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视角下的媒体融合
■鞠靖
一
在很大程度上,当前的媒体融合是专业媒体的内容生产和创意能力与互联网公司平台和技术的融合。黄旦、李暄曾经批评,目前媒体融合大多都是站在媒体组织边界内来理解,体现的是生产者及其生产过程的优先地位,突出的也是讯息内容和效果。媒体融合就是人如何利用不同媒介传输(或使用)不同内容。其思考路向,是以大众媒介机构为依据,从媒介机构的门内往外看。①
这种观察和判断无疑有其合理性,但并不能解释所有的问题,因为媒体融合发展有其特殊性。当我们谈论传媒产品的时候,必须考虑内容的生产规律、技术的发展阶段、用户的接受程度、工具的便捷程度、平台的融合程度、产品的制度环境,而最终的考量是传播的效果、产品的刚需和用户的黏性。媒体之外的机构——那些技术拥有者——往往对这种特殊性认识不足,他们不知道媒体的需求是什么。
长期以来,对“媒介技术决定论”、“泛媒介化”的批评以及近年来“为媒介技术决定论正名”的理论冲突,②充分反映了媒体业界、学界、政界对于技术的态度以及变化。
“万物皆媒”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对于如何实现“万物皆媒”,彭兰曾经提出三大动向:传感器对信息生产深层变革的触发,智能家居等技术将在家庭中带来的全新媒介,车联网技术带来的流动化、场景化的新媒介。③延森将媒介分为三个维度,其中第一个维度就是人的身体以及它们在工具中的延伸。④物联网时代传感器的重要性甚至要高于媒介的另两个维度(大众传播媒介、数字技术)。但是,目前大多数人对于物联网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物与物的连接,忽视了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在关于5G的讨论中,最为人所忽视的部分,正是它对于人的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与处理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在加入了人的数据后,流动化、场景化的新媒介才会成为现实。笔者所在的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2017年推出《传感器新闻》一书,系统介绍了上个世纪最后20年美国将传感器用于新闻生产的案例。2018年,新华网又将生物传感器用于全国“两会”报道,推出了全球首个生理传感融媒体新闻产品“更懂你”,就是专业媒体在这一领域的探索。
如果说在传感器、5G等领域,专业媒体的反应还比较滞后,那么在其他一些领域,专业媒体则表现出了一种浮躁或恐慌。比如,媒体融合发展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放眼全球,对新技术条件下的媒体融合转型,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成功案例,甚至媒体融合发展的技术环境还在发生着剧烈变化。但在有些媒体机构看来,似乎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已经是非此即彼,已经到了最后的决胜阶段,大胆创新、勇于试错成为一种稀缺的品质,这就产生了创新力量分配的问题和成果评价的问题。
再比如,对于一些具体技术的发展阶段认知模糊,这种技术是已经成熟了,还是正在进化之中?一些专业媒体缺乏清醒的认识。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对VR技术的应用。现在的媒体融合报告、新媒体趋势报告言必称VR,但是对于它真实的发展状况、使用场景、用户接受程度缺乏认真的调研和了解,很多专业媒体机构还将VR与全息摄像混为一谈。《纽约时报》科研组Story [X]负责人Marc Lavallee说,开发新技术前也要看清该技术的本质,有些技术可能只是风行一时,如果我们看不清技术的本质,不能认清它在这个行业的生命周期,就将它推向编辑部和读者,会给媒体带来较大的风险。⑤这应引起我们专业媒体的重视。
二
现在很多专业媒体机构在检讨自身传播效果和传播效应下降的时候,总认为是内容和创意的问题。尽管内容也有问题,但笔者认为,传统传播渠道的“失灵”是其中的关键症结。
彭兰认为,对于未来的传媒业生态来说,用户平台、新闻生产系统、新闻分发平台及信息终端是几个关键维度。它们彼此关联,每一个维度的每一个变化,都意味着更多非媒体力量的进入。这也意味着传媒业原有边界的进一步消解,一个极大扩张的传媒业新版图将在新的角逐中形成,新的生态也是在这样无边界的大格局中重构的。⑥
非传统媒体力量如微信、微博、今日头条进入并彻底改变了新闻分发格局,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今日头条的媒体实验室进入了内容生产的选题决策环节、腾讯的Dreamwriter进入了内容生产的数据抓取和写作环节、抖音和快手通过技术的优化和下沉进入了短视频创作环节、新华社的媒体大脑和AI主播中则直接出现了阿里巴巴和搜狗……可以说,原先专业媒体最核心的工作领域都已经被非媒体力量“入侵”,更不用说像淘宝、UC、滴滴等早就是不折不扣的传媒新势力。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出现了很多新类型的新闻分发平台,它们的共同点是,都非传统媒体掌控。在媒体融合的表面繁荣下,专业媒体很少思考或者不愿思考这样的问题:当我们把媒体的影响力建立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这样的平台基础上时,会不会出现主导权旁落、数据流失、用户悬空、商业利润抽离等问题?微信、微博、今日头条自身也有强烈的危机感,也在不断迭代,不断推出抖音等全新的产品和平台,为什么专业媒体就可以视两微一端为终极目标?
就上述问题,笔者和不少专业媒体的管理者有过交流,常有的答复是:建设和运营自己的平台成本太高,用户量和活跃度也很难提高,因为微信、今日头条太强大了。但是,正如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丁伟所说,从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来看,媒体必将通过自身的互联网化实现以互联网为基础链接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媒体才能实现个性化的产品创造,满足用户需求。人民日报已经开始探索平台化发展,并在2018年6月推出全国移动新媒体聚合平台“人民号”。⑦的确,在我们深知社交化、智能化、个性化是大势所趋的同时,也理应深知只有真正掌握数据才能使趋势成为现实,这就要重新建立起与用户的连接。
黄旦、李暄从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入手,提出社会形态层面上的媒体融合来反观产业形态维度中的媒体融合,将产业形态中的媒体融合视作网络社会的一个节点。作为一个节点,衡量专业新闻传播机构的不再是独家或者什么原创性新闻,而是接入点和到达点的数量,转化数据的能力和水平,“也就是卡斯特所谓的‘转换机’作用”。⑧
从这个角度来说,专业媒体自有其优势,它们往往拥有千丝万缕的区域政商资源,通过线下活动建立起丰富的社会网络。当前,产业边界模糊和跨产业的资源与功能整合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对于专业媒体机构来说,在“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⑨的前提下,应考虑通过提升传媒产业内外的关联度,与各个行业深度融合,让媒体介入各行业实现共生发展,使自身业务向深度数据挖掘、分析能力发展,从而延伸传媒产业价值链。至于选择怎样的技术路线、选择哪些行业作为切入点,则需要因地制宜、大胆尝试。
2017年,新华网与中国一汽集团成立了车媒体智能生态联合实验室,尝试探索车联网环境下的媒体生态,其目标不是借用平台,而是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科技共建平台,最终重获入口、获得数据。
三
技术与需求之间的割裂,在媒体融合发展中表现最为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专业媒体机构长期以来对技术认知落后、被动接受。
以人工智能为例,一方面,从2018年初开始,专业人士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那些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人工智能企业,才能真正获得行业需求、资源与数据,从而焕发出生命力,否则就只能空有“屠龙”之术而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专业媒体机构尽管始终在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鼓与呼,但对于人工智能能够实现什么、如何将它们应用到传媒行业却了解甚少。
近几年,国际知名媒体都在建设自己的技术实验室,以适应技术浪潮。BBC在2012年成立了新闻实验室(BBC News Lab),侧重于文字-语音的相互转换、多语言媒体分析监控等工具的开发以及VR新闻、新闻结构化等创新研究。从2013年起,BBC新闻实验室每年举办数场#newsHACK大会,世界各地的媒体从业者、开发人员和其他行业人士聚集一堂,探讨如何用技术手段解决新闻业的问题。卫报2015年11月成立了移动创新实验室(Guardian Mobile Innovation Lab),研究在移动环境下,公众是如何接受和参与新闻的,重点是聊天App、定位信号、视频、创新报道工具等领域。纽约时报的R&D实验室(NYT R&D Lab)成立于2006年,但在2016年5月进行了调整,升级为Story [X]组嵌入编辑室和产品团队中,一方面继续钻研技术,研究计算机视觉、开发VR/AR相关产品;另一方面则侧重于技术的落地,希望新的技术能真正为媒体所用。⑩在自我介绍中,Story [X]组声称,“要确定未来3-5年内将出现的趋势和技术,想象它们将带来的影响,并据此开发应用程序和产品原型,在分享这些原型的过程中促进创新和对媒体未来的深思熟虑”。
反观国内,尽管近年也出现了人民日报传媒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这样一些立足于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研究机构,但绝大多数媒体的研究机仍构以新闻业务、舆情研判为主要内容,即使是针对现有技术条件下的产品研究也属凤毛麟角。笔者最近刚刚完成的针对国内高校传媒专业学生的线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2%的学生表示学校没有为本专业开设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其余28%的学生表示尽管本专业有相关课程,但绝大多数也只是前沿趋势介绍、新媒体概论等理论课程。在问及希望人工智能课程达到的效果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学会操作”,单纯地“了解知识”只能排到第二位。
在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的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11]这意味着,和其他传统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一样,传媒机构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主导权。笔者建议,应该借鉴国外媒体机构的经验,优化专业媒体机构特别是中央主流媒体的组织架构、人员结构、培养体系,加大在技术研发领域的投入,这样才能逐步建立对新技术的理解能力,提高与外部技术提供者的对话能力,最终达到无缝衔接、游刃有余,完成好“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的课题。■
①黄旦、李暄:《从业态转向社会形态:媒介融合再理解》,《现代传播》2016年第1期
②胡翼青:《为媒介技术论正名:兼论传播思想史的新视角》,《现代传播》2017年第1期
③彭兰:《万物皆媒——新一轮技术驱动的泛媒化趋势》,《编辑之友》2016年第3期
④[丹麦]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第69页,刘君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⑤腾讯传媒:《“新闻实验室”成顶级媒体标配,各家智库如何为内容产品注入时代生命力?》,全媒派2017年12月21日。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50590075&ver=1438&signature=LFCi42KvseX7PUCXBPCT5LgwglTOqtUNs8k8hDVVkkW1FZIz1Q5k3ii0uMst5iSRmo2MzK4hFjPtOKuyHBrQjUvEC56B3LEZ2LS0i5s7Pesrmm3EcotspWiHF7p8xHUL&new=1
⑥彭兰:《未来传媒生态: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现代传播》2017年第1期
⑦燕勐:《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任丁伟:媒体智能化的六个新趋势》,2018年10月30日,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8/1030/c421850-30371736.html
⑧黄旦:《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1期
⑨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2月19日
⑩腾讯传媒:《“新闻实验室”成顶级媒体标配,各家智库如何为内容产品注入时代生命力?》,全媒派2017年12月21日,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50590075&ver=1438&signature=LFCi42KvseX7PUCXBPCT5LgwglTOqtUNs8k8hDVVkkW1FZIz1Q5k3ii0uMst5iSRmo2MzK4hFjPtOKuyHBrQjUvEC56B3LEZ2LS0i5s7Pesrmm3EcotspWiHF7p8xHUL&new=1。
[11]《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人民日报》2019年1月25日
鞠靖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