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69页
  • 70页
  • 71页
  • 72页
  • 73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拥抱社交网络 实现新闻创新
——基于新华社"两会微谈"栏目的观察与思考
□蔡雯 史一棋
  随着网络社交媒体在社会信息交往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新闻媒体一方面受其影响,面临受众流失、影响力减弱的危机,另一方面也越来越依靠社交网络的便利,获得新闻线索和信息资源。既然新闻传播事实上已经离不开社交网络,那么,如何运用好这一工具,通过拥抱社交媒体实现新闻报道的创新,形成有竞争力的内容产品,显然是亟待研究的新课题。在今年3月的两会报道中,新华社集成服务中心和新媒体中心,巧妙利用当下最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并结合相关领域的大数据分析,辅以传统常规报道,创办了“两会微谈”栏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两会微谈”栏目是新华社首个多重交互式、动态化的议题设置类报道。新华社邀请近百位两会代表委员和各领域专家学者组成微信讨论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访谈群”。在该微信平台上,每天由主持人引导,选择一个热点话题进行在线讨论。将讨论的内容转化为集成内容及稿件,同时提出每个领域的焦点热点话题,交由上会记者定点追踪,再循环生成新的内容供集成及发稿。从2014年2月26日第一个主题上线,到3月13日两会报道结束,新华社共进行了8期微信访谈,访谈话题涉及雾霾、楼市、公务员生活、高考等。最终的集成报道产品通过新华网、腾讯网、新闻移动商务平台“新华通”、“新华社发布”微信公众账号、新华社“中国网事”手机APP等渠道进行传播推送。此外,两会代表委员与新华社记者编辑的自媒体也对报道成果进行转发推广,实现纸媒、网页、微信、手机客户端的联动发布。
  “两会微谈”栏目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对两会传统报道模式的大胆求变和勇于创新。观察这一个案,我们看到其突破传统两会的报道模式,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带给我们启示。
  
一、新闻产品设计的创新——立足新媒介形态进行整体设计,形成新闻产品集群
  “两会微谈”栏目依托微信平台进行新闻生产,对于产出的内容,如何进行恰当并有亮点的新闻产品设计,关系到此次集成报道的成败。新华社主要立足于新媒介形态,对微信群中产出的新闻内容,进行采集、筛选与整体设计,最终形成包括网页、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媒介形态,综合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内容形式的新闻产品集群。
  在网页上进行产品展示时,新华社将页面设计为实时更新的“议政厅”形态的矩阵动态内容。页面主体为一个虚拟的议政厅,议政者和话题每日一换。每天根据话题和不同观点,在页面上将主要参与讨论的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分组,从而在页面上呈现出不同观点的“交锋感”。讨论过程和内容以“直播态”呈现。在后台节选当天讨论的亮点片段,以实时对话的形式逐条签上页面,营造“讨论进行时”的氛围,从而调动受众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如2月26日“两会微谈”推出的《雾霾下的“权利”,如何保障?》报道,主持人在开场白中这样说:“近日中国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再次被重度雾霾笼罩,监测显示今日北京PM2.5指数继续爆表,局部超500,雾霾之下,新闻不断:石家庄一市民就雾霾污染起诉市环保局,北大附中顶住市教委复课压力给学生放雾霾假,网民热议雾霾天工作应该发放雾霾补贴。”随后,微信群内的代表委员和一些网民就围绕:“雾霾补贴,该不该有?”“课,停还是不停?”“雾霾打官司,该告谁?”等三个话题形成观点“交锋”,广东省卫计委副主任廖新波就“雾霾补贴,该不该有?”发表观点:“该发,但不分职务与工种,在一定值雾霾环境下生活的都该有,因为在家在哪里都不可避免。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室外空气污染列为人类致癌物(一级)。”而网民@lixia12则就雾霾补贴的发放标准将话题深入,他说:“怎么发是个标准问题,‘霾补贴’计算起来不容易啊。”后台编辑及时选取有价值的观点进行线上推送,随着微信群内讨论的进行,前台观点不断更新,当天的讨论持续近8个小时。
  同时,网页对每个观点开放“投票”功能,让网民在自己支持的代表委员观点下方“点赞”,待两会接近尾声时,可评选出“最获喜爱代表委员”或“最火观点”等。此外,也可摘录微博、微信上其他网民的主要观点、热门观点,以嵌套的方式,将这些内容呈现在“议政厅”内。
  以网页内容为依托,新华社编辑会综合当日话题讨论的内容,对各方观点进行梳理整合,结合相关领域的大数据分析,形成稿件,于当天在“新华社发布”微信公众账号、新华社“中国网事”手机APP等渠道进行推送,实现每天的讨论话题都能形成一个独特的新闻产品集群,使受众在不同场合,以不同的角度,随时随地参与讨论话题,分享讨论成果。
  在“议政厅”内发表的观点虽然都以文字为主,但同时也有少量语音和视频的呈现,对于语音和视频,考虑到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编辑采取不同的信息处理方法。比如在网页上,编辑会将语音信息转换为文字内容,而在微信公众平台和手机客户端上,编辑就可以直接将音频文件推送给受众,给受众以观点讨论的“原生态”呈现。这样极大地丰富了新闻产品的表现形式,同时展现出新闻产品集群的独特优势,即不同新闻产品对新闻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同,不同受众群体对新闻内容的接受渠道不同。这些个“不同”是建立在相同内容基础之上的,也可以形容为同一首曲目,用不同的乐器,可以演奏出风格曲调完全不同的精彩乐章,新闻产品集群在“演奏”新闻“交响乐”的过程中,让台下不同品味的“听众”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受众体验。
  
二、新闻生产手段的创新——微信内容采集与传统采写方式相结合,打造全新新闻生产模式
  在传统的两会报道中,消息、通讯和图片占据了受众有限的注意力资源,文字配图片式的稿件从新闻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新闻生成之前,传统的采访写作方式一直受到记者们的青睐,并奠定了新闻产品优劣的基础。然而,就像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在新媒体、新技术风生水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采写方式与新闻生产模式渐渐满足不了受众多元化、精细化的新闻期待与要求,尤其是在两会报道的时段内,哪家媒介探索出了新的新闻生产模式,就意味着掌握了未来一段时间内新闻生产的主动权,会成为当下新闻业界的领导者。
  新华社推出“两会微谈”栏目,其另一创新便是新闻生产手段的创新,变以往单纯依赖传统采写的方式为微信内容采集与传统采写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在打造全新新闻生产模式的道路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两会微谈”栏目的消息来源主要是靠微信采集,近百位两会代表委员和各领域专家学者组成微信讨论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访谈群”。在邀请微信成员时,新华社发挥独特的品牌优势,邀请其他媒体不易请到的、与热点话题密切相关的、社会影响力较大、话题性较高的人物,以确保内容的独家性、高关注度。群内人士各持观点,群外编辑选取整合内容。
  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华社组建的这个微信讨论组,成为新华社一个“观点集成库”与“素材水龙头”,哪怕是在非两会时段,新华社记者也可以随时将一个时间或者观点发布在讨论组里,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群内积极的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会自发地发表观点并形成讨论,记者在其中就能找到稿件写作的“原材料”,这样从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采写方式的突破。
  比如3月11日讨论高考改革时,“新华社记者周蕊”在群内说:“之前山东英语取消听力,就是以农村教育为名,但这是不是会让英语全面倒退到哑巴水平?”立刻有人回应说:“英语可能会朝着精英化教育方向发展”,之后有更多的人发表观点,编辑在整理当天群内观点的基础上形成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高考?》的集成报道。
  而在3月7日潮州辱医案在网络上被密集关注,这个事件并非“两会微谈”所策划的当日话题,但微信群中“廖新波”对此事件发表评论说:“网上对潮州警方处置辱医案不力,令人气愤!”之后又有很多人跟发评论,形成了新华社规定讨论话题之外的又一个热潮。
  当然,“两会微谈”栏目并没有抛弃传统采写方式,而是以微信内容采集为主,传统采写方式为辅,二者有机结合。记者除去采集讨论组内的观点,还通过电话采访了一些专家学者,作为微信采集内容的补充,使得最终的报道更加完善。
  对“两会微谈”栏目的新闻生产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是一种议题设置类报道。栏目主持人也就是记者编辑,通过在微信讨论组内抛出话题,让群内自发讨论,从而采集观点,这个过程是一个设置议程的过程,即媒体“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这对话题讨论的主持人提出了较高要求,每一个话题设置一名主持人,主持人作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访谈群”中的一分子,对轮值当天所讨论的话题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讨论规定时间内对群内所讨论的话题进行提出、启发、引导、回应、讨论等,确保微信群中各个代表委员能生产出切合主题的、优质的、足量的新闻资源,从而为整个报道流程奠定基础。所以主持人在“两会微谈”栏目中类似“挤奶工人”,促进内容生产的作用值得重视。
  据了解,新华社现在正在讨论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访谈群”的模式为参照,再成立几个专业化的微信群,如成立医疗卫生讨论群,召集全国的医疗卫生领域专家,其职能便是为记者获取医疗卫生领域的新闻素材提供便利。如果运营得好,这不失为一个新闻采集的好方法。
  
三、内容表现形态的创新——对报道主题的数据挖掘及信息可视化处理,丰富了新闻内容
  在“两会微谈”栏目的主页面上,有一个叫“数据脸谱”的板块十分显眼,这个板块的内容全是图片,但并非普通的新闻照片,而是经过信息可视化加工拥有丰富数据内容的信息图表。
  这便是“两会微谈”栏目的第三大创新——内容表现形态的创新,通过对报道主题的数据挖掘和信息可视化处理,将处理后的内容浓缩到几张信息图表中去,使得图表信息量猛增,另一方面又填补了该栏目没有通过实地采访而获得新闻照片的不足,极大地丰富了新闻内容。
  在对话题进行设计时,记者编辑通过相关数据技术为每个话题和参与讨论的代表委员“画像”。每个话题设计出来后,交由数据分析团队,先期根据微博、搜索引擎等社交数据,计算出关于话题的一些数据信息,比如究竟是谁在关注这个话题,关注这个话题的人的年龄、性别、地域、收入、阶层、学历等状况,民众关注这一话题的主要细分关注点是什么,与该话题相关的意见领袖中谁的关注度最高,等等。此外,在参与讨论的代表委员中选择若干社会影响大、有社交账号的,对这些抽象的人进行形象的“社交画像”,如该代表委员的粉丝中,主体人群的年龄、性别、阶层、观点、社会影响力等分别是什么情况。也就是说,通过大数据“社交画像”,还原出该代表“代表了谁”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代表了不同阶层的代表委员们,在讨论哪些人群关注的热点话题。真正让每个读者通过“社交画像”,精确地找到某一热点话题与自己的精确“对位”。
  以2月27日推出的《公务员该过什么日子?》报道为例,最近中央出台系列文件,要求“严禁”“严查”公务员“灰色利益”,新华社通过大数据分析,选择“公务员”职业的原因中,45%的网民认为可能是由于“福利、报销、补贴、过节费”等,19%的网民觉得可能是“稳定,轻松”选择该职业,更有18%的网民觉得也许“公款吃喝旅游”很有吸引力。编辑据此制作了相应的图表,并在讨论群内发起“公务员何以成为特权代名词?”的讨论。
  此外,编辑还通过收集来的数据,以“讨论公务员时大家都说了什么”为主题制作了一张“公务员词云图”,云图内出现的关键词表示曾被提及,而关键词字体越大则表示该词被网民提及次数越多,一张云图形象地展示出网民谈论公务员时关注点在哪里。
  而在3月5日对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的“数据脸谱”板块中,记者编辑围绕“向贫困宣战”、“让我们的城镇各具特色”、“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等话题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全局性数据解读,以数据解析报告内涵,以报告勾画改革路线,向读者清晰展现了报告背后的深远意义。
  当然,在肯定“两会微谈”栏目对传统报道模式的创新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一报道模式也有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以微信讨论组为内容承载的新闻生产模式决定了其产出的内容大多是碎片化的“浅内容”,很难深入详尽地阐述所发表的观点。因为通过手机媒介参与讨论的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大多利用的是工作之余的碎片化时间,难以具备在手机屏幕上进行深入思考的系统论证的条件。
  其次,类似议程设置的话题采集方式,让我们重新思考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微访谈过程中,主持人在刻意引导讨论者围绕既定话题讨论,甚至诱导讨论者说出记者编辑事先策划好的观点与内容,即便可以做得很巧妙,但它还是会令人对报道内容的客观性产生疑虑。
  第三,微访谈的主要内容是观点,因为体裁与篇幅所限,这些观点往往缺少有力的事实依据,且难以避免情绪化的观点表达。这容易引发新闻传播中的一些伦理问题,值得我们警惕。
  总之,新闻创新需要专业新闻工作拥抱社交网络,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但这一探索也会充满矛盾和疑惑,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
  
  蔡雯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史一棋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生。本文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3AXW002)、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教育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2JDXM243)的资助。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