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研修:青年学者们的收获与分享
这个夏天一如往年,各知名学府的优势专业相继开出暑期研修课程,礼聘专业领域的海内外学者为博士生及青年学者们讲学、研讨。“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也如期迎来了第11期学员。本刊邀请数位参加本期复旦暑期班的学员在本刊微信订阅号shxwjz上分享他们的收获与感受。现摘编诸位青年研究者的心得如下,阅读原文可扫描二维码。
李耘耕:听“长江一号”陈韬文讲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令我们反思所在社会和文化语境的普适性与独特性。在探寻因果关系方面,也别有价值。要验证经济发展与新闻自由的正向关系,比较新加坡和香港就是可取的选择,经济发展相似,新闻自由程度却迥异。通过比较,因果证伪。这是非比较研究难以做到的结果。
莫莉:初识学术男神周葆华
周老师梳理了历史上媒介效果研究模式的探讨,为我们展示了历史上不同研究者所勾勒的效果研究模式的宽窄地图。而当传统效果研究相遇新媒介,不断改变的传播行为模式也使这张地图更为宽广。
朱立芳:赵月枝的“高山之重”与“流水之轻”
在赵老师看来,当前的传播学研究过度强调媒介中心主义、技术中心主义,缺乏社会科学研究中所应具有的宏观层次、理论层次的思考,以致于被认为是“没学术”。
乐媛:深深折服于李金铨老师谦逊、谨慎和开放的气度
李老师认为中国学术传统注重直觉智慧,常有结论,有洞见,少有推理过程,见林不见树。而西方社会科学中的概念、逻辑和证据,可以协助把丰富的经验智慧抽象成为中观的社会科学知识。这就如同攀爬“抽象的阶梯”,任何研究都应该能够自如上下游走,把“熟悉知识”转化为“系统知识”。
赵战花:美疢不如恶石——青椒近观黄旦老师
黄老师的暑期班讲座中带有“刺感”的观点配合严密的论证、伴之以一如既往的犀利言辞,以致最后进入讨论环节没人敢举手提问。
褚金勇:潘忠党教授为我们讲解“驯化”新媒体
讲座中,潘老师结合理论和案例剖析比较了“媒介化”(mediatization)、“中介化”(mediation)、“驯化”(domestication)三个概念,一步步引导我们从“新媒体如何驯化人类”走向“人类如何驯化新媒体”的思考路径。
王喆:“文科男”祝建华的计算传播学研究
祝建华教授描述计算传播学研究时,画下了一个三圆图,三个圆圈里分别是专业知识、统计分析和计算机编程,这是计算传播学所需要的核心技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统计分析与传播理论结合起来,仍然是传统的实证研究方法;而计算机编程与统计分析结合则更是一个危险区,空有一身技能,却缺乏理论指导。
田园子:听顾铮老师讲摄影与新闻
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同哲学一样,能从本质上阐释传播学。顾铮老师实际上讲的是在传播学中我们一个极为熟知的理论,即“再现”。如何再现我们每日置身其中,习以为常却又习焉不察的世界?主体与世界之间通过何种方式进行勾连?主体对世界如何进行阐释?以前我们知道可以透过语言及符号来建构世界,但艺术更能从历史与社会脉络完成与理论的对话。
周睿鸣:接连参加数场暑期学术活动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研讨在暑期学术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构建定制化的跨学科知识体系是必需的。暑期学术活动的集中讲学或可快速填补这种需求,但实际上,文献研读更有效。如果拥有一流的信息获取和情报检索能力,并愿意通过扎实的研读把握理论前沿或概念流变,那么讲学便退为非必需品。所以,把讲学定位为了解某位学人或某种学说的快捷方式更富合理性。而研讨更能有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理论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