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公共外交与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
□吴信训
当今世界,由新媒体搭建起的贯通全球的智能传播平台和新媒体文化空间,已经显示出了重塑国家文化疆域的重要媒介力量。这对增强中国文化全球影响力、扩大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①他还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 ②这对我们在新媒体时代如何进一步开展好中国形象塑造和国际传播给予了重要指导和启示。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长期以来,西方主要国家政府和媒体对我国官方的新闻传播抱有极深的成见,不仅千方百计诋毁我们的国际传播,甚至极尽歪曲造谣之能事。迄今为止,还有不少西方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存在误读,很大程度上就是他们对中国的印象主要来源于西方媒体对中国报道的歪曲镜像,较多受制于对其造成的刻板印象偏见。
另一方面,伴随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进程,各国人民直接相互交往接触的空间日益宽广,在这种条件下创新国际传播,尤其需要善于充分运用新媒体科技所造就的世界民众可以更直接、更生动交流的文化空间和条件,充分注意发挥有广大民众参与的公共外交功能,引导国际民众更亲切地接触当代中国,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这会是突破西方媒体镜像的壁垒,消除国家形象的传播误解,减少国家形象的文化折扣,有效增强中国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的重要新路径之一。
今天,新媒体尤其呈现出对全球青年群体巨大的媒介亲和力、观念穿透力和文化影响力。它们是青年群体触感外在世界最重要的媒介平台。与争取改变前几代外国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刻板印象不同,通过有的放矢的新媒体内容生产与应用策划,以及价值引导,有可能最便捷最有效地争取国际青年的新媒体舆论场,传播中国文化“正能量”,进而使国际青年群体获得全新的中国文化体认和中国国家形象的完整镜像。
在全球化日益深刻的当今时代,公共外交正在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一个亮点。尤其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公共外交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与形势。我国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杰出代表之一的赵启正先生曾论述指出:“‘公共外交’包括了‘政府外交’以外的各种对外交流方式,包括了官方与民间的各种双向交流。交流的目的是直接促进外国公众提升对本国的认识,这将影响外国政府改善对本国的政策。”“可以认为在国家交往活动中,政府对公众、公众对政府、公众对公众,只要有公众参与的就属于公共外交的范畴。” ③由于今天的中国公众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而且还在日益丰富的在国际社会中活动的机会,公共外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多样性。各国高等院校师生之间的国际文化交流也非常活跃和丰富。实践也昭示我们,在中华民族实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宏伟战略之际,更加自觉地具备公共外交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丰富多彩地开展好公共外交,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
由于数字科技的神奇威力,当今时代也是一个新媒体日新月异的时代。而在新媒体开发与应用中,呈现出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新媒体接触最敏锐、应用最活跃、沉浸最深入、人数最众多的群体是年轻人。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56亿,占网民总数的41.5%。④其中,大学生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群体。
从公共外交的视角来看,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应用新型媒体的又一个优势值得发挥。
近年来,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提速,尤其是3G、4G技术的相继登场,高清视频制作设备的日益小型化、廉价化和智能化,在新媒体的内容传播形态创新方面,有一种形态日渐火爆,那就是“微电影”。
“微电影”(Micro Movie)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众所周知,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也是一个网络化时代。由于当今时代在信息传播中呈现的某种“碎片化”、“快餐化”特征,很多人(尤其是青年群体)把网络化时代也形象地称之为“微时代”。“微电影”就是意指“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微电影”因其具有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以及短小、精练、灵活的特点,并依托随身可携带的袖珍相机、摄影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和无往不届的互联网,迅速成为“草根大众”特别是青年反映生活、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艺术形式。
若从电影艺术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可以看到,“微电影”与国外早已有之的“电影短片”在内涵上是相通的。
美国《微电影创作:从构思到制作》一书的作者丹·格斯基曾论述道:“电影短片和电影一样,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所有的早期电影都是短片。到了20世纪10年代中期,虽然常规长度的故事片上升到引人注目的位置,但短片仍然深受欢迎。因为两部短片可同场放映。凭借查理·卓别林、巴斯特·基顿、劳拉和哈迪的参演,电影短片也成了头条新闻。可是后来,短片不得不服从于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式和审美趣味。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只有少数短片能在美国影院上映。”“好消息,短片又回来了。因为电影节、有线电视网络、专业家庭录像和互联网,现在筛选短片比过去一百年有了更多的机会。短片的观众群日益壮大,短片的需求量日益增多。” ⑤
近几年,微电影的浪潮席卷全球,尤其是激发了青年大学生的创作热情,也给电影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微电影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我国,同样如此,微电影创作不仅是个人爱好者的行为,也更成为高校、媒体、公司、社团等社会组织都日渐关注并积极参与组织的规模型社会活动,产生的社会意义日渐扩大。在国内,各种类型的微电影大赛此起彼伏,已经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我们注意到,当这种活动发展到国际交往领域的时候,其对“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颇具一种特殊的价值。如:
为了发现和培育在电影方面具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展示全球大学生的创作才情,促进各国青年和民间的交流,2013年,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影视学院、文学院和“菜鸟创意市场”网站,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陕西卫视、中美民族文化交流与合作研究倡议组织、美国公共电视台(PBS)、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等机构共同发起,举办了“中美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并作为迈阿密国际电影节(MIFF)和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的特别单元活动。大赛2013年6月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正式启动。在中美高校中征集4类题材的微电影作品参赛。包括单元1:“中国梦”、“美国梦”(感动心灵的人和事);单元2:“民俗与民族文化”(有益于增强国际交流、富有特色的民俗、民族文化);单元3:“绿色生活”(倡导绿色、自然、环保的生活理念与方式);单元4:蕴含“真、善、美”的其他题材。作品类别纪实类、剧情类、动画类均可。
大赛在中美高校中激起了热烈的响应。收到大量参赛作品。在2014年3月的“迈阿密国际电影节”单元的评奖与展映中,有8部中国大学生的微电影入围终评决赛。有3部作品分别获得“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技术奖”。在迈阿密和奥兰多举行的展映活动中,中国大学生的作品通过大学生的视点讲述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方方面面的生动故事,深深感染了美国观众,赢得热烈的掌声。美国参赛大学的领导和师生纷纷希望继续办好这一活动,并欢迎到自己的校园举办。作为大赛美国主办方之一的迈阿密达德学院向中国国家汉办发出了一份图文并茂的长篇报道《中美大学生微电影比赛登陆迈阿密国际电影节》,国家汉办网站给予了显要刊载。
在2014年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单元的评奖与展映中,则有19部中外大学生的微电影作品获得了“国际学院奖”。还举行了“国际电影节精英论坛——青年微电影:培育与前景”,深入阐释了青年微电影的重大价值,充满了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同时也引发了所有参与者更深刻的思考。
2014年7月,西班牙马拉加大学面向学生和市民举办了一个暑期课程,主题是《中国:龙的觉醒》,特邀请笔者去担任主持课程的主席和主讲。考虑到受众不只是学生,还有很多市民,宜通俗生动易懂,于是,在“中美大学生微电影大赛”的作品中选了几部作为典型案例,通过放映观赏影片,再引申开来,结合大学生们的镜头中所生动展示出的改革开放中国的丰富多彩故事,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比如,由上海大学的学生和在上海大学留学的美国大学生联合拍摄的《上海·宁》,反映的是上海的公园如何成了老人们的乐园。晨练、地书、欢歌、曼舞……一幕幕欢快的场景,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受众,实实在在地使受众们感受到崛起的中国在如何努力解决全世界都面临的“老年社会”的难题,纷纷感慨不已。
这些微电影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今天中国大学生对中国崛起的理性认知。展示了中国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中国大学生的微电影,反映的是大学生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洋溢着青春的率真,对理想价值的憧憬,会使西方民众更感到影片所带来的信息的鲜活,更有利于他们感受中国人的心灵,认知中国的形象。西班牙的朋友们说,这些微电影使他们感到了美好的中国,友好的中国人! 大学生微电影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很好地发挥了公共外交的功能。
由于微电影特有的艺术形式,需要创作者在较短的篇幅中形声并茂地反映一个题材,并能有吸引力地抓住受众,所以需要创作者更敏锐地观察生活和提炼生活,更巧妙地构思情节与结构,更精致地调动镜头、音响、光影、色彩、节奏等表现技巧,更贴心地体会与把握不同受众的审美需求。事实充分说明,通过微电影创作,可以有力地培养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的能力。特别是伴随4G、5G等新型宽带网络技术的登场,移动视听内容传播会成为更广泛的大众信息消费,微电影、微视频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市场。我们应该更好地加以运用和推广。尤其是作为新闻传播、影视艺术等相关学科,更应该在人才培养、精神文明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不断探索积累新经验,让微电影能有力地引导和熏陶大学生培育健康情怀,发挥创意才情,创作精彩作品,成为在新兴媒体内容百花园中一株绚丽茁壮的花树!■
注释:
①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12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12月30日
②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8月19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_2.htm
③赵启正:《全球对话网络——我对公共外交的再认识》,《公共外交》季刊2010年冬季号总第4期
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qsnbg/201406/t20140611_47215.htm⑤[美]丹·格斯基著:《微电影创作:从构思到制作》第10页,文汇出版社2012年版
作者系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文化繁荣与新媒体发展研究基地主任,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