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无人机与手机
——天津港爆炸新闻摄影的新特点
■郭建良
2015年8月12日深夜,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发生大爆炸,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新闻摄影报道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国际主流报纸头版首次大规模使用无人机拍摄灾情新闻照片,国际主流电视台罕见使用“手机+自拍杆”对重大灾难新闻报道进行现场连线直播。
无人机挑大梁
爆炸发生之后,很多外地优秀摄影记者选择了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许多人随身携带了无人机。距离较近的北京的记者8月13日清晨已经开始了无人机航拍,比如 《北京青年报》摄影记者郁骁、《法制晚报》摄影记者付丁。路途较远的广州《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张志韬也在13日下午赶到现场。当然也有一些境外摄影记者。他们拍摄了大量爆炸现场鸟瞰图,精准地将灾情的总体情况以非常具有视觉震撼力的视角呈现给读者,成为当天和第二天报纸争相使用的主图。
由于时差上的优势,在美国纽约出版的《中国日报·美国版》(China Daily USA)8月13日即在头版头条大版面使用了郁骁13日当天清晨航拍的一张照片。画面上多处明火在燃烧,浓烟滚滚遮天蔽日,一片狼藉,毫无生机。这应该是报纸上最早发表的一张无人机航拍照片(图1 图1见本期封三)。
大多数无人机航拍的照片出现在第二天,即8月14日报纸头版。在台湾出版的《联合报》头版头条使用了由新华社编发、《法制晚报》摄影记者付丁13日上午用无人机航拍照片,几乎是在爆炸点的正上方,用鱼眼镜头俯拍,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图2 图2见本期封三)。
随后,更多携带无人机的摄影记者赶赴现场拍摄,海外报纸头版也在持续使用航拍照片。
2015年8月17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的《忠诚报》(TROUW)头版头条,使用了一幅来自欧洲新闻图片社(EPA),没有署名的无人机航拍照片:经过若干天束手无策、任由危险品燃烧之后,透过些许的烟雾,显露出一个爆炸留下的大坑,坑里一汪褐色污水。虽然事发已过5天,画面依然触目惊心。照片左下角铺白底一行小字标出:“事发地天津”。编辑用前一天示威的群众的诉求做了黑色大字标题:“我们要真相……”(Dat moet ik navragen……);副标题才是新闻的要点:“六场新闻发布会和正在造成进一步损失的灾害,令中国仍然笼罩在神秘之中”(图3 图3见本期封三)。
无人机已经挑起了此次天津大爆炸图片报道的大梁,可以预见的是,这次事件之后,无人机将成为重大突发性灾难新闻报道必不可少的摄影器材,或可成为新闻媒体摄影记者的标准装备。无人机摄影技术培训将成热门,无人机摄影也将成为新闻摄影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无人机航拍的历史意义
无人机航拍照片之于天津大爆炸报道,就如同手机拍摄照片之于“伦敦地铁爆炸案”,必将作为新闻摄影一个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进入新闻摄影史和新闻摄影教科书。
2005年7月7日,刚刚获得2012年奥运会主办权的伦敦,遭遇恐怖袭击,发生地铁系列爆炸案。第二天,即2005年7月8日,国际主流报纸如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加拿大《国家邮报》《多伦多星报》等,不约而同在头版大版面使用了爆炸幸存者、普通乘客用手机拍摄的、极不清晰的爆炸现场新闻照片(图4 图4见本期封三)。
美国《时代》周刊还将这些照片评为2005年最佳照片之一。标志着昔日技术含量很高、被少数人掌握的新闻摄影,已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公民记者正式登上主流媒体舞台,全民摄影的时代到来了。
后来,《纽约时报》专业摄影记者还心怀恐慌地写出一篇题为“职业新闻摄影的挽歌”文章,认为职业新闻摄影将要寿终正寝。
十年前的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让手机照片登上主流大报头版,宣告公民新闻摄影时代的到来,令一些摄影记者看衰新闻摄影而无奈转行。十年之后的2015年,“天津港口大爆炸”让无人机航拍照片登上主流大报头版,宣告普通公民很难掌握的无人机新闻摄影时代的到来,它让人们看到职业新闻摄影的高调回归。
“手机+自拍杆”成为灾难报道的理想装备
天津大爆炸新闻摄影报道中,无人机航拍在静态新闻摄影中大显神威,那么在动态新闻摄影中,则是“手机+自拍杆”大显身手。国际主流电视台罕见地使用“手机+自拍杆”对重大灾难新闻报道进行现场连线直播。
手机,尤其是iPhone手机,其摄影、摄像功能已经相当完善。拍素材、剪片子、做后期,这些以往让电视人“头大”的事儿,在这种手机上动动手指即可轻松完成。相关的配套软件也相当好用,以前可能需要一个团队在机房工作站通力合作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后期制作,在这种手机上十几分钟就可完成,而且质量完全可以达到“播放级”标准。
手机在动态新闻摄影拍摄与传播上的强大功能和优势,远远超出了非专业人士的想象。这也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Will Ripley在天津一家医院前采访受阻的原因之一。“家属”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满大街随处可见的用自拍杆儿拍照片然后发到朋友圈的把戏,居然也可以用作电视直播。
以前,“连线直播”那可是电视台实力与水平的体现和标志,真是一般电视台玩不来的,需要旁边停辆卫星转播车,戴着专业耳麦的一众技术保障人员忙忙碌碌往来穿梭,手里的对讲机兹拉兹拉呼叫不停,特让人有干一番新闻事业的感觉……或者一个摄制组,专业摄像机、高级新闻灯、笨重三脚架、台标麦克风,外加海事卫星……出镜记者也一律西装领带,还有助理恭候在旁随时补妆,明星派头十足,出场即被围观……现如今,眼前这位身着褐色T恤的Will Ripley,一个手机一根杆儿,戴副耳机比比划划“自言自语”,不像个记者倒像个玩家,是挺不招“家属”待见的(图5 图5见本期封三)。
“手机+自拍杆”近两年已有静态新闻摄影记者使用,它免去了爬梯子的辛苦和易摔倒的危险,手杆儿轻轻一举,就占领了摄影制高点,深受摄影记者欢迎。
2015年8月8日,在伊朗马什哈德出版的《舍赫尔巴努报》头版主图,展示的就是一位记者正在用“手机+自拍杆”给政要们拍照。从图片说明的标题“舍赫尔巴努的神器”来看,照片报道的是《舍赫尔巴努报》记者使用新式摄影器材在进行摄影采访。而被采访的政要们也丝毫没有轻视这种采访方式的意思,都十分认真地以最好姿态看着自拍杆上的手机镜头。其实,画面中的摄影者只要手机上网,照片即可实时传回报社,倘若将手机功能设定在拍摄视频状态下,即可进行现场直播(图6 图6见本期封三)。
天津大爆炸,“CNN记者连线直播受阻”让全世界都看到,在动态新闻摄影报道中,手机完全可以取代摄像机、取代编辑机,取代海事卫星,取代录像器、取代监视器。自拍杆儿也完全可以取代三脚架、稳定器和摄像师。“手机+自拍杆”,小巧灵活,功能强大,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关键是它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成本,效率极高,一个人就可以“干全活”了。
此前看到的电视记者“一个人干全活”的,是凤凰卫视驻俄罗斯首席记者卢宇光2008年8月8日在南奥塞梯采访俄罗斯与南奥塞梯战争。卢宇光将摄像机架在三脚架上,将液晶显示器拉出来,做180°旋转,作为录像器和监视器用,看着这个显示器里的自己,即可做出镜报道(图7 图7见本期封三)。
从卢宇光到Will Ripley,7年时间,在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推动下,动态新闻摄影已经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仿佛一夜之间,电视记者再不需要那么笨重的器材,随时随地都可做连线直播了。
毫无疑问,“手机+自拍杆”将成为视听媒体对突发灾难新闻做现场直播报道的理想装备,目标小,不招摇,便伪装,易突破。即便是被发现,受阻挠,在收回自拍杆的过程中仍可继续直播,还可以极为特殊的低视角展现极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给观众。即便是设备被没收、内容被“删了”,对记者和媒体来说也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因为所拍内容已经完成了媒体传播过程,储存到了电视台的电脑上。
在此次重大灾难新闻的采访报道中,更多的视听媒体派出了一个人就可以“干全活”的记者。无论是在新闻发布会上,还是在随机的街头采访中,一手拿话筒拾音,一手拿手机录像的记者并不少见。电视上看到,拦住李克强总理问出“英雄没有编外”那位香港记者就是这样一种采访姿态(图8 图8见本期第96页)。
郭建良/青岛农业大学教授。
本文为作者承担的该校社科课题“海外报纸图片研究”内容之一。
记者,再也不是传统印象的记者。手机正在改变记者,改变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