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43页
  • 44页
  • 45页
  • 46页
  • 47页
  • 48页
  • 49页
  • 50页
  • 51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两极与互补: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样态与图景
■曾庆香 陆佳怡 吴晓虹
  【本文提要】本文结合新媒体的媒介属性和传播特征,对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及其叙事的新样态进行梳理与阐释。首先是不同的新闻生产者、新闻生产状态催生了四种新闻叙事样态:即兴新闻与背书式新闻;公务新闻与清单式、图说式新闻;弥漫新闻与对话式新闻;辫子新闻与注解式新闻。其次是事件的不同状态促成了三种新闻呈现样态:过程新闻与蜂巢式新闻、全景新闻与钻石式新闻、数据新闻与扫描式新闻。这些不同新闻样态在功能上互相补充。
  【关键词】新媒体 背书式新闻 蜂巢式新闻 扫描式新闻 清单式新闻
  【中图分类号】G201
  人类社会的组成单位是个人。但在现实社会,人口数量庞大到突破70亿,世界幅员辽阔到5.1亿平方千米,个人只能被整合到各种群体与组织之中。如今,在以节点为结构的扁平化互联网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平等的节点,意味着个人从群体与组织中被解救出来,人类社会真切地回归到个人。建立在Web2.0技术上的社交媒体,使个人节点从静态、被动的“僵尸”化存在因话语表达而转变为动态、主动的活色生香的存在。社交媒体和节点结构的完美结合确保了每个人向世界说话和世界能听到每个人的话语的机会,从而颠覆了长久以来形成的新闻生产机制与新闻叙事样态,形成了一幅新的互相补充的新闻叙事图景。
  
一、“人人记者”与新闻叙事样态
  互联网、社交媒体和手机移动端的结合不仅使每个人都成为记者,而且改变了生产新闻的状态。这虽然冲击了专业媒体作为事件第一报道者的地位,但也促使他们开掘出其他新闻叙事形态。下面就不同新闻生产者、新闻生产状态所导致的具有特色的新闻叙事方式对新闻新样态进行分类分析。
  1.即兴新闻与背书式新闻
  任何时代,或出于好奇等天性,或出于安全等实用性需求,任何个人都既有倾听新闻的渴望,也有讲述新闻的冲动。社交媒体,尤其手机移动终端与社交媒体的完美结合,如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激发了人们随时随地即兴讲述与发布新闻的冲动,如@成都曝新鲜的简介便是:“用镜头记录身边的点点滴滴”。于是人人都成为“记者”“发报机”“通讯社”,即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便捷地发布自己所经历或所见证的新闻事件。于是公民新闻铺天盖地,充斥于整个网络。
  虽然公民新闻一般是个人报道所经历或所目击之事,但从本质上来说,绝大多数的公民新闻都是一种即兴的社会新闻报道,因为绝大多数公民既没受到新闻专业训练,生产新闻的过程又匆促且毫无准备,很少有调查、核实等环节。这种即兴报道导致新闻内容难免存在虚假、片面、主观等问题,随着不同个人的参与报道,公民新闻时常出现舆论反转现象。因此,先“出版”再“过滤”的公民即兴新闻便需要具有公信力或权威性的专门机构如新闻媒体或相关部门来证实或证伪,于是就出现了背书式新闻。
  背书,来自英文的endorse。本意是指持有票据的人转让票据时,在票据背面批注并签名盖章。经过背书的票据,付款人不能付款时,背书人负付款责任。此外,背书还表示对某人或某事表达正式的支持或同意。
  因公民新闻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存疑,需要具有采访权的新闻媒体与负责处置事件的相关部门对公民新闻进行认证,于是催生了大量的背书式新闻。如2017年3月14日21时20分许,成都市武侯区发生一起车辆冲撞交警检查卡点事件。目击者率先把拍摄的视频上传网络,紧接着新京报的微博对此事进行了如下报道(图1 图1见本期第44页)。又如2017年1月,郑洪升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讲述了一段往事: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郑渊洁每天收到大量小读者来信。当来信越来越多时,郑渊洁一口气买了10套房子让读者来信“住进去”。许多读者认为这是段子,而华西都市报的记者向郑渊洁求证后,在微博发布了背书式新闻(图2 图2见本期第44页):
  显然,新京报和华西都市报的报道一是转述了爆料网友的陈述,二是从权威部门或相关人物处证实事件的真实性。这显然是新闻媒体利用自己的公信力、影响力与采访权在向公众证实网友所记录事件的真实性,是新闻媒体在为公民的微博新闻进行背书。
  当然,为公民新闻进行背书的不仅有新闻媒体,具有相关权威的部门或人士,如政府部门或事件的当事人,也会进入为公民新闻背书的行列。如2017年2月24日,一段昆明“骑警队员踢人”视频在微信朋友圈转发。随即,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官方微博当晚发布通报证实事件属实。
  背书式新闻的叙事呈现出叙述者的叠套结构,即公民个人的叙述被套进记者或机构的叙述之中,如(图3 图3见本期第45页)所示。
  不过,经过背书的新闻未必就一定真实,如上述新京报的新闻,虽然事件是真实的,但是肇事司机的死亡原因后经证实是一种错误的推断。
  背书式新闻还包括专业媒体与权威机构对公民即兴新闻内容的锚定,因为众多的即兴新闻是以视频形式发布的,很多只是对事件的实录,没有对事件的解读,从而使得事件具有不同含义甚至截然相反的解释框架。专业媒体与权威机构利用自己的公信力与权威性锚定一种框架,这是从另一角度对事件真相的背书。
  2.公务新闻与清单式新闻、图说式新闻
  社交媒体的全面普及,不仅使得公民个人能够随时随地发布即兴新闻,而且促使各机构组织主动公布公务新闻。如果说即兴新闻较简短、以社会新闻为主,那么公务新闻则一般是涉及工作的较为冗长的、具有较强专业特色的新闻,因为各机构组织一般不具有生产新闻的专业基础,同时发布的信息常带有专业术语。这往往导致公务新闻枯燥抽象,普通读者难于理解。于是帮助受众理解、把握新闻的重要信息并对其进行通俗化解读或专业普及的解说新闻在新媒体语境中大为盛行。
  为使受众清晰、快速、简洁地理解新闻,以清单式与图说式对新闻进行解说便应运而生。所谓清单式新闻指根据时间、要点等诸多标准把新闻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提纲挈领或摘要式的分门别类。它的形式通常是以数字标注或者分行罗列,类似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购物清单,且常把关键内容加黑,如人民日报的微信新闻“从1到7,读懂习近平‘一带一路’演讲为何收获27次掌声”“重磅!习近平宣布,建设‘一带一路’中国要干这些大事”,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创制的爆款H5新闻“你有一份来自总理的神秘快递”也是一篇典型的清单式新闻(图4 图4见本期第45页)。
  所谓图说式新闻指用示意性图画和简单文字、数据把新闻事件中的重要信息以一定的逻辑关系,包括人物关系、因果关系、时间关系、空间关系、组合关系等等,进行具象化的直观简洁的呈现,以便受众对事件一目了然。①图说式新闻已被大多数的新媒体报道所采纳,如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的“一图”新闻,人民网的“图解新闻”、凤凰网的“图说新闻”(图5 图5见本期第45页)等等。
  无论是清单式新闻还是图说式新闻,一方面是为满足受众解读最原初的新闻或事件的需求,另一方面是适应用户花费少量时间消费信息爆炸导致的层出不穷的新闻的需要,适应移动、小屏、伴随性的阅读界面所导致的用户倾向于浅表层面的轻阅读习惯。
  不仅如此,清单式新闻与图说式新闻还常常结合成清单式图说新闻或图说式清单新闻,如央视2017年5月17日的微信新闻:“‘一带一路’论坛取得270多项成果,跟你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人民网2017年5月16日的新闻:“图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一览。”
  3.弥漫新闻与对话式新闻
  社交媒体的“4A属性”,即 Anyone、Anywhere、Anytime、Anything以及互动、分享改变了新闻的生态。加拿大学者阿尔弗雷德·赫米达(Alfred Hermida)将这一新的生态命名为弥漫新闻(Ambient Journalism),即指一种“广泛的、异步的、轻便的和永远在线”的新闻生产与传播体系,这一体系“围绕新闻在人们之间创造了多种新型的互动”,并且能够使得公民“保持让新闻和事件始终围绕他们的心智状态”。②总之,弥漫新闻指的是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具有无处不在的特性,“新闻是弥漫的,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③弥漫新闻既包括新闻生产弥漫,因为人人是记者,人人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随时随地生产碎片化的新闻;又包括新闻消费弥漫,因为新闻无远弗届,充斥于人人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之中。总之,弥漫新闻是新闻生产者、新闻生产及其时间与地点、新闻消费等各方面弥漫的结果。
  一方面,弥漫新闻使新闻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互相渗透,使得新闻像日常话语一样,即既随时随地为我们所倾听又随时随地被我们所生成,丧失了传统新闻传播所具有的仪式感。弥漫新闻的这种“去魅”效果,使得日常话语最朴实、最频繁的形式——对话,随之渗透进新闻的生成与消费。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社交媒体不仅催生了个人媒体,如个人博客、个人微博,也催生了各种群体与组织的政务微博与公众号。这种建立在以光速传递信息的互联网之上的社交媒体,使得传者与受者只要互相@一下,瞬间越过芸芸众生,穿过万水千山,轻而易举地进行对话,如同面对面的交流。基于此,美国学者罗伯特·斯考伯(Robert Scoble)和谢尔·以色列(Shel Israel)宣称,人类已经从“广播时代(Broadcast Era)”进入到“交流时代(Conversational Era)”。 ④
  于是新闻发布不需要再借助新闻记者与新闻媒体这一中介进行转述,新闻传播的中间环节消失了,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形式上,真正的对话式新闻出现了。(图6、图7 图6、图7见本期第46页)
  显然,对话式新闻多了日常对话的随意与诙谐;缺少了以往职业记者新闻写作的正式与庄重。
  对话式新闻这一理念从呼吁到实践包括四种含义:(1)通过展示记者与报道对象之间的对话而进行的报道;(2)从哲学理论的角度,对话应该成为一种新闻传播理念,它强调新闻在宏观层面上应该具有对话立场,而非意识形态上的霸权;(3)指新闻报道要引发受众参与社会公共问题的对话,尤其是记者要为弱势群体代言;(4)新闻文本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蕴含多种阐释的话语建构。⑤
  对话式新闻的要义是传者与受者的对话,上述第一种形式的对话式新闻显然是记者代替受众与传者(即采访对象)进行对话,记者的问题只是揣摩受众的心理与兴趣而提出,两者的对话犹如隔靴搔痒,很可能不得要义。而后三种的对话式新闻是有些缥缈的理论,因没有媒体技术的支撑而难以落地,犹如读《红楼梦》,脑海中虽有林黛玉之形象,但却模糊虚幻。互动、即时、分享的社交媒体使对话式新闻以最本质最朴素的形式得以具象化,犹如1987年版的电视剧《红楼梦》一上映,立刻就把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固化下来,认为陈晓旭与林黛玉神形合一,以致2007年陈晓旭去世之后,人们感叹“天堂有了陈晓旭,世间再无林黛玉。”
  对话式新闻可能因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而产生,也可能因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对话而形成,还可能因机构与个人、新闻媒体与个人或与机构之间的对话而促成。
  4.辫子新闻与注解式新闻
  美国学者谢尔·以色列在其《微博力》(Twitter ville)一书中指出,新老媒体融合之后,将出现辫子新闻(Braided Journalism),即传统媒体、公民新闻和社会性媒体三条绳索组成的新闻生态。⑥他的辫子新闻虽然是指宏观层面的各自独立、并行不悖的三种新闻样态,但事实上,辫子新闻更体现在微观层面的一则一则的新闻之中,这些新闻是由传统媒体、公民新闻、用户回应等三种或多种文本整合而成。
  突发事件的报道,如果不是新闻记者恰好在现场,在时效性上无疑难及“人体发报机”的公民。但是,在面对一件深具报道价值的事件,具有公共性的新闻媒体于公于己都不能缺席,只能绕过时效性另辟蹊径进行报道。对公民新闻进行背书是一种不失语失声的选择,对公民新闻进行注释则是另一种不失责任的作为。
  注解式新闻,即对公民新闻的各个方面进行注释与说明,以方便公众详细了解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如央视新闻的微信公众号2017年3月20日的文章“老虎不是吃素的 规则更不能吃素”(这篇文章包括两个部分:前面是新闻报道,后面是央视的新闻评论),便是针对网友的图片报道“在北京野生动物园自驾区白虎区,有一家人在游玩途中下车”,(图8 图8见本期第47页)为报道从北京野生动物园、北京警方、用户、央视等不同视角所进行的注解分析。
  显然,这篇新闻由三种话语组成:公民个人新闻话语、专业媒体的新闻话语和各方自媒体回应的话语,形成了真正的辫子新闻(图9 图9见本期第47页)。它是对碎片化话语所进行的整合报道,也是在对话时代对多种话语所进行的聚合报道。
  在“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发报机”的时代,新闻媒体包括他们的新媒体的专职人员配置无疑难及无处不在、随时随地可用微媒体⑦播报的公民记者。不过,在正常工作与正常生活之外的碎片化时间里,公民碰巧目击新鲜事并匆匆报道,或即兴批注与评价,这一绝大多数的公民新闻的生成状态决定了它基本是一种碎片化的话语。作为专职报道的新闻记者在不必追赶时效的工作状态下,有时间、有义务搜集、整合人们的这些有关新闻事件的碎片化话语,以使事件清晰、丰满。
  新媒体语境下的注解式新闻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解释性新闻。解释性新闻是运用大量背景材料来分析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或影响,揭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意义的新闻报道是一种背景性新闻,如《一些伊朗妇女走上一条新的脱离苦海之路——杀夫》便是典型的解释性新闻。⑧解释性新闻与注解式新闻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注解式新闻通常会复述一则公民新闻。第二,解释性新闻报道重点是“何因”,注解式新闻的报道重点是“何事”和人们的反应。注解式新闻虽然存在着简单的评论,但这种评论不是深度解释,而是从道德、法律等角度进行评价。
  注解式新闻与背书式新闻的不同之处在于:注解式新闻既有对事件的背书,又有对事件的评论、说明,还有各方的反应或评论,如上述“老虎不是吃素的规则更不能吃素”,其中有北京警方的警告和普通网友的批评,而背书式新闻则只是对公民新闻所叙述的事件进行证实或证伪,如上述新京报的“成都一轿车撞倒交警和路人司机被执法交警击打后死亡”,其中一般没有评论。
  在社会性媒体普及的当下,常见的注解式新闻的结构是由三绺不同的话语组合而成的:一绺来自微博、微信、脸书和推特的公民个人新闻话语;一绺来自各方的回应话语,包括新闻当事人、相应官方和受众的回应。他们的回应或源于通过自媒体的发布,或源于专业媒体采访所得;一绺来自专业媒体的报道。如由“红星新闻”调查后所发布的新闻报道“成都武侯‘凯迪拉克车主’死亡前90分钟”,就是由三绺新闻资源组成:公民新闻(视频+文字叙述)、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分局官方微博@平安武侯发布的警情通报、红星新闻记者经过采访所得的补充情节。
  上述四种分类,如果说即兴新闻是公民个人即兴生产的新闻,公务新闻则是组织机构推敲后生产的新闻,那么弥漫新闻则是公民个人、组织机构、专业媒体随时随地生产新闻,辫子新闻则是公民个人、组织机构和专业媒体共同生产新闻。而背书式新闻、清单式与图说式新闻、对话式新闻与注解式新闻则是上述四种新闻生产状态所催生的具有特色的新闻叙事形态。
  
二、事件形态与新闻呈现样态
  不仅新闻生产者与生产状态会影响或催生新闻叙事形式,对事件的完整程度与报道的时效性的不同追求也会影响新闻叙事样态。以下三种新闻形态便是事件以细节、以全貌再以样本的形式被叙述、被报道。
  1.过程新闻与蜂巢式新闻
  分秒传播的数字新媒体,无处不在的公民记者,让新闻的报道与事件的发展和认知的过程同步进行,于是事件的报道便以追寻真相的动态过程而不是掌握情况的已然结果来进行建构与呈现,因此新闻不再以事件全貌而以事件过程的形式出现,如马航失联事件的报道,便是一个不断发现、甄别、剔除、确认的过程,苏·罗宾逊(Sue Robinson)把这种形式与状态的新闻称为过程新闻。[10]这种过程新闻不容许记者等到获得事件(尤其是重大的突发事件)的全部5W信息才进行报道,只能是在获取零星的、一鳞半爪的信息之时进行发布。这种刻不容缓的新媒体报道语境,更不可能让记者等待相关方面的回应或查询相关背景资料。这种新闻报道与事件发展同步的“抢报”状态使新闻只能是碎片化报道,即一个要素、一个要素地进行报道。笔者把这种新闻报道的新模式称为蜂巢型叙事模式。[11]报道者众多、信息黑洞众多和碎片化新闻众多,是蜂巢型新闻叙事的最重要的特征。对现实事件的完整报道如同一个完整的蜂巢。在新媒体语境中,事件,尤其是重大的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瞬间产生众多的信息黑洞,如MH370事件中,航班号、乘客人数及姓名、乘务人员人数与姓名、失联的具体时间、失联的原因、失联的位置、飞机的航线等等,需要人们去挖掘、填补。这种众多的信息黑洞类似蜂巢上众多空洞洞的蜂巢孔。众多不确定的信息促发众多的专业记者和在场公民尽情搜罗、挖掘,这类似于蜜蜂采蜜的状况:当出现繁花一片,方圆很多里的蜜蜂都会飞来采集花蜜,如《华尔街日报》通过挖掘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特伦特引擎线索报道:飞机“在失联后继续飞行4小时”;《纽约时报》从美政府线人处拿到雷达数据认定西拐;ABC第一时间披露众包搜索;BBC等最后找到卫星公司,披露飞机最后联络时间是8点11分。报道时间的紧迫和人们获知信息的急切,使得专业的和公民的记者只能对事件进行零散、碎片化的报道,如同一只蜜蜂采足了花粉就飞回来填充蜂巢。
  2.全景新闻与钻石式新闻
  在实时传播与人人记者的时代,突发性新闻是以细节为内容的碎片化和以分秒为时点的信息流的形式(即蜂巢式新闻)出现。
  但另一方面,在新媒体推动的生活、工作节奏愈来愈快的时代,受众很难有时间、有精力逆时间之流而上,追寻事件的所有碎片化报道,这导致人们既难以从纵向了解事件发展的全部过程,也难以从横向观看事件发生现场的全部面貌。于是针对突发性的大型新闻事件的全景报道便应运而生。典型的全景新闻是获得2013年普利策特稿写作奖的纽约时报的约翰·布兰奇(John Branch)领导制作的《雪从天降:塔尼尔科瑞克的雪崩》。
  正如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在获奖理由中写道:“《雪崩》)对罹难者的生动叙述和对这次灾难的科学解释使事件呼之欲出,而多媒体元素的巧妙结合更使叙事如虎添翼”。[12]《雪从天降》中的各段文字、各个图片、各段视频、各种音效、各个动画就像钻石的一个个刻面;文字的优美、视频的精良、音效的现场感、图片的再现、数据的精确、动画的模拟便是钻石新闻的抛光;而何处安放文字,何处嵌入视频,何处放置图片,何处插入动画则是新闻钻石的比例。这种为了让故事完整呈现而精心选择、制作各种形式的多媒体元素正如为了让钻石能够反射最灿烂的光芒而进行的精准切工、抛光作业。[13]3.数据新闻与扫描式新闻
  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又称为数据驱动新闻(Data-Driven Journalism)。欧洲新闻学中心(European Journalism Centre)和开放知识基金会(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倡导编写的《数据新闻手册》(The Data Journalism Handbook)指出,数据新闻就是用数据处理的新闻,是把传统的新闻敏感性和有说服力的叙事能力,与海量的数字信息相结合的新闻。[14]而德国之声电视台记者米尔科·劳伦兹则通过工作流程来界定数据新闻:通过反复抓取、筛选和重组来深度挖掘数据,聚焦专门信息以过滤数据,可视化地呈现数据并合成新闻故事。[15]前者是从属性的角度对数据新闻的界定,后者是从工作流程来定义数据新闻。
  李普曼在《公共舆论》中指出,媒体像探照灯,灯照射哪里,人们就关注哪里。[16]但无论怎样,都不可能把世界所有角落都照射到。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下,传统媒体不可能也不想照看全人类。[17]于是只能选取照射一事一物一人,来代替反映他们的同类。在金字塔式的层级社会中,传统媒体一般只能照射塔尖的事、物、人。而处于塔底的事、物、人要想被照射到,大多因为灾难,因为异端,因为典型。
  但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语境里,数据新闻改变了媒体用一事一物一人代表所有事、物、人的传统做法,甚至逐步出现照看全体人类的场景。因为一方面,在扁平化的、塔底人物和塔尖人物都体现为一个节点的互联网世界里,每一个数据,包括平凡的、奇特的数据都具有意义,因为它们都是统计中的一分子,正如世界人口的统计,一个最底层、最贫穷的人与一个最权威、最富裕的人一样,具有同等意义,如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预算计算器:2012年财政预算将如何影响你?》(Budget Calculator: How Will the Budget 2012 Affect You?),让每位用户只需在界面上输入一些日常个人信息(如每周购买多少啤酒、几包香烟、家有几辆汽车、月收入等),就能自动算出2012新预算会让你多付多少税、你明年的生活会比今年变得更好还是更差,而不再是采访个别专家或财政官员代表每个个人来发言,。
  另一方面,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在社交媒体普及的今天,搜集全面而完整的数据乃至全体数据已经越来越成为可能。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入网,使用手机,以及物联网的普及,世界逐渐被数据化。
  上述的两个原因使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之上的数据新闻体现为一种扫描式新闻报道。它包括扫描式搜集、扫描式分析、扫描式呈现与扫描式解读四个方面:一是记者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基本能够扫描到与某一问题或主题相关的所有事、物、人的数据;二是在大数据处理技术的支撑下,所搜集到的相关的事、物、人的数据,哪怕是海量的数据都能得到分析;三是在大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呈现结合的基础上,所分析的所有相关的事、物、人都能简洁地呈现出来;四是受众能够扫描到分析过的、与主题相关的所有事、物、人。通过这四种方式的扫描,传统媒体以往只能照射一事一物一人的“典型式的新闻故事叙述方法”被照射全部事、物、人的数据的“扫描式的新闻事实归纳方法”所取代,如《卫报》的数据新闻《伊拉克战争日志》,使用维基解密数据和谷歌免费地图软件制作了一幅点图(dot map),即将伊拉克战争中所有的人员伤亡情况均标注于地图之上,一个红点代表一次死伤事件,鼠标点击红点后弹出的窗口则有详细的说明:伤亡人数、时间,造成伤亡的具体原因。地图上密布的红点触目惊心,多达39.1万条左右。
  
三、结语:叙事的两极与功能的互补
  新媒体与互联网技术让新闻生产变成了一个开放场域,公民个人与组织机构加入到新闻生产的行列,打破了原来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封闭状态。业余与专业的新闻生产者合奏,共同演奏出多种多样的新闻叙事样态,令新闻图景更开阔、更具层次感。
  总体而言,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样态在各个层面上都体现出两极化的倾向:一极是碎片新闻,如蜂巢式新闻;一极是全景新闻,如钻石式新闻。一极是点上的事件新闻,如公民新闻、背书式新闻;一极是面上的论证新闻,如扫描式新闻。一极是专业的公务新闻,如各个专业组织机构所发布的通告新闻;一极是科普的大众新闻,如针对公务新闻的清单式新闻与图说式新闻。一极是快新闻,如蜂巢式新闻,一极是慢新闻,如钻石式新闻,很多数据新闻也是极慢新闻,有的耗时近一年。
  新闻叙事的两极化倾向是为满足不同受众和受众不同层面的需求,如对于热点事件,人们既想了解事件的“枝叶”发展,又想知道“整棵树木”的变化,还想扫视“整片森林”的概貌,蜂巢式的过程新闻、钻石式的全景新闻、扫描式的数据新闻便应运而生。因此,新媒体语境下的各种新闻样态在功能上互相补充。■
  
①陈功、周鹏:《图解新闻的传播特征、适用范围与发展趋势》,《当代传播》2015年第4期
②Hermida, Alfred. “Twittering the News: The Emergence of Ambient Journalism.” Journalism Practice 4.3 (2010): 1-12
③Hermida, Alfred. “From TV to Twitter: How Ambient News Became Ambient Journalism.” Media/Culture Journal.13.2(2010):
④Shel Israel.Twitterville.New York:Penguin Group,2009,P8.又见[美]谢尔·以色列:《微博力》第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⑤史安斌、钱晶晶:《从“客观新闻学”到“对话新闻学”——试论西方新闻理论演进的哲学与实践基础》,《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12期;李习文:《论中国现实语境下的“对话新闻”》,《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2期
⑥[美]谢尔·以色列:《微博力》第10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⑦仇筠茜:《新闻策展:“微媒体”环境下突发新闻报道及伦理分析——以美国马拉松爆炸案报道为例》,《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9期
⑧汪苏华:《西方解释性新闻的特点与写作要求》,《当代传播》2005年第5期

⑩RobinsonSue. “Journalism as Process”:The Organizational Implications of Participatory Online News.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2011?13(3):137-210.
[11]曾庆香:《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11期
汤瑜:《马航失联报道中的媒体新闻战》,中国商网2014年4月1日
[12]www.pulitzer.org/citation/2013-Feature-Writing.中文翻译参照了郭之恩:《〈雪从天降〉:一次奢侈的融合报道探索》,《中国记者》2013年第6期
  How We Made Snow Fall, http://source.mozillaopennews.org/en-US/articles/how-we-made-snow-fall/January 1?2013.
[13]曾庆香:《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11期
[14]Jonathan Gray, Liliana Bounegru and Lucy Chambers(Edited).The Data Journalism Handbook. O’Reillyhttp://datajournalismhandbook.org/chinese/.
[15]方洁:《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6期
[16][美]李普曼:《公共舆论》第243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17][美]李普曼:《公共舆论》第259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曾庆香 陆佳怡 吴晓虹/曾庆香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陆佳怡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讲师; 吴晓虹系中国传媒大学舆论学专业硕士生。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研究”(项目号:14BXW004 )的前期成果。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