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概念辨析及深度探源
□丁柏铨
【本文提要】深度报道是某些通过展示宏观背景,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包括因果分析)、解释或预测并达到相当深度的报道的总称。本文就深度报道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对有关如何将深度报道做深的已有观点进行了商榷和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度报道实现深度的路径:采访体现深入性,思想体现深刻性,视野体现宏阔性,背景体现厚重性。文中结合实例进行了论析。
【关键词】深度报道 概念 类型 深度
【中图分类号】G212
在自媒体时代,探讨深度报道这个老话题有了新意义。
人人手中都有了处于移动状态的“麦克风”。作为社交类媒体的自媒体,担当起了传播新闻信息的相当一部分职能。包括自媒体在内的新媒体,使传统媒体受到了极大挑战,特别是纸媒,正显出式微之势。“全民皆记者”的现实状况,使专业记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所幸的是传统媒体手中握有深度报道这样一张王牌,可望在与以碎片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自媒体的竞争中胜出。而原创的深度报道,则会使以转载新闻为主的门户网站望而兴叹。深度报道——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手中的“利器”,这大抵是新闻业界和学界的共识。
而前不久澎湃新闻上线,使深度报道得以再展雄风。澎湃在传媒界刮起了一股旋风,堪称是新闻业界的新闻,同时也是值得研究的“澎湃”现象。其定位于“时政和思想”。作为一个“项目”,它是报媒《东方早报》改革的新成果和合乎逻辑的延伸、发展、创新。其理念之一就是做好深度报道。有同行评论说:“澎湃的新闻内容以深度报道见长,有的注重找到新闻当事人以跟进、还原新闻事实……有的注重在某新闻报道或者事实基础上,注重澎湃新闻记者的多元解读和深入思考。” ①澎湃自上线以来,它所刊发的、体现出上述追求的深度报道《令政策的平陆往事》等,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这些,就是笔者重谈深度报道话题的背景。
对深度报道概念的不同诠释
在新闻传媒所生产的各种新闻产品中,深度报道历来广受业界人士和受众青睐,甚至被视为媒体及媒体人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在仅有现在常说的传统媒体的过去时代是如此,在自媒体勃兴以后的当今时代同样是如此。诚如《记者眼中的调查性报道》一文辑录一记者的感言所说的那样:“信息技术的发达使我们更容易对世界有越来越多的了解,但一般得来的信息大多是碎片,只能提供观察真相的一个维度,表面化、浮浅,有时还有偏颇。调查性报道可以让公众看到事件的全貌、前因后果,以及事件背后的社会运行逻辑。” ②此言向人们说明了一个道理:在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自媒体时代,调查性报道依然没有失去其存在价值和特有魅力。而调查性报道只是深度报道中的一个品种。
在对深度报道持肯定态度方面,人们不存在多大异议;但在对深度报道概念进行界定时,学界和业界就多有不同意见了。一位研究者在题为《深度报道的特点及展望》的论文中概括说:“有人认为,深度报道是思想上有深度的新闻报道;也有人认为,深度报道是更长更详尽的报道;还有人认为,深度报道是一种解释性报道。不同新闻媒体对深度报道的诠释各有不同。” ③前面三个“有人认为”,是对深度报道的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界定;最后一语,则应是此研究者自己的结论。
就以上论述,笔者想发表两点不同看法。
第一,说“新闻媒体对深度报道的诠释各有不同”,并不准确。人们对于深度报道概念的理解和界定各不相同,这是事实;然而似乎并不能说“不同新闻媒体对深度报道的诠释各有不同”。新闻媒体作为特定机构,它(们)所体现的理念,也就是对它(们)有着主导作用的媒体人的理念。媒体本身不可能对深度报道作出这样那样的诠释。与其说是媒体在对深度报道进行诠释,不如说是媒体人或学者在作出诠释。在对于深度报道的理解问题上,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种理解上的差别,更多地并非随媒体而有异,而是因人而有别。
第二,对深度报道的上述三种界定,各有弊端。(1)解释性报道仅是深度报道中的一种。说“深度报道即解释性报道”,理解未免狭隘,疑是未能穷尽所有应当属于深度报道的报道(例如,属于独立文本的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属于非独立文本的连续报道、组合报道等,就未能进入定义者的视野)。(2)将深度报道定义为“更长更详尽的报道”,也是有偏颇的。此论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更长更详尽”缺少参照系和比较对象,于是就显得毫无意义。一篇六七百字的消息,与二三百字的短讯相比,可说是“更长更详尽的报道”了,但它比之三四千字的通讯来说,只能算是小型报道,必定与深度报道无缘。二是“更长更详尽的报道”,未必就是深度报道。如果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那么就无深度可言。(3)“思想上有深度”的报道,不一定就是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毫无疑问必须具备“思想上有深度”这样的品格;但除此以外,似乎还应符合其他相应条件(后面会有所涉及)。
笔者认为,深度报道是某些通过展示宏观背景,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包括因果分析)、解释或预测并达到相当深度的报道的总称。写得有深度,这是深度报道的必备条件;反之,则肯定与深度报道无缘。除此以外,取用相当丰厚的背景,也应是深度报道不可或缺的要件;如一篇作品,其中的背景材料有限且单薄,则不配被称为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并不是独立的文体概念。其所指,不是与消息、通讯和新闻评论相并列的一种独立文体。深度报道的呈现形态,有时是单篇通讯,有时是由若干篇通讯组成的系列,有时则是数篇消息和通讯共同构成的组合性的报道单元。因此,对于深度报道,不宜仅仅将此局限于某一种或者某几种文体。既然是报道,独立文本的深度报道当不包括新闻评论;而组合式的深度报道则另当别论,可含新闻评论。
深度报道的类型,不外乎如下两种:一种是独立文本的深度报道,如某些体现出深度报道理念和效果的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深度人物访谈等;另一种是非独立文本的深度报道,如某些跟踪报道(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以及以特殊的版面编辑形式出现的组合报道。
本文所探讨的深度报道的深度,当是涵盖各类媒体的各种深度报道的。
对深度报道之深已有探讨的评析
有研究者指出:“顾名思义,深度报道与其他报道形式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其深刻性。要想做出好的深度报道就必须在‘深度’二字上下工夫。”并进而就实现深度进行了探讨,提出:深入采访是基础;搜集背景资料,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练就一双“透视眼”;亮出有见地的观点。④做到了上述四条,就体现了深度。笔者基本赞同这位论者的观点。但总觉得“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应当也在“练就一双‘透视眼’”的范围之中。“亮出有见地的观点”是不错的,但以“选择独特的角度”和“用事实说话”来作说明,给人的感觉是论述还可以更深刻些。
其实,早些年就有研究者就深度报道提出了一系列精辟见解。有一位研究者曾这样说过:“深度报道的核心是一个‘深’字。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就是‘求是’”,“思想性是深度报道的灵魂”,“深刻性是深度报道的生命”,“全面性是深度报道的内涵”。深度报道应当“深”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热点”切入;二是事实说话;三是背景分析;四是思辨色彩;五是宏观审视;六是见解独特;七是意识“超前”。⑤
以上所论,从总体上说是很有见地的,富于启发性。笔者非常赞同“深度报道的核心是一个‘深’字”的观点。关于“灵魂”、“生命”、“内涵”的见解甚为独特。把握住这些方面,也就从深层次上把握住了深度报道的特质。所提出的深度报道应从七个方面求深的论述,提供了思考问题和进行实际操作的很好的思路。
略感不足的是如下三点:
第一,关于客观报道和深度报道
“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就是‘求是’”,此语有待斟酌。将深度报道与客观报道相对应,似乎有所不当。与“客观报道”相对的,是非客观报道(主观性很强的报道);与“深度报道”相对的,是非深度报道(不具备深度报道品格的报道)。而说前者的基本要求是“实事”,后者的本质要求是“求是”,就更值得推敲了。按照毛泽东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求是”即探寻客观事物的规律。笔者认为,做得好的客观报道不可能仅止于罗列客观事实本身。“实事求是”,当是对上述两类并无对应关系的报道的共同要求。
第二,关于思想性、深刻性和全面性
此处有一个逻辑上如何更严谨的问题。思想性、深刻性和全面性,其实并不是在同一个逻辑层面上(“思想”加“性”,与“深刻”加“性”、“全面”加“性”,逻辑结构不一样)。思想性涉及报道的思想观点、思想内容,衡量的是记者有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以及思想见解的正确程度和深刻程度;深刻性涉及报道的深邃程度,衡量的是报道有没有穿透力;全面性涉及报道对面上的情况是否该关注的都关注到,衡量的是报道是否有所缺失和遗漏。有思想性的报道,往往是有自己独特见解和深入思考的报道,这就会与深刻性所涵盖的内容,或有交叉或有重复。
第三,关于深度报道求深的七个方面
深度报道求深的七个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具体而言,有思辨色彩、在宏观视野中进行审视、运用背景分析、呈现“超前”意识——这些,大致都是深度报道应具备的品格,可以凭上述诸点区别于非深度报道。然而,“热点”切入、事实说话、见解独特,似乎并不是深度报道所特有的,也应是虽不一定能以深度报道命之然而堪称上乘之作的报道应具备的特点。
深度报道求深涉及的四个方面
那么,深度报道究竟应该如何求深呢?在研究者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倾向于对如下几点进行强调:
第一,采访体现深入性
深度报道的深度其实是可以溯源的。源头在于采访所达到的深度。为撰写深度报道,记者进行的采访应比撰写一般报道进行的采访更全面、更深入、更充分。如果在采访彼前道工序上浅尝辄止,那么在写作此后道工序上要出深度报道,只能是奢望。
记者进行深入的采访,题中应有之义是到现场进行采访。有论者说:“各种新媒体、新渠道的出现为记者提供了一个捕捉新鲜事物、联系各方信源的快捷有效的途径,人们习惯于通过网络‘知天下事’。恰恰是这样,让记者进入现场才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在网络时代,大量的信息远远超过了人们的经验范畴,碎片化的信息也常常使人们感到更加困惑,这就需要专业人士亲临事件发生地,全面地报道事件并提供合理的解释。” ⑥对此,笔者深表赞同。在网络时代,记者从网上获得信息是必要的,但不能代替到现场进行采访,不能代替由记者对各种材料所作的甄别、整合、思考和报道。
所谓深入的采访,既包括现场采访,又不局限于现场采访。记者通过在现场所作的采访,以及在现场之外进行的采访,清楚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现象本质、因果联系、细枝末节、隐微之处,方能为深度报道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特别能够显示出深度的,是追根溯源,不断探寻造成特定结果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满足受众不仅希望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且想知道此事为什么发生的新闻需求。多年前,一篇题为《豫南庄户纷纷举行交接仪式/取下神像挂地图/上蔡新华书店说,农民一年买走17500幅》的报道,给我们以如何深入采访、追寻原因方面的启示。如只是采访上蔡新华书店并到此为止,记者无论如何不可能发现农民把地图买回家去挂在中堂、以地图置换神像这一富于深意的现象。如果不进一步深入采访,就不可能了解那么多鲜活而又富于内涵的故事,就不可能形成包含多重义项的文本结构(展示农村面貌的改变、农民生活状态的巨变、农民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变化等等)。《南方周末》记者关于唐慧案的报道、《中国青年报》记者关于被同班同学冒名顶替上大学的罗彩霞一案的连续报道,都显示出采访的深入和周密。
第二,思想体现深刻性
有记者在谈到深度报道时说:“报道不是一个各方观点的简单罗列,实际上是有价值判断的,当然也有一些新闻事件一时扑朔迷离,就像一个罗生门,这时需要的只是尽可能客观呈现。当采访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支持你的判断时,就需要对采访的东西进行剪裁,把最核心和最重要的部分提炼出来。我一直很认同一个观点,最困难的不是说出真相,而是说出全部真相。全部有两层含义,一是整体,对问题全局的把握;二是深刻,进入本质,不流于表面,从真相到全部真相需要付出极大努力和极高代价。” ⑦
确是如此。做深度报道的记者要能比普通受众和其他记者高看一眼,深看一层,有自己通过独立思考所获得的真知灼见,文中每每有鞭辟入里之思、之见,让人看后大呼过瘾、佩服。当然鞭辟入里之思、之见中也包括通过采访专家,借用“外脑”提出旁人尚未提出过、想到过、深谈过的观点和妙思。
从历史上看,关于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一组被称为“‘三色’报道”的系列报道、长篇通讯《命运备忘录——38名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境遇剖析》《决策为何连连失误》等,都体现出了相当深刻的思想性,从而形成了很强的穿透力。
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城市河流,让我们重新认识你”系列报道、《晒晒166个公章》《“三问”温州金改——6000亿民间资本大多仍在观望》《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等,都体现出了思想深邃之处。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篇。
该通讯由五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太行之梦——一个永不坠落的理想;太行之气——一派正大沛然的气概;太行之力——一种滴水穿石的坚韧;太行之爱——一首奉献当代的颂歌;太行之魂——一曲民族精神的咏叹。五部分的关键词分别是“梦”、“气”、“力”、“爱”、“魂”。从“梦”起笔,由“魂”收笔。由各部分内容支撑起来的全篇通讯,最终落脚到“魂”(这同时也是红旗渠精神的最重要的内核)上,从而很好地揭示了守望精神家园的红旗渠精神这样一个颇具深刻性的主题。而恰到好处地引用《山海经》《开辟衍绎通俗志传》《淮南子》《列子》等古代典籍中的名句,既显示了通讯的深厚文化底蕴,又使得作者的理性思考得以提升,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第三,视野体现宏阔性
如果只在一个小小的点上掘进,报道也完全可以写得颇有深度;然而,这很难说就已经契合了深度报道的要求。因为在深度报道中,思想的深刻性总是与视野的宏阔性紧密相连的。根据笔者的理解,深度报道是实现了点与面、深与广的有机结合的报道。如果仅有点而不及面、只有深度而无广度,这样的报道可以是比较深刻的报道,但似乎并不能用“深度报道”的称谓来指称它。
新华社记者赵承等写就的具有深度报道特质的通讯《在历史灾难中实现历史进步/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体现了极为宏阔的视野。作者们在通过2010年中国的自然灾害向人们提出警示时,在古今中外的时空范围内进行考察。有对是年全球自然灾害警示图的环顾:海地地震、冰岛火山喷发、巴基斯坦洪水肆虐、日本等国遭遇罕见高温、俄罗斯大火等;有该年度中国多地遭遇的干旱、洪涝、地震、台风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清单。——这是对同一时段不同空间中的自然灾害的横向考察。此外还有在历史路口的回望:从大禹、张衡到李冰父子、刘彝等,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灾害的无数次周旋中,从来不缺乏智慧和力量。——这是对同一空间中古往今来情况的纵向考察。由此,全篇通讯在彰显视野的开阔性同时,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
就一个问题的方方面面采访多位专家和权威人士,并且恰到好处地直接引用他们的原话,这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深度报道作者宏阔的视野,同时也使整个作品显得厚重且毋庸置疑。还以该作为例,记者采访并引用其原话的人物有11位,他们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史培军,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主任刘洪滨,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泥石流研究室主任胡凯衡,中国地质灾害监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传正,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利顶,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王凯,全国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等;此外还采访了若干基层干部和村民。由此,我们可以深切地感悟深度报道之深从何而来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了。有必要顺便提及的是:记者不必也不该把自己想说的意见一股脑儿都说出来,过多的、不甚精彩的议论容易使人心生厌烦;而如果能够较多地、自然地引用权威人士所说的警句妙语,报道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第四,背景体现厚重性
深度报道使用背景材料,一般报道也常常使用背景材料。那么,两者使用背景材料有何不同呢?
在属于一般报道的消息中,背景的地位是“当用则用,可无则无”(并非可有可无)。不使用背景材料的消息也很常见;消息使用背景材料,往往只是点到为止,文字极为省俭。背景所起的作用,或为说明(解释),或为烘托,或为对比。背景旨在帮助受众理解新闻事实的意义和价值。在属于一般报道的通讯中,背景材料也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其作用与在消息中的作用相似。
《“本地企业发展快,群众都坐着火车又回来了”/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该作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写到第五届创业明星古顺风回报家乡的是投资1.5亿元的生态农业科技园(按古自己的说法,“公司已促使2500亩土地实现流转;1亩地2万元的效益,完全可以让村民不出村就挣钱”),记者为此而交待的说明性背景材料是:“自2008年起,兰考县委、县政府每年春节都举办‘返乡创业明星评比活动’,在评出的52名创业明星中,无一不是上世纪90年代从兰考走出去的务工人员。”交待背景材料仅用了几十个字,甚是简洁,但却很好地完成了对叙述主要新闻事实所起的帮衬作用。
而在深度报道中,对丰厚的背景材料的使用、分析和解读,是报道实现深度的重要环节,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没有丰厚的背景材料就没有深度报道。
在由新华社播发的题为《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获第17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的作品中,作者们就标题所示的新闻事实,多次穿插交待背景材料:美国现代旅行家保罗·泰鲁曾经有过“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到不了拉萨”的预言;此前世界的最高铁路是秘鲁利马至万卡约的高原铁路;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从现在的西安到拉萨,走了近3年,今天,从北京到拉萨仅需48小时;等等。在该篇作品中,背景起到了使报道增加厚度和深度的作用。这虽是一篇消息,但在背景材料的使用方面,却体现出了深度报道的一个方面的品格。当然,作者们并没有刻意将这篇消息写成深度报道,但此作应该可以算作“准‘深度报道’”。
以通讯的形式出现的深度报道,不仅使用背景材料,而且对此进行分析和解读。这是与一般报道使用背景材料的相异之处。上文提及的《在历史灾难中实现历史进步/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在涉及中国自然灾害警示之一的减灾命题时,作者以使用背景材料和对背景材料进行分析的方式说话。作品所给出的背景材料中,有的是以数据的面目出现的。一组数据为:从1949年至2009年,中央和地方共计安排投资1.2万亿元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3.93万亿元。作者并没有到此为止,紧接着引用胡鞍钢的观点:减灾意味着增产,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量,就等于增加国内生产总值。防灾减灾不仅更经济,而且更人道。在此基础上,记者进一步就数据和专家的意见发挥说:“我们要舍得花现在的钱,买未来的安全。令人欣慰的是,在自然灾害的一次次冲击中,这朴素的道理正被更多的人进一步领悟。”由此似乎可以说,记者们既利用了背景材料,又超越了背景材料,使受众获得了更多的启示。■
注释:
①@SJC丽媛:《Part02.上海媒体新力量》,mp.weixin.qq.com② 见http://news.163.com/11/0127/03/6RCICA2P00014AED.html
③沈海荣:《深度报道的特点及展望》,《军事记者》2006年第4期
④蔡丽:《如何让深度报道有深度》,《新闻传播》2014年第5期
⑤杨振武:《抓独家新闻和深度报道增强报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新闻战线》2008年第4期
⑥刘扬:《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求新求变》,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 2014/0701/c192374 -25225273.html
⑦张垒:《今天,我们如何坚守深度报道?——来自第五届全国深度报道研讨会的观点与方法》,http://www.donews.com/media/201407/2818647.shtm
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