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度报道到集成报道
——去碎片化的主流新闻范式
■张立伟
【本文提要】集成报道是继客观报道、深度报道之后的第三代主流新闻范式,它的两大支柱是故事与信息,通过冲突主人公、电影化场景、人性化主题,满足了信息过剩时代的主流需求——去碎片化。深度报道到集成报道的范式转换,将使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重获竞争优势。
【关键词】去碎片化 集成报道 深度报道 范式转换
【中图分类号】G210
一代有一代的主流新闻范式。从全球看,第一代是客观报道,第二代是深度报道,现在,第三代范式就是集成报道。
新华社首倡集成报道,范本是“地球绿飘带——媒体联合行动大型集成报道”。对其线上线下的集成已有分析,人详我略。我关注其核心文本,获得第24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特别奖的《“三北”造林记》,仅“文字内容”的集成,即是去碎片化的新一代主流新闻范式,它对传统媒体、尤其对纸媒重获竞争优势有重要意义。
一、去碎片化的时代需求
从三个无可争辩的事实说起:新媒体崛起极大增加了信息碎片化;信息碎片化基于并加深受众碎片化;两种碎片化交织有不少弊病,如浅尝辄止、信息茧房、群体极化、网络巴尔干化等。三个事实无可争辩,结论就无可争辩:去碎片化已成为新的时代需求,这正是传统媒体的用武之地。
《“三北”造林记》(以下简称林文),是报道中国西北、华北、东北,13个省区市,历经35年,构筑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工生态林带——中国三北防护林,其中有多少信息碎片?林文把所有碎片“集成”为一篇报道。①
集成就是去碎片化。集成者,让孤立元素改变分散状态,构成有机整体也。林文讲了多个造林人的故事,文字内容就有两种集成:一是去信息碎片化的文本集成,二是去受众碎片化的认同集成。受众碎片化也是受众极度细分,要寻找细分受众的最大公约数。而“科学研究证明,比起其他形式,大多数人更善于理解叙事……当我们读到的是故事,而非罗列的事实时,我们会记得更加准确。如果律师是以叙述的形式展开辩论,那么我们更有可能相信他的论证”。②
两种集成,文本是基础。多数读者愿意读,像苏丹王被山鲁佐德的故事吸引:然后……然后呢……才有认同的集成。以下分析集成报道文本的三组基因:人物、场景和主题。
二、冲突主人公
林文讲故事,这承接一个新闻传统:非虚构叙事,后者又承接一个更加久远和深厚的文艺传统:叙事,且把这些武器全用来去碎片化。
主人公-困境-解决困境。杰克·哈特说:“故事通常会从一个充满欲望的人物开始,他努力克服成功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实际上,这就是故事的结构……‘主人公-困境-解决困境’。” ③这结构的核心是冲突,主观欲望与客观环境的冲突,最后主人公战胜困境,或被困境击败,或两者均有改变。林文有多个主人公,其面对共同难题:造林治沙,以这人与环境的冲突为主干,还穿插人与社会机构、人与人、以及人物内心的冲突。
集成报道的第一个问题:谁的故事?即选择主人公,要找到能推动情节发展的人。我们边欣赏林文,边寻找挑选主人公的普遍规律。
“死也要死在沙窝里!”头扎白羊肚毛巾的壮汉一声大吼——“这事干成,就没白活这一遭!”(主人公是有意志力的人。他要面对一连串障碍不懈搏斗,梅尔·麦基说,“故事就是战争,紧迫而持久”。扶不起的阿斗是缺乏故事的。)
二十多年来,我就干了两件事:让沙丘绿起来,让职工富起来。(主人公必须有自觉的欲望。意志驱动欲望,主人公才有明确目标。目标愈大,风险愈大,障碍也愈大,两边拉锯战牢牢吸引读者:谁会赢?而拉锯战愈多,故事愈长,20年干两件事,这主人公的曲折情节可写本书了。)
大量使用除草剂,树林起来了,鸟却少了。“该如何与自然相处?”他尽量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对沙漠“九治一放”——九分绿化,一分保持原貌。(主人公还可以有自相矛盾的不自觉欲望。这样会出现复杂人物,不自觉欲望一般更强烈、更持久,其根基在主人公内心,它驱动故事,甚至让自觉欲望改道:不单治沙,还要保持原貌,新闻由之更有深度。)
热合曼又拎起小桶,迎着风沙走向他那棵孤独的树:“还有一口气,我就不让你死掉。”(主人公有能力令人信服地追求其欲望对象,他必须至少有一次机会达成欲望,观众没有耐心奉陪一个不可能实现其欲望的主人公)。
栽树累得早产,孩子掉落在沙子上。她剪断脐带,一拍屁股,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儿啊,你命大,像娘。”(主人公有意志和能力追求其欲望,挑战人类生存状况的极限。芸芸众生平平淡淡过一生,故事不讲述这种中间状态,而要讲述钟摆在两极之间摆动,讲述挑战状态下的人生。)
不敢掠美,赶紧承认,括弧里是好莱坞塑造主人公的经典总结,④我只略加阐释。连机器人都可以写新闻了,记者必须去机器人无法涉足的地方:人的情感(欲望、意志、追求、挑战等)领域,从《诗经》、荷马的叙事源头汲取营养,掌握报道主动权,同时支使机器人去干那些自己不想干的脏活、笨活和体力活。
英雄历程与情感认同。约瑟夫·坎贝尔把上述组织故事的方式称为“英雄历程”,贯穿历程的是主人公满足欲望、克服困境的一系列行动,即情节。最初行动通常失败,他重整旗鼓,采取第二个行动,部分赢了,部分又陷入新困境,又有第三个行动……情节每发展一步,主人公面临新危险,也带给受众更多的悬念和紧张。悬念随希望起伏:种树人赢了,希望变强;沙赢了,希望变弱;主人公一次次陷入困境又摆脱困境,造成狄更斯追求的效果:让读者笑,让读者哭,但最重要的——让读者等!等到水落石出才长吁一口气。道格拉斯·洛西科夫说:这种结构能非常有效地向入迷的观众传达价值观,“原因在于,如果我们追随主人公进入险境,随他一步步进入到更大的悬念和焦虑状态,我们会乐意接受他给出的任何解决方案。” ⑤
这触及去碎片化的心理机制:以情感(主人公欲望)为起点,展开跌宕起伏的情节;受众为情节吸引而认同主人公。社会学证明,人是通过他人来定义自己的,当我们认同主人公及其欲望时,事实上是在为自己的生活欲望喝彩。且听林文的读后感:“要实现梦想,就需要傻子般的执着,傻子般的勇往直前,傻子般的无视痛苦和失败。”——读者认同造林人,也是认同自己;由文本的去碎片化,激发读者认同的去碎片化。
情节为纵、环境为横。情节是纵坐标,环境是横坐标,两者交集就是新闻。环境即同时事件,交集者,助推或冲突也,或兼而有之。
从2007年起,他的树就开始成片成片枯死。林子里从前一锹就能掘出水的地方,现在挖六七米深也不见水。他说,是周边新建的工业园抽干了地下水。
邱建成潸然泪下,仰天长啸。
——谁能救活我的树?谁能救活我的树?
这是要汽车还是要蓝天的冲突!理想的是两者都要,然而,经济衰退,环境意识会受到挑战;环境危机,经济增长会受到质疑;这不是对与错的冲突,而是对与对的深刻冲突!谁说深度报道才有深度,故事就是娱乐?别鹦鹉学舌“娱乐至死”,娱乐的英文词根是“留住”,娱乐业留客有十八般武艺,传统媒体真该虚心学习。尤其是纸媒,放下不读太容易,你又缺乏感官刺激,讲好故事才能留住读者。故事浸入深度,那就是纸媒的擅场了。
纸媒不擅长“数据新闻”,你沉寂无声、又缺活动图像,印刷一堆死数据给谁看?尼古拉斯·莱曼说:“叙事和分析的结合,才是做新闻的基本思路。一旦超越了纯粹娱乐性和轰动性的范围,几乎所有新闻都是一种通过故事来解释这个世界的承诺。……我们将世界翻译成故事这种形式……是故事而非数据才是新闻的基本单位。” ⑥说这话的是哥伦比亚新闻学院院长,看他毫不犹豫地把故事与数据相对,我想静静……我说过:别让记者成为数据的繁殖器!数据通过记者“生”更多数据,让世界更加支离破碎、艰深复杂。有两种现实主义:适应现实和驾驭现实。报刊适应现实太多太久,每一个网络热点都学习、都适应,网络指向哪里就打向哪里,指向自己就打向自己……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都东摸西摸,但仍失了读者、失了金钱,成为双失的有识之士。怎么不换一种?明确故事是新闻的细胞,你就能以此为基点去驾驭现实——去碎片化。
三、电影化场景
新华社自述集成报道引入“电影化”理念,一语中的。电影叙事依赖场景切换,戏剧的幕也是场景更替。林文不是倒金字塔结构,也不是华尔街日报叙事体,它是按主题安排场景,全文五节:英雄史诗、壮士悲歌、生命色彩、大漠逐梦、心灵绿洲,就是五幕戏剧,每一幕又有几个小场景。从写作角度看,主要有两种场景:采访现场和素材构建。
采访现场场景。分析场景,往往强调对话、细节,好莱坞说那是“陷阱”,“优秀的写作强调反应”。对话不是对话,是动作,细节亦然。动作/反应,构成一个节拍,节拍是场景的细胞。⑦这对记者太有用了,用采访创造节拍吧!
每种植物在他嘴里都有昵称。杨柴,叫“沙漠小丫头”;樟子松,叫“美人松”。
怎么都是女孩?我们好奇了。
七尺男儿脸“腾”的一下红了,少女般羞涩,搓着手,嘿嘿笑。
忽然,远处传来一首深沉的歌——
“放牧银河,放牧山林,
心海里澎湃爱恋的激情。
草原,草原,我的情人……”
驻足聆听,猛然间,我们读懂了王有德脸上的沉醉——草原,我的情人。
以上有3个节拍:昵称/好奇;问/羞;笑/歌;每个节拍都有些出乎意料,这是节拍的精髓!一问就答,王说:草原是我的情人……简直给“乏味”下定义。预期反应不值得写场景,上班占人生三分之一,电影必须淘汰;新闻也是,上班出毛病、出不伦之恋才是场景。如何出人意料?记者要问一个作家经常问的问题:那一反应的对立面是什么?怀疑表面现象、剥开生活表皮,找出隐藏的、似乎不合逻辑的东西。让·科克说:“创作的精灵即是矛盾的精灵——突破表面现象看到一个未知的现实。” ⑧
素材构建场景。场景不单是好看,更是去碎片化的需要。研究大脑的学者说,人类的“记忆组合经常将图像和情感结合起来……作家会利用读者的记忆组合……在读者的脑海中创建出一个世界,并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⑨关键是“记忆组合”,场景唤醒读者的记忆组合,就容易认同报道。
场景的内在细胞是节拍,外在框架是尺度。以素材框定场景的时空,让读者有体积、面积、空间和维度的感觉,就容易唤起记忆组合。1941年8月,日机对重庆连续轰炸,报社同仁叹息连连。病中的张季鸾猛然拥被坐起:今天就写文章:题目叫《我们在割稻子》。就说,最近十天敌机连连来袭之际,我们的农人,在万里田畴间,割下了金黄之稻!敌机只能威胁我少数城市,不能奈何我广大农村。况且我少数农村之受害,较之广大农村的割稻收获,数字悬殊,何啻霄壤?让你来看我们割稻子!抗战到今天,割稻子是我们的第一等大事,有了粮食,就能战斗!⑩——场景一出,天地为之久低昂!张是把场景扩大,放入万里田畴,看远景。有了大尺度远景,小尺度事件(空袭)就被简化或矮化了。反之,要凸显小尺度事件,你就把场景缩小,看特写。如电影镜头的推拉,场景尺度的扩缩是记者最有用的工具之一。
以上两种场景,写作中经常交织。好莱坞说场景是“微故事”,如新闻缺故事,缺乏主人公及冲突,就不要勉强讲故事,写微故事吧。还便于抢时效,突发事件用几个场景迅速报道。张又用于社论,任何新闻体裁:消息、通讯、时评、社论……都可用微故事引人入胜,如同一只翩翩飞过的蝴蝶。穆青曾提倡“视觉新闻”,有人借题胡闹,最新的是说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才是大趋势,甚至能拯救纸媒。穆青怕要气得活过来与之辩论,他说的是“文字报道”,要多“写”形象、画面、细节……场景就是正解。记者友好地搂住读者:“让我给你看样东西”——给他一个场景!
四、人性化主题
鲁迅痛斥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不是缺冲突主人公,也不是缺意外场景,而是主题不近人情。要不被读者骂并获认同,主题必须人性化。
如何活?人性众说纷纭,李泽厚言简意赅:人性即人之所以为人:人活着→如何活→为什么活。[11] “人活着”是生理事实,“为什么活”有各种思想学说、宗教教义或社会要求,而中间的“如何活”,我看正是新闻的天地。人是活在“与他人共在”的世界,由此生出微观的日常生活,八大支柱:食衣住行、性寿健娱;宏观的社会结构,六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人。
一个朗若白昼的事实是:“如何活”有光明也有黑暗,那根植于人性。我们善良又残忍,愚蠢又聪明,好战、好货,还肆无忌惮地好色……我们创造了唐诗宋词,也创造了焚毁唐诗宋词的“文化大革命”。只报道一面,过分抛光与过分揭黑都会失真。“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黑格尔这话的注脚,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媒体舆论监督不够,连某省长也被下属骗,闹出个大乌龙。但是,从总体和长远看,人性毕竟在进步,杀俘虏卖奴隶基本绝迹,种族屠杀要受到世界谴责……如实报道“如何活”的明暗两面,又展示光明的希望,那才是根本的人性化主题。故事到这层,新闻多义而深刻,也容易引起不同人群的共鸣。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有人汽车抛锚在马路上被活活淹死,也有好多志愿者自发救人。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北京一夜》,把谁也不挨谁的这两个极端的事写到一块,既有社会充满正能量的爱,也看到一个生命无助地离去,进而思考我们的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思考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百姓……“这样两个东西写到一起,主流的能接受,其他的也能接受。” [12]——这又涉及去碎片化,不管受众如何细分、如何圈子化,但“我们”是一样的人,经历同样的人生难题,提出同样的现实疑问,生活在不断缩减的时间阴影之下……媒体以目标受众的“如何活”为中心,适当向“人活着”和“为什么活”延伸,提炼出人性化主题,这是最关键的去碎片化,是发掘“我们”共同的人性根基来促成圈子化、细分化受众的广泛认同。
亲密新闻。“如何活”有微观和宏观,报道中也经常交织,但分开看更清楚。微观层面是日常生活的八大支柱:食衣住行、性寿健娱,都市报销量近年下滑最凶,或许由此探出新路——做“亲密新闻”。那是沃尔特·哈林顿提出的,他说美国报纸对大事报道得好,像美元涨跌、秘鲁反政府军、莫妮卡·莱温斯基蹲在桌子下面……但对小事报道不好,像父亲埋葬自己的头生儿子、老师看到坏学生变好的感情……要多报道普通人,把重心放到面对日常生活挑战的普通人。“驱动亲密新闻的问题,最简单的形式是:人怎么生活,他们看重什么价值?” [13]重温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的洞见,他认为新闻的首要任务是给读者审美体验,帮读者诠释人生,使其融入所属的国家、城镇或阶层,“这才是报纸的最佳实际功能”,证据是“记者一般是被派出去采集故事,而不是收集事实”。[14]我的天!这不就是“都市报旋风”的秘密,当年崛起的都市报,无一不高扬“市民新闻报”或“市民生活报”的旗帜,围绕食衣住行、性寿健娱做文章,不都在帮读者诠释人生,不是有很多亲密新闻吗?电视的“民生新闻浪潮”也多八大支柱、亲密新闻,接地气而充满活力。何时、如何、为什么……我们把这些好传统丢了?我从来反对一味抱怨新媒体造成传统媒体的困境,多尔衮都不承认他抢了明朝的江山,传统媒体多照照镜子吧,现在的报纸和电视都不如当年好看,其中有太多的疏远新闻、空话新闻、说教新闻——不亲密新闻!
亲密新闻,美国经验值得注意:主人公要讨人喜欢。不是不能写坏人,但主人公要另选他人。一个自恋狂杀了自己的孩子,新手或许就揭黑;老记者写的主人公却是检查官,把杀人犯送进监狱,还和妻子收养了对方的两个孩子,一个已经局部瘫痪。你说这主人公讨不讨人喜欢?为何坏人不能当主人公,杰克·哈特说,反社会者不会教我们如何生活,广大读者不可能产生共鸣。[15] “面对生活挑战、主宰自己命运”是亲密新闻的永恒主题。尽管我们知道,这不经常发生——因此才是新闻。亲密新闻是从普通人身上发掘不寻常,回答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古老问题:人应该如何度过他的一生?传统媒体别忘其成功之道吧,现在受众的生活挑战与当年大不同,“他人是同胞”和“他人是地狱”对每个人都不同,这从源头上保证亲密新闻每天新鲜热辣。
发展报道。“如何活”的宏观层面是社会结构的六大领域,其与新闻交集是时代要务,中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林文即中国生态发展报道。我多次论述发展报道是中国最重要的主流新闻,中国有“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那是发展报道的纵横维度。纵,是不同阶段的发展重点,今后5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报道;5年之后,是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报道。横,现代化六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与人,发展报道也一分为六:经济发展报道、政治发展报道、文化发展报道、社会发展报道、生态发展报道、人的发展报道。[16]但“发展”按传统方式不好报道,丹尼斯·麦奎尔明确说:“过程长久的事件(如发展或依赖)如众所周知的那样,并不容易成为新闻。” [17]为什么?马克·克雷默认为话题有情感温度。有的温度高,像车子被盗,上面有婴儿——不讲故事都有众人关注;有的温度低,关注就困难。[18]发展有量变和质变,多数时间是漫长的量变,漫长就不可能维持高情感。而林文却很成功,那是它找到了合适形式——发展新闻的内容、集成报道的形式。后者最具潜力处,是它可用来报道那些情感温度不高、以传统方式报道难得吸引受众的新闻。内容结合形式,要有一架梯子。语言学家论述“抽象的梯子”,设想一组言语存在梯子上,具体的在底部,越往上越抽象。试把林文还原为梯子:从下到上各级是:种树人(石光银等)→种树人家(白春兰夫妇等)→种树公司(联户承包、责任制等)→造林治沙→绿化致富→三北防护林→中国生态建设。“啪”一声把梯子竖起:诀窍是在梯子的两端开工![19]在底部写故事,有的就是亲密新闻,积蓄高情感;在顶部提炼主题,整合报道意义。引导读者理解,还要把主题分解为路标。路标是主题的论点序列,与故事同步推进,大致有三个作用:一是传达核心信息:“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647万公顷,这些树按株距3米排成单行,可绕地球赤道2300圈。”二是连结并推动故事:“英雄在世,充满传奇;英雄谢世,宛如悲歌。”三是评论:“山河巨变,绿荫遍野,三北人构筑了一座当代中国的生态长城。”
梯子上下走,要避免悬在中间。治沙就是5个W,既不下到底部讲故事,又不升到顶部提炼主题,报道既不吸引人,也无特别意义。报纸电视不如当年好看,正是多了沙砾一样干硬的中间。当前的危险是乞灵于新技术,不向根本的人性、故事化等回归,反而用新媒体包装官话套话大话空话假话,天灵灵地灵灵……神弗福也,仍是吊在梯子中间的木乃伊!埋葬木乃伊,仍说发展报道,看能否把素材归类到现代化六大领域之一或重叠处,能,竖一架为素材定制的梯子,在梯子上下游走,在故事和主题之间反复切换。读者跟故事走,先有情感卷入,又受理性路标的引导,最终认同你的人性化主题,这是情感和理性的双重去碎片化。而这也意味着,讲好故事是基础,如素材无法归类发展的六大领域,就归类于日常生活的八大支柱吧,在梯子底部讲故事,仍可做成亲密新闻;反之,把发展主题陷在梯子中间,做成高大空的疏远报道,连亲密新闻也做不成,画虎不成反类犬。
五、范式转换:深度报道到集成报道
集成报道是大家族,亲密新闻、发展报道……是其成员,主人公、场景……是其基因。它能成为新一代主流新闻范式吗?库恩认为:“范式是共有的范例”,一指范本、典范;二指以共同体为载体,代表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20]现在范本有了,共同体也有了,不少媒体在做集成报道,还有更多媒体重视讲好中国故事,都有主人公、场景等基因,基因会遗传和变异,必然生出新成员。那么,这家族是不是新一代范式?
范式的胜出。先看上一代范式:深度报道如何胜出。一是优于对手(先前范式)满足时代主流需求。1929年美国大萧条,新闻业不知所措,“除了报道事实,什么都不会,完全不能胜任报道重大新闻事件的任务”。[21]然后是法西斯联盟、二战爆发,提供更多背景知识,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作出解释成了时代的主流需求,聚焦“为什么”的深度报道乘势崛起。
二是媒介能力的扬长避短。深度报道最先来自广播,再进入新闻周刊、地铁小报与揭秘杂志。日报,本是深度报道的理想角色,但受制于“客观性”理念却接受得很慢。要到1960年代,美国又一次大动荡:民权运动、越南战争……解释“为什么”又成亟须,日报才加快接受深度报道。而日报全方位接手后,广播、小报等做深度报道就缺乏优势了,深度报道遂成为日报与杂志最擅长的领域。[22]转换的先兆。近几年不断有坚守深度报道的呼声,甚至说纸媒优势于是、出路也于是。恐怕这重任它承担不起,因为深度报道已陷入危机。库恩把“反常的增多”作为范式危机的标志,反常即国内一些报社裁撤深度报道部,裁撤并非心血来潮,其实经过市场调研,深度报道在纸上、网上的阅读量都不高,深度报道记者也坦言遇上“瓶颈”。如果是少量定可说是“个案”,但天下滔滔。只看美国出版商协会的分支机构:报纸广告局的两次大规模报纸编辑调查:1977年,深度报道的重要性排第3位;2002年,已降到第8位[23]——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为何翻?范式胜出的因素不再就要衰落。一是满足需求乏力。深度报道是信息短缺时代的产物,它最初来自驻外记者,因尤需解读国外事件。而现在是信息过剩、尤其是碎片化过剩的时代,全球事件的解读网上多的是,几乎有一切能想到的角度和观点。新的时代需求是从情感和理性去碎片化,而传统深度报道“理性过剩、情感不足”,往往缺情感即缺故事,更别说成为刻板模式的深度报道就是长、闷、资料堆积+数字罗列+艰涩说理,读者一瞥就弃读,你也成碎片之一。
二是媒介能力劣势。深度报道大盛于报刊,那是纸媒擅长“慢新闻”,但老革命遇到新问题。《中国青年报》刘万永曾说:“深度报道很多东西是伪深度,经常是在接到线索之后要求记者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把一个复杂的事件用文字呈现出来,这几乎是一个完不成的任务。……现在每个新闻当事人都变成新闻发布者,对纸媒来讲,时间确实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劣势。要能够有充裕时间进行调查,又能保证新闻的独家性,基本做不到。” [24]——按传统操作方式这问题无解。
但集成报道能解!它共有4层集成:第一层,生产流程集成。林文首发于2013年9月25日,这之前,先报道数个单独造林人,如殷玉珍,视频采访首发于2013年8月12日;张应龙,视频采访首发于2013年8月14日……最后才汇总为林文。这样新老媒体结合,因“人详我略”本文没论述,现只补充,它解决了速度和深度的矛盾。并且,举一反三,这流程“仅仅”纸媒也可用,先发短新闻,然后自然跟进,最后重磅主打。前期报道营造氛围、让读者等,最后以丰盛大餐满足吊起读者的胃口。第二层,文字内容集成,即本文论述的情感和理性去碎片化。
第三层,产品呈现集成。扬弃深度报道的刻板呈现:厚重文字加大图片构成版面,闷!林文不是特长大稿的“独头蒜”,它是“组合拳”。主稿+图片、概况、大事记、访谈、消息、述评、链接等,大部分数据放入“概况”,腾出主稿讲故事,方方面面兼顾。注意这第一层和第三层的集成,都是新老媒体结合,都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不过,现在重点分析第四层:两大支柱集成。
新闻两大支柱:故事与信息。自有新闻报道,记者普遍认同事实与故事并重,但媒体或学者却偏重其一,故迈克尔·舒德森概括有两种新闻模式:故事与信息。[25]故事后来被挤到边缘,那又因范式。客观报道、深度报道相继成范式,库恩说,范式把自然界塞进定制的盒子,看清盒子内的东西,对没装进盒子者视而不见,甚至难以容忍,直言之,范式有盲点。只说中国,学界认为“信息”入新闻定义是大突破,扞格不通,就在信息前叠床架屋加修饰词,而补丁越多,不是越显出原定义的缺陷吗?业界把“干货干货”当作口头禅,问题是,你那干货有多少人看?干货是指注重信息量,让有限版面容纳更多内容,但网络空间无限,你怎么与之拼?手机也多“干货都在这……”“一张图看懂……”,手机看干货更方便,还有音视频刺激,纸媒干货真缺竞争力。信息短缺和过剩是不同的时代,你要思考过剩时代的竞争,不比量多比动心、不比干货比美食——人人会做饭,大厨永远稀缺。
再看美国,也是推崇“只说事实好吗”,1950年代中叶,“官僚化、统一性和‘这不是新闻’规则已经把叙事故事赶出北美新闻纸。它只在美国文化的几个角落里幸存”,但“火苗一直燃烧,终于在新一代非虚构写作者那里燃起了大火”。我插一句,世界注目的大火是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的非虚构作家和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杰克·哈特大声说:“叙事将回到报纸,那个250年前它曾经如此活跃的地方。”——原文如此,但250年有误。哈特此文说,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故事仍活跃于报纸,[26]那么,故事边缘化约50年。50年不远,鸟倦飞而知还,找回自家宝贝,报纸要唱衰它的唱衰者!
库恩区分了发现与发明,发现是“事实的新颖性”,发明是“理论的新颖性”。从东半球到西半球,事实的新颖性如决大川,现亟须理论的新颖性。本文是尝试,并认为从新闻史角度看,最重要的是集成新闻的两大支柱:故事与信息,促成范式转换。
新范式有两个基本特征:有成就而不完善。成就,吸引一批拥护者脱离旧范式;不完善,给拥护者留下众多待解决的难题;[27]两者是范式的最大魅力。并且,新闻或有别于科技,牛顿力学成范式,其他力学皆废;而更近于文艺,词兴,仍有人写诗。集成报道再主流,那些不适合讲故事的信息,仍需要客观报道、深度报道,将会三代范式并存。
并存又近于文艺引出有趣问题:唐诗5万首、宋诗25万首、宋词2万多首,但标志一代文学风貌的是唐诗宋词。天才如苏东坡,诗多于词、诗不如词。王国维论诗词兴衰:“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
一句话,范式转换给了豪杰之士拒绝平庸沼泽、跃向星光闪耀杰作的新空间!■
注释:
①②③⑨[15]杰克·哈特:《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指南》第4、5、92、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④⑦⑧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第139~141、271、182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⑤道格拉斯·洛西科夫:《当下的冲击》第14页,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⑥[13][18][19][26]马克·克雷默、温迪·考尔编:《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第158、280~281、37、103、285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
⑩薛飞:《凌云健笔——中国记者中的大手笔》第114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第244~245页,三联书店2005年版
[12]孙德宏:《新闻演讲录》第50页,海豚出版社2016年版
[14][25]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第7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张立伟:《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第二版)第191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7]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191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27]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第147、157、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1]同注14,第133页
[22]沃尔特·福克斯:《新闻写作——报刊记者指南》第14~15页,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23]菲利普·迈耶:《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第140页,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24]张垒:《今天,我们如何坚守深度报道?——来自第五届全国深度报道研讨会的观点与方法》,《中国记者》2014年第7期
张立伟/四川省社科院新闻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