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教育如何应对融媒科技的挑战?
——新闻传播实务教学论坛综述
■白净
一支笔抵过三千毛瑟枪,曾经是形容新闻业威力的一句名言。如今媒体人光凭一支笔已经远远不够了,他们必须通晓各类新媒体的十八般武艺,那么
2017年3月18-19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主办的“新闻传播实务教学论坛”在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为了向日新月异的传媒业输送适用人才,新闻专业实务教育必须从过去单纯的采写编,扩大到音视频制作、数字技术、数据分析和展示、广告营销乃至网上直播等多个方面。问题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吸引了全国27家新闻传播学院的教师前来共同切磋研讨。
一、共同面对融媒时代新闻实务教育的困境与创新
应邀参会者大都从事新闻实务教育多年,他们的专题演讲和研讨交流不仅从不同角度提供了改革新闻实务教育的经验,也表达了融媒时代新闻实务教育的新观点、新理念。如何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改进,在迎接挑战中锐意创新,是新闻实务教学转型的当务之急。
这次研讨会是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成立以来首次研讨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认为,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三个核心能力,一是广泛收集、挖掘、整合、提炼和生成信息的能力。未来不仅是讲故事,而且要挖掘故事、制作故事、设计故事。二是融合使用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呈现故事的能力。三是社会化生产和协同生产的能力,要懂得社会心态,把握社会脉搏,把所做的内容和社会情绪有效地勾连在一起,善于设置议程,懂得场景把握,懂得维护好的内容和特定社群之间的连接关系,最终能够促进公共对话,凝聚价值共识。他还介绍了中山大学传设学院创办了用户行为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VR实验室,媒体交互实验室等改革举措。他认为,目前产品需要技术和可视化的呈现,数据挖掘的方法变得特别重要,未来实务课可以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但如何结合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晋升教授认为,媒体融合重新定义新闻传播实务的范畴,对传统新闻传播实务教学提出了挑战。目前,实务教学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四方面:一是教学主体危机意识淡化、知识结构老化、经验价值弱化。有的教师缺乏媒体变局带来的危机感,不注重知识更新,对媒体业务的前沿变革不关注、不追踪、不研究;有的老师尽管有媒体从业经验,但过去的经验已经不管用,普遍缺乏“经验归零”的心态。二是教学内容陈旧,与媒体的人才需求不匹配。三是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实务课程讲多练少的痼疾依然存在,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率低。四是实践平台单一,实践教学内容远远滞后于学生的能力需求,学生缺乏对多种文体的写作能力和新媒体的应用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张晋升提出要对过去的新闻传播实务教学进行范式转型:创新理念,适应互联网+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面向未来培养人才;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学科交叉和现代传播技术的应用;实务教学团队要跟上,教师要主动寻求角色转型;要推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整合高校实务课程的优质资源。
清华大学张小琴副教授以“人文清华”教学实践为例,介绍如何运用新媒体思维整合资源,进行全媒体的内容生产与运营,内容包括演讲访谈等,形式包括活动、直播、短视频、图文、图书、慕课、辞条等,渠道包括直播平台、视频网站、两微一端、传统报刊出版社、慕课平台、搜索引擎、网络百科、知识问答等各个方面,真正做到了“全媒体”。她认为实务教师转型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让老师们参与到新媒体内容的制作中去,为了“爬山”必须借助新式交通工具,老师自然会去学习新事物,转型自然就完成了。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天定教授介绍了在“传播学专题研究”理论课中引入“被大学改变的村庄”项目,让理论类课程也能够体现出新闻传播学一以贯之的实践品格,通过项目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他发现,项目制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带动学生阅读相关文献,督促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可以把日常教学与考试进行有效整合。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传播系陶建杰副教授介绍了“边疆行”新闻实践采风田野训练计划,由老师带领学生在全真环境下进行高强度、大容量的新闻采写实践教学,成果不仅包括在专业媒体上发表的系列文字作品,还包括图集、视频,并在微博、微信上实时推送,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蒙之副教授通过梳理160家传媒类(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广告、公关、期刊、影视等)人才招聘广告,发现传媒人才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但供给传媒的人才却没有变。学生的观念、技术、能力跟不上,不能满足不断更迭衍变的媒体需求。
二、汕大长江新闻学院的实务教学经验
会议东道主、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紧随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不断改革和创新新闻专业实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在会上介绍了近十年来全方位的积累,包括本院在内容生产、审美设计、网站制作、应用程式与编程、各种视听媒体技术、广告和各种公关营销手段等各种课程的教学经验。会议形式也紧扣融媒体教学实践,处处体现了创新意识:不仅是提交论文、发表专题报告,而且提供视觉形象:充满设计感的海报、横幅、资料袋、环保杯、胸牌,都刻意显示出师生的传播能力和水平。会议开幕式设在新闻学院的演播厅,精心设计背景、声控、显示屏的摆放等细节,让与会者直接观察网络直播教学环境,并且把会议情况通过网易直播平台播出,PV达1.2万。身在深圳研究院的北京大学徐泓教授当即在朋友圈发声:“看(会议)视频直播,效果很好。”
与会者还参加了汕大新闻学院学生赴美国硅谷采访分享会,学生们播放了在美国拍摄的视频,通过一个个人物故事,将此行的主题“求真”与“成长”的主线贯穿其中。
汕头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范东升院长和他的同事们在发言和展示中向同行传达了这样一些理念:
1.活动策划、会务组织、新闻发布、品牌传播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新闻传播学院,过去培养的学生只关注新闻发布这个环节,现在要培养学生关注系统,要有策划组织、内容整合、有效传播、品牌铸造的整体思维。
2.如何做到有效传播?一是内容要有亮点,有创新,要与人发生链接。比如一般开会都是排排站,拍张集体照,照片放进文件夹,基本不会再看第二次。让学生给每位老师到摄影棚拍靓照,老师会发自内心地点赞并发在自己的朋友圈,主动传播,以后还会经常使用这张照片,活动就与每一个人产生了链接,这就是重视用户体验。二是传播形式要有突破。比如论坛期间做了两场直播,PV超过3万,所有发言记录整理后通过学术公号传播。
3.学校和学院的品牌建设,通过精致的形象设计,体贴入微的服务,形成口碑传播。论坛期间,安排老师们参观学院融媒实验室和住宿书院,参与学生采访分享会,近距离接触师生,无形中也是一堂公关广告课。
4.新媒体时代什么最重要?创新与创意,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培养创新思维、挑战新事物的勇气与能力。
三、对新闻传播实务教学及师资的小调查
这次会议还有一个副产品,就是对参加这次论坛的29位新闻传播实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
学校对新闻传播实务教学的重视程度:有52%的被访者认为所在学校非常重视实务教学,也有17%认为学校不重视实务教学。
实务教师情况:29位老师中,有14名博士,占48%。其中年龄在30-40岁的教师为15人,占52%,40-50岁为8人,占28%。17人有媒体工作经历,其中超过5年(含5年)的有9人,占31%。有55%的人认为,实务教师的实务经验不足,难以开展有效的实务教学。有83%的人认为,所在学校的教师考核体系不支持实务教学,教学成果在考核体系中无法体现价值,这对实务教师开展教学十分不利。
课程设置:调查发现,有69%的被访者认为所在学校的课程设置没有与时俱进,很多学校仍是按照过去报刊时代的新闻实务设置课程,不能满足今天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对于实务课程的认识:62%的被访者认为,实务课程应包括采写编评类、摄影视听类、数字技术类、设计类、广告营销类。也有部分教师认为设计类不应包括在新闻传播实务课程中。
班级规模:只有3%的学校实务类课程班人数少于20人,38%在20-40人之间,34%在40-60人之间。
实习:83%的学校会安排学生实习,17%的学校由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有52%的学校实习时间为3个月以上,24%的学校实习时间为4至6周。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新闻传播实务教学目前比较突出的主要是三个问题:一是实务课程不能与时俱进,无法适应融合媒体时代的人才需要。二是片面向科研倾斜的人才考核机制,不利于实务课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实务教学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必须大量训练和指导,占据很多时间,学校片面强调科研,会让实务课老师将精力放在科研而非教学,这样无疑会影响学生培养质量。三是实务课教学仍比较粗放,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精细化培养学生。
为应对传媒类人才需求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2016年培养计划中,将五门实务课程设置为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四个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分别是新闻实务基础、数字传播技术应用、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新闻摄影、跨媒体传播实验。而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早在多年前,就将媒体技术基础设为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另外增加了大量的媒体技术、营销管理、设计创意类课程,以应对人才市场的需要。
关于实务教师的考核机制方面,受制于大环境,目前尚难以有所突破。随着应用新闻传播研究会的成立,教师们希望通过学会这个平台,加强交流与合作,推动实务教学方面的研究。■
白净/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