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26页
  • 27页
  • 28页
  • 29页
  • 30页
  • 31页
  • 32页
  • 33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
■彭兰
  【本文提要】以移动化、智能化为基本特征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新技术力量,已经开始渗透到专业机构新闻生产的核心环节,未来还将给新闻业带来更多革命性的变化,新闻业的某些环节甚至面临着被重新定义的可能。这包括:由传感器带来的新闻源与新闻反馈机制的再定义;由机器写作带来的写作者与写作模式的再定义;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带来的新闻体验再定义;由“即时新闻”、“苹果新闻”等应用带来的新闻分发渠道的再定义。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物联网 传感器新闻 机器写作 虚拟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
  【中图分类号】G201
  互联网对新闻业的影响已经持续数十年,但过去它主要是以“业余包围专业”的方式对传媒业进行着改造,即调动传媒之外特别是用户的力量,通过用户参与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渐进地改变传播模式与传播渠道。由此,传媒机构本身新闻生产模式的变化其实有限,专业媒体开发的各种新媒体产品,以及融合报道、中央厨房等,都只是表现形态上的一些变化,很难说是革命性的。
  而近年来,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在内的新技术力量已经开始渗透到专业机构新闻生产的核心环节,这一轮技术创新的重点在移动化与智能化,这些新技术将给新闻业带来更多革命性的变化,新闻业的某些环节甚至面临着被重新定义的可能。
  
一、传感器:新闻源与新闻反馈机制的再定义
  无论今天的移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惊喜或惊吓,这都只是一个开端。移动互联网一定会与物联网深层融合,形成一个全新的智慧网络。
  2013年10月,全球重要的网络设备生产厂商思科在官方博客中发布的预计数据是,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将达750亿台,全世界80亿人口每个人届时将对应9.4台物联网设备。而2012年的物联网设备,思科估计约为87亿台。当然,这些设备多数都是PC、笔记本、平板电脑和手机。不过,其他种类的物联网设备很快就将占据主导地位,包括传感器和致动器。而摩根士丹利公司则预计,每个人有可能对应200台物联网设备。①
  物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将带来一个“万物皆媒”的时代,带有智能传感器或处理器的各种物体,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采集者、中介者甚至发布者。今天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传感器带来的冲击。
  (一)“传感器新闻”与作为新闻源的传感器
  新一轮技术对媒体的一个重要冲击,是强化数据在媒体的应用,包括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从数据的生产与采集来看,过去媒体所需要的数据,主要靠人来提供,靠人工来采集,尽管在那些人力所不及的地方,隐藏着丰富的数据,但传统方式无法发现与利用它们。而这种情况,将因为传感器而改变。
  事实上,以往新闻报道的调查手段,也包含一定的传感器技术,环境报道就是一个典型。通过各种环境监测的传感器获得的各种数据,成为揭示环境问题的基础。
  物联网时代,传感器将泛在化,这为基于传感器进行信息采集、以大数据处理技术为支撑的“传感器新闻”的普及,带来了可能。作为新闻源的传感器,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突破自身的局限,从更多空间、更多维度获得与解读信息。
  1.传感器拓展感知能力,开辟信息采集新维度
  无论某个人的能力有多强大,他都只能观察事物的某些截面,无论是时间上的,还是空间的,且他的观察主要是人体感官所能达到的领域。而传感器是比传统媒体更强大的“人的延伸”,它们可以代替人的眼睛、耳朵等去探测和感知,而相比人的能力,传感器在感知的广度、深度、准确度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2015年10月央视推出的“数说命运共同体”专题中,5位数据分析员用了21天分析从GPS系统获得的“全球30万艘大型货船轨迹”,分析比对的航运数据超过120亿行。从数据分析中他们发现,过去一年里途经“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海上货运量增加14.6%,而同期全球航运总量只增加了3.8%。②
  对于这个专题中核心数据的挖掘来说,GPS系统至关重要,而GPS系统就是一种地理位置的传感器。在此前的两次春节期间央视联合百度推出的“据说春运”,也是基于GPS数据描绘出春运期间中国人口的大规模运动。对新闻报道而言,GPS不仅可以描绘一个对象的运动轨迹,还可以为其他维度数据的生成提供依据,如上面案例中的货运量。
  今天遍布大街小巷的监控摄像头,同样是一种传感器。当人缺席时,它们仍稳定地记录着某些区域的现场,一些新闻事件真相的最终查明,正是得益于这些监控录像。
  无人机,也是传感器的一种,今天它在一些重大新闻报道上的应用,特别是天津港爆炸事件中的表现,已经展示了未来的可能。
  而目前前途尚不明朗的谷歌眼镜,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当作一种传感器来看待。对于那些身在某些事件或现场的当事人,谷歌眼镜可以记录下他们的沉浸式观察与体验,为事件的报道提供了一种当事者的视角。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内一些电视真人秀节目中,嘉宾所戴的眼镜式摄像机,与谷歌眼镜的功能异曲同工。即使谷歌眼镜项目最终完全失败,但是,用类似设备记录亲历者的主观感受,为未来新闻报道的立体化呈现,提供了一种新的资源。
  未来将出现更多的智能传感器,它们将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环境、各种物体以及人身上。它们从过去人力无法企及的层面,来获得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媒体从新的维度来揭示与描绘新闻事实。
  2.传感器探测未来动向,提供预测性报道新依据
  过去媒体最缺乏的能力之一,是预知未来的能力。借助媒体人或专家的智慧来预测未来,总是有其局限性,且预测失灵的情况非常普遍。对于自然界与社会的洞察,越来越多地需要靠数据说话,而这些数据,未来将大量地来自物联网。
  据媒体报道,2014年11月,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江汉六桥、武汉二桥、汉江特大桥等4座大桥上被安装了传感器,实时监测其健康状况,自动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③类似的做法正在更多的桥梁上实施。这不仅可以更有效地防范风险的发生,也可以使得在危险无法避免的情况下,桥梁可以自动发出预警信息。
  物联网中很多传感器的主要作用就是监测某些对象的变化过程与趋势,因此,以传感器数据为基础预测未来,将是必然的。
  3.传感器传导个性需求,“定制化”新闻生产成为可能
  未来的新闻报道与信息服务将更多地尊重与满足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新闻与信息生产,而那时的定制化信息生产将不同于今天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今天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还是在批量化信息生产的前提下,针对个体的习惯与偏好进行信息与人的匹配。未来的定制化信息生产,将是针对个体及其关联场景的整体属性,从信息生产的第一个环节起,开始个性化定制,而用可穿戴设备与传感器来了解用户的实时需求与情境,完成个性化数据采集与传导,是定制化生产的基础支持。
  几年前,有报道称,物联网企业Ayla正在与新浪合作开发 WiFi 气象站,利用安装在某所房子的传感装置的探测,可以为用户提供针对这座房子的微型天气预报。这样精确到一座房子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前所未有的。当成千上万这样的设备连接到云端,就可以获得一个城市的离散天气预报。④虽然这一合作的结果并不明了,但是,类似的个性化信息生产与服务,是可以预期的。
  当然,当用户的“个性”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等方便地测量时,个体的隐私暴露风险也必然加大。如何在两者间进行平衡,将成为未来传播伦理中的一个新问题。
  4.万物成为新闻源,媒体的中介性意义被削减
  当传感器被作为新闻源普遍应用时,它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将与日俱增。
  2015年11月30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宣布与“今日头条”进行战略合作。事实上,两者在当年3月已完成了技术对接。地震台站一旦监测到地震纵波,就会立刻通过光缆将数据传送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通过实时处理和自动分析生成速报参数,再由“今日头条”的精准推送引擎在第一时间推送给受地震影响地区的民众。目前,从接到中国地震台网的速报到用户接收到“今日头条”的信息推送需要时间为60秒左右,未来“今日头条”的目标是让这个过程缩短到接近0秒。⑤这样一个跨界合作,就是将各种地震数据采集的装置,变成了新闻信息的直接采集者与发布者。
  过去,在类似的情形中,传统媒体往往充当着信息源与用户之间的一个中介者,但在上面的案例中,传统媒体这样的中介性角色被完全“鄙视”了。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物联网时代,万物将成为新闻源,且“物-人”间的直接信息交互将变成常态。由“物”所监测或感知的某些信息,如果对某个用户或某个群体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也许通过“物-人”信息系统,就能直接到达目标受众,甚至在未来,“今日头条”这样的角色都不需要了。
  (二)可穿戴设备与作为用户反馈机制的传感器
  传感器不仅在重新定义新闻源,也将重新定义新闻传播的反馈机制。
  我们已经看到,作为人体传感器之一的可穿戴设备,正在为用户反馈的测量提供一种全新的手段。
  江苏卫视在它的一档为新上映电影作宣传的节目《一票难求》中,引入了脑电仪与眼动仪。通过脑电仪,可以采集现场嘉宾与观众在观看某部电影宣传片花时的情绪变化;而通过眼动仪,可以观测人们在观看电影宣传海报时视线的移动轨迹与视线焦点。尽管目前这样的手段还只是作为节目的一个卖点,并没有收集到太多对电影宣传发行甚至创作能产生直接影响的用户数据,但基于这些新手段的实验,已经呈现了一种可能性:用户的身体信号,如脑电波所传达的情绪、眼动仪所记录的视线移动等,可以成为未来用户反馈的重要数据。
  可穿戴设备等与人体相关的传感器,将使得用户反馈从意见层面深化到人体生理与心理层面。用户在进行意见反馈时,或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但人的生理数据不会说谎,反馈也就会更为真实。
  虽然对于一般新闻生产而言,如此精确深层的用户反馈并非必要,但是在某些重大题材的新闻传播中,这样一个层面的用户反馈,也许将使媒体对于其传播效果有更深入的认知。
  这样一种手段,也可以使新媒体用户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以生理或心理性反应数据,来认识用户行为特征,在未来将变得普遍。
  另一方面,这些精准的用户反馈,在某些时候又可能成为信息源,成为新的新闻或信息生产的由头或依据。上文提到的定制化新闻生产,正是如此。
  传感器新闻以及传感器在媒体的其他应用也让我们意识到,物联网数据源头的话语权,将是未来的一个竞争焦点。健康数据、环境数据、人流与物流数据……拥有采集这些数据的传感器,就将拥有未来的一种核心媒体资源。但这些对媒体具有核心意义的数据,很多都存在于传统媒体之外。尽早寻找物联网领域的合作伙伴,对于媒体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二、机器写作:写作者与写作模式的再定义
  2011年,Narrative用Narrative Science写作的新闻进入我们的视野。Narrative是一家拥有大约30名员工的美国公司,它运用Narrative Science算法,大约每30秒就能够撰写出一篇新闻报道。Narrative 的新闻撰写基本模式为:首先,通过系统的搜索引擎收集大量高质量的数据,并从中寻找新闻要素。其次,决定新闻的角度和风格模式,再按照“元作者”提供的词汇来组成句子。所谓“元作者”是由资深记者组成的团队,他们负责创建一系列报道题材的模板,他们同Narrative技术工程师密切合作,使计算机能够从不同“角度”来识别相应数据。⑥
  在Narrative之后,一些媒体也加入到了“机器写作”的探索中。
  2014年7月美联社宣布用机器人(Wordsmith)采写财经新闻,主要面向公司业绩财报的报道。
  2015年9月,腾讯财经开发出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它根据算法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一分钟内将重要资讯和解读送达用户,并且逐步向风格化、个性化写作方向进化。
  2015年11月7日,新华社推出新闻写作机器人“快笔小新”。相关人员介绍,“机器人写稿流程分数据采集、数据加工、自动写稿、编辑签发四个环节。技术上通过根据各业务板块的需求定制发稿模板、数据自动抓取和稿件生成、各业务部门建稿编审签发‘三步走’来实现”。⑦
  现在的机器写作基本是一种“人工模板”+“自动化数据填充”的模式。也许从当下来看,机器写作实质意义并不明显,甚至会被质疑为“噱头”,但机器写作的快速推进,再度强化一个事实:数据是新闻生产的新思维、新资源,未来媒体的竞争,将越来越多的是数据平台与数据采集、处理能力的竞争。
  而未来的机器写作,应该不会只是停留在这样一种模式中。
  《纽约时报》旗下R&D实验室正在尝试一种“粒子化”(Particle,有媒体将其译为“积木式”)的新闻写作模式。即在每一篇文章中,对可能被重复利用的每个知识进行编码,使其成为一个“粒子”,文章发布后,可以很方便地将其中的“粒子”检索与提取出来,引入到新的文章中。一个动态事件的新闻报道可以分解成若干“粒子”,利用这些“粒子”便可生成一个可自动更新的新闻时间轴。对于解释性报道中那些辅助读者理解事件的背景信息,也可以由编码后自动生成的“知识链”来提供。在这样的思路下,信息可以实现自我积累与升级。⑧尽管这样的模式还只是在实验室中,但是将其命名为Particle,让人联想到它与Article的进化关系,探索者们对于革新新闻写作模式的野心可见一斑。当然,这其中的核心,是对“粒子”进行编码、提取与自动更新的技术。
  无论是“机器人写作”还是“粒子化写作”,也许都不能代表未来的全部,这两者更擅长的是对于程式化的或者组合要素相对稳定的新闻主题的表现。机器写作不够自由个性、没有质感与温度,一直是今天人们对机器化写作的主要批评理由。但长期人事社会计算研究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挺认为,未来的机器写作有可能在规律的提炼、情感的表达、原因的分析以及细节性描写方面得到提高。⑨
  可以预期的是,未来的写作,将是人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机器的作用,不仅仅是自动获取数据并进行填充,也不仅仅是寻找与运用那些可重复使用的“粒子”,还将体现在引导新闻线索的发现,以及拓展写作的深度或广度上。正如Narrativ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CTO)克里斯蒂安·哈蒙德所指出,计算机的优势在于记忆无差错,并能够快速访问各类数据。而人工记者在进行采访过程中,能够做到“直奔主题”,在获得相关材料后,再将撰写文章的任务交给计算机。随着计算机处理此类任务次数的增长并能够获得更多数据,计算机的“叙事”技巧也将越来越高。⑩
  未来人-机一体的新闻报道体系,还有可能像刘挺所预言的那样,可以通过机器分析来预测以什么样的文风使新闻可以传播得更远,自动识别那些对某类新闻感兴趣的人群并针对他们进行写作,预测某个人或某个群体读到某条消息后的情绪反应等。[11]这意味着,对传播效果的预判,可以融入到选题与写作中。写作更多变成了由用户驱动的过程。
  
三、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新闻体验的再定义
  未来新闻生产的重新定义,不仅仅出现在生产者这一端,也会出现在消费者那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是新闻体验方式的变化。现阶段,最受关注的是虚拟现实技术(VR)与增强现实技术(AR)。尽管在技术上,虚拟现实技术(VR)与增强现实技术(AR)有着很大区别,但对于用户来说,这两者带来的体验都是类似的。
  2015年微软的全息眼镜Hololens的面世,进一步激发起人们对于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新闻领域的想象。
  而媒体在这个方向下的探索也已经开始。2015年10月,《纽约时报》宣布推出虚拟现实产品NYT VR,这个新应用通过苹果应用商店以及Google Play等渠道发布,采用谷歌的纸板头盔(Cardboard)作为观看工具。该应用初期提供了5段虚拟现实技术的影片。《纽约时报》编辑Jake Silverstein 指出,“这种新的电影制作技术将我们自身与那些远离我们居住的人们连接起来,从而构建出一种奇异的感觉”。[12]在此之前,由资深记者罗尼-德拉佩纳(Nonny de la Pena)与游戏设计师麦克-里奇特(Michael Licht)共同创办的Emblematic Group公司,曾创作过一个基于三星虚拟现实头盔的虚拟现实报道。该报道以2012年2月美国佛罗里达州枪击案为主题,再现了枪击发生的场景。[13]类似的实验项目,在媒体和研究机构并不罕见。
  现场感与沉浸感,这是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技术在新闻表现中努力追求的,也就是重构新闻与读者的关系,使用户可以更多地“进入“新闻现场,成为新闻的当事者。
  身临其境的感受,对于某些特定题材的再现,的确是重要的,但是这也使得新闻伦理的问题在一个新的层面出现:目前虚拟现实新闻的题材,主要是战乱、暴力等,虽然这些题材的确是最容易带来感官刺激的,但是否应该让用户进入到这样一种现场?这与过去那些刺激血腥的图片或视频的应用中所需要考虑的伦理问题是相似的。
  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看,虚拟现实技术与增强现实技术是大的方向。未来的信息呈现将不再完全依赖今天的各种实体“屏幕”,“屏幕”在扩张,在“虚拟化”。未来新闻的表现形式,也不可能不受到这些趋势的影响。突破传统媒体的“二维平面”,进入“三维空间”,将为新闻表现力的释放带来新可能,尽管这肯定不是惟一的可能。
  
四、技术公司的媒体项目:新闻分发渠道的再定义
  过去媒体内容的发布都是通过自己的渠道,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者与其内容发布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分离,媒体之外的分发渠道对内容生产者的影响越来越大。“内容分发“的竞争,也就是渠道控制力的竞争。
  互联网上内容分发渠道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阶段,内容在这些渠道上分发的机制也有所不同:
  第一个阶段以门户类整合平台为主,在中国,商业门户网站是其典型代表。这些网站作为内容的集成商,以编辑的判断为基础进行内容筛选,将媒体的内容二次贩卖给用户。它们虽然可以对媒体内容的传播起到放大作用,但基本不会给媒体网站贡献流量。移动时代的综合性资讯客户端,扮演的作用也是类似的。
  第二个阶段,搜索引擎作为分发工具的作用凸显出来。谷歌、百度等不仅通过搜索引擎的方式在内容提供者与用户之间进行匹配,还利用搜索技术,通过专门的新闻或资讯频道,形成自动化内容分发平台。
  第三个阶段,社会化媒体平台开始成为新的内容集散与分发地。在这些平台上,媒体内容的再分发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激活的用户的人际传播网络的规模。
  第四个阶段,类似于“今日头条“这样的客户端出现,它们以“个性化”为卖点,为内容与用户间的匹配提供了一个新维度的依据。
  在今天,这四种模式正在逐步整合、相互渗透,这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新媒体内容分发的主要机制。
  Facebook正是混合模式的代表。它不仅基于用户的自发分享促成媒体内容分发,还通过其News Feed将媒体内容推送给用户。2015年4月,Facebook调整了其News Feed的算法,这使得一些媒体网站在3-5月的月均访问量明显下降,其中 BBC 下降3600万、BuzzFeed 下降2700万,赫芬顿邮报 2200万、福克斯新闻网 1890万、《每日邮报》 1850万、《卫报》 1100万。这表明,Facebook已对媒体内容分发形成强大控制能力。[14]2015年Facebook推出“即时新闻”(Instant Articles)服务,它用自动化的方式优化新闻的表现形式与用户体验,帮助发布者以不同的形式展现他们的报道,媒体发布的内容可以直接推送给Facebook用户,用户阅读内容无需跳转到媒体网站。据Facebook称,“即时新闻”的文章加载速度是普通新闻的10倍,这使得应用这一工具的媒体在快餐化消费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此外,它还向使用者提供分析工具来监测数据和流量。虽然号称是一种发布工具,但“即时新闻”把媒体从其自营平台直接引向Facebook,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内容分发平台的地位。
  《华盛顿邮报》成为第一家通过“即时新闻”发布全部报道的媒体。目前已经有多家媒体与Facebook达成了合作,其中包括50多家亚洲媒体,如央视新闻、香港《明报》、韩国SBS新闻、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菲律宾GMA新闻及台湾联合报社等。[15]“即时新闻”给其合作媒体带来内容发布的便利,以及借Facebook社交平台影响力来提升内容到达率的可能,但同时也意味着Facebook对媒体的钳制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也许是受到Facebook等的影响,9月,Google 和 Twitter也宣布联合推出移动服务“即时新闻”(Instant Articles),只是这个服务不是以客户端方式呈现,而是以移动网页的形式来提供。
  2015年11月,Facebook推出了另一个内容分发工具Notify,Notify的功能是将Facebook的用户导流到媒体网站,平台广告收入与媒体三七分成,Notify拿三成。
  “即时新闻”与Notify的双管齐下,使得媒体更难逃脱Facebook的渠道控制。
  苹果公司的策略,则是在用户端控制新闻的分发。2015年6月,它推出了“苹果新闻”这一新应用,该应用覆盖手机和智能手表等平台。这一应用可以自动实现新闻聚合,定制化阅读,还能把选取的内容直接生成浏览页,形成多媒体互动化呈现等。这类似于谷歌在十多年前做的机器自动整合新闻,但与谷歌的自动新闻整合相比,“苹果新闻”的服务是更个性化的,它会记录用户搜索过的内容,通过主动学习,在未来为用户推荐相同主题的内容,这与“今日头条”的思路又是相似的。
  目前,《纽约时报》、CNN、《经济学人》《时代周刊》《每日电讯报》《卫报》《金融时报》以及VOGUE、GQ、COSMOPOLITAN、BAZAAR等,都成为了“苹果新闻”的媒体合作伙伴。[16]与谷歌和苹果、Facebook有所不同的是,Twitter计划推出的名为“闪电项目”(Project Lightning)应用,更多致力于与某一话题与或事件相关的内容聚合,即对于特定主题,自动整合其平台上的推文、照片和视频内容,这使得过去新闻网站所擅长的新闻专题模式受到挑战。在中国,虽然新浪微博早就有了类似的微博话题聚合模式,但一直不愠不火,但这也许并非意味着用户不需要这种聚合服务,而是意味着现有的聚合模式不够理想。“闪电项目”是否能带来更好的模式,令人期待。这种与话题相关的内容聚合,是另一个层面上的内容分发,对于内容的多次传播意义显著。
  虽然“即时新闻”“苹果新闻”等对中国用户和媒体的影响暂时还有限,但“微博”“微信”“今日头条”这样的平台,已经在中国重新定义了新闻分发的渠道。它们也会借鉴国外技术巨头的思路进行扩张,进一步增强其在渠道方面的控制力。
  无论是通过大平台来控制内容分发,还是通过工具或应用在内容生产者、平台与用户之间进行“调度”,所有这些过去我们很难简单定位成“媒体”的技术公司的媒体项目意味着,技术性的力量不仅深入到了媒体的“腹地”,甚至在以科技之名“改造”着媒体,而其中的一个核心,是内容分发平台的再定义。新的内容分发平台是基于移动端的,集社交、搜索、个性化推荐、智能化聚合等于一体,这些都是传统媒体的短板。也因此,媒体之外的技术力量可以在这个方向长驱直入。而媒体要摆脱这些技术力量的钳制,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2008年,笔者曾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传媒变局》一文中提出,未来一些传统媒体的“自产自销”模式也许会逐渐演变为内容的“初级生产+内容的加工+内容的营销”的三环节模式,各个环节由不同性质的产业来承担。专业媒体作为新闻内容生产的主导者的地位不会动摇,而技术性公司将借助其平台优势,成为媒体内容的新型“营销商”。[17]今天看来,这样一种趋势已越来越明显。■
  
彭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
  
注释:
①《思科预计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达750亿台》,http://tech.sina.com.cn/t/2013-10-01/10518786414.shtml
② 引自《数说命运体第1集:远方的包裹》
③《4座特大桥安装传感器 实时监测桥梁健康》,http://www.ca800.com/news/d_1nssgl0nrhtj1.html
④《物联网创业公司Ayla获得540万美元投资,与新浪合作开发WiFi气象站》,http://www.36kr.com/p/203870.html
⑤《中国地震台网与今日头条合作 发挥技术正能量》,http://it.21cn.com/itnews/a/2015/1130/17/30329842.shtml
⑥《连线杂志:未来新闻90%以上将为电脑化新闻》,见http://tech.qq.com/a/20120503/000271.htm。
⑦《“快笔小新”上岗新华社启用“机器人记者”》,载《新华每日电讯》2015年11月7日
⑧《纽约时报:拯救媒体业要给新闻“编码”!》http://news.qq.com/original/quanmeipai/xinwenbianma.html
⑨刘挺:《机器人与新闻》,在2015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新华网论坛上的发言
⑩《连线杂志:未来新闻90%以上将为电脑化新闻》,见http://tech.qq.com/a/20120503/000271.htm
[11]刘挺:《机器人来了,记者去哪儿》,http://wenting.baijia.baidu.com/article/165162
[12]《〈纽约时报〉的VR产品 究竟有何特别之处?》,http://tech.sina.com.cn/it/2015-11-07/doc-ifxkniur2954848.shtml
[13]《虚拟现实或彻底改变新闻业:让读者亲临新闻现场》,http://tech.qq.com/a/20150329/006632.htm
[14]《BBC、纽约时报流量跌得比股票还惨?》,http://news.qq.com/original/dujiabianyi/liuliangxiadie.html
[15]《Facebook即时新闻推广中 10倍于普通新闻》,http://www.kejixun.com/article/201512/141379.html
[16]《苹果新闻聚合APP是所有媒体的对手?》,http://wengengmiao.baijia.baidu.com/article/76139
[17]彭兰:《媒介融合趋势下的传媒变局》,载《新闻战线》2008年第7期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