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数据新闻报道的探索与尝试
——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据”说系列报道为例
□常江 文家宝 刘诗瑶
【本文提要】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国内最早采用大数据技术对新闻形态进行系统、持续“改造”的栏目——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进行探索性的个案研究,旨在对大数据技术影响传统电视新闻形态的机制进行观察和阐释。研究发现,尽管大数据技术在总体上提升了电视新闻的可观赏性并直接带来了收视率的提升,但数据呈现并未成为有机的新闻叙事元素,而现有的编排方式也无法满足潜在受众对大数据新闻的特定预期与需求,这些或许可以为国内大数据新闻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数据 电视新闻 中央电视台 晚间新闻 数据新闻 【中图分类号】 G212
大数据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运用,以及大数据技术对传统新闻形态的影响,是目前学界和业界十分关注的话题。国内电视新闻领域最早系统性使用大数据技术“改造”传统新闻形态的当属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栏目于2014年1月底开始推出的“据”说系列报道,本文以该栏目相关报道为案例展开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经验资料。
一、数据报道提升了节目收视率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日播新闻节目《晚间新闻》创办于1985年,在1994年改版后成为对《新闻联播》的必要延伸和补充。节目在每晚次黄金时段(22:00)播出,是该频道早、午、晚、夜四档综合新闻中最晚播出的一档。作为一档以播报消息、资讯类新闻为主的综合性新闻节目,《晚间新闻》重点关注国内热点新闻,注重对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做出权威解读,同时在选题上日益向民生新闻倾斜,使得栏目不仅在央视的新闻节目中有广泛的影响力,更在国内“夜间时段”的新闻栏目中占有重要的收视份额,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夜间时段”新闻栏目之一。
2014年1月25日,《晚间新闻》正式推出大数据报道形态,名为《“据”说春运》,首次以大数据形式展现春运期间国内民众的“大迁徙”。其后,又相继推出《“据”说春节》《“据”说“两会”》等系列。截至2014年3月15日,《晚间新闻》共播出大数据报道23期,成为国内最早系统、持续地通过大数据技术改进电视新闻播出形态的栏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以1月25日~2月6日《晚间新闻》的收视数据为例,可以直观地看到“据”说系列对于收视率的贡献。在此期间播出的12期节目均包含“据”说板块。从(图1 图1见本期第75页)可以看出,这12天里除1月31日(农历年初一)和2月2日(农历年初三)外,其余10天的收视率均高于《晚间新闻》前三季度的平均收视率,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据”说系列与高收视率之间具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
从已播出“据”说系列的内容,不难发现央视同时与多家互联网企业展开数据合作,包括百度的地图与检索数据、新浪的微博数据、360的网络安全数据和可视化支持、腾讯QQ与微信的社交网络数据、阿里巴巴的交易数据以及拓尔思的数据分析技术等等。因此,以往关于春运和春节典型的、个案的、具体的报道在今年开始转向了以大数据为支撑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报道,海量的数据最大限度地向观众展现了立体的、丰富的、动态的、全面的春运现象。
本项研究即以上述23期“据”说形态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文本分析和受众访谈等质化研究方法,对引入大数据技术后的《晚间新闻》的节目形态进行描述性与阐释性的研究,通过对信息呈现方式的变化、新闻编排与叙事结构的变化以及潜在受众的接受情况的分析,尝试发掘大数据技术对传统电视新闻形态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数据报道的形式及特点(一)信息呈现形式的变化
大数据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直接体现在新闻呈现信息形式的变化。这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抽象数据的可视化;第二,数据呈现与传统视觉表现手段的结合。
以1月25日首播的《“据”说春运——“大数据”展现“大迁徙”》为例,节目一改以往派出记者在各大车站蹲点报道春运的形式,引入百度地图LBS定位大数据,在屏幕上直观地向观众展示全国范围内春运人潮流动情况。虽然节目时长仅为3分33秒, 但采用百度LBS开放平台分析手机用户的定位信息,映射出手机用户的迁徙轨迹,数亿用户的迁徙轨迹就构成了一张实时变化的动态图,随之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相关数据:哪条返乡之路最热?从北京回到哪个城市的人最多?并通过数据和“迁徙”图说明了“成都往返北京”的线路最热、“‘逆向过年’开始流行”等这些公众关心的话题。这显然极大提升了节目的可视性,使得信息的传播和接受更为顺畅(图2 图2见本期第76页)。
在《“据”说春运》和《“据”说春节》系列的尝试取得良好的收视反响后,《晚间新闻》又在2014全国“两会”期间推出了11期《“据”说“两会”》系列,并以主播顾国宁的形象为参照塑造了基于数据的可视化形象——“数据哥”,主播顾国宁的称谓也从“数据观察员”变成了“数据哥”。“数据哥”形象由老百姓最关注的热门词汇组成,比如医疗、教育、环保、网络、环保、消费、改革等,让观众一眼就能看到两会期间都有哪些热点话题,这一虚拟形象可被视为新的、数据化的信息呈现方式与传统电视视觉风格的有意识的结合(图3 图3见本期第76页)。
从 “据”说系列节目的形式和内容来看,《晚间新闻》对于从数据中挖掘新闻、提炼新闻已经表现得相当熟练,呈现给观众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有趣。除使用各种数据和图表来讲述春运和春节故事外,《晚间新闻》还在每期“据”说系列中适时地穿插记者的街头采访、体验、现场报道等更接近事件现场的画面来进一步强化主题报道,使得数据呈现和电视新闻的视觉表现手段相结合。如1月29日《“据”说春运”——“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主题报道中,节目插入了记者让采访对象给家里爸妈打电话说“我爱你”的场景,记录下了电话两头子女和爸妈的言行和反应,令人印象深刻。
(二)节目编排与新闻叙事的变化
新闻节目的编排与新闻故事的讲述,既是电视新闻从业者如何“选择”与“重组”素材的过程,也是新闻话语得以形成的“过滤”和“排列”机制。新闻话语结构不仅代表着特定的报道框架,还能传递出各种由话语生产者指定的“隐含”的意义。新闻文本宏观结构包括新闻的主题结构和图式结构:新闻的主题结构主要指报道的基本事实;而图式结构指“总体的句法来限定话题或主题在实际文本中插入或者排列的可能形式”。简而言之,图式结构就是新闻报道如何插入或排列标题、导语、主要事件、后果、环境、以前事件、历史、口头反应、预测与评价。①
我们随机抽取四期“据”说系列报道(1月25日、2月2日、3月8日、3月11日)进行节目编排与新闻叙事角度的文本分析,结合对节目收视率走势数据的参考,以期分析大数据技术是如何影响新闻话语形成机制的。
(表1 表1见本期第76页)根据图式结构原则对这期 《“据”说春运》大约3分钟的节目内容进行叙事单元的拆分。在讲述“春运迁徙”这一事件时,节目提供了“春节期间迁徙总人口”、“总体迁徙分布图”、“迁徙最热路线排行榜图”三个背景,重点讲述了“成都成为最热迁徙地”的核心事件,并且引出了“老人成为逆向迁徙的一股力量”的后果,并向前追溯了“小夫妻为过年回谁家纠结”的归因。在节目最后,主持人通过口语表达,对这个新闻事件进行了适度评价。不难看出,一则“据”说春运报道涵盖了图式结构的大部分内容,即其基本涵盖了关于春运迁徙的重要信息,即“谁迁徙”、“向哪里迁徙”、“为什么迁徙”和“以后该怎么迁徙”的叙事指标。但是因为它具有用数据说话的鲜明特征,而数据是难以独立完成叙事的,因此制作者只能提供大量的数据背景以支撑核心事件,否则这则新闻并不足以成为一个完整的新闻故事,而至多只是一些零碎数据拼凑起来的新闻片段,这使得这档专栏的定位稍显模糊。
从本期节目的收视率来看,可以明显看出收视的峰谷分布。因为“据”说专栏之前,正好播出的是有关网球运动员李娜的新闻,突然转换到一个偏严肃的栏目,受众容易产生一种排斥和冷淡,因此在栏目开始的前半分钟,收视率持续走低。但随着主持人顾国宁的叙述和大屏幕上数据的滚动,渐渐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并在22:08分左右形成收视的最高峰,此时正在播出的是“老人逆向过年”的话题。可见“老人逆向过年,小夫妻不再纠结”是令很多电视观众感同身受的贴切话题。
(表2 表2见本期第77页)是根据图式结构原则对2014年2月2日《“据”说春节》大约5分钟的节目叙事单元进行拆分的结果。可以看出,节目提供了作为背景的“春节娱乐方式排行”和“灯会花市庙会情况”,重点讲述了“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的游客密集分布热力图,然后对游客出门前进行网络搜索的内容进行了呈现,最后用一条趣味消息作结,呈现了普通百姓因为春节出行而发生的有趣故事。这则新闻基本也提供了主题“春节去哪儿玩”的主要内容,包括“去哪儿玩”、“各地玩什么”、“为了玩做什么准备”等内容,利用数据的优势,使得人流热力图成为一个极大的亮点,直观生动地代替了以往口语播报“成都预计有多少游客涌进”之类的单薄信息。
(表3 表3见本期第77页)是根据图式结构原则对2014年3月8日《“据”说两会》大约4分钟的节目叙事单元进行拆分的结果。节目首先提供了背景“关于保障房的国家政策”、“百姓期待的保障房的模样”和“分类调控政策”,然后重点围绕“北京保障房”的主题进行新闻事件叙述,呈现了“北京的保障房在哪儿”和“北京的保障房与医院的地理位置关系”,进而引出叙事的“影响”和“后果”——“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将外迁”。最终节目给予这个新闻事件以评价,提出了“未来私人诊所开在哪里”的建议。这期节目最大的亮点在于用数据为观众提供了建议,在讲述清楚“北京医疗资源”和“保障房”的重叠覆盖关系后,能利用数据为观众提供预测性的建议,比如“可以将私人诊所开在哪里”。
而收视率的走向体现出,“北京的保障房分布”成为收视高峰点,之后收视率逐渐下滑,随着播出主持人利用数据为观众提供建议的开始,收视率逐渐回升。可以推测出,观众对于“评价”和“建议”的新闻板块更为看重。
(表4 表4见本期第78页)是根据图式结构原则对2014年3月11日《“据”说“两会”》大约5分钟的节目叙事单元进行拆分的结果。节目提供了相关背景“老年人的规模”、“老人消费意愿榜”等,重点呈现了“最关注养老问题的群体”、“最关注养老问题的地域”、“养老模式都有哪些”、“空巢老人”等主要事件,并且通过一位人大代表对“居家养老”问题做出“口语反应”,做出一定评价。最后用“送给爸妈的微信使用说明书”这件温馨的事件作结,扣住养老的新闻主题。
这期收视率出现了三个小高峰,分别在“最关注养老问题的群体”、“养老模式都是啥样的”和“给爸妈的微信使用说明书”。最后的趣味小故事成为收视最高点,温馨、有趣的故事依然是吸引受众关注的要素。
这期节目在用数据讲述养老主题的过程中,没有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数据挖掘,而是有群体的数据,有地域的数据,有网络搜索的数据。其实,像空巢老人的人群特征怎样?是何种原因使得家中产生空巢现象?目前关于空巢老人的相关政策都有哪些?这些问题都不妨作为一个单独的主题进一步做数据挖掘,
通过对以上四期“据”说系列节目进行文本分析,可以发现用数据讲故事远非将数据嵌入新闻叙事那样简单。数据可以呈现背景资料,却难以全面呈现同一个新闻主题的多个角度,更无法提供新闻作为“故事”的关键因素:趣味性。大数据技术运用于具有严格的播出时间与编排顺序限制的电视新闻中,如何在极有限的时间与板块内用数据说清一个有意义的社会现象或热点话题,并吸引受众的注意,既考验制作者对数据的挖掘程度,也考验制作者对数据和事实进行整合后“讲故事”的能力。
三、青年受众对数据报道的评价
鉴于年轻且受过良好教育的城市人群为电视新闻改革所要努力争取的潜在观众,为考察观众对大数据技术影响下的电视新闻形态变化的影响的接受情况,我们对北京地区20名受教育程度较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年龄在25~35岁之间且具有一定收看电视新闻习惯的观众进行深度访谈,尝试对“据”说系列的“大数据报道”在实现有效传播问题上可能具有的优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这些受访者以往均未接触过电视数据新闻,因此在访谈之前研究者随机播放四期“据”说系列报道供其观看,并在其明确形成理解与判断后展开访谈。
访谈发现,总体上,受访者普遍认可大数据技术对电视新闻形态产生的积极影响。
(1)全样本精确分析,更值得信赖。
以前电视新闻往往根据一条新闻线索,展开一个新闻报道,从而说明一个新闻主题;但大数据的出现,使得节目可以通过对全样本的分析,让观众高效地掌握某一类新闻主题的核心信息。
(2)用可视化数据替代传统的文本或口语信息,使节目更吸引人。
观众能够更直观地通过自己的眼睛,感受新闻的冲击力。很多受访者表示,在传统形态下,通过听播音或者看文字理解信息,时常感觉疲惫或费解,但观看数据新闻节目后记住了屏幕上滚动的数字和图片。
(3)“数据哥”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受访者表示,意识到这个图像是用社会关注的热点词汇生成,字体越大表示人们关心程度越高,应该是意味着这些问题是这个社会的焦点和热点,构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该形象的设计赢得了受访者的喜爱。
(4)大数据分析趋势为人们决策提供参考。
大数据不仅能为政府和商业机构提供有效信息,通过“据”说系列的展示,我们发现大数据也可为人们出行、购物、锻炼等日常活动提供参考和建议。大数据并不是一个冰冷、高不可攀的新型事物,只有真正为人们的生活服务,才具有真正的现实价值。
另一方面,受访者也表示仅从《晚间新闻》“据”说系列来看,电视新闻生产对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仍然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与研究者在上一节中对案例进行编排和叙事方面的文本分析得出的结论较为一致:
(1)数据并不能够完整地讲述新闻故事。
大数据在新闻叙事中发挥的作用,多是提供“背景”资料,而对于新闻主题的核心要素,如“为什么”和“怎么办”,却并无帮助。原因主要在于数据挖掘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例如,有受访者表示,同样是研究养老问题,如果能呈现政府在处理养老方面的总开销和人均开销预算,加上估计普通老百姓在退休前需要为养老准备多少钱,或许能够为“那究竟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提供更具有操作性的建议,而不只是简单陈述“谁需要养老和怎么养老”这些较为表面的话题。
(2)“据”说栏目被分隔成一条条数据,缺乏鲜明的主题。
不少受访者表示,在短短5分钟之内设置了太多数据,反而让人们忘记了它最终想要讲述的新闻主题,即使有图在侧说明,也难免感觉“这个专栏只讲了一堆数据”。这意味节目制作者对“据”说系列的定位还不够清楚:到底只是“呈现一条条数据”,还是数据仅仅是一种工具,要用数据讲好“新闻故事”?这有待进一步明晰。
(3)“数据哥”形象仍较为模糊。
“数据哥”作为一个节目logo,利用热点字词生成人物形象,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但是有受访者表示迷惑,质疑“数据哥”发挥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是用来讲述新闻,取代主持人?还是可以贯穿整个数据新闻的呈现中?甚至有受访者建议,“数据哥”的形象应随着数据新闻的主题而变化,例如,在呈现“养老问题”时,“数据哥”不妨就化身为一个老者的形象,也许会更有意义。
(4)“据”说系列并没有完全发挥为人们决策提供参考的作用。
通过文本分析和访谈不难发现,极少有节目会利用数据对“未来该怎么办”提供一个可预见性的建议或意见。主要原因在于节目制作者对大数据的挖掘和归纳能力不够,或因数据挖掘难度大导致其尚未进入成熟应用的阶段。受访者表示,用数据报道新闻的终极目的应当在于能够为观众提供实际的建议,解决实际问题,这应该成为数据新闻努力的方向。 ■
注释:
①参见Teun van Dijk, Discourse and PowerHoundsmills: Palgrave, 2008; Norman Fairclough, Media DiscourseLondon: Edward Arnold; Norman Fairclough, Analysing Discourse: 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作者常江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家宝和刘诗瑶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本项研究在资料获取过程中得到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编辑部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