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中的美国大选
——对《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涉选”内容的观察
■赵民 陆晔
【本文提要】本文选择四个不同时段,以同属于人民日报社旗下的《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2016美国大选内容作为个案进行讨论,并以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的同类内容为参照,发现《人民日报》的内容数量和议题范围都很有限,《环球时报》的数量和议题范围相对丰富,与《纽约时报》(中文网)近似,但由于其倾向性表达得过于偏激和情绪化,不仅遮蔽了这一公共议题的复杂性,而且较之于移动社交媒体时代以协作性新闻策展(collaborative news curation)为特征的,全新的新闻生产、呈现、接触、分享模式,存在很大局限。
【关键词】美国大选 版面语言 倾向性 公共议题
【中图分类号】G212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美两国之间的战略关系始终是影响全球竞合关系的重要议题。2012年美国大选之后,多名学者认为中美关系存在变数,处于新节点,中长期主要影响因素一是美国在财政、经济困境中自信心下降和对中国的疑虑增加,二是中国对自己的身份和认知存在矛盾,导致包括对美国政策在内的对外政策存在不确定性。①对美国这一被视为影响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稳定、长治久安最重要的外部制约因素的高度重视,同样在2016美国总统大选有所体现。②
基于对中美关系如何营造建设性进程、逐步形成新的世界格局的关切,中国媒体和公众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与过往类似,对选情走向有一定程度关注。其中,如这一话题在网络问答社区“知乎”(www.zhihu.com)的活跃程度,2015年11月9日首发、以“致力于深度观察评析美国大选、通过追踪选举动态,触摸真实的美国政治肌理”为目标的微信公众号“选美”在大选期间五百多篇文章的深度,以及2016年8月24日上线、短视频平台“梨视频”旗下全球资讯“时差视频”若干有关这一议题的短视频动辄几百万的观看量,都体现出跟以往较为不同的内容呈现和传播状况,即,基于社交平台的网络媒体、自媒体在这一议题上多维度的涉猎,并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建制内的多元主义” ③特征。
单从数量上看,不同媒体(平台)涉及美国总统大选的内容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表1 表1见本期第29页)。
因此,观察传统主流媒体针对这一议题进行报道的方式和立场,不仅可加深我们对这一国际议题之媒体呈现的理解,也或可加深我们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关系的理解。
近年有关中国媒体如何报道美国总统大选的研究,主要针对2008、2012年大选,大致提供了以下描述:主流媒体传达出的态度是对美国大选金钱政治、党派恶斗、丧失民主的诟病和对大选机制的质疑,驳斥“中国威胁论”,并以国家对外政策为风向标,强调创建和平共处、和谐共赢新型大国关系的意义;④也有媒体除了关注美国大选进程及其影响因素外,同时认为大选是美式民主的T型台,“在这个备受关注的民主国家进行的选举,或许能给全球政治文明带来新的智慧,镜鉴其他国家的前进脚步”,美国政治价值观和社会参与方式因此成为报道重点之一。⑤
本文选择同属于人民日报社旗下的《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的2016“涉选”报道内容作为个案进行讨论,并以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的同类内容作为参照。
《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涉选”内容概览
本文选择了2016美国总统大选的四个关键时间段,甄选出《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及《纽约时报》(中文网)中涉及美国大选的内容(包括新闻报道和评论)进行梳理(表2 表2见本期第30页)。四个时间段分别为:
2016年7月18日-21日,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Republican National Convention)提名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为总统候选人。
2016年7月25日-28日,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提名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Rodham Clinton)为总统候选人。
2016年9月26日,首场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Presidential Debate)。
2016年11月8日,大选全民投票日(General Election Day)。
考虑到时差和报纸出版周期,前两个时间段各延后一天,分别为5天;后两个时间段则均为事件当日及之后两天,共3天。对这四个时间段《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所刊载的“涉选”报道的抽取,采用关键词检索(关键词为“希拉里”“克林顿”“特朗普”“川普”“美国大选”“美国总统大选”及其组合),以及人工判读印刷版进行复核(剔除广告、软文、文艺类作品等非新闻报道和评论类稿件等)。由于《纽约时报》(中文网)的内容以网页浏览方式呈现(网址http://cn.nytimes.com/),无法依靠版面穷举式阅读筛选所有内容,因此利用《纽约时报》(中文网)的自带检索功能(以“克林顿+特朗普+总统”关键词组合检索的方式)进行内容筛选,只计入有对应英语原版的内容,如仅有中文内容则未计入。同时,三家报纸都是依据标注同一日期的内容进行筛选,《人民日报》《环球时报》采用的是北京时间,《纽约时报》(中文网)采用美国东部时间,这一差异未考虑在内。
从表2可以看到,《环球时报》和《纽约时报》(中文网)在四个时间段的总体刊发内容(报道和评论)数量和篇幅上都比较接近,但《人民日报》则要少得多。
除数量外,我们也根据内容与美国总统大选核心事件进程和议题的关联度,从强到弱分成三类进行了梳理(表3 表3见本期第30页)。所谓强关联内容,指报道或评论直接针对本次美国大选的进程、候选人情况、政策主张等;中度关联则体现为内容与大选议题相关,并在报道或评论中体现出与大选有相当程度的联结;弱关联则是内容与大选有某种关联但并非大选的核心议题,例如:“英国男子赌美国大选赢得百万英镑”的报道等。
我们发现,《人民日报》的8篇内容均与本次大选的核心进程直接相关,分别是共和党大会提名特朗普(2篇)、民主党大会提名克林顿(1篇)、首次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1篇)、全国投票日(1篇)、特朗普胜选(2篇)及国家主席习近平贺电(1篇)。
《环球时报》作为一张关注国际事务的大众化报纸,不仅报道体量大大超过《人民日报》,而且议题范围也明显要比《人民日报》更加宽泛。《环球时报》约六成(32篇,占总数59.3%)“涉选”内容直接与大选的核心议题相关,除选举进程报道/评论外,还涉及共和党大会及提名特朗普(5篇)、选情分析(1篇)、副总统候选人(1篇)、民主党大会及新“邮件门”(5篇)、美国大选与社会(5篇)、首次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3篇)、中国人对候选人的态度(1篇)、全国投票日及现场侧记(2篇)、全球财经与美国大选(2篇)、特朗普当选及分析(4篇)、各国对特朗普当选的反应(3篇)。
此外,《环球时报》还有三成(18篇)内容与大选议题中度相关,包括与大选有一定联系的周边议题、延伸话题、历史资料等。其中既有严肃议题,如媒体与美国大选的关系,总统电视辩论的历史,讨论反智主义、民粹主义与特朗普胜出的关系,特朗普当选后可能的连锁反应等;也有软性报道或与选举活动相关的花絮,如:特朗普妻子演讲被指剽窃,特朗普女儿以魅力助选,克林顿夫妇感情关系,选举日报纸被抢购等。另外,《环球时报》还有4篇“涉选”报道,内容上基本属于“搭顺风车”的“八卦文”,如:电视辩论入场券“希拉里”名字拼写错误、英国男子赌美国大选赢得百万英镑等。这4篇“豆腐干”式的文章均发表在《环球时报》第5版(环球扫描)上——这是一个通常以全球各地猎奇、趣事逸闻为重点的版面(其内容或版式甚至很难让人认定这是新闻版面)。
对照《纽约时报》(中文网),美国大选作为当年度最重要的美国国内事务,主流媒体自然会集中篇幅进行报道。在上述4个时段,《纽约时报》(中文网)共发表54篇“涉选”报道/评论,字数约10.5万字,其中近六成(32篇,59.3%)内容与大选议题直接相关,约三成内容与大选的周边事务相关,另有5篇报道是从着装风格、女性政治家等角度展开,勉强与总统大选沾边。
《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涉选”报道的版面/编辑语言
基于对报纸版面处理方式的理解,我们将相关版面“语言”及处理手法按以下标准分为几类(表4 表4见本期第31页):
1.显著突出:指报道/评论发表于头版(含头版标题+内文转版),或篇幅占整版(含数篇相近主题文章组成的整版或接近整版);
2.较为突出:指报道/评论发表于封底,或超过内页版面1/4以上的篇幅(含配图);
3.常规处理:指发表于内页中的篇幅600字以上但不足1/4版的报道/评论;
4.较为弱化:指发表于内页版面,且篇幅在600字以下的报道/评论;
5.显著弱化:指以低于一般预期报道规格的特殊编辑手法。《纽约时报》(中文网)以网页浏览呈现,无印刷版面,因此不参与这一部分的讨论。
从“大选四节点”的内容呈现看,《人民日报》整体上并未对“涉选”报道过度强化或突出,8篇“涉选”报道中,只有1篇报道采用“显著突出”的编排手法,被排在头版“报眼”位置,其余报道均刊载在内页版面,也未配发任何完整的评论文章。
唯一被《人民日报》排在头版报眼位置刊发的报道是新华社通稿《习近平致电祝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该文版面位置重要,强化了这则新闻的重要性;但报道篇幅很短,全文(含标题、电头)仅308字,也未配发图片。这是一篇“国家主席对总统,副主席对副总统”的,既符合规制礼仪又不给人过度解读空间的“制式化”报道。报道以冷静(甚至有些淡漠的意味,连其他媒体报道特朗普胜选的消息时常用的“震惊”“出人意料”等形容都没有)而中立的文字,简要陈述了习近平电祝贺特朗普当选,并表达对中国两国关系的重视与发展愿景的期待,最后一句话提及李源潮电贺彭斯当选副总统。《人民日报》转载的这篇新华社通稿,与前两次国家主席胡锦涛祝贺奥巴马当选(2008年)及连任(2012年)美国总统的新闻处理手法,几乎如出一辙——版面处理的高调重视(头版报眼)与实质内容的简短表浅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既不失对重要国家候任总统的礼节,又表现出保持疏离感和观望态度。
相较而言,《环球时报》对相关“涉选”报道的处理手法则要高调、张扬得多,采用“显著突出”及“较为突出”编排手法的占全部文章的七成(38篇)。“显著突出”的版面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有7则报道刊被载于当日报纸的头版头条位置。除其中1则采用头版刊登标题与题图、正文转版刊于第2版之外,其余6篇报道不仅在头版头条的位置,而且篇幅都很长——占据整个头版,还转版到内页——这6则报道总计约占9个整版的篇幅(6个头版整版及6个内页半版)。 其二是刊载于报纸内页的内容,或以长篇文章独占内页整版篇幅,更多的则是以“集纳”方式将两篇文章组合刊登,占满或基本占满整版。这样手法处理的报道/评论共有6篇,共占满3个内页的整版。
需要留意的是,在所有“涉选”内容当中,《环球时报》有13篇评论,占近1/4,一些评论的篇幅很长(其中还有内页一整版的评论),其中 6篇是不署名的“社评”,这种仅次于头版社论、高密度评论的做法,使得《环球时报》表现出比《人民日报》更强烈的“发声”意愿。同时,《环球时报》往往采用大字标题,其中大量反白标题,凸显了视觉冲击力和情绪性。
《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涉选”报道的倾向性
我们剔除了与美国大选这一事件议题弱关联的“涉选”内容,对强关联、中度关联内容的倾向性进行了分析。
首先,我们根据报道/评论的整体内容及标题用语,对其倾向性进行判读,并根据文章使用的程度副词对倾向程度进行区分(表5 表5见本期第32页)。其中“中立”指文章未表现出价值倾向,以客观的事实陈述为主;“基本中立”指文章无明显的价值判断,基本以较为客观的事实陈述为主,偶有情绪性用语,但尚不影响文章整体的中立立场;“中立偏负面”指文章有部分偏向负面的评价或态度,但并非针对大选的“核心”事实或特质;“基本负面”指文章对大选核心事实或特质进行了相对温和的批评或否定,“负面”则是程度更为激烈、彻底的批评或否定。
从表5看,对此次美国大选的报道和评论,不仅《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没有正面褒扬内容,《纽约时报》(中文网)也没有。《人民日报》中立和负面贬损内容各半,《环球时报》和《纽约时报》(中文网)则都是负面贬损内容多过中立内容。那么,这是否说明《人民日报》相对更为中立,或者这几家媒体的倾向性基本类似呢?显然没有这么简单。
如果我们对负面内容的呈现方式加以具体分析,就会发现,无论媒体性质如何,在具体“涉选”内容的稿件处理方式上,各家媒体都尽可能显示其“客观”“公正”,批评、否定性的评价引述自不同的消息来源。
我们从《人民日报》“涉选”内容中,抽取其中一篇主题与大选核心内容“强关联”且采用“显著突出”版面处理手法的“负面”倾向性文章进行讨论。
这篇报道题为《利益集团操控,两党攻讦升级,美国选战胶着,政治黑暗越陷越深》(署名本报驻美国记者章念生、张朋辉),主体内容以事实陈述为主,负面贬损的倾向性均来自引述。比如,引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民调,称希拉里·克林顿“不诚实、不值得信赖”;引用在费城参加抗议活动的示威者索菲亚的话,认为“民主党与共和党,除了相互攻击,什么都不做”;引用另一示威者、配音师尼科尔·哈德泽的话,批评“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深受利益集团的影响,本质上是利益交换”;引用 “民主之春”运动的组织者之一亨利·杰克的说法,指出“美国选战中黑金泛滥,被诸多利益集团操控”等尖锐问题。
我们也从《环球时报》“涉选”报道中,抽取与上述报道时间接近、同样主题与大选 “强关联”并且版面“显著突出”的“负面”文章进行讨论。在题为《金钱多寡决定与总统距离,党派大会上演搞分裂闹剧(肩题),民主党邮件爆美选举乱象(主题)》(署名本报驻美国、加拿大、德国特派特约记者张朋辉、陶短房、青木,本报记者谭福榕、甑翔、柳玉鹏、任重)的文章中,其负面倾向性同样来自引述。如引用《纽约时报》评价美国政坛是“一个金钱政治世界”;引用美国“观察家”网站,认为金钱政治的做法“时时刻刻侵蚀着民主”;引用德国《新奥斯纳布吕克报》评论,认为“希拉里代表金钱的力量,也代表着腐败”;引用路透社评论“民主党的深度分裂暴露无遗”;引用德国新闻电视台的评论,认为“大选成了美国社会分裂的缩影”;引用《芝加哥论坛报》编委会成员,认为“共和党大会的分裂、喧闹和笑料百出,民主党大会则展示了‘更糟糕’”;引用美国“野兽日报”网站,认为“共和党全国大会是灾难,那么民主党全国大会是更大灾难”;引用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丁一凡,评价“民主党丑闻是西方政党选举的家常便饭”;引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认为“美国民主的质量在下降”;引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认为“金钱选举、虚伪竞争等反映出美国选举制度的结构性弊端”。
《环球时报》表达倾向性的另一个特点是大量使用具有强烈情绪的否定性形容词。如大选当天头版主报道《“最丑陋”的竞选终于结束,要解决的问题多得惊人(引题),美国大选今天初见胜负(主题)》(署名本报驻美、英、德、日特派特约记者李晓宏、张鹏辉、孙微、青木、蓝雅歌、王逸、柳玉鹏、甑翔),全文出现“最丑陋的”“肮脏的”“令人恶心的”“最腐败的”“有毒的”等十分极端的否定性、负面判断的情绪性词语(词组)78个(计入重复使用则为87个)。这些否定用语有相当一部分仍是引自其他媒体,例如:英国《卫报》形容本次大选是“令人恶心”“恐怖的”;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认为大选令人“厌恶”、充满了“充满侮辱、威胁和谎言”;“有美国媒体”认为大选“最刻薄、劳神,甚至离谱的”;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称大选是“有毒的、丑陋的、恶心的、肮脏的”;英国《金融时报》认为美国“民主制度岌岌可危”;《国家利益》杂志认为美国已“进入螺旋式下降而且不可恢复的制度危机”等。
细究这三篇报道,都存在引述信源准确度、可信度方面的瑕疵。《人民日报》这篇报道引述的四个消息来源中,有三个具有极高的同质性,均为示威活动参与者,信源多样性和差异度严重不足;《人民日报》引述示威者“索菲亚”只有名字没有姓氏,也没有其他身份条件,这样一个常用名几乎无法指向具体信源;《环球时报》对“观察家”网、“野兽日报”网站的引用没有报道日期;读者也很难分辨“德国新闻电视台”究竟是否是这家媒体的准确名称;“有美国媒体”这样语焉不详的引述更是令其可靠性大打折扣。
然而更大的问题或来自引述否定性观点、语汇的集中呈现。分散于不同媒体报道中的贬损内容,尤其是那些强烈情绪性贬损词汇高密度出现在一篇文章里,势必产生比原文更强烈的情绪冲击力。这种做法值得商榷。相比之下,类似内容处理方式在《纽约时报》(中文网)的报道中鲜有出现——其报道当中的负面贬损内容和措辞,通常只针对具体事件而言,就事论事。比如,描述共和党全国大会在“冲突与喧嚣中开幕”的稿件中(署名为MATT FLEGENHEIMER),负面措辞包括“大会现场一度充满了刺耳喧嚣的不满意见”,反对特朗普的代表“爆发出巨大的嘲弄之声”,“数分钟的混乱”,特朗普竞选团队如何“扑灭这场反叛”,并抨击非支持者“愚昧”。而在投票当日,题为《选民的抉择暴露一个分化隔绝的美国》(署名为JEREMY W. PETERS, MEGAN THEE-BRENAN and DALIA SUSSMAN)的文章中,负面贬损内容包括:“在这次选举中,美国人对国家的未来感到悲观,对国家领导人的选择缺乏信心,社会和政治裂缝让人们……相互隔绝”,“美国社会两极分化一如既往”,“选民对摆在自己面前的选项不太满意”,“焦虑情绪普遍”,“五分之三的选民认为美国走在严重错误的道路上”,“三分之一的选民预计下一代的生活会变得更糟糕”,“美国民众对美国的政治现状感到不快”。
另一个问题是双关语的使用。如《环球时报》标题中的“金钱多寡决定与总统距离”,很容易令读者做出“参选者金钱的多寡(财力)决定了其当选的可能性”这样直接指向“金元政治”的理解,但通读全文会发现,正文提及某金主给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发电邮询问“自己到底为奥巴马总统和民主党募了多少款,然后问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她能否住到最高等级的酒店房间,并享受贵宾待遇”,并引述《纽约时报》“称,遭泄露的邮件跨度从去年1月到今年5月,展现了一个金钱政治世界:任何一场政治大会,座次的远近取决于捐款人奉上的现金多少,金钱多寡决定你与总统的距离远近”。显然,这里的距离指的是金主与总统之间的(空间)距离,而非参选者与总统宝座的距离。如此双关极易带来曲解,是否妥当也值得反思。
讨论:从《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涉选”内容看传统媒体的局限性
美国大选不仅仅是美国国内事务,也关涉中美两个大国关系的走向乃至今后的全球政治格局。通过对《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在2016美国总统选举过程中四个不同时间段内容的上述简要讨论,同时以《纽约时报》(中文网)为参照,我们发现,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媒体已对传统新闻生产从理念到流程都产生不可逆转的深刻冲击的当下⑥,主流大报《人民日报》对于这一议题的报道,无论数量、议题覆盖范围还是深度,都难以与社交媒体上这一议题的热度和影响力抗衡。
《环球时报》作为关注国际议题的大众化报纸,确有巨大的传播优势,其有关美国大选的报道数量和议题覆盖范围与《纽约时报》(中文网)类似。但由于在内容处理上极端的情绪性,遮蔽了美国大选这一事件背后关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众多全球性公共议题的高度复杂性,以及进行公共讨论所必须的多维度信息呈现和多元意见表达。
如果我们留意这一公共议题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的呈现,应该会注意到梨视频“时差视频”大量有关选举进程的内容,比如9月27日推送的第一次电视辩论的3分钟精彩瞬间视频剪辑(观看量近200万),10月10日第二次电视辩论带中文字幕的视频完整版(观看量超过840万),以及相关背景资料比如9月27日推送的尼克松对肯尼迪电视辩论2分钟精彩瞬间视频剪辑,甚至恶搞风格MV、李圣杰杨韵禾对唱歌曲《时差》的特朗普希拉里版;微信公众号“选美”在投票日前后推送的《托克维尔为自由民主危机开药方:从自我权力上升到灵魂与伟大》《福山:美国政治的区分标准是阶级,而不是身份认同》《第七次洗牌?美国两党政治前景预测》《“死硬女强人的天花板”vs.“仇女直男癌的墙”——美国大选的性别隐喻》《失败的“变革”——奥巴马八年施政反思》《川普缘何胜利:白人蓝领工人+基督教保守派》《特朗普的内阁与全球的未来》《进步派从2016年大选中得到了什么?》等深度分析(及读者跟帖评论)。另外,也可能会留意到个人微信公众号“虎皮妈的夜航船”(作者在美国某法学院就读,公号以作者原创小说和育儿经验分享为主)9月30日一篇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的10万+阅读量原创文章《为什么那么多美国华人挺川普?他们都是没受过教育的傻瓜么?》……
大量自媒体上的相关内容,通过移动社交平台每一个“节点主体”⑦在内容生产和意义生成过程中的不断参与、叠加,凸显了以协作性新闻策展(collaborative news curation)⑧为特征的新闻生产、呈现、接触、分享的全新模式,成为民众展开公共议题讨论的重要驱动力,以及更加广泛的社会公共生活的有机构成。这与《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涉选”内容这一案例形成本质性反差。
新技术从信息生产和接触/参与的不同路径改变了传统的媒体运作逻辑⑨,社会行动者本身在网络上构成了信息的开放式资源⑩,重新构造了社会公共生活的信息与传播基础。传统媒体的生产方式在这一巨变中日益捉襟见肘,若无法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承担起提供多元权威信息、搭建多样化观点平台、引导深度讨论的责任,其媒介功能的萎缩和影响力的下降,在所难免。在信息与传播技术(ICT)革命推动下,在当今这个人人知情、人人传播的时代,新的新闻信息生产的调适性机制势必会出现。[11]■
①王欢:《“2012年美国大选后的中美战略关系走向”学术研讨会综述》,《美国研究》2012年第4期
②魏红霞、罗伟清:《〈美国研究报告(2016)〉发布式暨“2016年大选与美国内外政策”研讨会综述》,《美国研究》2016年第3期
③李金铨:《建制内的多元主义:美国精英媒介对华政策的论述》,《二十一世纪》,2002年第2期
④干怡恬、董彤彤:《〈参考消息〉对美国大选报道的框架分析》,《今传媒》2013年第5期
⑤张利安、吴非:《〈南方周末〉美国大选报道研究》,《新闻世界》2009年第2期
⑥陆晔、周睿鸣:《“液态”的新闻业:新传播形态与新闻专业主义再思考——以澎湃“东方之星”长江沉船事故报道为个案》,《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7期
⑦孙玮:《微信:中国人的“在世存有”》,《学术月刊》2015年第12期
⑧Bruns, A.GatekeepingGatewatching, Real-Time Feedback: New Challenges for Journalism. Brazilian Journalism Research, Vol. 7No. 112011pp. 117-136.
⑨[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第47-48页,杜永明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⑩[丹麦]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第54-55页,刘君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1]RobinsonS.& DeShanoC.“’Anyone can know’: Citizen journalism and the interpretive community of the mainstream press”Journalism, Vol. 12No. 82011pp. 963-982.
赵民 陆晔/赵民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陆晔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