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71页
  • 72页
  • 73页
  • 74页
  • 75页
  • 76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网民意识形态现状及塑造
■ 魏伯平
  【本文提要】来自数太奇大数据中心的线上调查表明,网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度较高,社会稳定、爱国主义、国家统一等传统观念始终受到网民高度认同,同时对于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表现出“双向态度”。网民认为当前意识形态宣传方式过于程式化,缺乏创新,应当通过意见领袖和网络新闻媒体适度引导,并通过影视剧等引发观众共鸣的方式来进行有效宣传。
  【关键词】意识形态 国家观念 文化传播 社会稳定
  【中图分类号】G206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传播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互联网逐渐成为信息流通的重要渠道,网民意识形态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为了解国内网民意识形态现状,数太奇大数据中心采用线上调查方式,针对不同年龄、学历、职业背景的网民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124份,调查内容涉及到国家观念、民族意识等,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多个方面,同时还考察了网民对个人权利等问题的看法,力求对当下我国网民的意识形态现状做一个全景式的图谱描绘。
  
一、我国网民意识形态现状分析
  网络意识形态纷繁复杂,本文通过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观念进行重要度排序,调查在网民心目中较为重视的价值观念。调查结果显示,网民渴望稳定的心理普遍存在,社会稳定最为网民所看重。国家统一、民族尊严等主流价值观念也备受推崇。同时,网民对市场经济重要性的认知远高于宏观调控,是否能在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合理进行宏观调控,关乎我国网民对我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就个人权利和集体主义的对比来说,二者的重要性程度基本等同。另外,认同依法治国观念重要性的网民占比较高,说明公众对依法治国的期待程度较高。(图1 图1见本期第72页)
  1.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较受认可
  就国家层面而言,爱国主义教育影响深远,理性爱国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国家对外政策方面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78.3%的网民表示认同“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趋避之”的爱国主义理念;30.7%的被访者认为“爱国贼是对爱国者的污名化”;另外,98.3%的被访者认为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维护国家统一;94.5%的被访者认为打砸抢烧并非爱国行动,主张理性爱国。(图2 图2见本期第72页)
    在民族问题上,89.4%的网民认同民族团结的基本观念;44.0%的被访者认为恐怖袭击事件会影响民族团结。(图3 图3见本期第72页)
  2.政治制度、市场经济受肯定,文化自由受关注
  政治方面,网民对我国目前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具有高度认同感,并反对将西方政治制度等生搬硬套到中国实际环境中。66.5%的被访者认为我国政治制度目前虽有不足,但有助于推动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另外,90.5%的网民认为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不适合西方现代民主制度;94.5%的被访者表示要警惕西方和平演变,避免走上俄罗斯式道路。(图4 图4见本期第72页)
  经济方面,网民认可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看重公平更甚于效率,但对于当下经济领域的垄断现象不满,且反对过度私有化。52.2%的被访者认为我国目前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规范的市场经济制度未能建立,认为在当今社会发展环境中,公平比效率更重要;另外,89.7%的被访者认同房地产商牟取暴利,国家应当采取制裁措施。(图5 图5见本期第73页)
  文化方面,网民更关注文化领域创作自由与市场健康,并主张大力推进我国文化产业。51.8%的被访者认同文化产业发展关乎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因此应当促进文化产业发展;47.0%的被访者认为文化产业应当保持其自由创作态度;58.4%的被访者表示大量资本流入文化市场,将会造成资本控制文化,不利于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图6 图6见本期第73页)
  3.个人权利与义务应统一
  公民权利方面,网民注重法律,并强调个人权利与义务应该相统一。73.0%的被访者认为现代社会,应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72.4%的被访者表示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应统一,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35.4%的被访者认同年轻人比其父辈更注重个人权利。(图7 图7见本期第73页)
  
二、网民意识形态的影响渠道分析
  意识形态的形成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具有一定群体性和历史性,其形成主要是由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新闻媒体等影响。中国网民的意识形态形成过程既受传统因素影响,也受某些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新因素影响。对于网民而言,网络新闻媒体是其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意识形态形成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西方意识形态传播更加深入,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网民意识形态的形成。网络意见领袖作为网络社会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对网民的意识形态的形成也具有一定影响。
  1.网络新闻媒体的影响
  就网络平台而言,网络新闻媒体是新闻事件的搬运者与传播者,约有66.1%的被访者认同网络新闻媒体是形成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网民对网络新闻媒体的信任度不高。39.2%的被访者认为网络新闻媒体会客观公正地选择、发布、评论新闻,而33.9%的网民则认为媒体选择、发布、评论新闻的态度与从业者立场相关。也有部分网民认为,媒体可能为了迎合大众观点而隐瞒自己的真实观点,或为了某些原因刻意隐瞒立场。(图8 图8见本期第73页)(图9 图9见本期第74页)
  2.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
  互联网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增强了世界范围内知识与思想的交流,也扩大了西方意识形态在我国传播的深度与广度。22.1%的网民认为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也是造成意识形态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46.1%的被访者肯定西方意识形态促进了观念进步;45.9%的网民认为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意识形态输出从未停止,应当予以警惕。(图10 图10见本期第74页)
  3.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
  网络意见领袖是近年来影响思想领域发展的新生事物,他们通过自身影响力对网民产生影响,其中尤以年轻人为甚。调查显示,仅有2.9%的被访者表示从不关注任何意见领袖,19岁-25岁的被访者中表示受意见领袖影响的占比为27.3%,远高于其他年龄层的比例(11.5%、15.2%、7.4%)。(图11 图11见本期第74页)
  
三、网民意识形态的主流化塑造
  1.加强新闻媒体和意见领袖引导,塑造良好网络舆论环境
  调查结果显示,19岁-35岁的网民在本次调查中占比为79.7%,主要是“80后”“90后”。相比而言,他们受网络的影响较强,思维也更具有开创性,且由于整体受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更多精力关注和参与社会事件互联网也成为这群人发表意见和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但是,一些年轻人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其意识形态塑造过程中更容易被网络新闻媒体和意见领袖所影响。
  互联网世界具有鲜明的去中心化特点,但新闻媒体仍然是网络舆论环境的重要制造者和传播者。由于年轻一代接触不同信息的渠道更多,因此面对庞杂信息辨别能力也更强,新闻媒体如果不能坚持客观立场和公平判断,则容易在年轻人中失去公信力。例如著名的“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事件喧嚣一时,《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多家媒体转发,引发热烈讨论,但最终被证明是一起虚假新闻,类似事件将会严重影响新闻媒体的公信力,陷入“塔西佗陷阱”,即无论新闻媒体发布的信息真假,公众都不再相信。对于新闻媒体尤其是官方媒体而言,这将严重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效果。
  意见领袖能够在网络社会中为其他信任者提供信息,并且能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对他人的观点形成施加一定影响。意见领袖的存在,一是加强“沉默的螺旋”,提高某种观点在社会范围内的影响力,可能导致一些网民认为自己观点小众因而不敢发声;二是意见领袖影响公共事件议程的设置,提前或推后社会公众对某些公共事件的认知与讨论;三是意见领袖对某些事件的看法可能会代表、引发大众范围的舆论,如“谣言倒逼真相”这种观点,就是通过某些意见领袖的扩散才有了市场。
  舆论场由新闻媒体和意见领袖共同引导,要想塑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应当对新闻媒体和意见领袖都进行规范管理。一方面,新闻媒体尤其是官方媒体应珍惜自己的公信力,要确保事件真实性后再发表言论,并杜绝造谣、传谣,维护自身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对于活跃的意见领袖们,应鼓励他们引导正面舆论,避免滥用自己的影响力引导负面舆论。从这两个层面进行规范管理,才能保证网民拥有一个健康活跃的网络舆论环境,也为在年轻人中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提供一个较好的网络环境。
  2.科学把握网民意识形态领域的“双向发展”特征,避免误判网民价值观发展趋势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一种典型的“双向发展”态势。传统意识形态领域中,价值观念往往与相应的政治制度相对应。我国网民虽然认可某些源于西方的价值观念,但并不认可与其对应的政治制度。例如,在政治方面推崇“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念,但并不等于追捧西方政治制度;强调“个人权利”但反对“自由至上”;肯定我国目前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但对于某些不足也予以批评。经济方面,网民普遍认为经济领域最大的问题在于市场经济不完善,强调建立市场经济制度,但在涉及到重要产业如食盐问题,则反对私有化。文化方面,强调创作自由,但反对资本过度注入文化产业。
  意识形态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基础这种双向的发展,说明“民主、自由、平等”这些人类共有的价值观念在中国网民中同样得到承认。但对于价值的认同并不意味着对制度的认同,网民对西方的政治制度并不追捧,一是因为我国经济政治的快速发展使得网民信心增强,增强了对我国现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信心;二是由于年轻一代的眼界不断扩大,能够接触更广范围内的信息,逐渐认识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存在的缺陷及不适合现代中国国情的地方;第三,部分网民认为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从未停止,因此存在着很强警惕心理,如警惕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等。
  这种“双向态度”显示中国网民对西方意识形态不再是盲目抵触或全盘接受,而是能够从现实生活出发,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绩做出客观评价。在引导网民价值观时,应认识到多数年轻人认同“自由、民主、平等”等观念,但并不意味着网民认同西方政治制度,而是更希望在中国现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革,避免误判网民价值观,引起激烈冲突。网民对于制度和价值的认知也不再是简单地与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相捆绑,而是转向从我国政治、经济制度中寻求这些元素。面对“双向发展”过程中所隐含的这一趋势,一方面促进年轻群体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了解,另一方面增加他们对本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信心,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3.单向度的宣传方式难以适应网民需求,围绕互动构建引导模式
  主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主团结等观念是目前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其传播方式包括家庭影响、学校教育、新闻媒体等传统方式。就网络舆论环境而言,已经从单向度的宣传转向以互动传播为主。
  相比于传统媒体,社会化媒体在促进社会资本形成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以帮助人们建立和维护各种强关系和弱关系,通过人际反馈和同伴的接受帮助用户建构个人身份,直接关系到对生活的满意度和自尊心。①从基于连结社会资本、黏合社会资本和维持社会资本来看,三者与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微信对连结社会资本和黏合社会资本的影响最为明显微博对维持社会资本的影响最为明显。②但目前来看,意识形态的塑造仍未能够跟上新媒体时代的节奏,传播方式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其主要形式仍然是传统的单向度传播,难以契合网民接受习惯和媒体互动方式,迫切需要围绕互动构建引导模式,形成沉浸式引导。
  4.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产业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塑造良性互动
  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往往通过文化产业,尤其是影视剧、游戏、动漫等方式发挥作用。在创造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分析年轻人的审美特点,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商业包装,达到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以美国好莱坞为例,其生产的作品受到欢迎通常是由于精彩的故事情节、宏大的场面设计、经典的人物形象,但在这些外壳之下,隐藏着的却是个人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美式价值观,好莱坞大片在取得票房收入的同时,也达成了意识形态宣传的目的。③
  以2016年国庆期间引起广泛讨论的电影《湄公河行动》为例。该片讲述的警察缉毒故事属于典型的主旋律题材,但从文艺作品角度来讲,该片融合了动作、犯罪、悬疑等商业片的固有因素。国庆上映期间,一开始不受关注,但通过网络上的好评而逐渐形成口碑发酵,最终成为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大赢家,该片观众近70%由二三十岁阶段的年轻人构成。该片展现了我国在面临国际案件时缉毒警察的勇敢,直观地展示了吸毒所带来的危害性和境外缉毒的复杂性,在商业上大获成功的同时,也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教育片。《湄公河行动》受观众欢迎的同时也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方媒体的赞扬,成为以影视剧形式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典范。
  受一些西方文化产品的影响,年轻人对于电影、电视剧、游戏、动漫倾向于追求故事完整性和情节复杂性,反感生硬植入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作品。因此,在主流意识形态宣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把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割裂开来。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影视剧等文化产业的传播手法,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为内核,以动作、爱情、科幻、喜剧等广受欢迎的题材为外壳,通过商业包装,创作出富有内涵而又能够引发观众共鸣的作品,进而达成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④■
  
①BeaudoinC. E. (2009). Explor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ews use and social capit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6(5).
②赵曙光:《社交媒体的使用效果:社会资本的视角》,《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7期
③ValenzuelaS.ArriagadaA.& Scherman, A. (2012). The social media basis of youth protest behavior: The case of Chil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62(2)
④赵曙光:《媒介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魏伯平/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