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新闻叙事的逻辑与原则
——以《雪崩》《巨鲨戏小虾》《继续活着》为例
■顾洁
【本文提要】本文以近年来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三部融合新闻作品《雪崩》《巨鲨戏小虾》和《继续活着》为例,结合媒介属性、网络传播和新闻传播相关理论,提出融合新闻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线性”文本,并且遵循“时间为主、空间为辅”的叙事逻辑,并从时空结构和信息呈现两方面探讨相应的叙事原则。
【关键词】融合新闻 叙事 时空结构 非线性
【中图分类号】G210
自《纽约时报》2012年推出网络新闻作品《雪崩》后,“融合新闻”(Convergence News)已经成为网络时代重要的新闻报道形态,甚至有评论指出这是“新闻业的未来”。①《雪崩》之后,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突破,数据新闻、可视化和VR报道相继流行,融合新闻凭借其包容性较强的内容形式特点,不断创新。近年来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评奖中,采用“融合”形式进行报道的作品几乎已经成为参评作品的标配。②因此,对于融合新闻报道创作规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融合新闻必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形态。此外,无论媒介技术怎样不断丰富新闻报道的表现形态,讲好故事仍是新闻传播安身立命之根本。实际上,仍有很多融合新闻作品不断面世,其中一些在报道形式和创意上比《雪崩》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雪崩》之后:作品及相关叙事研究
《雪崩》是新闻媒体第一次尝试在单一新闻故事的报道和呈现中集中使用多媒体形式和互动技术。这一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新闻界造成了“雪崩”般的震撼效果,之后各家主流新闻媒体机构都开始尝试“雪崩风格”的网络新闻报道,代表作品包括英国《卫报》的《解密国安局档案》(The NSA Files: Decoded),《国家地理杂志》的《刺杀肯尼迪》(Killing Kennedy),《纽约时报》的《巨鲨戏小虾》(A Game of Shark and Minnow)等。③我国主流新闻机构也适时推出了《继续活着》《地球绿飘带》等具有一定水准和影响力的作品。
与此同时,学界也开始对融合新闻作品的创作规律和特点进行研究。但是,不难发现,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缺憾。首先,研究往往只针对单一作品展开案例分析,没有通过对比和联系的方法对融合新闻进行较为整体的关照;其次,不少研究缺乏针对性,往往流于对“多媒体”特点的一般性总结和赞誉。因此,很多观点和论断实质上也适用于其他以多媒体为表现形式的媒体产品。再次,目前的研究少见对融合新闻作品叙事逻辑和原则作较为集中和深层次的理论提炼,往往局限于对单一作品叙事特征和技巧的总结。
时至今日,虽然西方新闻界仍然把类似《雪崩》的作品称为“多媒体新闻报道”(Multimedia Report),本文认为,对于命名差异的辨析或苛求实际上并无太大意义。多样化的命名反而提醒我们,在当今媒介技术不断发展和融合的背景下,产品类型的边界正越来越模糊。例如,“多媒体”这一内容表现形式实际上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可见于多媒体光盘、数字互动纪录片、网络新闻专题等,甚至今天大部分网页新闻都会采用多媒体表现手段。因此,对于融合新闻叙事的思考与研究也应当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历史的视角。一方面,我们需要具有“共性”的思维,从媒介属性和网络传播规律等角度挖掘融合新闻叙事的共有规律;另一方面,必须紧扣新闻,尤其是深度报道的特殊要求来看待融合新闻的叙事创作规律。因此,研究的结果应当不但可以指导我们对融合新闻作品的创作,同时也应当能从更加宏观和本质的角度引发我们对数字网络多媒体叙事核心理论框架和元素的思考。
本文以近年来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三部作品《雪崩》《巨鲨戏小虾》和《继续活着》为案例,着重分析和总结融合新闻作品创作的叙事逻辑和原则。
《雪崩》生动描述了发生在华盛顿州喀斯喀特山脉一次惊心动魄的大灾难,全面记叙滑雪者的罹难过程、讲解雪崩的科学原理。它发表之后在六天之内就收获了290万次访问和350万次页面浏览。《雪崩》的意义在于它基本奠定了融合新闻的内容形式以及在叙事理念上的基本框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成功并不是一个偶然。
《巨鲨戏小虾》是《纽约时报》在《雪崩》之后的第二年制作的又一部融合新闻作品。这部作品和《雪崩》所建立的叙事逻辑基本保持一致,但在叙事原则的开掘和运用方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它也再次为《纽约时报》赢得声誉,在当年荣获素有“互联网奥斯卡”之称的威比奖(Webby Awards)的“最佳视频和动画应用”大奖。该新闻的背景是关于我国和菲律宾对于南海的领土争端,聚焦于南中国海仁爱礁的一艘二战时期废弃的军舰谢拉马德雷号。菲律宾政府从1999年开始,把这艘搁浅的军舰作为一个后启示录性质的军事要塞,一小队菲律宾士兵常年驻扎在那里,在极度的精神孤寂和肉体折磨中生存着。报道该新闻的团队随着一艘菲律宾渔船登上了这艘军舰,故事也由此而展开。
《继续活着》是《中国日报》多媒体部于2013年推出的一个融合新闻项目,记录和探讨了失独者这样一个社会较为关注的话题。与前两部作品相比,该作品虽然在整体报道和制作水平上与国际主流媒体仍有一定差距,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全面探索融合新闻叙事规律起到了丰富样本的作用。而且,该作品也大量运用了融合新闻所特有的多媒体表现形式以及响应式网页技术。
二、融合新闻的叙事逻辑:时间为主,空间为辅
时空结构是决定信息呈现、叙事和艺术表现的根本因素与原则。以文字为主要信息承载媒介的文学作品以“时间-情节”来结构故事;而以活动影像完成信息传递的影视艺术作品则强调通过“空间-造型”来完成叙事。④这一基本的对立原则可以推广到诸如文字新闻、电视新闻等非虚构故事样态中。然而,融合了多种媒介形态的融合新闻在这个问题上却容易产生分歧。例如,有研究者认为网络媒体本质上是以“空间代替时间”,因此在叙事逻辑上拥有更大的自由度。⑤而大部分对融合新闻的定义也强调多元媒介信息的“非线性”结构呈现。⑥时间空间之争实际上还进一步决定了融合新闻多媒体元素使用比例的问题。学者刘骏瑶和彭兰就曾经就融合新闻是否都应当以“文字”作为主体元素提出过疑问。⑦
“非线性”作为网络媒体的传播特征和优势已经为世人所公认。但是,网络技术和平台可以承载的内容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内容也应根据自身内容特点、传播目标和受众需求采用相应的时空结构。本研究认为,以《雪崩》为代表的融合深度报道在叙事逻辑上应当采用以“时间为主、空间为辅”的时空结构。具体而言,首先应当强调较为线性,以时间为主要逻辑的整体信息呈现和叙事结构,从而带给受众逻辑性、方向性和连贯性较强的阅读与认知体验。其次,通过局部非线性,并且以空间为主要逻辑的多媒体信息,呈现给受众更为完整的信息内容和情感体验。
“融合”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得每一种信息形态的存在成为必然和必需,同时也必须保证多种信息形态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逻辑”引导受众尽可能接收每一个信息单元。因循这一原则,融合深度报道虽然可以使用图形、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形式,但在整体和本质上仍属于以文字主要信息承载媒介的“线性”文本。这一叙事逻辑上的追求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原因决定。
(一)线性阅读体验:屏媒界面的信息阅读方式
列夫·曼诺维奇(Lev Manovich)在《新媒体语言》(Language of New Media)一书中针对新媒介提出“界面”的概念,并指出“界面创造了独特的物质性和用户消费经验,界面即使是微小的变化也需要我们对工作进行全面的整体的重新思考”。⑧
新媒体技术将我们带进了“屏媒时代”,相比于以往的印刷媒体界面,很少有读者逐字逐句阅读文本。尼尔森实验室的一项用户体验研究发现,79%的用户在阅读网页时都是采用浏览的方式,只有16%的人会逐字逐句阅读。⑨因此,尼尔森认为网页文本应当是一种“可浏览的文本”(Scannable Text)。而且,用户在浏览时的视线方向更多是沿着页面的Y轴自上而下展开,而对X轴方向上的信息关注较少。此外,著名网站流量分析公司Chartbeat 公司曾用时一个月对 20 亿次浏览做了用户行为深度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用户在一幅页面上停留的时间不超过 15 秒,更多时候都是在使用手中的鼠标不断自上而下滚动屏幕。⑩
因此,在网页设计领域,“滑动优于点击”的理念已经得到认可,各种“滚动”(Scrolling)技术效果也得到广泛运用。也就是说,文本不但要在单幅页面上实现可浏览,还应当能够在多幅页面之间实现可滚动。[11]实际上在目前的网络界面设计中有两种互相对立的设计理念。一种强调运用标签将海量的内容进行栏目化呈现,另一种则主张使用单幅长页面(Single Long Page)来适应用户的“滚动”信息浏览行为。在这一背景下,对于集纳了海量信息的融合报道来说,也应当尽力给读者从物理和视觉心理两个层面造成一种自上而下、方向性和连贯性较强的“线性”阅读体验。实际上,单幅长页面的设计方式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认为适合运用在网页新闻报道之中。[12]作为分析样本的三部作品在整体上也都是采用这一页面设计方式,同时也根据情节的时间逻辑,使用标签对内容进行了分割,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阅读的“线性感”(见图1、图2和图3 均为本期第74页)。
(二)线性认知体验:直接和简洁的新闻信息传递要求
相对于新闻而言,多媒体和非线性的叙事逻辑更早地被应用于虚构类故事作品中。例如,1998年的德国电影《罗拉快跑》运用了三段式非线性叙事结构。而多媒体的手段也很早就被广泛运用于电子游戏开发等领域。但是,虚构类故事对非线性时空结构的运用本质上是一种后现代的表达方式。比如《罗拉快跑》更主要地是为了从哲学层面引发观众对命运的多元和深层次思考。而此一叙事目标显然对新闻报道来说并不合适。安娜·麦凯恩(Anna McKane)就说过,“新闻写作既不是为了炫耀写作技巧,也不是为了彰显思想的玄妙,而是需要通过最为直接和简洁的方式直击读者的内心”。[13]此外,我们注意到其他主要采取多媒体非线性叙事的内容还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内容体量都相对较大。例如,采用多板块、多角度报道策略的网页新闻专题在整体叙事上也应当属于非线性结构,但这些专题承载的往往是时间和空间跨度较大的重大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因此,海量的内容采用非线性的呈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被动的选择。但是,当读者面对这种网页布局时,往往也会有一种无从下手,找不到切入点和叙事逻辑的阅读体验。而这种不知所措的阅读体验是有悖于直接和简洁的新闻信息传递要求的。《雪崩》的视觉设计总监史蒂夫·多内斯(Steve Duenes)也认为,融合新闻的阅读体验不应当“像需要解开一个谜题或是需要费力思考的,而是应当随着阅读的推进一切都直接展开,自然产生意义”。[14]因此,对于故事主题相对集中、独立成篇、容量相对较小的融合新闻来说,整体上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并不适合。我们并不能期望受众乐于并且有能力在海量多媒体信息中厘清多元的叙事线索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或判断,而应当通过清晰的叙事逻辑和线索帮助他们迅速了解事实的真相,并理解媒体所持的立场和角度。
三、融合新闻的叙事原则:结构时空与呈现信息
《雪崩》等三部作品在整体上都十分强调“时间为主,空间为辅”的线性叙事逻辑。这一逻辑的建立与强化与新闻故事如何结构时空和呈现多媒体信息是息息相关的。而在这两方面也有一些叙事原则需要我们去遵循。
(一)结构时空:复合时间线强化时间属性
为了保障读者的线性阅读和认知体验,新闻故事自身的时空结构十分重要。无独有偶的是,三部样本作品所报道的对象自身都有强烈的线性时间结构,鲜明的时间情节线索和读者的“线性”信息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融合报道可以通过“复合时间线”来强化故事的“时间”属性。
复合时间线首先可以应用微观层面的时间线索,利用正在发生的关于个体的动态性、悬念性的故事吸引和引导读者阅读。在《巨鲨戏小虾》的开篇,读者跟随记者西摩曼(Himmelman)登上了谢拉马德雷号,而西摩曼在船上的见闻和故事也构成了这篇报道的微观和动态时间线。而《继续活着》的微观时间线索则是由失独家庭的悼念、互助和维权经历构成。其次,宏观层面的时间线可以从更为客观和全面的角度为故事提供背景、增加深度。在《巨鲨戏小虾》中,宏观的时间线叙述了中菲南海领土争端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历史,以及对整个南海地区造成的历史影响。而《继续活着》在记录现代失独家庭生活的同时回顾了我国计划生育、失独等相关政策的发展和变迁。
实际上,这种微观和宏观时间线索相结合的叙事手法一直以来也被传统新闻写作奉为圭臬。对于身处“台前”的微观时间线,正在进行时态下的向未来和未知的探索本质上是为了给读者造成一种“代入感”。而实际上融合新闻的多媒体手段要比传统新闻更容易强化和渲染这种代入感。例如,在《巨鲨戏小虾》中,网页打开后映入眼帘的是记者西摩曼主观视角下的一段视频:无边的大海,轰鸣的马达声,船老大的背影,这一系列视听元素让读者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迅速把读者带入了故事(图4 图4见本期第75页)。而整篇报道的结尾也使用了一个短视频:记者登上一架菲律宾军机飞离了那片海域,飞机的轰鸣声,空中俯瞰的视角和逐渐远去的中业岛与开篇形成了很好的呼应,也为这条叙事线索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见图5)。除此之外,这篇融合报道在使用音频时都特意使用了淡入和淡出的效果,实际上都是为了给读者创造一种“浸入式”的阅读体验,从而更好体会“时间”效果。而对于位于“幕后”的宏观时间线,融合新闻也因为多元媒体信息形态的助力为这一叙事线索增加了厚度和深度。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融合新闻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对“时间”结构表现上的优势,而最终的目标则是在于故事的时间性和阅读的时间感的完美统一。
(二)呈现信息:内容形式安排保障线性阅读
线性为主的时空结构要求也给多媒体信息呈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媒体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保证整体阅读与认知上的线性感的同时,让那些“煞费苦心”制作的“非线性”信息尽可能被读者接收。这需要通过文本内在的内容联系和外在的形式联系引导受众接收每一个信息单元,从而实现线性与非线性叙事的有机结合、浑然一体。从这个角度来说,对整体线性叙事逻辑的追求是为了实现融合新闻存在的根本价值。
从内容层面来说,多媒体信息仍应当以简洁为主要原则,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逻辑”来合理安排多媒体文本,而对每一种文本的使用则做到“集中”但不“极致”。媒介属性的原理告诉我们每一种信息形态都会引起受众在信息接收时独特的情绪、情感、心理和视觉体验。因此,如果对于多媒体信息形态的使用过于繁杂,则会破坏整体的线性叙事节奏和逻辑。在《雪崩》的制作过程中,编辑将“将焦点放在叙事内在的紧张以及故事本身,确保每种(多媒体)元素都能给读者对故事的不同体验,只在文章需要的地方添加手段,让文章停顿下来,制造一种微妙的氛围”。[15]此外,在使用每一种信息形态时,应当将信息形态的优势集中体现。但为了避免信息形态转换时可能出现的情绪情感体验的差异性和割裂性,也不要过于“极致”地使用某一信息形态。换句话说,就是不要刻意把 某一信息形态的传播优势过分渲染。于是,这一原则需要体现在诸如对音视频时长、文字细节描写篇幅把控等方面。[16]从形式层面来说,多媒体信息的呈现与过渡应当自然流畅地融入线性叙事流,并且完美地配合读者的阅读节奏。例如,在《雪崩》中,特效人员通过动画模拟了冰雪崩塌轨迹的动态效果。为了使这一动态效果完美配合阅读体验,团队事先进行了大量实验,收集了关于读者在阅读正文时拖动鼠标滚动屏幕的速度和节奏的数据,然后根据这一数据决定了动态效果最终的渲染速率。[17]而在信息过渡方面,三部作品中大量视差滚动(Parallax Scrolling)、视频背景抠像、视频静音、断点续传和无弹出窗口等效果与技术的使用,都是为了尽力保证信息形态过渡的自然性和流畅性,既不打破读者线性阅读的认知体验,又巧妙地将读者导向一个又一个多媒体形态内容,从而尽可能地实现“融合”效果。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结合多媒体、新闻传播和网络传播的规律探讨网络融合新闻叙事逻辑和原则。基本的观点是融合新闻虽然以多媒体信息为特色和优势,但在整体上仍应当以“时间”来结构叙事,以创造线性的阅读和认知体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复合时间线来强化时间属性以及适当的内容形式安排保障阅读的线性感。当然,任何一种媒介内容形态也都会有自身的弱点。融合新闻自诞生之初,批评之声也是不绝于耳。其中一种代表性的声音就认为“多”信息形态其实并无必要,因为读者根本不可能接收如此繁多的信息。[18]这一意见实际上也正是本文线性叙事观点所要解决的难题。
本文提出可以利用新闻故事内在的线性逻辑来助力读者对融合信息的接收,但实践中也并不是所有题材的新闻都具有鲜明的时间结构。例如,《波士顿环球报》的网络深度报道《19路巴士线上的生活》反映的是都市贫困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以“空间”来结构城市各个部门和空间的叙事架构。但报道团队巧妙地使用主人公苏亚雷斯每天乘坐19路巴士辗转于城市各个贫困角落的线索来结构全篇,从而赋予了空间以时间性和方向性。[19]类似的案例实际上还有很多,这也提醒我们对于叙事时空关系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也就是说,对于各种信息“融合”问题,如何克服不再满足于彼此关系上简单的重复或相互补充,真正建立起在叙事、阅读和认知层面的“结构”与“逻辑关系”,这是今天多媒体、跨媒体时代各种信息传播活动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而从一个更高的问题认识层面来说,在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新闻报道形态不断丰富的今天,无论对于融合新闻、数据可视化,或者是VR全景报道来说,根本的诉求仍应当在于“叙事”。换句话说,无论运用怎样的媒介形态和技术,都应当是为叙事服务的。因此,对融合新闻报道叙事逻辑与原则展开深度探讨也是希望能为多样态的新闻叙事图景和挑战提供一点借鉴和补益。从本文的研究路径来看,叙事逻辑和原则的建立是和内容题材特征、信息传播情境以及用户信息接收方式息息相关的,这也是我们未来对于多元新闻叙事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
①Rebecca Greenfield: What the New York Times’s ‘Snow Fall’ Means to Online Journalism’s Future, http://www.thewire.com/technology/2012/12/new-york-times-snow-fall-feature/60219/2012-12-09.
②周婷婷:《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2015 年普利策新闻奖观察》,《新闻记者》2015年第6期
③Simon Byrne: Top 5: Snow Fall-Style Storytelling, http://www.submarinechannel.com/top5s/top-5- snowfall-style-stories/2013-12-03.
④顾洁:《库布里克电影的空间造型》, 《电影艺术》2003年第2期
⑤韩士皓、于洋、彭兰:《从〈与死神的约会〉看融合新闻时代的叙事之道》,《新闻界》 2014年第9期
⑥[16]方洁:《美国融合新闻的内容与形态特征研究》,《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5期
⑦刘骏瑶、 彭兰:《融合新闻在调查性报道中的应用——以〈卫报〉“解密国安局档案”专题为例》,《新闻界》2014年第1期
⑧Lev Manovich : 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2001
⑨Jakob Nielsen: How Users Read on the Web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how-users-read- on-the-web/1997-10-01.
⑩Nick Martin: Readers Read Web Page: Statistics and Trends, https://chartbeat.com/press/ readers- read-web page-statistics-trends/23098/ , 2014-10-09.
[11]《2015-2016网页设计的七大新趋势》,http://www.wtoutiao.com/p/h36sCe.html2016-06-30
[12]Jeremy Rue: The ‘Snow Fall’ Effect and Dissecting the Multimedia Longform Narrativehttp://multimediashooter.com/wp/2013/04/21/the-snowfall-effect-and-dissecting-the-multimedia-longform-narrative/ , 2013-04-21.
[13]Anna McKane: News Writing (2nd Edition). London: Sage, 2013
[14]Jeff Sonderman: How the New York Times’ ‘Snow Fall’ project unifies text, multimedia, http://www.poynter.org/2012/how-the-new-york-times-snow-fall-project-unifies-text-multimedia/198970/2012-12-20.
[15]郭之恩:《〈雪从天降〉: 一次奢侈的融合报道探索》,《中国记者》2013年第6期
[17]Steve Duenes: How We Made Snow Fall, https://source.opennews.org/en-US/articles/how-we-made-snow-fall/2013-01-01.
[18]Roy Clark: Snow-blind: The Challenge of Voice and Vision in Multi-Media Storytelling, http://www.poynter.org/2014/snow-blind-the-challenge-of-voice-and-vision-in-multi-media-storytelling/265825/ 2014-08-27.
[19]珍妮特·柯罗茨著,嵇美云译:《融合新闻学实务》第175页,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年版
顾洁/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副教授。本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构建—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15重大项目/ 2015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项目号:2015MZD019)、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国际互联网治理研究:理念、模式及其借鉴”(项目号:2015GDYB05)、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一般项目“非英语国家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项目号:AMRC2015-1)以及中国传媒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第三层次)(项目号:YXJS201518)的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