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84页
  • 85页
  • 86页
  • 87页
  • 88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处变守常:美联社的坚守
——评杰里·施瓦茨的《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
■张涛甫
  处在媒体转型深水区的一线从业者,常会被扑面而来的互联网大潮冲晕了方向。那些以报道世界、赋予世界以明确秩序和意义的媒体精英们,似乎从来没有如今这般对未来缺乏明确的方位感。有研究者将这场新媒体浪潮称之为“新传播革命”①。这场“新传播革命”颠覆了大众媒介的既定逻辑,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媒介基因突变,其颠覆效应体现在:它打破了大众媒介对公共传播活动的组织化垄断,也打破了原先由大众媒介组织主宰的传播格局,让散落在社会各个角落的“沉默的大多数”从“积极的受众”成为“积极的传者”,从而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公众传播时代。在社会化媒体的席卷之下,习惯以传播中心自居的传统媒体需要资源重组,重整河山。在这过程中,传统媒体仓皇突围,恨不得把所有的辎重抛掉,意在轻装上阵,打赢这场传统媒体的“自卫反击战”。
  但并不是维新者身上的所有负载都要卸下,那些内化于传统中的东西,不是想扔就可扔掉的。传统媒体积淀多年,其所形成的“惯习”②已沉淀为媒介组织以及媒体人的集体意识乃至集体无意识,很难在短期内连根拔起。这是传统媒体这么多年转型艰难的深层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转型根本是无解的,只有死路一条。在忙于作简单判断之前,我们先要弄清楚以下问题:在新旧媒体的竞争中,新媒体功能是不是全面覆盖了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优势是不是完全丧失了?传统媒体长期积淀的东西是不是一定要甩掉的包袱?新媒体的先发优势可持续吗?传统媒体的劣势是不是不可逆转?学者蔡雯认为,传统媒体集团无论选择怎样的“全媒体”转型道路,最重要的不是媒体形态本身,而是如何借助各种渠道和终端,使原有的资源优势(新闻采编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公信力和品牌资源等)更好地转化为竞争优势,为用户提供最需要的内容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新闻内容生产依然是媒体组织的核心工作。③面对传媒外部性的剧烈变化,传统媒体按兵不动,墨守成规,肯定不能顺应大势之变。但也不能把既有的优势统统视为包袱,统统抛掉。这种不予切割、盲目维新的做法,在如今的传统媒体中不在少数。
  那些处于危机前线的传统媒体旗舰是怎么面对行业危机的?传媒行业作为社会的公共机关,如何在危机中有所坚守?读罢前美联社记者杰里·施瓦茨所著的《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不难发现:这家世界顶级的新闻传媒机构没有抛下其既有的优势急吼吼地奔向互联网。与那些焦虑不安的同行们比起来,美联社是淡定、从容的。《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用一个个经典案例告诉我们,美联社的淡定其实是有理由的:
  其一,媒介技术可以变,媒介环境可以变,但有些东西是恒定不变的,那就是社会对新闻的“刚需”以及新闻背后的价值理念。美联社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路易斯·伯卡迪认为,时代可以变,但“新闻仍旧是大家争先恐后去争夺的东西” ④。在任何时代,人们对新闻的需要,特别是对高品质、稀缺性新闻资讯的需要不会改变。即便新闻生产的环境、生产方式以及传播方式均发生深刻变化,但新闻不能在公共空间中缺席,不能在人们的生活中断供。只要人们对新闻的“刚需”还在,专业化的新闻生产就不能撤出。不论时代如何变化,公众对新闻的需求仍然坚挺,对新闻报道的专业化要求仍须“在场”。世界越复杂,公众对世界“能见度”的需要就越迫切,也越需要有专业的新闻提供者。“时代要求我们去帮助读者处理这些信息,因为凭借个人的能力任何人都是无法应对的”。“新闻依旧是公平和客观的”。伯卡迪坚信,美联社就是为美国的新闻业带来客观的一股强大的力量。作为一个被各种性质的报刊所共同拥有的合作团体,它不能根据某种观点或偏见报道事件,这最终也成为整个新闻行业的行为标准。⑤1848年以来,美联社之所以能成为新闻界的专业标杆,在于他们能为新闻行业“立心”,将公平和客观这些看似简单的原则和理念,在其日常的专业实践中落实到极致。
  喜新厌旧是新闻的本能,创新是新闻生产的基因。这并不意味着,新闻只有变,没有“常”。诚如约翰·帕夫利克所言:在开发一个创新性的数字化战略时,新闻媒体管理者最为根本的是要坚持四项新闻原则,在一个全球化的移动网络媒体时代,这四项原则将保证新闻媒体拥有长期活力:一是决策基于资讯或研究;二是捍卫言论自由;三是在报道过程中,致力于追求真相和新闻报道的准确性。新闻报道中的真相与准确性,既可以保证新闻媒体能够在一个高质量的层次上运作,也能够维持公众和消息来源对媒体的信任;四是遵从伦理道德。⑥不管媒体外部性和内在机理怎么变,有些原则和理念是需要坚守的,这种坚守很多时候是以社会责任和公共关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危节乃见”,越是在危机时刻,越是考验媒体的操守和信念。互联网引爆的强震几乎让所有的传统媒体无一幸免。越是那些对市场依赖度高的媒体,所受到的冲击越大。倾巢之下,很多媒体人落荒出逃,阵型凌乱,信心坍塌,曾经坚守的东西也被连根拔起。美联社告诉我们,不能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经年玉成的好东西不能轻易放逐,否则,这个行业就会走偏。2016年4月18日,被新闻界视为行业标杆的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出炉,其中最重磅的公共服务奖花落美联社。美联社四名女记者在长达一年半时间里,以惊人的勇气和专业努力,报道了印尼、泰国捕鱼业使用苦役劳工为全世界的餐桌提供海鲜的故事。该报道促成超过两千名被囚禁工人获救,并推动东南亚渔业展开了全面改革。这篇重磅调查性报道再次彰显了新闻的力量。如果媒体的瞭望功能缺席,如果新闻不能使遮蔽的真相出场,如果缺少媒体为公共利益站岗与护航,世界将会怎么样?信息海洋中的受众已切肤感受到了“硬新闻”稀缺带来的饥饿感。整天接触毫无营养的新闻,长时间沉湎于娱乐化的资讯,自然会产生审丑疲劳和阅读倦怠,也更加期待解渴的新闻。美联社的这组系列报道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动静,说明“硬新闻”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⑦而美联社对新闻自由的捍卫,对新闻价值的坚守,对媒体社会责任的守望,没有因时势变易而改变。为社会守望,为行业护盘,不能因负荷超重、生存艰难为由,而轻易撤退。
  其二,只有把优势打造得足够锐利,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资讯泛滥的时代,如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如何确保高质量、高品质的新闻供给?在报道主体多元化的今天,如何保证新闻的高品质?美联社的专业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专业品质打磨得足够锐利,锻造新闻品质的不可替代性,才能在惨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美联社新闻报道的长项是突发新闻、特稿以及调查报道,而这三项都离不开记者卓越的专业努力。
  1.迅疾的洞察:美联社之所以卓越,主要体现在他们做了同侪无法企及的事情。别人做不到的,他们做到了。他们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最具新闻价值的东西。比如,美联社对甘地的采访即是典型的例证。1932年甘地被英国人被捕,囚禁几个月后,最终在极其隐秘的情况下被释放,一天午夜后,他被带到一个偏僻的火车站,自己将随身的行李拖到站台上。就在那儿,在一片黑暗中,他认出了美联社记者吉姆·米尔斯,是他报道了甘地为印度赢得独立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那时,只有米尔斯一人获知甘地被释放的消息。于是甘地感叹:“我猜想,当我死后站在天堂之门时,我遇到的第一个人将是美联社记者。” ⑧美联社之所以成为行业的标杆,与这种出色的专业努力是分不开的。
  2.精确的呈现:美联社在新闻专业性上的重要指标,体现在新闻的精确呈现上。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但事实并不是裸露在外面的,媒体可以信手拈来。事实是一回事,对事实的准确把握则是另一回事。要实现对事实的精确报道,需要记者对现场的精准把握,尤其在多种事实簇拥的情境之下,要求对事实进行辨析和判断,从而让事实更加逼近真相。勒内·卡蓬是美联社最著名的撰稿人,他的专著《词汇》一直是有关用词的最好的指导手册之一。美联社记者索尔·派特是一位普利策奖获得者,一次他去爱荷华州采访一位农场主,作为他的专题报道《美国人物》中的一个部分。一周后他宣布已经找到了那位要写的对象。全州农场主无数,派特怎么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找到的?派特说,并不是任何一个农场主都合适。他要找的人需要表达力强、不带任何偏见且真实可信。⑨报道的精确性可从美联社的专业报道中得到充分体现。提及新闻报道的精确性,如今不少媒体开始用大数据方法处理海量信息,让有价值的新闻资讯通过非人工的技术手段予以呈现,甚至用机器人替代职业记者进行新闻写作。这些技术手段固然可以拓展新闻表达的边界,也可在相当程度上提升新闻的精确度,但出色的新闻报道不能全然依靠媒介技术过活。新闻表达的精确性不仅仅体现在数据刻度上,更应体现在对真相和事实的精准把握上,而后者是要靠新闻记者出众的专业能力予以保障的。
  3.深透的理解:新闻报道是对现实世界的选择性反映。这种反映往往是多层次的:浅层次的新闻报道停留于对现实世界的表象化反映,深层次的反映则表现为对现实世界的深透洞察和理解。卓越的新闻记者不满足于对事实的表面化理解,他们会超越表象,逼近真相。对于美联社时政记者来说,华盛顿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城市。全世界最优秀的记者在这里一刻不停地寻找着他们感兴趣的新闻素材,吸引他们的是政府,是政治,是那些手中握有极大权力的老谋深算的家伙们。美联社记者所罗门到华盛顿发现:这里的人们是如此的老于世故,在这里你会碰上那些最不可靠的消息提供人。他说,每一个人在这里一般都要花上三四年的时间才能学会到哪里去发掘信息和怎样避开害人的陷阱。华盛顿的消息提供人熟悉各种狡猾的伎俩,他们知道如何利用记者。记者必须保护自己不受愚弄。美联社记者所罗门关于佩罗的报道,突破了重重限制,最终撕开了佩罗的真面目。当佩罗在1992年夏天黯然退出总统大选时,他的发言人吉姆·斯奎尔斯由衷地赞扬了美联社的出色表现。正是他们的报道导致了这位亿万富翁的失利。所罗门的与众不同在于他永远是公平的,他需要的是一个对事件的完整描述,他会让事件中的双方都有机会发言。这个报道后来得到了雷蒙·克莱普新闻奖。在以后的几年里,佩罗仍然与所罗门保持联系。佩罗还开玩笑说,正是他自己不经意地向所罗门泄露了自己的秘密。虽然所罗门的报道将佩罗的真面目暴露无遗,但他所做的公平的努力仍然使他与佩罗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关系,他的报道中一些最棒的素材恰恰是从佩罗一方得到的。⑩
  4.精彩的表达:好报道的精髓往往直指事实本身,将事实本色地呈现出来。好的新闻报道困难在于:既要逼近事实,又要有精致、精彩的表达。美联社在这方面的杰出表现可以从美联社的特稿写作中充分体现出来。特稿的精彩须用感性的力量以及故事的魅力加以呈现。比如,美联社记者海伦·奥尼尔在《伊娃的礼物》这篇人物特写中聚焦一个先天失明、突然间又得到了视力的80岁老人。奥尼尔从这个普通的老太太身上发掘出一个伟大的故事。好的新闻报道需要有细节的支撑,“细节是指一切有形的东西。如房屋、耕牛等”。卡蓬认为,好的作品依赖于对细节内容的运用,而不是抽象的。记者应把自己想象为电视纪录片的制作人。试想,摄像镜头全景拍摄了异国情调的豪华住宅后,又定格在一间茅草屋上。制作人通过镜头所展示的一切已表达了许多。记者也可以通过对细节内容的灵巧运用,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些细节的东西使得撰稿人的调色板更加丰富。[11]精彩的细节可以让报道更加丰满,也让报道更加接近真相。在这方面,美联社有自己的绝活,充分展示了新闻的感性魅力和微观真实的精彩。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发现,美联社经过长期的专业化锤炼,打造其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这种优势让美联社在一个又一个危机中幸免于难。如今,笼统地说,当下是新闻业的黄昏还是崭新的黎明,可能意义不大。关键看新闻媒体如何作为。罗伯特·皮卡德认为,历史已经表明,我们最好不要将问题进行非此即彼的概念化,那会将非常复杂的计划和发展简单化,并导致对宏观背景和关键细节的忽视。事实上,我们正在经历的既非终结也非黎明,而是兼而有之。新闻业中出现的那些历史的、社会的以及经济上的语境变化说明新闻业正处于转型,而不是消亡之中。[12]美联社的努力告诉我们,勿需满脸悲情地哀叹新闻行业的黄昏,只有将自身的优势打磨得足够锐利,才能在危机中站稳脚跟。这里我们强调优势的不可或缺性,并不说明,美联社在巨变的时代面前,不需要顺势而变,不需要顺应媒体进化大势。比如,施瓦茨所写的《25年后的越战阴影》,新闻线索和相关资讯主要来自互联网,互联网让这位当年的美联社记者尝到了新媒体技术的超级便利。不过,他们对互联网的接纳,完全出于自主的选择,出于新闻生产的内在之需。即是说,对于互联网,美联社并非无动于衷,而是直面它,处变守常,有坚持,也有应变。■
  
①李良荣、郑雯:《论新传播革命——“新传播革命”研究之二》,《现代传播》2012年第4期
②“惯习”(habitus)是布迪厄的理论概念,它不是“习惯”(habit),它是深刻地存在于性情倾向系统中的、作为一种技艺(art)存在的生成性能力,是完完全全从实践操持(practical mastery)的意义上来讲的,尤其是把它看做某种创新性艺术(arsinveniendi)。(皮诶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第165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经常表现为具体场域中的实践感。
③蔡雯:《“全媒体战略”中的内容生产创新》,《新闻战线》2013年第1期
④⑤⑧⑨⑩[11]杰里·施瓦茨:《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第34、33、35、3、77、78、200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
⑥约翰·帕夫利克:《创新与新闻业的未来》,《新闻记者》2013年第11期
⑦澎湃新闻网社论:《新闻的硬度》,澎湃新闻网2016年4月20日
[12]李莉、胡冯彬:《新闻业的黄昏还是黎明?——罗伯特·皮卡德谈变化中的新闻生态系统》,《新闻记者》2015年第3期
  
张涛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