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教育的“华科大模式”
■张昆
【本文提要】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来源多元化、意见表达碎片化,人们不再苦于信息匮乏,而是苦于对信息的解读;不再满足于众声喧哗,而是希望听到理性的声音。评论成为媒体上的稀缺资源,社会需要大量有思想、有洞见、有担当、有情怀的新闻评论员。为了回应社会的需求,进入新世纪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在新闻评论教育方面另辟蹊径,开创了中国新闻评论教育的“华科大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在公民评论素质的基础上提升职业新闻评论员的专业能力,为此实现新闻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实践平台等在内的整体性变革。
【关键词】新闻教育 新闻评论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图分类号】G210
在新闻传播领域,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的旗帜与灵魂,往往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或变革时期,新闻评论员常常成为政治运动的鼓动者和社会舆论的引导者。自有新闻教育以来,新闻评论教育就是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新闻院系以培养出优秀的新闻评论员而自豪。进入新世纪后,华中科技大学在新闻评论教育方面另辟蹊径,开创了中国新闻评论教育的“华科大模式”。笔者有幸在华科大新闻学院担任院长近12年,亲历、见证、参与了新闻评论教育的改革历程。对于这一改革的背景和“华科大模式”的内涵及其影响,有着自己的观察、实践和理解。
一、当前新闻评论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们现在置身于网络时代,媒体的触角和信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犹如空气,它不仅决定了我们的呼吸,甚至决定了我们的生存。虽然在媒体技术赋权的背景下,完全改变了过往信息传播过程中传受对立的状态,实现了传播的去中心化,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头,人们既是信息接受者,同时也可能是信息传播者。信息来源多元化,意见表达碎片化。人们不再苦于信息匮乏,而是苦于对信息的解读;人们不再满足于众声喧哗,而是希望听到理性的声音。于是,新闻评论成了媒体上最抢眼的内容、最稀缺的优质资源,新闻评论员在媒介内容生产与传播领域的角色愈益重要。社会需要大量有思想、有洞见、有担当、有情怀的新闻评论员。
但是,反观当下的中国新闻教育界,虽然我们看到的是繁荣昌盛的局面,办学点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专业的分化越来越细,办学层次越来越多,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可是对于社会及媒体对优秀新闻评论员的需求,没有做出及时的回应。评论教育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短板,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水桶理论,水桶的容量最终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子。评论教育的缺失,已经并在继续影响着人们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满意度评价。总的来看,当前中国高校新闻评论传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几乎所有高校的新闻院系都把新闻评论定位为一门纯粹的写作课,其功能在于养成或提升新闻从业者在评论写作方面的专业技能。很显然,这种定位严重地弱化了新闻评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地位,消解了评论作为一种内容生产的重要性。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对事实、事件、过程的解读和评价,往往比事实、事件、过程本身更加重要。人们不仅要了解发生了什么,更要认识其背后的意义及其来龙去脉。评论的重点不在于如何写,而在于写作者要有透视复杂事件及动态过程的一双慧眼——深刻的洞察力和理性思维。在网络时代社交媒体高歌猛进的背景下,评论与表达更是一种应该普及的“公民素质”。而专业的新闻评论员自然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目前新闻教育界对评论教育的定位不仅过于狭隘,而且看低了新闻评论的现实价值和功能,与社会的期待相去甚远。
其次,几乎所有高校新闻院系在新闻评论教学内容与师资队伍方面都存在着投入不足的问题。由于定位的狭隘、位阶的低下,大多数新闻院系的课程体系之中,新闻评论往往只有一门课程,2-3个学分,只配备一名授课教师,有的院系甚至没有专门的师资。新闻评论在整个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之中的比例,与当下传播实践中新闻评论的分量极不相称。社会与业界的需求在相当的程度上被忽视了。无论是培养职业的新闻评论员还是提升公民媒介素养,都需要在评论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给予更多的学分、课时,配备更强的师资,以提高新闻评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其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新闻传播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一样,也存在着纸上谈兵、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这一点在新闻评论教育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不少高校新闻院系的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从本科到博士,文凭靓丽,却鲜有业界经历。这些老师在承担一般史论课程教学时问题还不大,但是在新闻传播实务课程教学,尤其是新闻评论教学方面,就会出现与时代脱离、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这使得学生、社会乃至媒体自身都对新闻评论教育的现状很不满意。新闻评论人才培养的创新不仅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完善的课程体系,更需要通过系统、深入的社会认知实践、网络舆情调查和案例数据库建设等方式,全方位系统地强化教学与实践的联系,以解决彼此脱节的问题。
二、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的系列创新
针对上述问题,华科大新闻学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从办学理念的革新着手,在顶层设计的高度,对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手段、考察考核乃至招生方式诸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革。这一改革虽然可以追溯到三十多年前,从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华中工学院创办新闻专业开始,但是真正系统的革新还是最近十多年间的事情。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其一,联通业界学界,建设强大的教学团队。教育的根本在老师,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新闻评论教育必须有一流的师资,作为一种实务教育,其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学养,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业界高手的经历。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的系统改革起始于2001年,正是在这一年,《长江日报》资深评论员赵振宇教授被引进作为新闻评论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学院其他老师,包括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些教授也被陆续地纳入团队。其中一些没有业界经历的新闻评论课教师被派往媒体进行实训,譬如团队成员顾建明老师曾在《光明日报》评论部任一室主编挂职一年。除此之外,教学团队还眼睛向外,陆续邀请复旦大学黄芝晓、中国人民大学涂光晋、暨南大学曾建雄、武汉大学强月新担任兼职教授。除了学界的力量外,新闻学院还从业界聘请《湖北日报》副总编辑胡思勇、凤凰卫视评论员何亮亮、《光明日报》评论部主任包霄林、红网副总编辑杨国炜、湖北广播电视台漆文等资深媒体人,作为新闻评论教学团队专业导师。新闻评论特色方向班已经形成专业教师、业界导师和新闻评论员三位一体的强大的师资队伍,这是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改革的坚强后盾。
其二,改革招生方式,以兴趣为导向汇聚评论英才。教师与学生是支撑教育过程的两大主体。教师因学生而存在,学生因教师而成才,教学相长,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华科大新闻学院的新闻评论教育改革,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有具体的措施。在学生层面,自2001年起,新闻学院发起组建新闻评论团,实行本科阶段特长生导师制,开创高校新闻评论教学改革的先河。2005年秋季,新闻学院开办新闻评论方向班,为全国首家。新闻评论方向班实际上采取的是实验班模式,小班教学,加上导师的个性化指导。新闻评论方向班的学生来自全校,在大一下学期自由选择转专业时面向全校(包括新闻学院)学生进行招生。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对新闻传播的兴趣和专业方面的才能。新闻评论方向班的组建,使得新闻评论教育的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它不仅使得新闻评论教育有了一个可以依托的实体平台和体制保障,而且由于专业兴趣的驱动,学生在评论专业学习方面的动力更加强劲,学习氛围也更加浓厚。特别是生源方面的多元化,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汇聚在一起,对于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和知识的融汇,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其三,改革、完善新闻评论的课程体系。为了强化新闻评论的地位,充实新闻评论课程的内涵,提升学生的专业境界,活跃学生的评论思维,经过周密的调查论证,华科大新闻学院在新闻评论方向班建构了一门主体课加八门专题课的课程体系:新闻评论概论(40课时,2.5学分),新闻评论的思想与思维(16课时1个学分)、中外新闻评论比较(16课时1个学分)、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评论(16课时1个学分)、新闻评论佳作评析(16课时1个学分)、社会认识发现(16课时1个学分)、经济评论(16课时1个学分)、法制评论(16课时1个学分)、文艺评论(16课时1个学分)等多门评论专业课程。课程、学分与课时的增加,使得新闻评论在新闻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以强化。这一体系的建构,不仅拓展了学生评论的视野,而且延伸了学生新闻评论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从知识、实践到职业能力的转换,为高水平新闻评论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四,完善教学手段,建设网络舆情实验室、案例数据库。在新闻媒体上,评论的主要功能是解读新闻事件、揭示新闻事件的价值与意义,同时代表不同的利益阶层表达他们的意见和态度。在评论教育方面,写作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评论员的立场、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及道德操守,还有对社情民意动向的把握。这些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是没有办法完全解决的,必须建设大容量的辅助性案例数据库。在这方面,华科大新闻学院新闻评论教学团队建立了中外新闻评论经典作品数据库,收集了百年来中外有影响的新闻评论作品几千篇,其中包括历届中国新闻奖所有的获奖评论作品,还有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获奖评论作品,这些普利策新闻奖评论作品还附上了英文,俾能英汉对照阅读。另外,教学团队还建设有新闻伦理案例数据库。配合课程教学,教学团队建立了课程网站,开通微信公号。为了及时了解社会的民意动向,教学团队还利用网络电话舆情实验室,组织学生对热点事件及时进行全国性的舆情调查,在此基础上讨论评论选题、构思及写作等问题。
其五,规范新闻评论教学过程与考核方式。新闻人才培养过程由许多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其培养教育的最终效果如何,还需要科学的考核。华科大新闻评论教学团队围绕着系列新闻评论专业课程,适应业务课程的特殊性要求,设计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考核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每周安排两次学生参与互动的环节,一次是“每周时评荟”,介绍点评上周发生的重大新闻及评论,训练和提高学生对新闻事件的即时点评能力和对已发评论的鉴赏能力;一次是“学习与思考”,组织学生就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利用电话舆情调查进行专题讨论。大部分课程都要求学生撰写评论作品,而且鼓励学生们发表,其优秀成果也一并纳入案例数据库,同时发布在课程网站与微信公号。这些举措对于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自信心,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学团队要求学生们关注社会变化,经常进行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题报告并发表评论。将评论课堂的学习与社会媒体的发展联系起来,督促学生关注调查媒体评论发展和变化,并将之纳入成绩考核体系。
三、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改革的成就
以上各项措施是在学院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聚全院教师之力,同时也整合校内其他院系的教学资源以及业界的优质师资和实践平台,强强联合,发挥了核聚变式的效能。由于多方面的协同努力,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的改革全面展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一,一批优秀的新闻评论人才脱颖而出。在新闻评论教学团队多年的努力下,一批批优秀的新闻评论人才被社会所接受,在新闻业界崭露头角,有多人获得中国新闻业界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如《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曹林,已跻身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评论家之列。还有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马璐璐、《经济日报》评论员欧阳优、《南方日报》评论部副主任周虎城、《河南日报》评论部主笔薛世军、《湖北日报》评论部主笔肖擎、《深圳特区报》理论评论部副主任邓辉林、《新京报》评论员佘宗明等等,都是从华科大新闻学院走出去的知名评论员。在校的新闻评论班学生也非常优秀,在学界业界举办的多种大赛、评奖中,表现不俗,引人关注。如张松超、熊少翀、贾宸琰、张宇、王颜玉等相继获得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新闻学子奖”。在2016年第三届大学生评论大赛决赛中,华科大新闻学院新闻评论方向班大二学生王颜玉夺得冠军。这些学生不俗的表现,是对华科大新闻评论教育最大的肯定。
其二,构建了完善的评论人才培养体系。新闻评论人才培养体系庞大,涉及许多环节、多种要素。其中最重要者,包括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实践基地、考试考核等。在队伍建设方面,一支融合学校学界精英和业界高手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日趋成熟,为新闻评论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知识支撑。在课程体系方面,新闻评论教学团队承担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外国新闻传播史》、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网络与新媒体应用模式》、2门国家视频精品公开课《社会进程中的公民表达》、《传播的历程》等。在实习实践基地方面,从中央到地方,从武汉到北京、上海、广州,中国最好的权威媒体都是新闻评论方向班的实习平台,在名师高手的雕琢下,一批批学生开启了职业新闻评论员生涯。
其三,新闻评论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的推广。华科大新闻学院对新闻评论教育的认识,远远超越了其他学校仅仅把新闻评论视为一门写作课程的定位,而是把它看成是在信息时代一项基本的公民素养和维系社会发展、族群和谐不可或缺的职业能力。正是这一理念,促使华科大把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提升到学科建设的战略高度。在学院院长及教学团队负责人赵振宇的论著中,多处强调这一理念。教学团队多次召开研讨会就我国新闻评论教学问题,组织国内学界、业界的顶尖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交流,并对华科大新闻教育理念和新闻评论特色教育进行总结与推广。华科大在新闻评论人才教育改革方面的做法,也引起了其他兄弟院校的关注和借鉴。郑州大学与江西师范大学也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开办新闻评论方向班,主要组织者均为华科大新闻学院毕业的新闻评论方向的博士生。
其四,新闻评论研究的理论成果得到有效的转化。在致力于新闻评论教育改革的同时,该教学团队还就当前国内外新闻评论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学术成果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居于国内领先地位。据《新世纪以来国内新闻评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的调查,华科大团队发表的新闻评论论文位居全国第一。教学团队通过发表论文、会议座谈和现场咨询等方式,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杂文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新闻战线》、《新闻与写作》、《嘉兴日报》等媒体进行合作,或推出专栏专版、或对版面内容提出建议、或帮助组建新闻评论部,这些做法受到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高校、媒体的关注和好评。
综上所述,华科大新闻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系统性改革,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闻评论教育的“华科大模式”,在今天网络信息时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理论上,它拓展了高等教育与新闻传播的理论空间,解读了环境变化、行业转型、社会需求与教育变革之间的紧密联系,揭示了信息时代高等专业教育与时俱进和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纵深发掘的紧迫性。在实践方面,它为高校新闻院系的教育改革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比如在摆脱目前的困境、顺应社会的需要、满足社会对于优秀传媒人才的期待等方面,“华科大模式”是值得教育界同行借鉴的,至少可以作为一种参照。■
张昆系华中科技大学领军学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