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90页
  • 91页
  • 92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学界与业界的对话:新媒体论坛”综述
■郑潇
  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革命性地改变着目前的媒介场域。微观层面的受众信息消费行为,传者内容生产过程;中观层面的媒体集团和组织的改革方向;宏观层面的政府政策制定和引导,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此背景下,2015年12月26日和27日,由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东方网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上海建桥学院联合主办,新闻记者杂志社和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学界与业界的对话——新媒体论坛”在上海建桥学院新校区(临港新城)召开。来自上海传媒业的领导、高校学者、自媒体人汇聚一堂,围绕新媒体发展与传统媒体转型等话题展开研讨。
  
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之路
  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澎湃新闻党委书记王伟指出,互联网为传媒业这个古老的行业带来了百年未遇的大变局,而且,它仿佛是突如其来,席卷一切的。为此,上海报业集团为适应互联网的挑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第一,主动调整和压缩了传统报业,成批量地关闭一些市场定位模糊、受众萎缩和经营困难的报刊。他指出,纸媒的颓势还在继续,传统报刊的调整步伐还将继续。
  第二,成批量地创办了一些新型媒体,同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的对接,实现互联互通。特别是建设了三大新媒体平台,上海观察、澎湃新闻和界面新闻。这个过程已经渗透到传统媒体的采编流程再造、采编平台打通等各个方面,也推动了整个报业集团的媒体转型。
  第三,构筑两个大的投资管理平台,包括文化与新媒体投资管理平台和地产与金融股权投资管理平台,同时分别建立两大基金来统筹拓展集团的产业转型。
  解放日报总编辑陈颂清在谈到传统纸质媒体的转型时强调,解放日报已经从前期的犹豫彷徨逐渐转为目前的谋划与行动,变成行动派,在“十三五”期间,解放日报将逐步成为一家以互联网传播为主体、以纸质解放日报为重要依托的互联网机构。他认为,推动改变的最根本力量还在于传媒市场的变化。他也提到了纸媒转型的很多制约因素,特别是在实际的分类监管模式下,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内容生产面临一些困难。
  文汇报总编辑黄强指出,虽然新媒体的发展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是有一件事却是肯定的,那就是要“转”。他认为,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传统媒体上,而要实现转型,就要把人财物等优势资源全部转到新媒体上,否则这个转型就是虚情假意,就会成为“两张皮”。
  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强荧提出,中国传媒业的转型呈现从输血,到混血再到换血的过程。“输血”就是引进人才,“混血”是人才来了以后能不能带动原来传统媒体里面有互联网思维的人群,最后一招是没办法的,叫“换血”。目前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都开始了整体转型的考虑,特别是解放日报,80%的人员都要投入到新媒体建设当中。
  东方网党委副书记金丹介绍了东方网从改革到上市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去行政化改革,加入新三板资本市场的改革。
  上海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主任汪莉介绍了上海报业集团正在推行的创新创业扶持计划, 2015年集团出资一千万,其中一个项目已经走完了孵化的完整过程。未来集团还将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创业项目尽快进入A轮投资。
  
新媒体深刻改变中国社会
  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指出,第一,互联网为我们建立了全球的联系,却使我们的社会支离破碎。各种各样思潮泛滥,各种各样亚文化流行,主流价值观、主流媒体以及主流的意识形态在网络上也受影响。在支离破碎的社会里很难有社会共识,在网上在每个事情上我们都争吵不休。第二,互联网让我们见多识广,却让我们思想浅薄。对于大学生来说,没有深阅读,不会有系统知识,不会有逻辑性思考,不会分析,不会判断,只会夸夸其谈、哗众取宠,这是很可怕的。第三,互联网使人人成了记者和评论家,但却使我们丧失了基本的表达能力。创造性的文字表达,电脑无法完成,只有人脑才可以。因此,有文字表达能力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互联网时代是最有前途的。
  著名新闻法专家魏永征教授认为,新媒体的价值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的论坛。但表达自由不但有其法律界限,也有价值界限。维护好我们新媒体表达自由的环境,不只是政府做出承诺,每一个表达者也要共同保护好我们的互联网家园。
  复旦大学周葆华教授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要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个是技术层面,从技术层面来讲传统媒体是模拟化,新媒体是数字化,技术的平移是非常容易的;第二个是关于它的组织形态,由于传统新闻业在面临着变化,所以新闻从业者对于以后要做什么产生困惑;第三个层面是体制问题,中国的新闻体制决定了传统媒体报道的是我们应当知道的事情,所以我们对“媒体报道外部”的理解并不是事实。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力,传统媒体体现了政治和商业精英的话语世界,而新媒体则构建了土著草民的艰辛。
  新媒体研究者魏武挥认为,阅读习惯和人的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提升,深阅读会自然到来。他还提到了“大规模业余化”的理念,原来行政机构把持的媒体渠道被新媒体解构了,新的结构出现了,这些所谓的“业余机构”其实并不业余。
  复旦大学邓建国副教授针对目前信息爆炸带来的众多社会矛盾,特别强调缺乏信息过滤机制的问题。他借用策展新闻(Curation Journalism)的概念,认为市场化媒体或新媒体一般会自诩自己能“提供读者想知道的内容”,并贬低非市场化媒体或传统媒体只会“提供他们认为读者应该知道的内容”,但是策展新闻则重新强调后者并引以自豪。
  上海建桥学院何琼针对媒体报道的舆论反转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她引述安徽大学生骑车与摔倒老人的纠纷,说明因为平台的公平性、门槛低、传播快,所以才会形成网民自由表达的观点;第二是社会道德滑坡以及社会分配不均事件容易引起网民的冲动与敏感,他们容易生产自己的内容,容易创造出事件反转的一个途径;第三就是传播的一些规律仍然没有改变,例如议程设置理论和框架理论等;她最后指出,传统媒体时代,没有相应的技术条件实现这种舆论氛围,而新媒体的出现,让这种新闻事件成为社会舆论爆发乃至反转的充要条件。
  上海交通大学禹卫华副教授使用社交媒体全文本分析法,对有关习近平总书记的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分析,发现一些倾力打造的微信公众号在传播习总书记的思想方面能力有限。针对社交媒体全文本分析法,他认为这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处理海量的信息,不再像抽样的方法一样带来研究结果的偏差。
  新榜CEO徐达内针对目前自媒体发展的趋势和问题提出,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信息生产、信息分发的成本结构以后,会越来越垂直,越来越细分,自媒体针对这些垂直细分市场做生活服务,是媒体服务于公众利益的最好体现。
  上海建桥学院沈惠萍副教授研究了人民日报、新疆日报和福建日报的官方微博平台一带一路报道的新媒体传播问题。上海建桥学院徐磊副教授研究了微信时代对于著作权保护的困境和探讨,互联网上好文章不问出处的观点以及法不责众的心理造成了传统观念对著作权的保护障碍。复旦大学博士后袁琳分析了新媒体产品的定价问题,提出新技术给产品定价带来新的定价方式,例如按照信息流的方式定价。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
  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文汇报原党委书记吴谷平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了课程改革,减少并精选了很多理论课时,强化了文史通识课程和动手应用课程,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多种技能的媒体人才,让学生们毕业能就业,上岗即上手。
  文汇报党委副书记谢海光认为,“互联网+”与传媒结合的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一是移动,第二是垂直,第三是平台。他用互联网+创业的实例,包括“互联网+文学”“互联网+航拍”“互联网+电影”“互联网+音乐”和“互联网+音频”,向学生和老师展示了与互联网有关的创业故事和未来发展。
  文汇报新媒体中心主任戴焱淼针对新闻学教育的目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要鼓励学生在一个细小的切口上做文章,把这个文章做到极致,这是一种“匠人”的思维方式,也是在未来媒体时代立足的基础。
  上海大学赵士林教授提出,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具备问题意识以及对问题的证明方法,这是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核心的价值。
  复旦大学博士生金晶针对民办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目标提出,第一会讲故事是最基本的,第二要掌握多项技能,第三要有一个明确的市场意识,第四有学习能力,第五要有一定的学养和眼界。■
  
郑潇/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