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奥秘与人生感悟
——从拙著《我的新闻人生》说开去
■丁法章
退休以后,不时有同窗学友鼓动我写本回忆录,尤其是任职《新民晚报》的那一段,很值得写一写。然而,我觉得此事年代跨度大,涉及范围广,涵盖内容多,犹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因而一直未被提上议事日程。
转机出现在2014年6月。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筹备组的同志找上门来,希望搞一集老报人访谈的录像资料,并结合我的新闻生涯提出六个问题。我根据题目写出了六篇回忆文章,引起了《新民晚报》同仁的兴趣,他们建议我再补写几篇,遂成为后来“夜光杯”连载《我的新闻人生》的15篇文章。
更没有想到的是,《我的新闻人生》系列文章发表后,不少同事、读者和亲朋好友热情鼓励,说看了不过瘾,希望继续写下去,最好能将自己的新闻人生较为完整地反映出来。这极大地鼓舞了我的写作欲望,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半年不到就完成了初稿。复旦大学出版社得知后,将其作为建校110周年的献礼书之一出版;香港往事出版社也专门派员来上海,与我签订了购买中文繁体字和其他语种版权的协议书。同时,很多大众媒体报道了本书出版的消息,一些专业媒体、网络媒体摘发了部分章节,并撰文加以推介。
三条写作奥秘
1.满怀写作激情
我自幼爱好写作,向以写作为伴,以“爬格子”为乐。这次《我的新闻人生》部分章节,有幸在《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得以连载,并意外受到多方鼓励,这大大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除必须参加的公务以外,我差不多推掉了一切社会活动,每天早起晚睡,笔耕不辍,乐此不疲,近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我不谙电脑输字,无奈何,只好在iPad上用中文书写,日均撰写3000余字。书中那一件件往事,一个个场景,一串串感受,就是这样通过我的右手食指,在屏板上一笔一画地呈现出来。
2.确有东西可写
在人生道路上,应该说我是幸运的。近55年来,我从学新闻、干新闻、教新闻、管理新闻到研究新闻一路走来,几乎未中断过。其间,我在新闻路上所经历的人与事、成与败、得与失、酸与甜、苦与乐,有多少东西值得去梳理、去记述啊!这本回忆录,根据我的人生节点,分设“求学时代”、“蹒跚学步”、“牛刀初试”、“投身晚报”、“角色转换”、“晚晴岁月”六章,由139篇既相互连贯、又各自独立的回忆文章组成,约50余万字。
3.日记帮了大忙
从大学时代开始,我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除“文革”时期一度中断外,基本上坚持了下来。日记,既可以记事、写人、状物,又可以抒情、言志,题材不限,形式不拘,委实是提升思想水平和写作能力的好办法。可以说,那洋洋500万言的40余本日记,成了我这次撰写回忆录的素材库,因为里面有我写作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三点“人生感悟”
1.立志——人贵有志,矢志不渝
大凡事业有成的人,他们的经历无不表明:“有志者,事竟成”,“有志不在年高”。所谓志,就是志向,就是抱负,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志向并不是娘胎里带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在实践中经过历练逐步形成的。
我在读小学时,感到一切课程对我都是新鲜的,谈不上有什么独特的喜好。但不知何故,对上语文课尤感兴趣,特別是作文经常被老师点评,被贴在墙上供大家阅读,心里总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进入中学以后,从初中时担任班级墙报主编,到高中担任校报主编,逐步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新闻记者成了我心中的偶像。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后,经过系统的课堂教学和初步的专业训练,更对新闻写作情有独钟,企望通过记者之路迈向作家之门,做像杨朔、魏巍、华山、刘白羽那样的人。因而大学四年级,在填写入党志愿书中“对党需要说明的问题”这一栏时,我不假思索地写道:“我酷爱新闻工作,希望为党的新闻事业奋斗终身。”
由于自己确立了毕生从事党的新闻工作的志向,在人生道路上面临择业和升官的两难选择时,我就没有多少犹豫,很快有了明确的态度。高中毕业时,虽然可以留校担任语文教员兼校团委书记,但我毅然决然选择报考大学新闻专业;大学毕业正处在“文革”的特殊时期,若要从事专业对口的新闻工作,必须远离上海和亲人,而且是到江西的一家地区小报去,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还是义无反顾地坐上了西行的列车;1992年,上海市委宣传部的主要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到市委宣传部担任副部长,1996年,市委的一位主管领导找我,表示要调我担任市委副秘书长……说实在的,这都是上级组织对自己的信任与期待,无疑都存在着提拔升官的机会。然而,我向以写作为乐,以办报为业,甘于做一辈子“报痴”,因此在征求意向的前提下,这些预案我都一一谢绝了。所幸的是,领导善解人意,每次都被我诚恳的态度和充分的理由所说服,没有再为难我。
需要说明的是,在树立志向和实现抱负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不断提高志向内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问题。比方说,你有志于毕生从事新闻工作,就不能满足于做一名普通的记者,而应力求做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要有产生社会影响的精品力作,最好能成为某个领域的行家里手。在这方面,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赵超构、范敬宜堪为表率,无愧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尽管在人生道路上历经坎坷,但对新闻工作初衷不改,痴情不变,始终不辞辛劳,以写作为乐,以办报为业,因而在社会上和新闻界都享有盛誉。我的新闻人生之路所以走得比较顺畅,对新闻工作有执着追求,不能不说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
2.敬业——敬畏事业,锲而不舍
所谓敬业,就是敬畏事业,为此必须具有责任担当和职业精神,而这里的关键,又在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要有“三心”:信心、专心、恒心。
信心,首先建立在有崇高志向的基础之上。我在踏上新闻岗位以后,始终坚信当时社会上盛传的叶帅(叶剑英)的一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并切实贯彻在自己的日常行动中。比如说,1969年春天,我在《江西日报》记者岗位上干得正欢的时候,领导突然决定让我到言论组工作,并任副组长。尽管开始时我也打过退堂鼓,强调自己对言论工作不甚了了,在学校未上过评论课,平时练笔几乎未涉足言论。但当领导认为我在学校系统学过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又经过严格的新闻专业训练,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文字功底,只要努力实践没有干不好的道理。从此,我便一头扎进言论工作的实践中去,从撰写短论到撰写社论,从一稿不行到三稿五稿,从初步入门到日益精进,终于逐步摸索到了规律,成为言论组的业务骨干。乃至到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后,在系领导和师生们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不懈努力,我不仅独立创建了“新闻评论”这门学科,还编撰出版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新闻评论学》专著,成为全国不少新闻院校的通用教材。这本书迄今已进行过五次修订,40余次印刷,发行50余万册。2006年在各地向教育部申报的10余本同类教材中,此书被评定为唯一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又如,1988年初我调任《新民晚报》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后,为了使自己能尽快在报社站住脚,我充分发挥自己搞过言论工作以及精力较为充沛的优势,坚持快写、多写、精写,结果这一年仅在头版《今日论语》栏目,就发表短论112篇。
专心,指的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殚精竭虑,忠于职守。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含糊和虚假,它需要的是认真的态度和刻苦的精神。比如,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时,当领导决定由我筹建《新闻评论》这门学科时,在一无教材,二无教师,三无现成经验可照搬的情况下,怎么办?只有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为了这门学科的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单就资料工作而言,我就选读了不少革命导师特别是毛主席的评论名篇和有关论述;翻阅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散见于主要新闻业务刊物上关于新闻评论的各种参考资料;还千方百计四处调研,查找了解放前以及当时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关于媒体评论的论著等等。在翻阅这类书刊时,我分门别类地做了上万张卡片,剪贴了几大本评论范文,还手抄了两厚本只供馆藏不得外借的珍贵资料。至于虚心向评论行家求教,约请他们来校授课,课余时间经常到报社评论部进修,以及坚持通过自已撰写评论,以便向学生现身说法等,这里就不赘述了。同样,为了当好《青年报》总编辑,到职后我首先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从阅读有关资料到登门向老报人请教,从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到向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汇报,直到心中觉得八九不离十了,这才以《继承开拓 求实创新》为题,在全社采编人员中作了一次长达三个小时的讲话,对报纸的办报宗旨、读者对象、主要内容、版面设置以及风格特色等,作了全面而扼要的阐述,得到报社同仁和上级部门的一致好评。
恒心,这并不难理解,指的是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百折不回的毅力。因为学习也好,工作也罢,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急不得,偷懒不得,“两天打鱼,三天晒网”是大忌。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它体现的都是生活中平凡的哲理。这既是一个科学规律问题,更是一个人的自我修养问题。在这方面,我除了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写了近500万字的40余本日记外,对《新闻评论学》这本教材反复修订也是如此。为使这本教材能够与时俱进,在10年中我前后修订三次,不断将新时期以来新闻评论的新思路、新突破、新发展、新做法、新经验涵盖进去,以确保它的前沿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3.自律——认清自我,超越自我
毋庸置疑,无论是树立崇高志向,还是发扬敬业精神,关键在人,在于人的道德情操和专业素养。可以说,谁在这方面修炼得好,谁的人生就越精彩。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名言,既是解剖自己、认清自我的基础,也是战胜自己、超越自我的前提。这就要求对自己坚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短处和劣势,并自觉地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扬长避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善于学习别人,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千万不能拿自己长处与别人短处比,而要将别人长处与自己短处比。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做人的底线,不存非分之想,不谋非法之财,不取非我之物,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堂堂正正做“官”。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非常频繁,因而如何处理好与上下左右的关系至关重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是一门艺术,这里姑且称之为情商。我们说,搞好学习,做好工作,智商固然十分重要,但情商也不可或缺。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情商缺失,必然会影响智商的发挥,甚而贻误自己的事业。这就要求首先摆正自己位置,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组织的关系。与人相处,真诚、友善、豁达比什么都重要。
事实告诉我们: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在你不同的人生节点,往往会有一些格言伴随着你,并在你进步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还清楚地记得:在我对未来满怀理想和憧憬的少年时期,是苏联战斗英雄奥斯特洛卡斯基关于“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的一段名言,深深地打动了我;在我如饥似渴求知的青年时期,是革命导师马克思关于“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一段论述,有力地触动了我;在我踌躇满志、奋力进取的中壮年时期,是一首题为《人的一生只有三天》的励志诗,时时在鞭策着我。同样,在退居二线以至步入晚晴岁月以后,都有一些充满时代特征和年龄特点的金玉良言,指导和丰富着我的生活。一句话,对这些饱含哲理、如影随形的人生真谛,我们一定要百般呵护,倍加珍惜。■
(2015年7月中旬初稿,9月上旬定稿于中国作协河北雾灵山创作之家。)
丁法章/《新民晚报》原总编辑,上海市新闻学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