),是指孕妇从产前开始,在分娩和产后期间经历的负面认知和体验(Wijma et al.,1998),若具有分娩恐惧的妇女经历了负面的分娩体验,则有可能导致产后抑郁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等问题,变成病理性恐惧。广义的生育恐惧,是指女性想到自己未来面临生育时所产生的担心、焦虑甚至想要逃避的情绪体验(张嫡嫡等,2019),是一种对生育的消极情绪状态,贯穿求偶、婚姻、生殖、抚育等各种人类活动过程之中。恐惧生育的主体也由适龄婚育女性扩展到未婚未孕的年轻女性。故此,“生育恐惧”是一个广泛涉及医学、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问题,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
  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对于生育的关注从分娩之痛转向社会性的生育之痛,是女性对生育的全过程——孕育、生产和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遭受到的各种威胁的考量和想象,继而产生防御性的生育焦虑和恐惧心理。
  (二)从大众媒体到社交媒体的生育恐惧信息生态
  伴随媒介技术的发展,本属于私人领域的生育话语逐渐进入公共领域。早期的传统媒体呈现的生育恐惧以技术性的分娩恐惧为主。1952年播出的美国情景喜剧《我爱露西》是第一部以怀孕和分娩为特色的电视节目,美国《新闻周刊》评价,这是“制作产科电视历史的首日”,由此拉开了生育类电视节目的序幕。Morris等人(2010)通过分析美国的生育真人秀电视节目,发现节目中所展现的女性怀孕和分娩比现实更具戏剧性和危险性,节目突出展现分娩的不可预测性与潜在的风险,表现女性自身身体的不可靠,需要借助医疗技术的控制才能保证正常分娩,并且电视中处于分娩的女性大多是被动的和缺乏自主性的,尤其在需要做出分娩决策时,分娩的女性几乎不能提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Luce等人(2016)通过电视节目的内容分析,发现女性在没有其他知识来源的情况下通常会转向真人秀节目了解分娩,可是电视上从来就没有平安顺利的分娩情节,在无形中又加重了女性的生育恐惧,更加警惕分娩风险。
  总而言之,电视媒介缺少关于“正常分娩”的对话,分娩在媒体中通常被描述为天然具有风险和不可预测性,是痛苦的、伴有戏剧性的、充满各种并发症,并且是强烈依赖医学技术干预的活动(Morris et al.,2010)。此类描述容易让人们陷入“分娩是可怕的”想象中,加剧女性对分娩的恐惧和焦虑,影响分娩的态度以及分娩方式的选择(Theroux,2011),并将高科技辅助的分娩方法视为最佳和最安全的选择,所以这也成为现实中产妇和家属要求剖腹产的一个重要原因(McCourt et al.,2007)。医学专业人士认为电视中的描述夸大了现实,是不真实的,电视上对于生育的虚构或不准确的描述或会导致人们尤其是女性产生对生育的严重误解(Brodie et al.,2001),不断加剧医疗化分娩(非自然分娩)的态势,也强化了人们在生理层面的生育恐惧。
  进入数字媒体时代,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大量的用户成为信息生产和分发的节点,网上有关生育恐惧话题的讨论也得到丰富和扩展——不仅包含生理层面的怀孕与分娩的恐惧讨论,还迅速延伸到造成生育恐惧情绪的各种社会现实因素的讨论。人们对于生育的态度转向生育所面临的诸多主客观原因,比如生育成本、高昂房价、子女教育、工作机会、女性权益、生育健康等人们的生育恐惧从单纯的生理属性扩散到社会属性的诸多层面(李婷等,2019)。
  在人们普遍使用和广泛参与的社交媒体中,关于“恐育”信息环境是怎样的,人们有关生育恐惧话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什么又是最为普遍的主题,讨论的主题是否随着时间的变化有所不同,目前并没有经验数据的支持。本研究提出以下两个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1:社交媒体有关“恐育”的讨论主要包含了哪些主题,以及哪些是最为普遍的主题?
  研究问题2:社交媒体有关“恐育”的讨论,随着时间的变化,主题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恐育”信息元素与人们的信息参与
  恐惧是一种由威胁引发的令人不安的情绪,人们能否识别威胁是恐惧诉求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恐惧诉求是关于威胁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威胁部分)以及接受者如何避免这些威胁(应对部分)的信息。Witte(1992)的拓展平行反应模型(EPPM)是解释恐惧诉求信息如何影响受众反应的代表性理论,指出人们面临恐惧诉求信息通常有三种反应:危险控制反应(danger control responses)、恐惧控制反应 (fear control responses)或无反应(non-responses)。
  恐惧诉求信息会引发受众对传播信息进行两种评估:威胁评估(appraisal of the threat)和效能评估(appraisal of the efficacy)。其一,威胁被定义为“环境中固有的危险或伤害”(Witte,1996),促使人们采取行动的不是实际威胁,而是人们对威胁的认知或感知。严重性(severity)和易感性(susceptibility)是构成感知威胁的两个要素,前者是指个体对威胁的严重程度的感知,后者是指个体对受到威胁的可能性的感知。其二,效能是指人们为避免威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凸显措施的有效性、可行性和便捷性,包含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和反应效能(response efficacy),前者是指“相信自己有能力执行推荐的建议来避免威胁”,后者是指“对推荐建议有效性的信念”(Witte,1996)。
  当人们面对引起恐惧的信息时,个体首先会评估威胁的严重性和易感性。如果人们认为威胁不大,他们就不会感到恐惧,至此评估结束。当严重性和易感性两种认知的总体评价超过一定阈值时,人们才会有动力开启效能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效能来规避威胁,他们就会通过“危险控制反应”来减少恐惧,即根据信息的建议改变信念、态度、意图或行为;如果在效能评估时认为自身没有能力避免威胁,他们将通过参与“恐惧控制反应”来减少他们的恐惧,即对恐惧信息进行防御性回避或否认。简言之,感知威胁和感知效能均会影响恐惧诉求信息的说服力。
  拓展平行理论常见于考察个体对恐惧信息接受或拒绝的效果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或实验法进行;也有学者基于该模型评估恐惧信息的内容和元素,形成一种信息分析框架,多采用内容分析法了解媒体所呈现的信息内容及产生的影响,并应用到各种风险主题的信息设计中。例如,Turner等人(2013)对危机新闻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威胁和效能元素失衡,这种失衡可能会导致信息无效,甚至刺激受众做出不当行为;Hase等人(2020)通过内容分析发现新闻报道强调的威胁元素能够显著引起受众的恐惧心理;Qinyu(2015)在对堕胎广告的研究中发现威胁与效能元素的频次和程度并无显著差别,但是效能信息的展现与现实生活经验并不匹配,事实上放大了堕胎后的治疗效果。
  就生育风险而言,最常见的威胁是身体生理层面、精神情感层面以及社会经济层面的负面影响。身体生理层面的威胁主要集中在怀孕分娩阶段,其中孕妇最为担心的是对婴儿健康的威胁(Gao et al.,2015)。与此同时,产妇的疼痛伤害、身体外形和身体功能改变、产后抑郁症等精神情感层面的威胁也是女性恐惧生育的重要内容。社会经济层面的威胁包含女性职业发展中的生育惩罚,较之未婚育女性,生育女性的职场机会较低,且多育母亲的机会低于少育母亲(杨菊华,孙超,2019)。此外还有生育后的性别规范压力、家庭关系等的威胁,与生育成本相关的经济威胁也不容忽视,住房成为生育的首要感知限制(唐重振,何雅菲,2018)。虽然生育所遭遇的威胁被经常讨论,但是社交媒体上有关恐育讨论的信息特征目前还缺乏系统性研究,基于EPPM理论评估威胁和效能元素的分析阙如。生育恐惧讨论中的威胁和效能结构是评估人们是否接受恐惧信息的先行步骤,对于预测人们的恐惧信息接受或参与具有重要影响。故此,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3:社交媒体恐育讨论中,生育威胁和生育效能元素呈现了什么特点?
  研究问题4:社交媒体恐育讨论中,人们的信息参与是如何受到生育威胁和生育效能信息影响的?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LDA主题模型分析和人工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回应研究问题。
  (一)研究对象和样本的选择
  本研究以微博平台中有关“恐育”话题的讨论文本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微博作为研究平台,这是因为微博是中国受欢迎的社交媒体之一,用户群体的基数非常大,拥有超过5.36亿注册用户和超过2.46亿日活跃用户。
  在本研究数据爬取工作启动时,微博平台的数据采集时间被该系统限制在2018年之后,2018年则设为本研究样本的时间起点,截至本研究的数据抓取时间2021年11月,2018年1月1日—2021年10月31日为抓取文本的时间范围。研究者以 “恐育”、“生育恐惧”为关键词,通过Python编写代码爬取微博平台的相关数据,最终爬取了132705条有效微博主帖(即帖子),包括用户名、微博正文、发布位置、话题分类、转发数、评论数、点赞数、发布时间、发布工具等字段信息。上述数据作为主题分析的机器学习对象,回应研究问题1和2。
  对于研究问题3和4,采用人工内容分析方法。囿于人工分析受时间和精力所限,遂采取抽样方式选择最有代表性的讨论文本。基于微博主帖的讨论热度,本研究选择最热门的前2000条主帖,经过数据清洗,最终获得有效的最热门微博主帖1540条。若主帖内容与恐育话题关联度低,或只是单纯的广告或视频形式,都被排除在分析样本之外。
  对于选中的1540条热门微博主帖,研究者对其相应的评论进行爬取,获取字段包括微博ID、用户昵称、用户性别、评论文本、评论获赞数和评论时间等数据信息,为了确保研究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对采集的评论进行清洗,包括缺失值的处理,针对广告、评论配图等无关信息进行手动过滤,清洗后的数据按照对应微博正文进行排序,共获得23465条评论。
  (二)具体研究方法和测量
  1.主题分析
  本文采用潜在狄利克雷分布模型(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进行机器主题分析。LDA是一种非监督机器学习的文本挖掘技术,通常包含了词语、主题、文档三层结构,可以用来识别大规模文档集或语料库中潜在隐藏的主题信息。该方法利用文本预处理所得到的词频向量,将文本信息转化为易于建模的数字信息。通过统计词频的方式,形成主题单词构成和评论主题构成的多层概率分布,进而实现分类(邹晓辉,孙静,2014)。本研究通过Python实现LDA主题模型。主题建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Python库包括re、itertools、os、sys等基础库,pandarallel、multiprocessing等并行库,numpy、pandas、tomotopy、nltk、sklearn、jieba等数据分析库,使用的主题建模模型是tomotopy中基于Gibbs-sampling(吉布斯采样)的LDA模型。
  基于Python爬取微博有关生育恐惧的微博主贴132705条,之后对以上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去除停用词、分词处理后,使用LDA模型进行主题分析,获得最优主题数、主题特征词以及主题强度值。同时,引入时间维度,分析生育恐惧议题及主题的时间变化趋势。
  2.内容分析
  (1)编码类目。内容分析以数据清洗后获得有效的最热门的1540条微博主帖为样本。本研究的编码员为2名硕士研究生。为了建立编码员之间的可靠性,随机选取抽取样本的5%进行培训并通过信度测试,之后对剩下的抽取样本进行全部编码。在所有的编码类别中,编码的信度为93.13%。内容分析的主要类目基于EPPM模型建构,包括严重性、易感性、自我效能、反应效能以及信息接受。前四项是编码员对微博的样本主帖文本进行编码,以是否提及类目表中的元素来呈现编码结果。
  (a)严重性,是指信息中所展现的威胁或危险元素。本研究对选择的微博文本中有关生育威胁或生育危险元素进行编码,表明生育的负面后果。基于Qinyu(2015)的研究,生育威胁严重性主要有四类:一是情感威胁,包含消极情绪的表达,例如孕期情绪的悲伤焦虑、抚养孩童期间的烦躁、确诊的消极情绪(如产后抑郁);二是身体威胁,包含身体外形的变化,分娩时因身体遭遇风险所造成的身体后遗症,或是家暴导致的身体伤害以及死亡;三是社会后果,包含事业发展威胁、家庭关系威胁、性别规范压力;四是经济威胁,即由生育引发的一系列经济支出而造成个体产生是否“养得起”的担忧。例如,若某一个主帖中明确提及了生产对于产妇身体威胁的内容,则该项的编码为“是”(编码=1),若没有,则编码为“否”(编码=0)。
  (b)易感性,是指个人遭受威胁的可能性,借鉴Qinyu(2015)对于易感性信息的划分,以事例或数据呈现的方式进行编码:一是事实例子,表明已经发生的生育威胁的案例,可能是发生在网友自己或是他人身上的例子;二是假设性的例子,是基于未来可能发生的特别设定的叙事;三是统计数据,是许多实例的数字或定量信息,例如,每年有5%的孕妇遭受生育引发的后遗症。
  (c)自我效能,是指对于恐惧诉求信息中应对威胁的建议和措施,个人所拥有的信心。主要有提升自我信心和提供情感支持两类(Qinyu,2015):前者是建立自信,从情感上提升自信,表达积极面对生育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例如网友表达“妈妈的确很辛苦,但也没有必要传播焦虑。孕前调理好身体,孕期在医生允许的前提下多运动,产后心态好多活动,恢复得很快”;情感支持是指自身鼓励他人理智、积极对待生育的态度,例如有网友表达“希望女性不要恐婚恐育,婚恋生产是生命顺其自然的过程,大家只要做好准备,有独立的人格和经济基础,谁也强迫不了”。
  (d)反应效能,是指个体对信息所建议的避免或消除威胁方面的有效性的认知。关于生育恐惧议题反应效能的编码主要包含三类(Qinyu,2015):一是生育配套政策的有效性,指国家颁布的子女教育、公共医疗、产假福利等方面支持的有效性;二是社会支持的有效性,在生育过程中获得重要的他人包括伴侣、父母、亲戚、朋友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支持,例如生育过程中伴侣的照顾和陪伴、父母帮忙照顾小孩等;三是技术支持有效性,强调专业化知识和先进的技术应用于生育过程,如无痛分娩、科学孕育方法、产后恢复方法等。
  (2)信息接受。依据EPPM模型,人们对于恐惧信息是否接受或拒绝,是参与信息的重要表现。社交媒体内容除了帖子本身,通常还包含系统和用户生成的社交线索,例如阅读量、转发数、评论数和点赞数,这些社交线索已成为信息认知和效果衡量的常见指标(Chen et al.,2019),其中,点赞的数量表明公众对特定信息的认同程度,可被用作社会认可的衡量指标(Borah,Xiao,2018)。因此本研究采用微博主帖的“点赞数”这一指标进行测量。基于人工内容分析的1540条微博主帖,将其23465条有效评论的点赞数作为信息接受的测量指标。
  
四、数据分析
  (一)社交媒体“恐育”讨论的主题分析
  为了回应研究问题1和2,本研究采用困惑度(perplexity)这一指标来确定最优主题数K。困惑度表示文档所属的主题的不确定性(信息熵),当困惑度下降趋势不再明显或处于拐点处时,此时的 k 值为最优主题数。结果如(图1 图1见本期第88页)所示,横坐标为主题数目,纵坐标为困惑度,可以发现随着主题数量的增加,平均困惑度参考值呈波动下降趋势,结合数值降幅程度与拐点区间,最优主题数可以确定为18。随后,除了使用困惑度指标进行可视化外,再通过人工检验每个主题强度的信息以及每个主题按相关性排序的前10个术语和每个主题的20个高概率文档,以检查主题的有效性。根据这些信息,人工决定一个主题的保留或者放弃,最终本研究保留了13个主题做进一步分析。
  通过以上处理后得到主题-词项分布与主题-文档概率分布数据结果。首先,主题-词项分布是模型训练分析后生成每个主题下相关词项的汇总,对这些词项进行归纳概括并且放回文档中检验,进行人工识别,最终提炼出相关主题标签。主题-词项分布是根据词汇的权重系数进行排列,每个主题下选取概率前10左右的词汇作为该主题的代表,各个词项系数排序依次从大到小,相关主题下的分布概率愈高,排列愈靠前,如(表1 表1见本期第89页)所示。在对主题-词项分布文本进行分析后,基于LDA模型得到主题-文档矩阵,并计算出其主题强度。主题强度的大小就是主题在某一个时间窗口内受到的关注程度,即在某一时间窗口上某主题的强度与包含该主题的文档数目成正比,主题强度越大越有可能被认为是热点主题(巢乃鹏等,2021)。主题强度数值参见表1。具体而言,生育消极态度的讨论热度最高,其次是国家政策、生育健康、与生育相关的社会新闻、性别对立讨论等13个主题。
  生育恐惧议题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根据微博2018年1月1日—2021年10月31日的发文数量看,网民探讨“生育恐惧”的热度呈波动上升的态势,在一些特殊的时间点会呈现“突飞猛进”的趋势,总趋势是“恐育”讨论热度不减,并且讨论频率逐渐递增,范围不断扩大。近几年来微博平台对于“恐育”话题的讨论有13次高峰出现,该话题热度的上升与热点事件相关,例如国家颁布的相关生育政策、生育健康、明星事件和社会新闻等。
  如图2显示,2018年的3月、9月该话题讨论数量明显上升,分别是由于#产后妻子的17天日记#和产后抑郁数据的新闻报道所导致。2019年的2月、5月、7月和11月出现小高峰,其中2月为生育风险和并发症的讨论;5月和7月均为明星事件引起,分别为#Ella生育后遗症#和#张歆艺生产后照片曝光#的讨论;11月是有关家暴的社会新闻所引发。2020年5月、7月和12月的话题讨论数量出现高峰,其中5月是有关生育侧切、生产后遗症的报道;7月是由于男子杀害女友的社会新闻以及电视剧《三十而已》引发;12月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12月3日离婚冷静期具体实施条款出炉,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信息生孩子前根本没人告诉我#,以及明星事件#奚梦瑶产后脊椎错位#等话题引发网民热议。2021年5月、8月出现高峰,尤以8月最为突出,其中5月是由于国家提出了鼓励年轻人生育的三胎政策,8月包含#女子与公公发生口角后被杀害#、#女子产后抑郁丈夫诉离婚被驳回#等社会新闻、明星事件以及#中国人大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和#三孩生育政策立即开始正式执行#的微博话题。
  (二)生育恐惧议题的信息特征
  为回应研究问题3,采用内容分析方法获得了相关数据。如(表2 表2见本期第90页)显示,在微博讨论中,有关生育的威胁信息经常出现,其中频率最高的是生育威胁的严重性信息(74.48%,n=1147),其次为生育威胁的易感性信息(55.32%,n=852)。生育效能信息则较为弱化,生育的反应效能信息最少被提及(14.42%,n=222),生育的自我效能信息次之(21.82%,n=336)。总体而言,生育话题讨论中,威胁元素与效能元素结构失衡,微博主贴强调生育威胁的风险,突出严重性和易感性,但是较少呈现避免威胁的措施和信心。
  1.严重性。关于生育威胁的严重性出现的频率,研究发现严重性信息在样本中被频繁讨论(74.48%,n=1147),如表3所示,大多数描述的是有关生育面临社会后果方面的威胁(52.31%,n=600),包含生育后的职业威胁、性别规范威胁、夫妻伴侣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等威胁;其次提及的是生育面临的情感威胁(38.10%,n=437),例如孕期情绪的悲伤、焦虑,抑或是抚养孩童期间的烦躁,还包含确诊的消极情绪,例如产后抑郁;紧跟其后的是身体威胁(26.59%,n=305),这类威胁涉及的主体主要有两类:女性与儿童。女性的身体威胁主要由两种原因造成,一类是由于生产造成的,例如身体外形的变化、容颜的改变,严重的是生产造成的后遗症,更有甚者可能会导致死亡;另一类是由于家暴导致的身体和精神伤害。对于儿童的身体威胁主要是担忧孩子生产检查时的健康,以及养育儿童期间孩子的健康发展;提及最少的为经济威胁(10.29%,n=118),这与上文中主题强度结果呈现一致性,经济担忧的讨论主要有结婚成本、生产成本、育儿成本等因素造成的生育恐惧;其他(2.70%,n=31)类别是无明确的严重威胁,但也展现出对生育心理造成的严重影响。
  2.易感性。有关生育威胁的易感性出现的频率,(表3 表3见本期第90页)显示55.32%的恐育主帖包含易感性信息,对包含易感性元素的帖子进一步分析发现,71.36%(n=608)的博文使用了事实性例子,讨论自身经历或者身边人经历的真实案例,抑或是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导致的负面消极情感。22.54%(n=192)的帖子使用了假设性例子,通过假设生育后可能面临的威胁,对具有“不确定性”的生育威胁产生恐惧。其中关于事实性例子与假设性例子均为叙事性例子,可以看出,生育恐惧议题大部分采用叙事性例子(n=800),通过对自身、他人案例以及假设性后果的描述,个体由此感知到威胁产生情感反应。这类情感反应可以是正在经历生育产生的恐惧,也可以来源于对未经历的生产事件想象的恐惧。仅有7.51%(n=64)的帖子使用了科学性例子,包含统计性数据和生育风险的客观描述等,其中统计性数据涵盖养育直接成本的计算、职业等机会成本的损失等。这部分网民主体将成本与效用进行比较,在得出成本远大于效用并超出心理预知的情况下会产生恐育心理。
  3.自我效能。即自我效能信息出现的频率,研究发现21.82%的恐育主帖包含自我效能信息。如表3显示,自我效能信息中大多为网民主体自身建立自信(77.08%,n=259)以应对生育恐惧。自我效能的表达主要包含两类,一类是熟悉生育要面临的风险后,但依然表达对生育的积极情感和迎接新生命的期待;另一类是直接表达对孩子的喜爱,或是对生育的信心。除此之外,网民通过自身经历为他人提供情感支持(36.31%,n=122),表达自己的积极态度后也希望他人可以科学理性地对待生育风险及伤害。其他(4.17%,n=14)包含提供生育相关的建议,例如建议寻找助产士,怎么样进行盆底肌修复等。
  4.反应效能。即生育恐惧微博主帖中反应效能信息出现的频率,研究发现14.42%的恐育主帖包含反应效能信息。表3显示在反应效能信息中,其中占比最高的为社会支持有效性(80.63%,n=179),通过伴侣、家人或者是孩子获得情感、物质上的支持,减少对生育的顾虑,对生育行为充满信心。其次为生育配套技术支持有效性(8.11%,n=18)与政策有效性(7.21%,n=16),但二者的占比均较低。可以看出,在生育恐惧议题中,来自家庭的支持会予以女性主体更大的鼓励和支持,而生育配套政策支持与相关医疗技术支持提及较少,从侧面反映网民对我国相关政策的保障与技术支持缺乏信心。因此,来自伴侣、家人以及亲朋好友的支持成为目前应对生育恐惧的重要方式。其他(7.66%,n=17)包含来自宠物或者其他方面的有效支持。
  (三)威胁和效能元素对信息接受的影响
  基于上述生育威胁元素和效能元素编码后,以微博主帖的点赞数作为信息接受的指标,通过相关分析探讨生育恐惧话题中威胁和效能信息对信息接受度的影响。如表4显示,严重性信息与其点赞数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051,p<.05),易感性信息与其点赞数也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057,p<.05),自我效能信息则与其点赞数呈现显著的正相关(r=.054,p<.05),反应效能信息与点赞数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r=.062,p<.05)。
  这一结果说明恐育话题中生育威胁的程度越高,人们就越不愿意点赞该帖子,而效能的程度越高,人们越愿意点赞,表明人们更愿意接受具有效能元素的信息。根据EPPM模型,与威胁相关的“感知严重性”和“感知易感性”是风险感知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认知成分是造成与恐惧相关的重要因素;如果效能的感知大于威胁的感知,人们会被激励去控制威胁的危险,恐惧诉求信息就容易被接受。因此,对于生育恐惧信息,当人们感知到的威胁程度足够高时,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微博主帖传达的效能信息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们的认知不协调。
  
五、结论与讨论
  生育是关乎个人的事,也是关乎家庭、关乎国家的大事。“生育恐惧”脱离了原本病理性恐惧的语境,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关涉医学、人口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领域的概念。在医学领域,“生育恐惧症”根据怀孕与分娩相关的焦虑程度进行区分,主体多为孕产妇。在社交网络中声称“恐育”的网民,其主体扩展到未婚未育女性,其中大部分并没有达到生育病理恐惧症的强度,而是由于个人现实、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对生育产生了较为焦虑甚至恐惧的情感。本研究抓取微博中恐育话题讨论的帖子132705条,采用LDA主题模型和人工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恐育信息中的主题以及所包含的威胁和支持元素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恐育讨论中的主题类型、信息特征以及人们的信息参与和接受。
  近年来,社交媒体上有关生育恐惧的讨论热度不断攀升,呈现出两个鲜明特点。其一,讨论议题广泛,凡与生育相关的议题无不包容,涵盖了个体、社会和国家多个层面的主题,深刻体现了生育是嵌入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特征。与生育直接捆绑的是个体怀孕分娩等主题——生育健康、家庭关系、生育自由和孩子教育;与生育密切相关的是社会环境的影响,男女性别对立、社会规范压力、性别规范压力、女性职业困境、生育社会成本以及层出不穷的有关生育的社会新闻,都是掣肘育龄女性决定生还是不生的社会因素;生育更是离不开国家人口和生育政策的影响,近几年伴随民法典、离婚冷静期、三胎政策等国家法律政策的出台,都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影响了人们的生育意愿。
  其二,对于生育,人们表达出较为强烈的消极态度,超过积极态度。生育消极态度居于主题分析强度(0.37)的榜首,是生育积极态度(0.05)主体强度的7倍之多。当人们在讨论生育时,恐惧情绪泛化,涉及恐育、恐孕、恐生的具体特定情绪,也有延展为可怕、焦虑、窒息、害怕等普遍泛化情绪。与此同时,生育积极态度展现了人们对于生育全过程中的美好感受或想象,如喜欢、希望、幸福、快乐、美好、期待、开心是这一主题中出现的高频词语。
  社交媒体中的恐育情绪为何普遍,以及恐惧从何来而?本研究前期的主题分析显示社交媒体中大量呈现了生育消极情绪,恐惧、害怕、焦虑是常见的情绪类别,继而对生育恐惧讨论进行了系统性的内容分析,并揭示导致人们恐惧情绪产生的原因。通过考察讨论文本的信息元素,结果显示生育威胁与生育效能的元素明显失衡,“生育威胁”成为最主要的信息元素(其中生育威胁的严重性占74.48%,生育威胁的易感性占55.32%),“生育效能”元素(其中自我效能占21.82%,反应效能占14.42%)则明显不足。该结果验证了拓展平行反应模型,生育恐惧诉求信息中的威胁和效能元素会调动人们评估其个人的生育威胁严重性和易感性,当威胁元素的信息显然超过效能元素的信息,人们则倾向于产生恐惧情绪,于是生育恐惧情绪较为普遍和突出。
  拓展平行反应模型描述了人们对于具有威胁信息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结果,并揭示了决策过程中人们的评估心理,本研究的发现也验证了这一心理决策的合理性。接触带有生育威胁的信息,若激发了个体足够的效能感知,个体则容易进入危险控制反应过程,产生保护动机,并进行适应性改变,即根据信息中的建议调整个人信念和行为等以应对恐惧信息,规避生育威胁;若个体的威胁感知突出,则容易进入恐惧控制反应,进而回避或无视威胁信息,属于适应性失常的表现。此外,人们是否积极应对生育威胁信息受到其心理感知的影响。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从信息参与(即信息接受)的效果来看,恐育信息中生育威胁的程度越高,人们的接受度则越低(即点赞数低);信息中效能的程度越高,人们的接受度则越高(即点赞数高)。换言之,人们更愿意接受生育效能信息,不愿意接受生育威胁信息,是源于人们对于生育恐惧的一种保护心理,并且面对恐惧有意愿做出防御。在突出生育风险而忽视生育支持的信息环境中,人们在恐育情绪中寻求心理的庇护,信息中有效的应对措施可减少个体的恐惧,增强信息的接受度。
  当代社会的许多恐惧都是“想象的恐惧”(袁光锋,2020)。本研究揭示了社交媒体中生育恐惧讨论的主题和信息元素,描述了人们在线上讨论中强调的生育威胁,是构成我们理解公众生育恐惧的基础。本研究对威胁易感性信息的分析发现,生育恐惧议题的易感性信息通常采用事实性和假设性案例,人们产生的恐惧情感大多不是面临的真实威胁,而是一些已婚育女性生育困境的事例分享或是自身想象生育面临的后果,这种直接或者间接的真实示例增强了网民生育风险的“在场感”,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于生育风险的想象,导致因想象而恐惧的心理。
  当谈到恐惧时,媒体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的某些恐惧是由耸人听闻的媒体报道加剧的,与恐惧有关的新闻报道会影响接受者的恐惧心理和情绪。在数字时代,社交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又助长了生育恐惧。本研究聚焦微博中的恐育话题讨论,生育恐育观念同质化的群体在社交媒体上的交互,容易形成恐育情绪或观点的加剧并且极端化发展。社交平台的个性化算法推荐机制与人们的选择性信息接触机制的相互契合,同时平台设置的“点、评、转”等功能所构成的社会背书与人们的社会比较心理机制的相互吻合,都容易令恐育舆论极化的结构进一步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故此,生育恐惧的情绪或观点在微博的泛化,与其说是人们的真实心态写照,毋宁说是社交媒体平台的技术介入契合了人们选择性地接触个人所热衷的信息,并有动机地拒绝不受欢迎信息的心理机制,继而形成观点集中的景象,放大了生育的风险和威胁。
  生育不只是女性的个体行为,更是内嵌于家庭与社会之中的共同行动。在微博有限的效能信息中,女性建立自信以及获得社会支持的比例较大,女性通过自身经历为他人提供情感支持,表达自己的积极态度后也希望他人可以科学理性地对待生育风险及伤害;来自伴侣和孩子给予的情感或物质支持,可以有效提高个体生育积极性,降低生育威胁产生的恐惧感。
  本研究的结论拓展了EPPM模型中人们对恐惧诉求信息的积极应对的心理机制。面对威胁,感知严重性和感知易感性能够导致恐惧,而当人们认为他们能够实施有效的保护性行为,即个人的感知自我效能和感知反应效能都被调动起来后,个体的希望将被诱发,怀有希望的人们可能更愿意接受并应对恐惧信息(Chen et al.,2022)。恐惧诉求信息一方面可能“吓到”人们,造成人们的恐惧,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强调“应对措施”,向公众提供必要信息以带来效能感和希望,则能够实现风险传播的预期效果。
  未来的研究可以将正面积极的生育话题讨论一并纳入,考察正负面信息对人们生育观念的综合影响。■
  
参考文献:
巢乃鹏,韩少卿吴兴桐(2021)。数字新闻学研究主题发现及其演化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文献的考察。《新闻界》,(09),6。
李婷,袁洁,夏璐等(2019)。中国网络大众生育态度倾向变迁——兼论舆情大数据在人口学中的应用。《人口研究》,(04),36。
穆光宗(2020)。当代青年的“恐育”心理和生育观。《人民论坛》,(22),120-122。
唐重振,何雅菲(2018)。住房负担与生育意愿:正向激励还是资源挤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61-67。
杨菊华,孙超(2019)。论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母职双重税赋”。《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01),99。
袁光锋,赵扬(2022)。“恐惧文化”的社会建构及其政治社会后果。《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03),86。
张嫡嫡,申屠泽周,卢凤等(2019)。女大学生的生育恐惧及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05),398-400。
邹晓辉孙静(2014)。LDA主题模型。《智能计算机与应用》,(05),105-106。
Borah, P.Xiao, X. (2018). The importance of ‘likes’: The interplay of message framingsource, and social endorsement on credibility perceptions of health information on Facebook.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23(4)399-411.
BrodieM.FoehrU.RideoutV.et al. (2001). Communicating health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entertainment media. Health affairs20(1)192-199.
ChenL.Yang, X.Fu, L.et al.(2019). Using the extended parallel process model to examine the nature and impact of breast cancer prevention information on mobile-based social media: content analysis. JMIR mHealth and uHealth7(6)e13987.
Liang, C.MinyiC.(2022). Danger control and fear control dur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Considering the roles of fear and hope in the EPPM across different levels of trust. Risk Analysis, 1–15.
Gao, L.LiuX. J.Fu, B. L.et al. (2015).Predictors of childbirth fear among pregnant Chinese women: A 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 survey. Midwifery31(9)869.
HaseV.EngelkeK. M.Kieslich, K. (2020). The things we fear. Combining automated and manual content analysis to uncover themes, topics and threats in fear-related news. Journalism Studies21(10)1384-1402.
LuceA.Cash, M.HundleyV.et al. (2016). “Is it realistic?” the portrayal of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in the media.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16(1)1-10.
McCourt, C.Weaver, J.StathamH.et al. (2007).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irth34(1)65-79.
MorrisT.McInerneyK. (2010). Media representations of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An analysis of reality television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Birth37(2)134-140.
Qinyu, E. (2015). Creating Demand for Abortion Service: A Content Analysis of Chinese Television Abortion Advertisements. Asian Women34(4)25-51.
Theroux, R. (2011).Media as a source of information on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Nursing for women's health, 15(1)62-67.
TurnerM. M.BoudewynsV.Kirby-Straker, R.et al. (2013). A double dose of fear: A theory-based content analysis of news articles surrounding the 2006 cough syrup contamination crisis in Panama. Risk Management, 15(2)79-99.
Wijma, K.WijmaB.ZarM. (1998). Psychometric aspects of the W-DEQ; a new questionnair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fear of childbirth.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Obstetrics & Gynecology, 19(2)84-97.
Witte, K. (1992). Putting the fear back into fear appeals: The extended parallel process model. Communications Monographs, 59(4)329-349.
Witte, K. (1996). Predicting risk behaviors: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diagnostic scale.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1(4)317-342.
Young, M. E.Norman, G. R.& Humphreys. K. R. (2008). Medicine in the Popular Press: The Influence of the Media on Perceptions of Disease. PLoS One3 (10): 1–7.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