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53页
  • 54页
  • 55页
  • 56页
  • 57页
  • 58页
  • 59页
  • 60页
  • 61页
  • 62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散文化与纸媒竞争力
——再论集成报道
■张立伟
  【本文提要】非虚构叙事报道不等于讲故事,还有源于中国的散文化。新闻散文化,尤其有助于纸媒夺回竞争力。故事化和散文化合成集成报道模型。集成报道的核心功能,是去碎片化构建意义,宏观是生产多元社会的共同经验,增加社会黏性;微观是生产媒体软力量,吸引受众认同。信息过剩时代,传统媒体不要当“信息管家”,而要当“受众认同管家”或“社会共同经验管家”。
  【关键词】集成报道模型 散文化文体 文笔 非虚构叙事 媒体软力量
  【中图分类号】G210
一、集成报道模型
  集成报道是继客观报道、深度报道之后的新一代主流新闻范式(见《从深度报道到集成报道——去碎片化的主流新闻范式》,《新闻记者》2016年第7期,以下简称“一论”)。①范式以共同体为载体,共同体用范式有工作模型。模型是主体抽象以往经验的认知结构,是处理当前事物的操作框架。故事化+散文化,集成报道模型就完整了。
  以上模型,一论已分析故事化和主题,二论专说散文化。一论选取集成报道范本《“三北”造林记》,散文化历史更长,二论将更广泛取材。不过先要说清:什么是新闻散文化?尤其把它与故事化对照看。
  
二、情感弧:当故事不宜
  穆青1963年提“用散文笔法写新闻”,1983年再提,②被概括为“新闻散文化”引起争论。双方意见俱在,本文不想重复,只直抒己见。散文化,最重要的是借鉴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神不散是情感,形散是插笔。
  情感的线索。情感是散文之神,不宜讲故事,就以情感线索结构报道。张严平、田刚的《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写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一个人、一匹马,在大山里默默行走了20年。③缺乏情节和冲突,故事要素不全,就别勉强讲故事。记者梳理情感线索写出五节:
  如果说马班邮路是中国邮政史上的“绝唱”,他就是为这首“绝唱”而生的使者;
  如果说马班邮路是一种“心”的冶炼,他在这冶炼中锻铸了最壮美的词句——“忠诚”;
  如果说马班邮路是一条连接党和人民的纽带,他就是高原上托起这纽带的脊梁;
  如果说马班邮路是一个人的长征,这条长征路上凝结着他全家人崇高的奉献;
  如果说马班邮路是高原上的彩虹,他就是绘织成这彩虹的索玛。
  情感,谁的情感?记者的、也是报道对象的情感。是记者于对象情感的提炼和升华。提炼,从时代需求出发,发掘对象情感的社会理性内容,“忠诚”“脊梁”“奉献”等等。升华,把情感赋予形式,筛选和凸显最能打动读者的新闻事实。以上五节,每节都以某种情感为线索,串起一串该乡邮员的动人事迹。一论分析故事化去碎片化的关键,是情感和理性的双轮驱动,而散文化的情感提炼和升华,也是情感和理性的双轮驱动。相同,都是诉诸情感和人性的相通;相异,散文化以情感为线索,区别于故事化以情节为线索。而情感和情节,又区别于以理性为线索的客观报道(倒金字塔)和深度报道(把“为什么”置入社会经纬、前因后果)。
  三种故事不宜。以上是第一种:故事要素不全。还有第二种:负面模仿效应。典型是自杀或犯罪。美国长岛,一段时间陆续发生有人在家时的入室盗窃,窃贼希望主人在家,可以强迫其说出藏钱和珠宝的地方。这倒有故事,但报道作案情节不宜,如按故事/非故事黑白两分,那就只有客观报道,何时何人被偷、攻击者如何。但记者却在两分之外理出情感线索——恐惧,受害人的恐惧,有时是攻击者的恐惧,或者是成功控制并羞辱受害者之后得意扬扬地哼唱……“这些才是犯罪最根本的事实,潜藏其下的情绪展现出生活如此多的面向。” ④
  容易被忽略的还有第三种:媒介能力优劣。每种媒介都有擅长和局限,不是人的愿望所能改变。媒介能力有刚性和不可塑性。仍说纸媒,假设与电视讲同题故事,都深入采访巧选角度,电视就有声画特技的优势。广播是“亲密媒介”,深夜播情感故事更擅长。新媒体也讲故事,讲些真假难辨的“霸道总裁爱上我”“老公对不起!”……点击量奇高。新媒体的媒介能力就是游走于真假之间,必须核实事实的传统媒体无法与半虚半实的故事抗衡。但媒介能力有劣就有优,本文论散文化尤其适合纸媒,甚至能超过故事化的效果。
  抑扬与高潮。回到情感线索,它不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而是高低起伏、抑扬交错的弧线,那是情感进程决定的。人的情感是紧张和松弛的交替,太松弛会无聊,老紧张会抓狂,报道与读者共振,必须符合这常态。朱启平报道日本签字投降的《落日》,先写“签字场所”,情感较为平静,但随后插入一段“白马故事”:
  海尔赛以前曾向新闻记者谈话:他看中了明治阅兵时骑的那匹白驹,等击败日本,美军在东京街上游行时,他准备骑上这马,参加游行行列。美国老百姓已经替他定制了一副白银马鞍,准备到那时赠他使用。……第三舰队扫荡日本沿海时,突然有人造了个大家愿意相信的谣言,米苏里号上已经在盖马房了。马房并没盖,白驹已过去,日本代表却今日登舰签字投降来了。
  有这一段,情感猛然高扬!抑扬之间形成一个情感张力场。在力场中,写枯燥但必不可少的信息,加快速度,如报道“签字场所”,签字桌靠里一面站谁、外面站谁,左右站谁,均一句带过;读者要打哈欠了,赶快给他补偿,插入白马故事,放慢速度,拉长高潮……快写枯燥、慢写高潮,报道有了快速前行力和高潮停留感,有节奏地黏住读者。
  高潮过后再高潮,那会把读者的紧张耗尽,他变得麻木疲软,再没精力投入后面的高潮之中。高潮过后要平静,讲个笑话,看看蓝天,朱启平于白马故事后去写参会记者: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情感由扬而抑,让读者喘口气,蓄积更大的能量。报道共五节,且标明抑扬,↘为抑,↗为扬,那是:签字场所↘白马故事↗代表到来↘仪式开始↗投降书脏了↘。全文抑扬起伏波动、相激相荡。每一节也如是,抑扬是概说对立,写作是对立元素轮番出现:时而抽象、时而具体,时而实时、时而历史,数据与场景,对白与引文……诸多对立元素在叙述中交锋,构成有张力的文本。每节均安排一两个小高潮,像带着读者长跑,不是匀速跑,而是时而加速、时而减速,然后再加速……下一次的高潮在强度和意义上要超过前一次。大高潮和小高潮之间,必须有过渡地带,以拙佐巧、以生济熟,直到最后推向顶峰,达到情感倾泻的极限。再来个简短结尾恢复元气(“投降书脏了”)。读者跟你高潮迭起心满意足,忍不住拍拍报纸:厉害!
  
三、插笔:比故事多用
  新闻散文化,神是情感,形是插笔。我读布罗茨基发现这秘密,研究者说布氏散文由两种文体构成:叙述和插笔。“叙述时常被一些另一种性质的小章节所打断。这些小章节可称之为抒情插笔……叙述部分充满名称、数据和事实,在抒情部分占优势的则是隐喻和代词,苦涩的玩笑和直截了当的呼号。” ⑤1980年代争论新闻散文化,拥护者说是“选择典型”“再现现场”……这其实是故事化,讲散文化圆凿方枘;现引入插笔,情感尤其寄寓于插笔,散文化怡然理顺。
  散文化文体:报道+插笔。且看公认的散文化消息,郭玲春的《金山同志追悼会在北京举行》。报道是倒金字塔结构:导语、现场、背景、谁致悼词谁讲话、参加者谁谁谁,但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其插笔:
  人们看着剧场大厅里陈列的几十帧照片,仿佛又重睹他的音容笑貌,他成功地塑造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形象,他在电影《松花江上》的拍摄现场,他为演《风暴》与“二七”老工人谈心……
  哀乐声中,人们默念着他的功绩。30年代,他在严重白色恐怖中参加中国反帝大同盟和左翼戏剧家联盟。抗战爆发,他……。解放前夕,又……。解放后,……
  假设不用插笔,记者可能写现场陈列几十张照片,有……有……还有……悼词说……说……还说……但把这些化为插笔,看照片重睹艺术生涯,听哀乐默念一生经历,插入一看一想,消息新翠照眼齿颊留香。散文之神是情感,如果情感无法贯穿始终,像这篇,最后是参加追悼会的一串人名,情感抑扬和间歇高潮形不成,做不到全篇散文化,那就用插笔吧。插笔是“微散文”,议论、叙事、抒情、写景……无所不可。散文化在纸媒,比故事化更多用,也更好用,因为“报道+插笔”有广泛的适用性。
  一论分析故事化擅写普通人,散文化则擅长要闻。陈锡添的《东方风来满眼春》,假如写成“邓小平在深圳的故事”,那些邓的新论述:“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多干实事,少说空话”……勉强放进故事只会冲淡焦点。陈用报道+插笔,报道是原汁原味的要闻实录,插笔点染深圳巨变,邓的言论与巨变背景相得益彰。故事化和散文化,只能分雌雄,不能分高低,各有短长各有用武之地,雌雄合体,还会生出新一代的用武子孙。
  广些的背景。插笔要有重点。赵超构的“短广软”三字诀,“短些”没普遍性,文章不以长短论优劣;“广些”和“软些”是经典,用于插笔,广些是增加背景,软些是文笔轻松。
  广些往往理解为“一家”报纸的报道面,有了秒达地球的新媒体,与之比报道面毫无意义;但是,如果指“一篇”报道的背景,那就非常重要。仍说陈文,插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插入8年前市区还有水田,插入邓小平决策建特区……多处插笔补充历史背景,拉长时间,增加报道的纵深感。
  与“拉长时间”相对的是“扩大空间”。都市报起家“都市新闻”,曾认为都市新闻的“核”在事件性新闻,事件性新闻的要害在现场。可当前人人是记者,第二天见报的“现场”毫无竞争力。晋代木华作《海赋》,思路偶涩,或教之:胡不于海之上下四旁言之?遇上突发事件,任何人都会举起手机拍拍拍,插入“上下四旁”才见高低。吕岩松的《我亲历中国使馆被炸》,5月8日使馆被炸,5月9日文章见报。几处扩大空间的插笔真精彩:
  昨天爆炸后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对不起自己的夫人,小许也对不起他的夫人。我们是记者,牺牲是职业的需要。但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夫人也拉进来。……
  9日下午,上百名华人举着巨幅的中国国旗和“血债要用血来还”等标语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示威游行。……数千名南斯拉夫人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为他们鼓掌、助威,许多路过的汽车纷纷鸣笛以示声援。……
  5月9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国旗依旧在废墟上飘扬,在蓝天下,在烈火与浓烟的衬托下,五星红旗显得十分的悲壮,十分的醒目。
  一写亲情愧疚,二写示威队伍,三写悲壮国旗,从内在心理与外在环境扩大空间,情感动荡起伏,报道生龙活虎。突发事件报道能否超越5个W,文章死活高下,全争此等!据说突发事件报道要被新媒体垄断,我丝毫不轻视新媒体,我甚至预测,未来每个记者都会配机器人,有如下对话——张三:Robot,快给我写报道,我要与李四同题竞争……/Robot:喳!可别没电啊……/张三:跪安吧!我边充电边想插笔,报道能否新、活、深……全靠插笔。/Robot:主子插笔吉祥!
  软些的轻松。软些是针对新闻偏硬:硬梆梆事实、硬梆梆数据、生硬写法……要求软,其恰当解释是文笔的轻松。卡尔维诺会点赞:“我支持轻,并不是说我忽视重,而是我认为轻有更多的东西需要说明。”外部世界非常沉重,形形色色限制是生活的重负。“我的工作常常是为了减轻分量,……首先是尽力减轻……语言的分量。” ⑥读报不是尽义务,这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必须让读者不感到负担、不紧张,文笔就要轻松。只论两点常用的:闲笔和修辞。
  ——闲笔的逸出。散文化是“报道+插笔”,有种插笔是轻松的专利:闲笔,即与报道主旨联系不紧之笔。范敬宜专论“闲笔不闲”,中美知识产权谈判述评,美国女代表穿中式对襟丝缎上衣,中方团长西服革履,两人一起步入会场,人们不禁为他们衣着上的“中西反串”会心一笑。范说:“严肃的评述中有这一笔,生色不少。” ⑦为什么?闲笔横斜逸出,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梅花打破千篇一律,对抗阅读的沉闷。主题愈严肃、题材愈厚重,愈要考虑闲笔来松筋骨。毛泽东的“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是千古闲笔,颊上添毫,神明殊胜。别被“干货干货”误导,每一笔都跟主旨密切相关显得小气——看你局促单薄、心态窘急,啃指甲做“应试作文”。别那么咬牙切齿,让文字翩翩起舞吧,在5个W的信息排列中忽然响起一阵清脆的笑。
  ——比兴:让视频泪汪汪。比兴用广义,代表所有修辞。常听人谈读图时代、可视化、甚至“无视频、不新闻”,我总想:新记者吧、青椒吧……老司机就知道视频的局限。“在电影中,一棵树就是一棵树”,“好像”是通不过的比喻,“一个人不会‘好像’什么走进门来。他走进门来——句号”。“银幕剧作家确实可怜,……他不能使用明喻和暗喻、谐音和头韵、节奏和尾韵、提喻和转喻、夸张法和弱陈法以及大转义。” ⑧后面我会论节奏,现只说,这所有修辞都是纸媒的优势,文笔的优势,是“文中有画拍(照片、视频)不出”的。“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你拍呀!拍不好没关系,拍个雷人网红一样的给我们看看!仅看修辞,散文化都特别适合纸媒。
  梁衡反对消息散文化,理由之一是“新闻属消极修辞,文学属积极修辞”,依据是陈望道的区分。⑨查陈书,消极修辞共4种:明确、通顺、平匀、稳密,用来写药品说明足够,写报道真可怜,难怪视频瞧不起你!明确散文化是报道+插笔,这争论可以画句号:报道或限于消极修辞,插笔可多用积极修辞,用几乎一切修辞。这既是文笔的轻松,又是插入摄像头无能为力的地方,一个比喻都让它自惭形秽,这是四两拨千斤的竞争。
  
四、纸媒的逆袭
  格拉德威尔分析“大卫与歌利亚”,大卫能够逆袭,关键在两点:找到劣势中的优势;不按对手的打法玩。⑩纸媒就是大卫,无视频、无动画、无声音……主打符号是文字。乍一看太单调,但文字就讲究文笔。文笔者,遣词造句的风格和技巧也。这是广播、电视、新媒体都缺乏的“术业有专攻”。散文化,比故事化还要求文笔,因为无法靠故事情节抓人。文笔可是个大宝库:工笔伏笔、信笔曲笔、败笔秃笔、妙笔神笔、大手笔、生花之笔……上边讨论了轻松,还有报道迄今被忽略的:民族和个人风格。
  中文的民族风格。新闻界讨论“工匠精神”,好工匠必有风格。用中文就有民族风格,我论韩愈的“气盛言宜”,说韩发挥汉语特色,集词组成句获得节奏、以虚词为脉络抑扬情感,形成作者性情的异质同构。我论述了中文实词、虚词的特殊性,[11]现把其论点用于报道。
  ——集词组成句:节奏。中文的词、词组、句子,三级结构形式基本一致,中文常集词成词组,集词组而成句。鲁迅的《“友邦惊诧”论》: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
  “强占了辽吉”,集词成词组。“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阻断铁路”“追炸客车……集词组而成句。而中文的诵读习惯,是以词组为单位——古人称为“顿”,即声音的停顿——读出。读读,把上文的顿数(用/处)排列出来:为二、为四、为六。一读,节奏就出来了,越往后,节奏越急促,感情越愤激,给人没完没了的感觉,一口气无法中断必须读完。任何语言,都有表达思想的理智句,表达感情的情感句;而中文的集词组成句,是在理智句中也可表达情感——集词组、得节奏。
  鲁迅式有短句敏捷度的长句,正是鲜明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不服!再听刘姥姥说:“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风里雨里,那里有个坐着的空儿。”——这才是“说人话”,中国人就这样说话,干净利落又音节匀称,好个伶牙俐齿的老太太!这常称为“口语化”,那是知其一不知其二。郭绍虞说,西文以动词为中心,分辨及物不及物、使动被动;中文以名词或词组为中心,“词组的音句性”(音乐性)非常特殊。[12]集词组成句,是表达复杂思想的同时,安排情感节奏,使意义句成为音乐句,使全句成为音义情理的结合体。工匠、工匠,如果对你每日要用、终生要用的中文,都不能从旧相识进入到真相知,十年磨一剑,怕也只磨个棒槌……
  ——以虚词为脉络:抑扬。说过实词说虚词。中西虚词都表达语法意义,中文虚词还表达语气。一个“呵呵”,被评为“最伤人的聊天词”,就是语气让你想多了——汗!语气的轻重缓急,即情感的抑扬张弛。王芸生的《看重庆,念中原》,批评政府限制物价的失败:
  目前重庆的情形,价是限了,限高了的就合法的高了,↘限低了的也跟着高了,↗纷纭复纷纭,买者卖者,遍市廛尽是违法之人。↘报载总动员会议已设立军法执行监部,安得监狱千万间,尽囚黑市违法人?↗↘为抑,↗为扬,5个“了”是神来之笔,纸上飘起叹息声。短短一段,情感抑扬吞吐,形成一个情感张力场。前面论全篇或段落有情感的抑扬(章法),现在看几句都有抑扬,方寸之间起波澜(句法),再考虑集词组成句获得节奏(字法),节奏的急促与舒缓、单纯与杂多、同中寓异、错落有致,配合虚词的抑扬,各个情感张力场更多变化,全篇纵横捭阖、摇曳生姿。工匠、工匠,高下就在这些魔鬼细节。全球记者在地球村竞争,中文是形成民族风格不可或缺的手段,你明明叫“张三”,为什么要改名“三·张”呢?
  记者的个性声音。说张三、张三到,强调这身份认同,是要用中文特色形成个人风格。这又是中国传统,从先秦开始,孟文犀利、庄文恣肆、荀文浑厚、韩非子峻峭……论说文都个性突出。韩愈提升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以作者个性驾驭语言,通过言之短长、声之高下形成个人风格。这可同西方对接,即强调记者的声音。苏珊·奥尔良说,声音是“作者讲话的方式。你在向你的读者讲话”。自我分析对发展强有力的声音非常重要:我是谁?我为什么写作?“身份认同与自我理解会作为作者声音的潜意识。” [13]我从来反对“受众至上”,以及更加反智的“受众变用户思维”,让记者声音愈来愈无个性,争相卖萌、发嗲、“你造吗”“人艰不拆”……很会讨好读者,和好这口的上级,看你就是个马屁精!
  说马屁精是指明事实,因为风格即人格。但这是“报道人格”,它是真实个性的拆分与理想化。拆分,根据报道题材,决定投射哪一部分自我,灾难报道当然不能“亢奋”,每篇报道都只有部分个性进入。理想化,对进入的部分(亢奋、悲伤等)修饰与升华,琐碎变完整、不足变充分、隐晦变鲜明,即韩愈的“气盛”。气盛驾驭语言,措辞是风格的首要标志:口语或书面语、长句或短句、叙述与引用、白描与修辞、还有更复杂的中文节奏或抑扬……出来是张三、李四绝不相混的文章。不管什么报道:消息、通讯、评论……都要有个性声音。记者充满自信,读者才会相信。报道人格愈饱满,对读者愈有吸引力。你是开车的,对读者说,坐好!我带你走一程!连看几处好风景,错过车的读者追着在后边喊:老司机带带我!
  四大昏招:快怪拜晒。歌利亚喊大卫:到我跟前来!大卫不来,投石击中歌利亚的脑袋。纸媒要来,颠儿颠儿到新媒体跟前来。昏招迭出,我近年不断分析其病根:快、怪、拜、晒;有了集成报道,可以对症下药。
  ——快。同网络比时效,比不赢就说报纸要死。你怎么专挑泰森比拳头啊?跟泰森比插笔嘛。突发事件,全靠插笔出彩。美国“9·11”属于电视,“9·12”就属于报纸。插笔不同,还要促成读者买不同的报。
  ——怪。同网络比稀奇古怪、耸人听闻。比尔·科瓦齐称为“裸体和吉他”,说行业巨变,一些严肃媒体也求助裸体,到街头表演脱衣舞。短期内也许吸引顾客,但如何让他们继续观看?另一选择是表演吉他,如果你水平高,就用不着费劲保持观众。[14]且不谈道德,这两种技艺都有天花板,脱衣舞天花板低,你能赚快钱,但没多少发展空间;吉他发展空间大,但提高水平要拜师。新闻靠师傅领进门,修行还得转益多师。集成报道是从故事和散文吸取营养。故事和散文是成熟的大姐姐,每人一套风姿绰约的精湛手艺,迷死人不赔命的;集成报道是豆蔻年华的幺妹,向姐姐学得一招一式,照样迷死人不赔命!
  ——拜。崇拜新媒体,攀龙附凤亦步亦趋。从多媒体到虚拟现实,新媒体办了不少,也死了不少。最大的困惑:愈办新媒体,纸媒愈垮得凶;只有一个解释:你努力方向错误。集成报道是回归主业,别胡乱进庙上香,先从根本上把自己做大做强。
  ——晒。网上更快免费暴晒纸媒所有内容,就是电子版。君不见,近几年中国报刊比美国还垮得凶。重要原因是美国杀电子版,中国生电子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版生产国,生得三代同堂:第一代PDF、第二代APP、第三代中央厨房。到中央厨房,逐渐认识其荒谬,说它是“公共食堂”。其实,从PDF起就是公共食堂,电子版全家都是公共食堂!集成报道比客观报道难得多,对记者的要求也高得多,仍用电子版方式供给,纸媒不是“将死”是“必死”!再努力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电子版的实质,是纸媒自毁版权。我论述撤掉电子版的有效方式:残缺和拖延上网,报纸尤其适合残缺。但倒金字塔的消息,残缺两难:只上网前几段,不必到纸上看后面;只上网后几段,吸引力更弱,连前面的也不看。幸好有了集成报道,在情节悬念或情感高潮处残缺上网,要看全,买报买报!保护报刊发行权,禁止未经许可的网上复制,为纸媒保留生路。这是第一。第二,如此上网尤其适合网民阅读。多种研究表明,网上阅读是“F型模式”,文本前几行,他快速看过;然后目光下移跳过几行,半路上略为浏览;然后更快下移,瞄一下左下方。[15]仅这F型阅读,倒金字塔结构在网上极缺竞争力,看过导语就弃读。代之以残缺的集成报道,你F型阅读,我挑些悬念或高潮上网,你瞄一下就被吸住,“欲知后事如何,且看纸上分解”——引网民回到纸媒。
  第三,重建与新媒体的竞合关系。你有集成报道的品牌,又有纸上版权保护,再有一些网民回到纸媒。撤销公共食堂,对三代电子版杀无赦。再也不能“大家拿、随便拿”的网媒自然追着找你:老媒体带带我!你微笑打开车门:刷卡(版权)——儿童半票(扶持Web3.0与2.0竞争,2.0与1.0竞争)——老人优先(扶持PC端与移动端竞争)。你用集成报道“制造竞争”又对双方卖军火——分类转让信息网络传播权。[16]新媒体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传统媒体专心做好自己的事: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以上四大昏招:快、怪、拜、晒,从内容生产到产品供给,都是按对手的打法玩。同质化竞争,以短击长,你怎么打得赢?终于有了集成报道,差异化的利器,大卫逆袭的利器。迷信“必然”是很多蠢话和坏事的根源,读历史可以减轻迷信。政治学家伊万·阿雷金·托夫特统计近200年强国和弱国的战争,弱国取胜的概率是28.5%。然后他问:如果弱国像大卫一样,不以强国的方式打,而是以自己的方式打,会怎样?取胜概率上升到63.6%![17]托夫特列出了弱国取胜的名单,我近几年的工作就是把纸媒加入这名单。
  
五、传递信息到构建意义
  纸媒“为生存而战”没什么值得骄傲,媒体不是生物,以自身存在为目的,必须对社会作贡献才有存在的理由。什么贡献?
  两种传播定义。文森特·莫斯可分析很多学科都有传播定义,概括有二:“一种致力于信息传输,一种强调意义的建构。”信息传输关注降低噪音的发送,对数学家和工程师很有用,但对发现传播的复杂和精微却是损失。社会学家把传播看作“建立意义的过程”,传播和社会是相互构建的。[18]改革开放之初,信息极度短缺,我们自然接受传播即信息。但到信息过剩时代,又有技术大爆炸,连机器人都可以整理和传递信息了,只会传信息的媒体要被机器代替。据说媒体要成为“信息管家”,现微博的关注、微信的朋友圈、还有豌豆荚、360个人图书馆……不都是信息管家?我相信以后淘宝到处是打折包邮的信息管家娃娃,比充气娃娃还便宜……老在信息中打转走不出死胡同,传播也要转换范式,把构建意义提到首位。通过去碎片化构建意义,这是机器人永远无法代替的功能,也是半夜发声的自媒体、突发事件的业余记者永远无法代替的功能。
  非虚构叙事的吸引力。集成报道的核心功能是去碎片化,一论分析是:去信息碎片化的文本集成,去受众碎片化的认同集成。先说文本,集成的关键是非虚构叙事。因为专业报道遇到强劲对手,碎片信息有吸引力!那些真真假假的爆料、旮旮旯旯的秘闻、用户参与的娱乐……让多少人对手机埋头苦干。偶尔被吸引不值得讨论,吸引进信息茧房,才产生公共问题。去碎片化,必须同碎片的吸引力竞争。传播之构建意义不始于今日,深度报道也构建意义,一论分析深度报道理多情少,吸引力差;集成报道才突出情感,展开非虚构叙事,增强文本的吸引力。
  狭义的叙事往往等同于“讲故事”,这源于西方,荷马奠定故事传统,非虚构叙事的典型新闻体裁即特稿。但通讯就不同于特稿啊,通讯是源于中国的新闻体裁,它仍是非虚构叙事。只说通讯的三大中国传统:史传、游记和策论。史传,只看两司马,有故事,但插入不少议论:“太史公曰”“臣光曰”。《史记》的《伯夷列传》《屈原列传》,甚至以感叹和议论串连故事片断,直言之,史传散文化了。游记,故事少,但大大丰富了写景抒情。《徐霞客游记》的“松石交映间,冉冉僧一群从天而下”,余光中称为武侠片也不过如此的“奇笔”。策论,故事更少,但讲究气势和文采。《过秦论》开头,秦国君臣“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四短语一意,但这是集词组成句,节奏就先声夺人!这三大中国传统,都非虚构、也都叙事。回到本义,叙事者,叙述事情也。这广义的叙事才与新闻相通,那么,放眼中外看非虚构叙事,大要有二:故事化、散文化。再细说,故事化是非虚构叙事之花,芬芳争艳容易看见;散文化是非虚构叙事之根,文笔不好,你故事也讲不好。集成报道的文本模型,就是集成中国和西方、故事化和散文化、通讯和特稿之精华,泰山不让土壤,方有阴阳昏晓气象万千吸引力之大。
  多元社会的共同经验。文本吸引是手段,目的是受众认同。杜涌涛说《冰点》:读者“并非想从这里寻找简单的信息。对他们来说,冰点也许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不太一样的视角,也许触动了社会神经的某种痛觉,也许拨动了大众内心深处的某根琴弦,也许点燃了寒冷小屋中一盏人性的灯”。——这话明显轻信息重意义。几个“也许”什么意思?一论分析集成报道的“人性化主题”,是聚焦人的“如何活”;微观八大支柱:食衣住行、性健学娱;宏观六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人。构建意义,是追问新闻与微观、宏观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系,把新闻与更大的框架联系在一起,报道的人和事,成为更大世界的典型符号。范敬宜的《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白岩松、何绍伟的《伤心一跪》,雷收麦、李伟中、叶研、贾永的《红色的警告》,以及更多的新闻名篇,均超越“发生了什么事”的传递信息,均以小见大构建意义,提炼与受众生存状况密切相关的有普遍意义的主题,读者才得到多种“也许”的启迪。
  报道意义与受众启迪,成为多元社会的共同经验。凯斯·桑斯坦说:“共同经验,特别是由媒体所塑造的共同经验,提供了某种社会黏性。”缺乏共同经验,“异质的社会将很难处理社会问题,人和人之间也不容易了解”。注意,桑说的是传统媒体而非新媒体,他说新媒体形成信息茧房,造就群体极化。他毫不犹豫挺传统媒体:“那些读日报的人,会接触到许多话题和观点,这些话题和观点他们事先都没有特意去挑选。” [19]但媒体要挑选,筛选是传统媒体的核心功能。[20]着眼微观、宏观“如何活”的筛选,尤其见出《冰点》的价值:“关注那些被忽视、被遗忘,甚至被屏蔽的人与事。冰点,不是焦点或热点。”新闻界乃至综合性媒体,尤其要筛选这两极:焦点、热点和冰点——而不是温吞水一样的中间。追热点是记者的本能,超越本能才有冰点——媒体要对被忽视、被遗忘、被屏蔽的人与事“授予社会地位”,否则,就是漏报,新闻的全面均衡就是残缺的。赵涵漠写下岗工人的《失落的阶级》,夫妻下岗,没钱买儿子要的运动鞋。
  吃饭时,妻子不断抱怨着丈夫没本事。丈夫埋头吃饭,沉默不语,可妻子仍旧埋怨着。这个丈夫放下碗筷,默默走向阳台,一跃而下。
  人生谁愿有此事?媒体不可无此文!如果朋友圈充斥段子、传闻、成功学、阴谋论、秀恩爱、拉仇恨……对互粉互黑互撕之外的世界无知无感,那就等着社会分裂吧,迎来恐怖袭击、自杀炸弹吧!并且,此事不能仅靠网上爆料,那很快淹没在信息碎片的汪洋大海;得靠专业记者娴熟的非虚构叙事,打动万千读者。传统媒体,正是在这里找回自己不可代替的价值:着眼“本媒体”受众整体,在信息茧房之外,全面均衡报道“我”的受众微观、宏观如何活,提供多元社会的共同经验。让不同圈子的人,有共同的观看、关心、记忆、希望……一句话,生产凝聚性商品,增加社会黏性。传统媒体不仅“为生存而战”,同时也为社会福祉而战,为中华民族的幸福和安康而战,集成报道遂有了全新的意义。
  媒体软力量:生产认同。徐百柯说:冰点“以最深的情怀去关注这些故事、以不‘冰’的方式把它们传递给读者”。[21]关键是“方式”,这就要用集成报道的各种手艺。尤其当题材的“情感温度”不高,甚至高冷,人物又贫乏、无能或弱智,你不故事化或散文化,根本没人看。
  受众认同共同经验,宏观是社会黏性,微观是媒体软力量。约瑟夫·奈定义:“软力量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达己所愿,当然包括媒体生存和社会福祉,手段是吸引。“软力量系能吸引人的力量。就资源而言,软力量的资源即产生吸引力的资产。” [22]非虚构叙事,就是由文本吸引(资源、手段)追求受众认同(目的、效果)。
  受众认同不容易,有认同就有反对和抵制。信息碎片俯拾即是,总有人拼凑碎片搞出个阴谋论,说记者“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新闻休想改变他,你没那么大的力量。新闻最大的力量,是争取普通人,那些你我一样,上有老、下有小,三更灯火五更鸡,有私心有同情心,会犯迷糊但不会长久受骗的普通人,争取其认同。认同并非一劳永逸,原有的认同会分裂;而且,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认同也会矛盾;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健康的新闻界时时刻刻发挥作用。说媒体是载体容易误导,当其“仅仅”传递信息,它才是载体;当其构建意义,它不仅记录历史,更在“生产现实”,最基本的“生产”就是与时代同步每时每刻——生产或更新认同。集成报道去信息碎片化的文本集成,去受众碎片化的认同集成,这才显出其意义。非要说“管家”,媒体是“受众认同管家”或“社会共同经验管家”。
  生产认同,与新闻界常说的“影响力”大异其趣。继续听奈说:“软力量并不仅仅等同于影响力,毕竟影响力也可依靠威胁或报酬等硬力量得以实现。” [23]——果然,仔细观察,媒体自吹的影响力,有些是靠威胁,最下流的是新闻敲诈;有些是靠报酬,最典型的是免费,难怪搞中央厨房。免费和威胁即胡萝卜加大棒,这不是硬力量?愈依赖硬力量,愈流失软力量,既有能力的用进废退,也有令受众反感(对威胁)和轻蔑(白送不看重)。流失复流失,本来拼搏出市场地位的媒体也只有回到财政包养,你越被包养,越不必培育软力量,因你与市场、与受众没有唇亡齿寒的关系,包养下来,毁了媒体、废了记者。
  软力量的硬核是报道、报道、报道。我在微博问:现在还有多少人关心新闻业务?在充斥“网红”“10万+”“变现”“唯快不破”……的喧嚣中。心疼那些新记者,既没经过严格的采写训练,又不断追逐新媒体时尚,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人到中年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斯记者之大痛也!读《穆青传》,1972年,周恩来训斥新华社军管组长:“你不亲自看稿子,这怎么行?”“你为什么不能少睡一点,把报道抓好?” [24]——敬爱的周总理!他真懂新闻。身为新闻人,我本能反感挨训,现在倒希望大家向人民的好总理学习,一级训一级,老总训主任、主任训记者:
  你老想报纸死不死、仙女来不来,不把稿子写好怎么行?!
  你为什么不能少出点昏招、少听点蠢话,先把报道抓好?!■
  
注释:
①张立伟:《从深度报道到集成报道——去碎片化的主流新闻范式》,《新闻记者》2016年第7期
②穆青:《新闻散论》第93、217页,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③本文所引报道,除专门注明外,均来自刘梓良总编:《中国百年新闻经典》之消息卷、通讯卷、评论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④[13]马克·克雷默、温迪·考尔编:《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第197、205~206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
⑤约瑟夫·布罗茨基:《悲伤与理智》第18页,转引自刘文飞译序,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版
⑥卡尔维诺:《美国讲稿》第2、3页,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⑦范敬宜:《总编辑手记》第245页,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⑧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第425、427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⑨梁衡:《新闻原理的思考》第142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⑩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逆转:弱者如何找到优势,反败为胜?》第ⅩⅧ、1页,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11]张立伟:《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第215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下册)第590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4]比尔·科瓦齐、汤姆·罗森斯蒂尔:《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第19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5]尼古拉斯·卡尔:《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第145页,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16]张立伟:《中国版权保护的重大突破——五论撤掉电子版拯救纸媒》,《中国记者》2016年第2期
[17]同注10,第5页
[18]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第87~88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
[19]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第5、149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
[20]张立伟:《筛选:报纸创新的起点》,《新闻战线》2016年第5期
[21]徐百柯、杜涌涛主编:《永不抵达的列车——〈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特稿精选(2010~2011)》封面、第2、7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
[22][23]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第2、5、6页,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24]张严平:《穆青传》第232页,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张立伟/四川省社科院新闻所二级研究员。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