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79页
  • 80页
  • 81页
  • 82页
  • 83页
  • 84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传播教育的支点错位
■张昆
  【本文提要】在网络时代,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对社会的有序运行和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技术革命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新闻教育系统的三大支点,即教师、学生和人才市场发生了错位,由此滋生了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一系列问题,如定位模糊、质量下降、就业困难、师生疏离等。唯有坚持教师的主体地位,围绕并且服务于学生这个中心,发挥人才市场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才能使新闻传播教育复归正途,满足社会和传媒行业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新闻教育 学生 人才市场 【中图分类号】G210
  在媒介化社会,新闻传播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承担着向社会输送职业传媒人的责任。但凡经济发达、信息化程度高的国家,都会有发达的新闻传播教育。新闻传播教育作为现代大学教育的主要分支,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把新闻传播教育界视为一个平面,那么这个平面就是建构在三个重要的支点之上。犹如几何学告诉我们的,非共线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平面。这三个支点是什么?愚意以为是教师、学生和人才市场。一般而言,市场需求决定师资配置,师资结构影响学生规格,学生质量决定市场需求的满足与否。这三者的关系正常,新闻传播教育就能够顺利发展;如果关系颠倒了,新闻传播教育就会出现种种问题。观之今天的新闻传播教育,可谓问题丛生,困难重重,推其大原,在于这三者关系的错位。
  
一、新闻教育常态下三大支点
  教育是千秋大业。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教育的正常运行,首先取决于教育的主体——教师。唐代学者韩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①教育的天职是传承文化,培养人才。历史上虽然不乏自学成才者,但是从社会文化传承的历史意义上讲,没有教师,就没有教育;没有教育,文脉就会断绝。但教师存在的价值在于启迪学生的心智,在于栽培引导学生成才。学生是教师彰显其价值和存在感的名片。孔子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就因为他不仅有三千弟子,更有七十二贤人。教师因学生而存在,学生因教师而成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一对基本的矛盾关系。
  如果说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体,那么学生就可以说是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的中心。学校的一切工作,教师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学生、围绕着学生培养、围绕着学生成才来展开。在知识社会,学校特别是大学被视为是一个大规模的标准化的人才工厂,而学生就是其主要的产品。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学生心目中敬爱的偶像校长李培根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待雕琢的原材料,是教师的工作对象。在其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时,就提出要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的转变。②大学的核心,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成才。评价大学的绩效、大学的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这所学校培养了多少优秀的学生,这所学校的校友们在国际国内社会扮演着什么重要的角色,为社会发展和文化昌明做出了哪些突出的贡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为突出。因为学校的运作所需的物质供给,相当部分来自学生的学费,或者是基于学生教育的政府拨款,也就是说教师的薪酬中,有相当的份额是学生的学费或者因学生存在而产生的政府投入。教师所以能够在大学这个象牙之塔安身立命,学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教师的工作对象,也是学校最重要的终极产品。但是这个人才产品,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是否能够为社会所接受,才是问题的关键。人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延续取决于一代一代的接班人在保证自己生存的同时,是否能够传承前辈创造的文化。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这样的人才产品才是社会所需要的。根据经济学需求决定生产的原理,只有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生产才是有效的生产,也只有这种生产才能够实现它的最终价值。在这个意义上,人才市场的需要对大学教育具有根本性的牵引、推动或决定性作用。若大学培养的正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胜任社会分配给他的工作,社会或者职场必定会以开放的胸襟欢迎、拥抱这些学生。
  由此可见,在现代大学教育中,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围绕着学生教育运转。而学生的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规格,必须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只有适销对路的人才产品才能受到社会的欢迎。而学校的产品只有适销对路,人才产品才能源源不断地流向社会而不致产生积压或过剩。因为有了优秀的人才,社会的发展才有了绵绵不绝的动力。同时,学校也能够从社会获得更多物质资源的反哺,于是学校才能步入良性的人才生产循环。
  教师、学生与人才市场的三角关系,不仅对一般教育而言具有普遍的意义,对于新闻传播教育更是如此。无论是国内还是欧美新闻传播事业发达的国家,新闻传播教育的繁荣莫不是建立在这种良性关系的基础之上。上世纪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美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闻传播教育为传媒行业提供了人才和智力的保障。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大学新闻传播教育迅猛发展,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点遍地开花,有大约超过四分之一的高校创办了新闻传播类专业,在校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由几百增长到二十余万。其重要的原因便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空前繁荣的拉动,正是这种繁荣发展产生了对职业新闻传播人才的巨大需求。新闻教育发展与新闻传播行业的繁荣相得益彰,彼此互助,实现了共赢。在这个过程中,新闻院系的教师也得以分享发展的红利,作为学校教育产品的新闻传播的专业学生们,也获得了施展抱负的广阔天地。
  
二、当下新闻传播教育支点的错位
  置身今天的信息化社会,审视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界,会发现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育与业界的脱节、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学生能力与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就业水平不高等等,社会的批评,学生和家长的质疑不绝于耳,新闻传播业界的满意度也有所下降。其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还是三大支点的错位。
  在常态的教育体系中,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体,主体决定着教育的展开和结局,决定着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规格,决定着社会需求的满意程度,但是这个主体必须围绕着一个中心工作,这个中心就是学生。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成才,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可是在当下新闻教育领域,教师队伍的工作似乎并不是完全意义地围绕着学生展开,似乎并不是完全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培养和塑造学生,教师自我成长、自我价值的实现,自身利益的追求似乎成了其职业行为的基本动力。一些教师自身的利益格局、思维方面的惰性,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教学改革的阻碍。在师资队伍中,年轻者,加入教育行业时间不长者,或许更容易对时代的诉求做出敏感的反应,主动地摄取新知,探索驾驭新的传播技术,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努力开设新的课程;而资历越深,历史越久,地位越高者,可能在知识与能力的转型方面,困难越大,阻力越大。
  从学生方面来看,在常态教育的格局下,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学校能够提供给社会的主要产品,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可是现在,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越来越淡化,越来越模糊。因为在越来越多的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中,真心地以教学为本、以教学为业的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在持续地下降,人才培养作为教师本职工作的重要性也大不如前。在一些教师看来,与其把精力耗费在学生的身上,还不如在科研上多做一些工作,对自己的成长、发展更加有利。教学工作说起来重要,但是在学校的考核评价中,科研的权重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很难把精力分配到学生的身上,而不得不关注自身。另一方面,由于中心地位的削弱,自然会影响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们学习兴趣缺乏,对学习之外的事物则充满了好奇。教师和学生好像行进在两条平行的轨道上,没有交集,从而影响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那么人才市场呢?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在一般的情况下,市场需求的导向能够起到引领资源配置的作用。市场上需要什么产品,生产部门就会组织各种资源生产这种产品。市场上需要什么规格的人才,教育部门自然会根据这一要求配置相应的师资和物质资源。市场需求有一种强大的传导力量,直至生产部门在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可是当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界,似乎并没有展示人才市场的这种引导力量。需求侧没有能够影响到供给侧。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基于数据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传媒融合方兴未艾,可是新闻传播教育界仍然困守在细分的专业壁垒之中;我们知道业界在呼唤全能型的传播人才,可我们仍然深陷于基于不同介质媒体的专业教育的窠臼难以自拔;我们明明知道,传播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公众的基本素养,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正趋向于多样化,可我们仍然坚守着专业对口的教育理念。
  总之,市场的人才需求的变化没有及时传导至教育领域,没有形成对教育领域的压力、牵引力和驱动力,也就是说人才市场没有发挥其最终决定人才生产的作用,以至于教育领域中,教师的主体地位过度强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学校中心的角色,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责任弱化,其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诉求成了其职业行为的主要驱动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在弱化,学校系统、教师并不是心甘情愿地围绕着学生在运转,人才培养作为学校、教师基本工作的定位越来越淡化,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也弱化了。换言之,当下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以常态的眼光审视,教师有些不像教师,学生有些不像学生,人才市场有些不像市场。角色混淆,支点错位,滋生了新闻传播教育界的一系列问题,如定位模糊、质量下降、就业困难、师生疏离等,影响到教育目的的实现,进而制约了新闻传播媒介功能的发挥,以致在相当程度上辜负了社会的期待。
  
三、为什么会出现支点错位?
  新闻传播教育界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支点错位呢?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狂飙突进的传媒转型,将新闻传播教育系统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基于信息传播技术的突破,网络传播迅速崛起,各种新的媒介形式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博客、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像雨后春笋般遍地生长。在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陷于停滞、甚至萎缩状态。不同性质的媒体之间的渠道融合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闻生产的流程在再造,内容生产的机制在转型,人们信息消费的形式与渠道在变化,传媒单位的岗位设置及其技能要求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央厨房主导下的内容生产与分发,基于大数据技术和移动互联平台的信息推送,全能记者在报道前线活跃的身影等,改变了新闻传播生态。这种变化必然会对新闻传播教育界提出新的要求,期待新闻院系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知识能力规格、培养模式、教学环节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可是,传媒系统急剧变革并没有及时拉动新闻传播教育系统,新闻传播院系与业界的距离渐行渐远。
  其次,高等教育改革的严重滞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各个要素无不受到波及,从政治到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革命,以致整个社会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今天回过头来审视这段改革的历史,如果要评价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改革力度及成效,那么教育部门尤其是高等教育部门可能是最差的,这也几乎是全民的共识。教育系统基本上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它与社会大系统及其他子系统互动的活跃度远远低于其他系统间的互动联系。系统之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在教育领域也处于较低下的水平。在外部世界今非昔比的情况下,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俨然是一个世外桃源。高等教育领域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人事政策、教育模式、质量评价、资源分配等,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做法,行政主导了学术学科,而求稳又是最基本的权力逻辑。所以,尽管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都换了人间,而教育领域依然故我,基本上没有感受到变革的压力。
  其三,是人性的弱点。如前所述,教师是教育系统的主体,教师决定了教育、决定了学生的发展空间。教师能够想多远,学生才能够走多远。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启蒙者,本来应该走在社会的前面,走在学生的前面,对新闻传播类专业而言,更应该走在新闻传播行业的前面,与时俱进,日新又日新。可是教师也是人,是人就会有人性的弱点,就会有惰性。这种惰性表现在对现状的维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够不改的最好不改,等到实在是不改不行了,才不得不被动地改,被动地适应。正如大家所知的,最近十多年新闻传播行业在信息技术革命驱动下的急剧变革,完全超越了人们想象的极限。在上个世纪末,人们极少能够想象到今天的信息传播生态。而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师们,其主体部分都是在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毕业的,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出自新闻传播类专业,他们在学校学习的课程,他们的知识体系与能力储备,他们现在研究的课题和学术兴趣,大多与当下信息传播的现实不搭界。换言之,他们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在相当的程度上都过时了,都不是学生和社会所亟需的,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要让他们正视现实,转换视角,另辟新的未知领域,开设新的课程,研究新的问题,练就新的专业能力,实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因为这些原因,新闻教育界面对外界火热的现实,缺少一种内生的革新冲动。在教师、学生和人才市场三大支点的关系方面,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心地位被大大削弱。作为学校教育的终极产品,作为老师们的工作对象,学生丧失了磁吸各种教学资源的能力,无法完全地调动教师和各种物质资源服务于自身的成长。另一方面,人才市场新的需求压力因为教育系统的自我封闭难以传导至新闻院系,难以对教师们的教学科研活动起到引领作用,于是安于守成成了教师们的思维定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悄然地发生了嬗变,不仅坚守了主体的地位,而且还渐渐地具备了“中心”的特质。其自我利益追求逐渐压缩了对学生、对社会服务的空间。学生的中心地位因此而大大削弱,教育终于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背离了使学生成为人的本质使命。
  
四、复位:新闻传播教育当务之急
  如前所述,三大支点的错位严重地影响到新闻传播教育系统的稳定运行,动摇了新闻传播教育的根基。要改变这种现状,愚意以为,应该综合施策、统筹应对。
  首先,当务之急是打开封闭的教育之门,让高校直接感受到社会的脉动,使社会的人才需求成为教育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引导力量。新闻教育界目前的问题在相当的程度上来源于高等学校与社会系统的疏离,大学自成一体,与社会大系统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社会都打破了铁饭碗,破除了计划经济的藩篱,市场成为决定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的基本杠杆;可是在高等学校,仍然执行的是计划经济、行政主导。学校运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看不到社会需求在背后的影响。学校与社会的脱节,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所以,如果再不打开学校的封闭之门,学校如果仍然呼吸不到社会的空气,感受不到社会的脉动,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愈加背离,其结果是可以想见的。怎样才能打开教育之门呢?一方面教育系统应该主动开放,倾听社会、行业对传媒人才的特殊诉求,了解当下人才培养规格与需求的差距达到了何种程度?另一方面,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引领高校开放的可操作的具体政策,对于主动开放、积极适应的高校予以物质的激励,反之,则给以必要的处罚。学校敞开了大门,外部与内部,学校与社会就能够实现空气对流,能量交换,心灵感应。社会、行业的人才需求自然就容易落实到学校的培养方案之中。
  其次,回归教育的本质,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中心地位。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一个一直困扰着人们的哲学问题,可谓见仁见智,言人人殊。“真正的教育,其责任必须以引导学习者成人为务,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 ③简而言之,我以为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人,即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舒展的人,一个人格健全、恣肆汪洋的人。俞敏洪说过这么一句话,可以说是对这个本质的注解:“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培养一个人格健全,加上知识结构完整的人,同时还要加上旺盛的求知欲、创新能力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 ④这是教育的本质使命。围绕着这个使命,为师者须聚精会神地唤醒学生的灵魂。正如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⑤老师们要致力于唤醒或启迪学生的灵魂,不仅要有这种自觉意识,更重要的是,在学校层面还需有一种可操作性的制度安排。只有这样,这种本质要求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其三,强化师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完善自我,提升境界,让爱心、责任、义务,贯彻到教书育人的实践全过程。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水准决定了学生能够成长的高度和广度,这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在今天这个后喻时代,老师的主体地位今非昔比,但是老师在引领学生成长方面的作用仍然不可或缺。从历史进化的角度看,教师在人类文明传承中的角色更是不能忽视。所以教师应该有更加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了学生,为了社会,为了明天,老师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自我,让爱心、责任、知识丰富自己的内心,掌握新技术、新技能,勇敢地以今日之我告别昨日之我。这种觉悟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对于新闻教育领域的从业者尤其重要。没有这种自觉、没有这种觉悟,承担传道授业职能的师者,就难以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回应社会的期待。■
  
①韩愈:《师说》,《韩昌黎文集》
②李培根:《师问》,《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通讯》电子双月刊总第19期。本文系李培根院士2014年7月22日在全国第四届批判性思维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
③贾馥茗:《教育的本质——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第201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版
④《俞敏洪:中国教育需要回归本质》,2015-11-09,来源:网易教育频道专稿http://kids.163.com/15/1109/17/B80DTFGS00294MO6.html
⑤[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张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新闻传播学组成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会长。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