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16页
  • 17页
  • 18页
  • 19页
  • 20页
  • 21页
  • 22页
  • 23页
  • 24页
  • 25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从“媒体平台”到“平台媒体”
——海外互联网巨头的新闻创新及启示
■张志安 曾子瑾
  【本文提要】本文梳理了2015年以来海外互联网公司谷歌、推特、脸谱、苹果等在新闻传播方面的创新之举,指出重视用户体验,实现个性化阅读、内容整合化、报道深度化等是其新闻创新的主要特点。由此出发,总结了传媒业生态变迁、科技公司向媒体平台升级、传媒融合转型展现了新路径等产业背景,并对传统媒体创新转型提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传媒融合 生态变迁 移动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210
  2015年,海外科技公司掀起一场网络新闻大战。先是通讯应用快拍(Snapchat)上线发现(Discover)功能,在该页面上传来自合作媒体的视频、图片、文章等信息;后是脸谱网(Facebook)推出“即时文汇”(Instant Articles),为用户提供更优的新闻阅读体验,年底又推出独立新闻聚合APP Notify,统一为用户推送订阅内容;苹果公司也推出聚合类新闻应用苹果新闻(Apple News),除与Facebook类似的算法推送外还附加人工筛选推送;谷歌的新闻实验室(News Lab)项目鼓励新闻工作者使用系列谷歌工具,并通过谷歌的渠道发布新闻,10月份又推出AMP计划为“移动页面加速”;推特(Twitter)推出实时新闻服务Moments,根据重大事件整合Twitter平台内部的推文,实现新闻事件的多媒体、实时播报。
  这些科技公司开始寻求与传统媒体合作,向新闻业投入资源,比拼新闻内容呈现方式和内容传播途径的创新。表面上看,这是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巨头寻找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传统媒体提供内容,互联网公司提供信息入口;而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互联网公司可能利用技术手段,在这场合作中逐渐取得主导,由“媒体平台”发展到“平台媒体”,实现从“入口”到“媒体”的升级。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应该从这场合作中抽身出来,拒绝拥抱移动互联;相反,只有更好地嵌入到新媒体生态系统中,才能获取新的用户、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一、海外科技公司新闻创新的积极举措
  (一)Facebook推出Instant Articles及Notify,优化动态新闻读者体验①
  2015年5月,Facebook推出交互式媒体内容创建工具即时文汇(Instant Articles)。首批达成合作的九家媒体,包括《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明镜》(Spiegel)、《图片报》(Bild)、《卫报》(the Guardian)、NBC新闻、BBC新闻和BuzzFeed。
  Instant Articles作为“一款帮助发布者提供更优读者体验的工具”,通过将新闻内容直接储存在Facebook系统上,令使用者点选动态信息上的新闻链接时不再跳转到新闻网站上,而是直接进入到Instant Articles页面中,以此可以把原本耗时8秒的移动网页加载速度提高10倍。同时,该产品还加入一系列互动功能,使文章发布者可以用不同形式展现他们的报道,比如用户可以通过倾斜手机来查看高清图片,滚屏阅读故事时视频会自动播放,内建字体放大、缩小、高分辨率网站,还有交互地图、音频注释等功能,用户还可以针对文章段落点赞和评论。
  Instant Articles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在探索新型商业模式。Facebook将开放业者利用comScore、Omniture、Google Analytics等分析工具计算新闻流量。同时,允许业者直接在新闻内置入广告,并由出版商百分之百收取利润。但如果展示的是Facebook销售的广告,则Facebook将获得30%的收入分成。
  2015年11月,Facebook进一步推出独立新闻聚合类应用Notify,允许用户订阅各大新闻机构内容,并由Notify统一推送。与Instant Article相比,Notify可以免去登陆Facebook浏览新闻的操作,用户不必持续刷新信息栏或社交网络,未来也将可以通过应用上的Facebook入口分享新闻,或跳转到Instant Article页面。
  (二)苹果推出News应用,招聘新闻编辑人工弥补算法不足
  2015年9月,苹果公司正式推出聚合类新闻应用Apple News,这款iOS9自带的新闻应用取代原使用率较低的报刊杂志应用Newsstand,达成合作的有《卫报》(the Guardian)、《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每日邮报》(Daily Mail)等主流媒体。
  Apple News上发布的内容基于RSS供稿,发布者需要先注册,然后通过一个名为News Publisher的接口向News供稿。这种将新闻内容保存到苹果公司服务器上的做法和Facebook类似,用户无需跳转到第三方新闻媒体的网站上,阅读新闻的体验更加流畅。Apple News提供全屏体验,用户通过手势滑动即可在文章之间进行切换,而照片和视频也可以直接嵌入到文章中,用户也可以对文章等显示方式进行自定义。和Instant Articles类似,Apple News也支持内置广告功能,许诺“你自己做广告能获得100%的收益”,同时提供营销活动管理、消费者定位及市场报告等功能。
  Apple News包含了一百余万条不同的话题,这些话题是“由苹果公司的专业编辑通过复杂的算法计算得出”。为了更快捷高效地提供新闻,News会从用户的行为活动中分析出他对什么新闻感兴趣。用户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话题和新闻来源,News再根据用户的选择,将合适的新闻打包推送。
  针对此款应用,苹果公司对外发布招聘广告。按照其发布的招聘要求,应聘编辑至少要有五年以上的采编经验,有能力“选出计算机算法无法识别或捕捉出来的、传播性强的原创内容”。这也使其与口号“为你量身推荐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新闻”更加贴近,从中也可以看出,单纯依赖机器写作并不能完全解决信息的独家、原创和品质问题,人工编辑和机器写作互补将是新闻生产的新趋势。
  (三)谷歌:News&Weather APP丰富Watch应用,News Lab多工具助力新闻业者②
  2015年5月,谷歌公司推出首款Apple Watch应用News&Weather APP。这款已在安卓平台上线的应用提供来自6.5万家出版物的新闻摘要,并按照“科技”“体育”“时尚”等类别对新闻头条进行分组。
  随后谷歌启动名为新闻实验室(News Lab)的项目,向来自各种背景的记者提供资源,如谷歌地图(Google Map)、公共数据查找器(Public Data Explorer)、YouTube和谷歌趋势(Google Trends),帮助记者更好地获得即时数据,实时追踪新闻,利用数据进行报道,并通过谷歌的渠道进行新闻发布。而在早前,谷歌曾发布三个新项目推动众包新闻业务的发展,其中包括YouTube和新闻集团(News Corp)旗下视频网站Storyful合作,联合推出“YouTube Newswire”,聚合YouTube用户每天上传的、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四)Twitter:Moments基于热点事件聚合平台相关信息③
  2015年10月,Twitter正式推出新功能Moments,即此前内部代号为Project Lightning的项目。该功能基于体育赛事、娱乐活动和重大新闻之类的场景,通过整合Twitter平台上的推文、照片和视频内容,给用户一个完整的、沉浸式的体验。
  具体而言,在Twitter的移动端APP首页上会出现闪电形的tab,只要是很多人都在讨论的事件,Twitter就有可能将其推送到tab导向的页面上。围绕这些事件整合出来的内容不只是聚合,还经过了Twitter运营人员的筛选,同时还会将Vine和Periscope上的视频内容页整合进去,这些视频将在用户浏览的过程中自动播放,并且几乎没有延迟。
  整合的内容将不会出现在用户的时间轴中,换言之,用户一次只能浏览一个事件。用户也可以选择关注这个事件,与事件相关的内容就会被推送到用户的时间轴内,而系统也不会帮你自动关注这些内容的生产者的账号。
  目前,大部分Moments事件由Twitter人工筛选编辑,但也提供合作伙伴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Vogue》等媒体整理的事件。内容筛选工作负责人凯蒂·雅克布斯·斯坦顿(Katie Jacobs Stanton)所带领的编辑团队大多拥有新闻从业经验,利用数据工具梳理事件,了解事件发展态势,然后把最有价值的内容挖掘出来呈现给用户。这就使得该产品有权力决定用户应该看到些什么。
  (五)Snapchat:上线Discover功能,多种形式呈现新闻④
  2015年1月27日,以“阅后即焚”为特色的通讯应用 Snapchat在博客上宣布Discover功能正式上线。在这个页面中,每个频道会显示固定的品牌广告和不断更新的内容,包括视频、图片、文章等信息。Discover现有的媒体合作伙伴,主要包括National Geographic、Vice、CNN等,发布影片能够累计达到百万点击量,观众通常是投入程度很高的年轻人。
  此外,Snapchat还推出自己的原创内容,成为真正的网络出版商。它从新闻集团、MTV等公司挖来编辑和视频制作人员,并由前新闻集团高级副总裁Nick Bell带队。而2015年4月份,CNN知名时政记者彼得·汉比(Peter Hamby)从他服务了8年的电视台离职,加入Snapchat成为新闻负责人。
  
二、海外科技公司新闻创新的主要特点
  (一)重视阅读体验,实现个性化定制
  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对获取信息过程中的体验效果也越来越重视。科技公司在推出新型新闻产品或更新新闻产品时,需要积极迎合受众、重视阅读体验,进行人性化设计、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无论是允许用户对阅读界面进行的个性化设置,还是用户对分类信息的自主化选择,抑或是针对节省用户流量、时间而进行的自主性设置,都使用户获得了更加优质的阅读体验。
  Facebook的Instant Articles和苹果公司的Apple News,在提升用户阅读体验方面,有较多相似的动作。如Instant Articles内建的字体放大、缩小功能,和Apple News提供的全屏阅读模式、手指滑动切换模式,均是出于对用户阅读舒适度的考虑。两者都将新闻内容直接储存到服务器上,使得受众在阅读新闻时,无需跳转到外部网页,节省等待加载所耗时间。而Apple News和Moments在新闻定制、自主选择阅读内容方面也做出类似尝试。其中,Apple News允许用户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话题和新闻来源,Moments允许用户选择关注的事件,以此获得事件相关信息的推送。
  (二)呈现形式多样,重视信息整合
  新闻信息的呈现早已突破文字的单一呈现形式,走向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多样化呈现的手段,“读图时代”拥有高质量的图片乃至视频往往更能抓住受众的眼球。多样化的传播形式,不仅可以满足多层次受众的需求,还可以一站式满足受众对媒体内容的需求。
  互联网公司在推出新闻产品时,均非常注重新闻信息呈现形式的多样化,允许合作媒体发布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新闻内容,或将图片、视频、音频内嵌于文字中,并通过提供高清图片、高清地图、高清视频等方式,补充文字新闻所不足以表达的信息。而Twitter则是将自身平台上与热点事件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聚合在同一个tab中,使受众在点击热点tab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沉浸式地了解事件的发展。
  (三)算法聚合新闻,实现智能推送
  对具有新闻聚合功能的产品而言,新闻来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其优势,而这些产品最核心的竞争力,就在于其“算法”,即搜集内容、整合内容、推送内容等方面的一系列“规则”:一方面,这些互联网科技公司会对新闻内容进行要素分析,另一方面,又会对用户进行偏好分析,然后将这些分析进行匹配,计算出新闻内容对于用户的价值、重要性和感兴趣的程度,实现“智能推送”。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新闻内容已逐渐从PGC(专业人士生产)发展到UGC(用户生产),再向AGC(算法生产)过渡。Facebook、苹果公司和Twitter的新闻产品的竞争,一定程度上也是“算法”的竞争,通过算法实现新闻内容的精准推送,无疑将提升新闻产品的用户黏度。
  (四)人工专业把关,弥补算法不足
  尽管算法能实现新闻的即时整合推送,却有可能导致信息发布者一味地进行算法排序中的竞争,或者因为算法的天然不足使得部分用户的信息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从现在的实践来看,苹果公司和Twitter的新闻产品除了“算法”外,还利用人工筛选的方式,力求“识别出难以被算法发现的原创好报道”,“把最优质的内容在最恰当时间推荐给最正确的人”。而早在2008年,聚合类新闻应用TECHMEME就开始雇佣编辑,弥补其自身算法带来的不足。
  “算法”与“人工”的结合,使得一些独特的、“小而美”的内容得以呈现在用户眼前。同时,也可能考虑到在用户中占少数的受众的兴趣,让他们有机会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算法”和“人工”相结合的实践背后,既反映出这些科技公司对新技术的运用水平和追踪意识,也体现出他们对专业精神和品质新闻的尊重和追求。
  (五)即时报道热点,增强报道深度
  互联网公司对网络热点和即时信息的把握,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谷歌公司的News Lab项目,帮助传统媒体获得即时数据,实时追踪新闻。而Twitter的Moments更是基于推特平台当下的用户讨论、关心的热点进行平台推文、图片和视频的聚合。
  在注重“即时性”的同时,这些海外网络科技公司也在新闻深度方面进行尝试。一方面,与传统媒体的合作,使平台获得深度新闻内容有了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对大数据的把握,以及新闻资讯的整合,也将提供一个更全面、更深入、更沉浸式的新闻报道环境。
  除上述五个方面的特点外,海外网络科技公司的新闻产品在调动传统媒体积极性的同时,也注重发挥用户的积极性,保持并利用UGC的原生优势。如谷歌公司与新闻集团(News Corp)旗下视频网站Storyful合作,联合推出的“YouTube Newswire”项目,就将聚合YouTube用户每天上传的、有新闻价值的内容;而推特公司的Moments,更是直接将平台上用户推送的文章、图片、视频作为热点事件的素材来源。由此,专业人士生产的内容与用户生产的内容在“算法+人工”的筛选之下,取得良好的结合和有益的互补。
  
三、海外科技公司新闻创新的实践动因
  海外科技公司的这些新闻创新背后,既离不开整个新闻传播生态的变迁和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也离不开科技公司强化新闻质量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同时又给传统媒体的融合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新闻传播业的生态变迁
  互联网的深度发展彻底改变了以新闻媒体机构为单位的媒介生态环境,其对个人的赋权为社会化传播的发展带来可能。从上述海外科技公司的新闻创新实践看,兼具平台建设和内容强化、技术优化和专业提升的价值理念,背后则是对用户需求和行业变迁趋势的精准把握。
  1.个人对信息的偏好获得实现的可能
  在传统媒体掌握绝对话语权的过去,媒体扮演着选择议题、设置议程、单向传播的“传播者”角色,其对信息的选择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众所能接触到的信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不对等关系被打破,受众可以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网获取信息,其对传播内容个性化、呈现方式多样化等需求拥有了实现的可能。因此,无论是对传统媒体而言,还是对互联网公司而言,要在信息市场上被受众选择,就需要为受众提供高品质内容、个性化定制、多方式呈现的可能。上述海外科技公司的新闻创新实践,基本上都体现出对用户需求更智能、更灵活的开发和满足。
  2.新型传播生态促成互联网公司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个人传播能量的激活,助推传播生态由以往单向度、不对等格局向互动性、对话式格局发展。在此基础上,拥有广大用户基础的互联网公司与拥有专业采编队伍的传统新闻机构的联合,一方面利用技术实现用户的精准化定位、个性化定制,降低或消除用户在获取信息时所需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优质新闻内容的呈现吸引用户,形成黏性,为扩大用户基础群体、增强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服务。这种联合对科技公司来说,最大的价值是实现了偏软的资讯和偏硬的新闻之间的有效平衡,能够通过自身强大的传播平台实现对用户需求的一站式满足。
  (二)科技公司向平台媒体的升级
  科技公司寻求与传统媒体合作,开发新闻产品,目的在于提升新闻质量、优化阅读体验,并最终由转载、发布的“媒体平台”,逐渐向整合、原创的“平台媒体”转变。“媒体平台”侧重平台和技术,更加强调汇聚和展现的价值;“平台媒体”则更加侧重信息和服务,更加强调内容和选择的价值。
  1.提升新闻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传统媒体既定的采编人员、机构设置、运作机制、内容生产方式,确保新闻内容品质,也成为公信力的象征。通过与传统媒体合作,科技公司无需雇佣另一套采编班子,通过技术手段即可获取和分发高品质的新闻内容,而且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更加高效的筛选和更加精准的推送。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发布的《2015新闻媒体现状》显示,⑤在美国,近一半使用互联网的成年人通过Facebook查找与政治和政府有关的“硬新闻”。但在过去,传统媒体要求社交平台用户点开链接后才能阅读相关内容的模式,使得超过60%的用户不会打开链接,或者因点击反应不及时而放弃访问相关网站。因此,像“即时文汇”和“苹果新闻”这样邀请传统媒体直接“入驻”、将新闻传送到平台服务器上的做法,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阅读体验,满足他们在线社交过程中对“硬新闻”的信息需求。
  2.强化信息整合,增加广告份额
  从长期效果来看,随着传统媒体对科技公司提供的这一入口的依赖度提高,这些互联网科技公司将在更加高效、强大的信息整合过程中占据整个传播业的主导地位。一方面,科技公司可以利用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如对大数据、网络热点和即时数据的把握,创建原创内容,真正成为“新闻媒体”另一方面,在一个“人人皆是信息发布者” ⑥的互联网时代,科技公司可以通过算法,将网络信息进行整合,并精准定位推送人群,提高信息-受众匹配度。而科技公司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引进(如快拍、苹果和推特招聘有多年传统媒体工作经历的编辑团队),则通过人工的方式,弥补了上述算法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了科技公司的信息质量。
  从短期效果看,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移动端的使用时长已经占据美国媒体消费总时长的24%,但移动端广告只占全部广告费用支出的8%,⑦两者间的巨大缺口显示出移动广告市场的巨大商机。互联网公司通过推出优质新闻产品和新闻服务,在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有利于提升其与广告主的议价能力。而Facebook等推出的互联网公司与传统媒体合作共赢的新型广告模式,也为互联网公司获得一部分新的广告收入。
  (三)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需求
  传统媒体与科技公司合作,是在试图扩大流量、增加收入的基础上,嵌入以社会关系为桥梁的“互联网+”时代的体现,为融合转型探索新的路径。
  1.利用优势入口,提高传播效果
  与原生于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公司相比,中外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领域所做的努力总体上收效甚微。喻国明教授认为,在用户根据自身需要、依托于社交关系决定信息来源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唯一转型机会,是通过为移动社交平台和移动新闻客户端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版权,来获取广告和版税收入。也就是利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内容生产能力),和外部做的好的相关资源(入口级平台)去做整合(即“新木桶效应”)。⑧从这个角度看,海外传统媒体与科技公司的合作,无疑是瞄准了后者所能提供的大额流量(如Facebook的超10亿的每月移动活跃用户、Twitter和Snapchat近2亿的每月移动活跃用户)。这一庞大的信息需求群体,为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提供了结实的受众基础。
  2.分享广告营收,增加内容变现
  2012年后,包括纸媒、电视、广播在内的整个新闻传媒产业,广告收入和发行量下降趋势已不可逆转,大量读者、观众转向社交网络,其中,美国纸媒广告收入在2012年下降了15亿美元,为30年来首次低于200亿美元。而来自移动互联网终端载体的广告收入增长了80%。到了2014年,美国国内数字广告总营收比前一年增长了18%,达到507亿美元,其中的大部分都被谷歌、Facebook、微软、雅虎等科技公司收入囊中,仅Facebook一家就占了24%。
  在此次传统媒体与科技公司的合作中,双方正在进行广告模式的新尝试,如Facebook和苹果公司允许传统新闻媒体百分之百地获得内置于其新闻报道中的广告收入,即便是由科技公司销售出的广告,传统新闻媒体也可从中得到一定的分成。同时,科技公司还利用自身具备的分析工具,有效计算新闻信息流量,提供营销活动管理、消费者定位及市场监测等功能。这实际上就在广告主、媒体和用户间架起连接的桥梁,帮助媒体更精准地掌握读者的特征和偏好,协助广告主更清晰地了解媒体的定位和其吸引的读者,使得广告投放在分众的基础上更加精准、更加到位。此外,科技公司为传统媒体带来的流量,也为后者进行“二次售卖”提供了资本。
  
四、结论与启示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的一项媒体接触调查,⑨中国公众当下接触频率最高、时间最长的媒介是手机,平均每个智能手机用户每天接触手机的次数超过150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纸媒的持有率低,且读者群体老龄化、社会阶层中低层化情况严重。而与纸媒信息传播密切相关的三种移动媒介终端接触行为:线上阅读报纸杂志、线上社会交往和线上浏览新闻资讯等,则在时间、空间、社会关系、线下伴随行为等方面有着出色表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5年4月发布的数据⑩也显示,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2013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50.1%,较2012年的40.3%上升了9.8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为当下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时代的转型方向提供了重要路径,即立足面向移动互联网这个主导性传播趋势,要么通过与互联网公司联合、发展移动阅读,实现传统媒体新闻价值的落地,要么通过实施“新闻+资讯+服务”的模式、建立独立的移动终端产品,将政策红利和内容优势发挥到极致。前者缺乏自主性,但影响力提升快、回报见效快,后者缺乏可复制性,成功者必然是极少数。
  与传统的独立发展新闻客户端、微信微博账号不同,新路径要求媒体转变多渠道搭建“媒体平台”的做法,以形成“平台媒体”为新的实践目标。平台媒体(Platisher)缘起美国人乔纳森·格里克(Jonathan Glick)《平台型媒体的崛起》一文,他将Platform(平台商)和Publisher(出版商)合并,并由名为Digiday的撰稿人给出定义:平台型媒体指既拥有媒体的专业编辑权威性,又拥有面向用户平台所特有的开放性的数字内容实体。
  反观海外科技公司向媒体行业的“进击”,既与传统媒体形成了竞争,又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创新的内容呈现方式和内容传播途径,而其对数据、渠道和用户的掌控有利于自身实现“媒体化”的原生优势。上述互联网科技公司的新闻创新,实际上就蕴含着搭建平台媒体的操作逻辑。纵观这些海外互联网巨头的新闻实践,正在进行融合转型的中国媒体可从中获得的一些启示,比如:
  ——充分重视“即时新闻”和“整合新闻”的重要性,满足移动互联网用户人群对信息的基本需求。注重在“即时新闻”的第一落点中设置公共议题、实施舆论引导,并通过“整合新闻”还原事件原貌、提供多方信息。
  ——在移动客户端新闻产品中引入数据分析、智能推送等“机器算法”,但同时要充分强调专业编辑的“新闻把关”和“人工判断”,以平衡满足用户个性需求和传播高质量品质新闻的关系。在移动互联网新闻生产和传输的过程中,不能过度迷恋技术本身,而要始终强调对品质新闻的追求和对人文价值的坚守。
  ——鼓励传统媒体与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合作,各自发挥原创内容优势和用户、数据和技术优势,共同开发和运营移动互联网项目。双方可采取多元股权的产权治理结构,并注重资本市场运作,以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不过,在引入互联网企业的投资过程中,要建立必要的“防火墙”制度,以避免对新闻独立性的干预和操控,导致事实上的商业话语霸权。
  ——继续扶持“平台媒体”的打造和创新。继“澎湃新闻”主攻原创新闻、“今日头条”主攻平台媒体之后,国家可再大力扶持若干个兼具原创性和平台型特征的移动新闻客户端,以服务于“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满足不同区域受众差异化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整体提升互联网新闻的原创性和专业性。
  不少研究者认为,传统媒体跟互联网巨头的合作仅仅是延缓了传统媒体的“半衰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融合转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如哥伦比亚大学数据新闻学研究中心主任埃米莉·贝尔(Emily Bell)所说:“新闻空间不再属于新闻从业者了。报刊媒体无法继续扛起新闻自由的大旗,因为新闻故事抵达读者的主要渠道不再掌握在他们手里。如今,硅谷的少数几家私营公司把持了全球公共信息和舆论空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史安斌教授也认为,传统媒体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对社交媒体平台将产生高度的依赖,逐渐失去对内容生产的主导权;而社交媒体在新闻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则将享有更大的话语权,最终完成由“服务商”向“主流媒体”的质变,彻底将传统媒体边缘化。[11]这些观点把握了新旧媒体的格局转换,也指出了纸媒终将衰落的残酷现实,值得关注和思考。
  笔者认为,我们必须直面的现实是,互联网作为一种改变社会资源配置、“权力结构”和游戏规则的革命性力量,传统媒体自绝其外或者仅将互联网作为延伸自身影响力的工具的做法都是难以持久的。面对新的传播生态,传统媒体应考虑自身如何作为传播节点嵌入这个全新的传播生态链条并发展为有话语影响力的节点,在这个“人人皆为传播者”的传播网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我们也不必过度为纸媒唱衰或为纸媒的边缘化而慨叹,面对日益兴起的新新闻生态系统,只要保持追问:这些纸媒承载的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这些价值有否出现新的替代者?这些价值是否会伴随纸媒渠道的边缘化或相继死去而有所减弱?如果价值仍在或仍然以新的方式在实践和延续,那么,公众的整体利益也不会受损。■
  
张志安 曾子瑾/张志安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曾子瑾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为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大数据与公共传播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
  
注释:
①即时文汇(Instant Articles)的相关介绍,可参见Facebook官网:http://instantarticles.fb.com
②谷歌启动News Lab项目,可参见http://www.androidcentral.com/google-introduces-news-lab-collaborate-journalists-and-entrepreneurs
③推特的闪电计划(Project Lightning),可参见报道http://buzzfeed.com/mathonan/twitters-top-secret-project-lightning-revealed#.ds4wsvdxBX
④快拍发现功能(Snapchat Discover),可参见快拍博客http://blog.snapchat.com/post/109302961090/introducing-discover和Youtube介绍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UbOMqA2AOIk
⑤State of the News Media 2015http://www.journalism.org/2015/04/29/state-of-the-news-media-2015
⑥喻国明、焦建、张鑫:《“平台型媒体”的缘起、理论与操作关键》,《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年第11期
⑦comScore Media Metrix Multi-PlatformU.S.http://www.comscore.com/Products/Audience-Analytics/Media-Metrix
⑧喻国明:《平台对接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关键,媒介转型是一场革命》,NBS传媒前沿讲座,2015年7月16日。
⑨喻国明:《未来入口级平台的竞争,并不一定只是微信和移动端》,《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发布研讨会发言,http://www.tmtpost.com/1033348.html
⑩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http://www.chuban.cc/zgcbkys/yjsdt/201504/t20150420_165698.html
[11]史安斌:《硅谷与舰队街:化敌为友还是亦敌亦友》,《青年记者》2015年8月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