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86页
  • 87页
  • 88页
  • 89页
  • 90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全国两会网络舆情及传播特征
■王志  
  【本文提要】在当前新媒体突飞猛进的形势下,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数太奇新闻舆情大数据监测平台以2017年两会相关网络传播内容作为监测对象,抓取微博、微信、新闻网站及手机新闻客户端等多源数据以期探究高影响力时政内容传播特征,有助于健全良好的媒体舆论引导机制。
  【关键词】两会 舆情 网络媒体 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210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作为举国关注的大事,更是当下社会舆论管理与引导的重要节点。两会相关内容的互联网舆情,一方面反映着国家在各项领域目前改革与探索的重点,另一方面也突出地反映出民众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参与广度、关注热度及情感态度,还检验着作为时政内容的主要宣传力量,即主流媒体的传播力。本文通过数太奇新闻舆情大数据监测平台抓取了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7大新闻网站及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8大新闻APP相关互联网媒体数据,及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内容,获取两会期间网络平台讨论的热度与重点,并结合此次两会媒体报道所体现出的特点,以期了解具有高影响力的时政相关传播内容与形式,健全更加亲民有效的时政内容传播机制。
  
网民关注的“两会”热点领域分析
  从2017年3月3日两会开幕至3月15日两会闭幕期间的网络数据表现来看,7大主流媒体网站和客户端均将“全国两会”作为报道重点,新闻报道文章量多达1万余篇,网民相关评论超过89万余条。在日活跃量用户将近1.5亿的微博平台,两会同样点燃了网民热情,关于两会的声量达582.7万条,评论量与点赞量总计8607.4万次。而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同样对两会表现出了极大关注,相关文章量达240.4万篇,阅读量与点赞量总计52.9亿次。一时间,两会成为网络曝光度最高的全民性话题。
  在与两会相关的各项内容中,“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最受媒体和民众关注的核心内容,7大主流媒体网站新闻报道文章达6900多篇,评论量达36.2万次。同时,微博声量达93.5万,评论量和点赞量共计858.4万次,微信文章量达172.1万篇,阅读量和点赞量共计32.9亿次。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的事实数据与政策导向的权威性和前瞻性为民众所信服,聚焦上年政府工作、展望本年国家未来,成为网民热议讨论的主流话题。
  那么,民众对两会关注的焦点领域在哪些方面呢?本文将两会期间微博、微信平台相关内容进行分类,整理结果如(图1 图1见本期第87页):
  如上图所示,经济相关内容是民众最为关注的焦点,占讨论内容总量的近五分之一。其中供给侧改革、银行、实体经济、资金、信贷、债转股、五险一金等成为讨论的高频词,三权分置、数字经济、三去一降一补等新词也成为讨论的热点。网民讨论焦点多数围绕着国民经济总体增速、所属地区发展导向、自身收入提高等。
  其次,卫生和计生领域内容占讨论内容总体的12.8%,教育则占讨论内容的12.6%。卫生领域中,生育政策、养老问题成为民众最为关注的内容,人口问题的数量与质量随着改革的深化被民众更加广泛地探讨,生育政策、食品安全、医疗改革、药品监管等一系列政策是否真正得以落地,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均为讨论热点。教育领域中,安全防护、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等也同样关系着民众的切身利益,讨论焦点更多地汇聚到对更深层次的教育弊病和更细致的受教育群体的关注。
  再次,与建立健全各类法律法规直接相关的内容占总讨论内容的10.4%。讨论内容倾向于将真正的民需、民情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完善现有的法律与制度体系与细则,实现利用国家机器保障应有的权益,体现出公民法治理念深入的程度。从民意倾向来看,民众开始意识到法治化进程的推进不仅依靠决策者对国家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宏观把握,更依赖民众对于自身权益或需求的呼吁。
  此外,文化、外交、科技领域内容所占比例同样不低,影视娱乐行业现状、东北亚外交形势、人工智能发展等均受到大批民众关注。此类内容虽与民生关系较远,但同样成为微博、微信平台受众关注的热点。其中,影视文娱内容对青少年受众影响较大,外交、科技内容则引发较多男性受众的关注。然而在上述内容传播过程中,为了吸引民众注意,有些媒体、自媒体等有意过度解读甚至扭曲两会相关内容,引发了一些谣言的扩散。例如此前出现的“陈道明提案限制港台艺人圈钱”的消息便被证明为假新闻。
  
网民关注的“两会”热点议题分析
  每年两会期间,除常规的政府工作报告外,最受网民关注的内容当属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带来的提案与议案,以及社会重要影响人士借此时机提出的各项建议和意见。那么,2017年又有哪些热点议题受到了民众关注?本文对两会期间微博、微信平台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统计,汇总结果见(表1 表1见本期第88页):
  从热门议题的总体数量及具体内容上,同样可以发现网民热议内容的一定规律:首先,党和国家领导人所发布的声音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对舆论的影响力度极大。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表示,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对于我国十几亿手机用户来讲,这无疑是期盼多年的一大幸事。大批民众不约而同地在各大社交平台为政府工作的“一锤定音”拍掌叫好,讨论量与互动量一骑绝尘,远超其他议题热度。
  其次,具有社会影响力尤其是网络平台影响力的社会人士所发出的声音同样为网民所积极关注,有着巨大社会影响力的网络大V能够作为有力的意见领袖反映出民意。3月7日,知名企业家马云以微博公开信的形式向两会代表和委员呼吁,像治理酒驾那样大力治理假货。民众对此公开信反响强烈,当前假货泛滥问题严重,国家制定更为有效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假货成为民众的一致共识。
  第三,民众尤其是网民对于自身权益的追求,不仅集中在物质层面,而且向精神层面转变。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增长,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体验生活、满足多层次的物质与情感需要成为越来越多民众的共识。同时,城市化的步伐带动人口流动,大批流动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质性,有着类似的权益诉求。在今年两会热点议题中体现得最明显便是与“放假”有关的内容。人大代表赖小民建议“将春节法定假期由7天延长为15天,即假期由除夕延至元宵节”,人大代表何建洋、周洪宇等也给出了相似提案。此建议一出备受民众推崇,长时间占据微博热搜榜,尤其受到广大在外地上学、工作的人们的广泛支持。另外,仍有大批代表给出恢复五一长假等相关提案,均受到热烈追捧。
  第四,国家安全受到青年一代的广泛关注,体现出凝聚力和向心力。政协委员、知名演员张国立在谈及“国家不能分裂”时表示,由于市场原因,有一些具有分裂国家思想的艺人出现在我们的荧屏上,需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此言论受到网友的认可,大批网友尤其是青年受众表达了抵制港独、台独艺人的决心,自发表示“国家面前无偶像”,同时也期望官方能够采取行动对此类艺人全面封杀或限制。韩国在朝鲜半岛部署萨德系统一事,虽然不是两会核心议题,但早在外交部部长王毅到场的两会记者会开始前民众便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度,仅央视新闻发布的一条“王毅警告韩国需悬崖勒马”的短视频播放量便高达1108万次。从评论区数据可以发现,不少青年群众将王毅视为“崇拜”对象,对其庄重有力的讲话风格大加赞赏。
  第五,对于儿童、老人、病残等弱势群体的关注体现出社会关怀的温度与高度。针对性侵儿童犯罪的现实状况,全国政协委员呼吁“要合理公开性侵儿童犯罪人信息,禁止其以后再从事易与儿童接触的职业”,可以减少犯罪人员的重复作案。此提案在微博平台短时间内相关声量达39.9万,互动量达116.7万,尽管有人提出关于犯罪人员隐私权方面的质疑,但“保护孩子”成为民众一致的呼声。推进异地就医一直是民众关注的医疗改革重点,人大代表建议加快全国异地就医实时结算平台建设,希望医保卡早日全国“漫游”起来。此建议在微博、微信平台的传播表现均十分抢眼,微博互动量超29万,微信阅读量达4亿多人次,人们普遍表示出强烈的赞成与支持。
  第六,特定职业尤其是公共事业人群受到广泛关注。教育关乎个人和民族未来,教育事业的关怀不应仅仅停留在受传者身上,也应惠及广大传授者。人大代表周洪宇提出建立独立的教育公务员制度,将教师群体纳入公务员体系中来,并提高基本待遇。微信公众号平台对于此事的关注程度表现突出,文章总阅读量达到4亿多人次。全国人大代表刘晓静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应鼓励社会资本办养老职业院校,国家加大对养老机构的补贴,并适当增加养老从业人员的工资收入。此建议同样在微信平台关注度突出,公众号文章围绕着当下养老产业现状、养老人才待遇及培养等多个领域进行讨论,总阅读量高达13亿余次。
  第七,不少民众能够对复杂问题保持冷静,社交网络平台给予不同声音汇聚的机会。以放开生育为例,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政协常委李崴等人表示,鉴于当前我国呈现出的低生育水平与日益加快的老龄化,国家应全面放开生育。然而,针对人口数量与素质二者的优先级问题,民众意见不一。不少民众还会将各地人口情况差异等细节不断进行讨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在课内外英语学习中所花费的时间普遍较长,对此人大代表李光宇提出从小学到初中和高中,将英语课由必修改为选修,由高考必考改为选考。此建议在微博平台反响热烈,多数网友表示强烈支持,认为英语学习不宜负担过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也有声音表示语言作为重要的学习与交流工具需从小积极培养。
  从传播结果来看,广大受众对于两会的关注程度很高,那么承载着主要传播者角色的主流媒体,在两会期间进行报道的形式与内容又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两会”主流媒体报道的网络传播特点
  一直以来,主流媒体在时政内容的报道上发挥着主导作用。两会期间舆情的形成主要在于,媒体将政府工作成果与未来政策措施及内容广泛的提案、议案等信息传递给社会,网络给予普通民众进一步表达观点、影响决策的机会。近年随着技术和理念的进步,各大主流媒体逐步对自身报道和传播手段进行改革,将“互联网+”融入媒体发展方向之中,提出并尝试进行媒体融合。而两会每年举办一次,具有较为典型的常规性,逐步成为各大媒体竞相检验和比拼融合成果的舞台。此次两会报道,媒体融合从生产环节、技术呈现、素材配合等方面均有不少亮点。
  从生产环节来看,媒体融合技术趋向成熟,效果抢眼。两会期间机器人参与写稿,融媒体平台发挥出一定作用。光明网推出的多信道直播平台“钢铁侠”,集新闻采集与发布于一体,现场一名记者手持此装置便可快速实现视频、全景、VR等内容的同步直播、录制、发布等。不管是《光明日报》的“钢铁侠”,还是《人民日报》的小融,抑或是新华社的爱思、浙江广电的“小聪”,机器人的参与度越来越强,而效果也十分明显。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发布来源来看,在两会召开期间其发布的208条关于两会内容的微博里便有97条来自于“新媒体聚合平台”,其中转发量超5000次的两会相关微博中,新媒体聚合平台内容便占三分之二,传播力十分突出。
  从技术呈现来看,短视频数量激增,其中“直播”得以大规模应用。2016年被称之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新媒体移动直播成为潮流。媒体在报道时政新闻时同样紧跟步伐,推出大批量直播板块。观众可以直接参与观看直播或回放,掌握原始新闻素材。以两会期间央视新闻发布的微博为例,关于两会的201条微博中有68条视频直播,更有63条剪辑版或精编版短视频。其中具有数据、动漫等元素的短视频成为亮点,播放量表现突出。VR技术在2016年发展迅速,不少媒体也将其应用到了两会报道中。如新华网在其两会专题中开辟的“VR视角”栏目,受众能以多种形式亲临两会现场,包括从会议过程到现场采访,乃至娱乐性很强的小游戏等。同时与前两年相比,H5精品更加多元,多媒体元素更加丰富。
  从素材配合来看,利用微博话题等网络渠道灵活进行议程设置,语言亲民、风格清新同样是一大特点。首先,巧用话题。央视新闻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分别所主持的#微博看两会#与#2017两会#话题阅读量分别高达36.8亿次和14.3亿次,央视网推出的#两会微表情#阅读量高达7.8亿次,民众的目光均被其所吸引。其次,语言亲切。两会中所使用的各类流行词汇如“敲黑板划重点”“亮了”“走起”等,能够有效地拉进与民众尤其是网民之间的距离,也有助于消解民众对政治人物长期形成的“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评论量和点赞量均远超于普通硬新闻内容。另外,风格清新。如向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中“撸起袖子加油干”致敬的《2017成都撸起袖子加油拼》的H5作品,就以拼图游戏的形式吸引了广大网友的注意与参与。■
  
①喻国明、王斌、李彪、杨雅:《传播学研究:大数据时代的新闻范式》《新闻记者》2013年第6期
②朱麟:《2015年两会期间网络流行词的舆情分析》,《传媒》2015年第17期
③赵曙光:《社交媒体的使用效果:社会资本的视角》,《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7期
④殷秦:《“两会”期间网络舆情呈现特点分析》,《网络传播》2008年第4期
⑤赵曙光:《消失的入口价值:从注意力竞争到产业链竞争》,《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6期
  
王志/北京市新闻出版研究中心主任。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