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爆:不确定时代新闻生产的逻辑
——从马航客机失联报道谈起
□王辰瑶 汪子钰 苑明
【本文提要】 本文通过对六家专业媒体马航失联报道的内容分析,第一次用量化的方法证明网络时代的新闻生产与其他类型的信息生产一样,同样存在鲍德里亚所警示的“内爆”的危险。通过“内生产”、“衍生生产”和“转引式生产”等方式,媒体生产了大量关于马航事件的新闻,却无法减少公众在马航事件上的不确定性。研究认为,网络时代新闻生产的内爆逻辑已经广泛存在,它难以在现有新闻职业范式下得到补救,只能期待新闻理念再次发生整体性的激进变革。
【关键词】 马航事件 新闻生产 内爆 鲍德里亚
【中图分类号】 G212
马航飞机失联十七天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紧急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一个结果:MH370飞机“终结”在南印度洋。毫不意外的,这一宣布激起舆论强烈指责,因为人们在等待了这么多天后,仍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马航事件发生以来,权威消息来源自相矛盾、主流新闻媒体发布未经核实的信息、各种版本的猜测和阴谋论在网络上竞相出现、不同声音就国际关系、左右站队、新闻伦理等各色议题论争不断——围绕马航飞机失联事件,生产出了无数信息、无数新闻——然而,人们仍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谁该为这种空前的迷茫负责?马航、马军方、马政府显然难辞其咎。而本该通过减少对当前事件的不确定性而彰显存在价值的新闻业也没能收获好评。尽管时有一线记者的抱怨和吐槽,但对新闻业总体表现的“差评”仍不少见。如闾丘露薇批评媒体传播谣言和煽情乃是新闻“不专业”的表现。①罗昌平称:“经过核实的准确信息仍然是当下最大的稀缺,比金子更值钱。我对新闻行业从来不悲观,但是,对这些同行真心失望。” ②不过,正如一些敏感的观察者隐约意识到的,这似乎已不是单纯的新闻专业素养问题了。伊夫在财新网发文,从马航事件直指社交媒体的未来——他观察到在这一事件中“不少传统媒体的微博账号在内容生产上已经与普通自媒体账号无异”,“求关注甚于求事实”,“传统媒体的选题与内容来源已严重微博化”,“内容生产开始微信化”……③
这些批评不能不让人有些惊恐地联想起鲍德里亚关于后现代社会信息生产与消费的警告——借用麦克卢汉的内爆(implosion)概念,鲍德里亚宣称,在后现代社会中事物的拟像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已经内爆,人们从前对“真实”的那种体验和真实的基础也均告消失。④换句话说,在过度消费的信息时代,人人都像是患上了“信息饥渴症”,必须得说点什么,看点什么,抓住一点蛛丝马迹就拼命放大,不断累积的信息泡沫反而推远了真实本身。尽管鲍德里亚主要讨论的是后现代的广告和娱乐,但这个有些让人难以接受的判断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切中了当下新闻业的病症?对于以追求真相为天职的新闻业来说,这个问题事关重大。
有鉴于此,笔者分析了马航失联事件发生五天内(3月8日~3月12日)六家新闻媒体的法人微博和微信公号报道的马航事件新闻,试图呈现当下新闻生产的内在逻辑,回应网络时代新闻业的困惑。所选的六家媒体法人微博是:@央视新闻、@新华视点、@人民日报、@财新网、@凤凰网和@南方都市报,相应的微信公号是:“央视新闻”、“我报道”(新华社)、“人民日报”、“财新网”、“凤凰新闻”和“南方都市报”。这六家媒体虽属性不同,但均为重要的新闻生产机构,并且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在网络环境下延续了社会影响力。研究选取3月8日~12日内6家媒体微信公号上所有与马航事件有关的报道(51条),以及同时段内6家法人微博账号与马航事件有关的、每个账号下每日转发数最高的前5条⑤微博(不足5条的则全部入选,共计143条)来分析。
结果发现,马航事件中,媒体普遍存在“过度生产”新闻的倾向,但这种生产却无法真正满足社会对马航事件的真相需求,因为媒体的新闻生产已经大量依靠报道新闻的“新闻”(“内生产”)、提供无助于解决“不确定性”的外围信息(“衍生生产”)和从其他媒体获得信息(“转引式生产”)的方式来完成。在这种逻辑下,鲍德里亚所说的“内爆”恐怕难以避免。
“内生产”:新闻的“新闻”
在陆定一经典的新闻定义中,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不管人们对这个定义提出怎样的修订,新闻与事实的对应仍然是一对不容置疑的最基本的关系。新闻记录、报道、再现的对象都应该是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不管是自然界的还是社会生活中的。作为一个行业,新闻是外向型的,是向外看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给新闻业赋予“瞭望者”、“探照灯”这样视线向外的隐喻。然而在此次对马航事件的报道分析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是,研究者发现媒体在网络时代生产的新闻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不再是对外部世界的关注,而是对已经存在的新闻报道自身的汇总、整合、分析、评议,形成了一种“内生产”型的“新闻”。
例如,媒体关于马航事件的143条法人微博报道中,有37条属于“内生产”型的新闻,占四分之一还多。媒体公众账号的51条马航报道中,有17条属于“内生产”型的新闻,占到三分之一。有些“内生产”型新闻是对已有报道的“汇总”,如@央视新闻在3月10日、11日做了多条“汇总”新闻——“#马航飞机失联#【66小时消息更新】”、“#马航飞机失联#【68小时最新消息汇总】”、“#马航飞机失联#【扩散:MH370航班失联77小时最新消息】”、“#马航飞机失联#【扩散:客机失联超82小时最新消息】”、“#马航飞机失联#【扩散:客机失联超87小时最新消息】”、“#马航飞机失联#【扩散:客机失联超90小时最新消息】”——这些新闻标以“最新消息”之名,实际上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已报道新闻的综合整理。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上此类“汇总”报道更多,如“人民日报”3月9日一天就发了三条“汇总”报道:“239个生命悬在这个时间轴上30小时信息汇总”、“马航MH370航班失联46小时 消息全汇总”、“MH370失联 46小时时间轴”。除了将已生产出来的新闻进行“汇总”外,“内生产”型新闻还可以对其进行评议分析,一种典型的方式就是“辟谣”新闻。如@新华视点报道的“中国驻马使馆澄清失实报道”(3月11日15:23)和@央视新闻报道的“马来空军司令否认说过‘失联客机曾折返马六甲海峡’”(3月12日17:57),开头都用“有媒体报道称”引出一个失实新闻,随后再对此进行辟谣。显然,没有虚假陈述在先,也就没必要有辟谣新闻在后,辟谣新闻主要不是为了“再现”真实世界,而是为了驳斥一个此前存在的对真实世界的虚假再现。
如果说人们的一般理解是新闻要再现世界,那么以上“内生产”型新闻则是关于“再现”本身的新闻,是新闻的新闻。这类新闻的存在并非没有意义,比如一些汇总报道本身虽然没有提供新的事实变动信息,但是帮助受众对信息洪流进行了梳理,建立了某种秩序;辟谣新闻更是在破除已经错误生产出来的虚假再现,免得谬误流传。但是,“内生产”型新闻毕竟不是在生产关于真相的知识,它只游弋在既有信息构建的新闻世界里,无法再向外开拓,搭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当这类新闻占据一个很大的比例时,新闻业直面现实世界的精神势必就要大受挫折。
“衍生生产”:绕开“不确定性”的外围信息
马航失联事件生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新闻需要对这种不确定性予以回答。然而并非所有与马航事件有关联的事实都能够解决不确定性,至少解决程度是大不一样的。马航失联事件发生后,最核心的问题自然是人人都关心的飞机下落和失联原因,谣言、猜测和阴谋论都产生在这两个领域,而这正是事件“不确定性”没有解答的明证。当然,新闻业不是福尔摩斯,不会在每次报道时都能胸有成竹地说“华生,事情是这样的……”。但是,新闻业至少得是想当福尔摩斯的,尤其当公众关心的事实真相不那么容易获得时,新闻生产理当围绕而不是绕开那个“不确定性”。然而在马航失联报道中,笔者发现绕开难啃的“不确定性”,转而奔向容易获得的外部信息,已经成为一种现实中的新闻生产逻辑。
除开“内生产”型新闻外,研究者对余下的106条微博和34条微信报道按照所报道的内容进行了分类。共分为事件、搜寻、探因、情感、善后、背景等六种内容类型,其中“事件”指报告发生了飞机失联事件的内容;“搜寻”指关于各国搜寻马航飞机的行动和进展的内容;“探因”指对马航飞机失联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内容;“情感”指媒体祈福和对机上乘客人生故事的追忆;“善后”指与安置失联乘客家属及报道他们情绪与行动的内容;“背景”指对历史上飞机失联情况、航空、打捞、通讯技术等进行知识介绍的内容。很明显,“事件”、“搜寻”和“探因”属于与“飞机在哪里”以及“为什么会失联”相关的核心信息,而“情感”、“背景”和“善后”则是“绕开”事件本身“不确定性”的外围信息。研究把每一个具体的报道内容视为一个分析单元,发现微博因为篇幅短小,每一条微博基本上同时就是一个分析单元,共计111个;而微信报道篇幅较长,常常容纳了多个分析单元,共计92个。类别如(图1 图1见本期第54页):
可见,尽管“事件”、“搜寻”和“探因”报道仍然是大头,但“情感”、“善后”和“背景”构建起的外围信息也已经是占据相当分量的一种新闻产品了,其在微博内容分析单元和微信内容分析单元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是34.2%(38条)和33.7%(31条)。
“转引式生产”:从其他媒体获得信息
一般认为,新闻报道者应该是从事实到报道之间的一座桥梁,他们负责勘探事实构成的世界,并将其发生的重大变动以报道的形式报告给公众,不同的媒体从不同的角度去勘探观察事实变动,处于良性竞争关系下的新闻业就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再现事实全貌。然而,这一对新闻业的美好设想并没有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美梦成真,相反,现实与理想似乎正渐行渐远。自媒体时代带来了传播者在数量上的迅猛增加,但却并没有增强传播者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新闻生产中,已经有大量的报道不再是那些针对事实变动的原创性新闻实践,而主要是转发、转载和引用其他媒体报道的“再次传播”,本研究把这一新闻生产逻辑称为“转引式生产”。
在马航失联事件报道中,与核心内容相关的73条微博内容单元和61条微信内容单元中都存在为数不少的“转引式生产”。其中,微博中属于“转引式生产”的条数是32条,微信中有34条。这是两个颇令人吃惊的数字,也就是说在所谓生产核心信息的微博报道和微信报道中,有近一半甚至超过一半的内容并非源自新闻媒体自己生产,而是奉行“拿来主义”的。新闻生产已不再是名符其实的生产,倒变成了新闻“包装”。在这些“转引式生产”的新闻报道中有一些属于从其他媒体那里得来的“二手信息”,比如@央视新闻在3月21日02:11所发的微博“#马航飞机失联#【国际刑警组织:发现更多可疑护照】”,信息内容就来自路透社对国际刑警组织发言人的采访;还有一些则是经过了多家媒体倒手的“多手信息”,如@人民日报3月10日09:55所发微博“#马航飞机失联#【马内政部称利用失窃护照登机者为亚裔人士】”的传播链条就是:马来西亚内政部→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新华网。
大量地转引式报道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两个问题:
第一,新闻的同质化。新闻报道看上去铺天盖地,实际上只是几个有限信源不断地被转载和重复。这也就是网友所说的,马航事件之后“我们一直在刷屏”,但刷到的只是泛滥的信息泡沫;
第二,新闻核实能力的下降。新闻是采用了核实技术的专业话语,但新闻业的核实在与时间赛跑的生产压力下总是有限度的核实。塔奇曼在《做新闻》中写道:“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在1974年制定了一份新闻报道规则,要求每一个所谓的事实都必须在两个互相独立的信息源那里获得证实才能成立。很明显,这种严格的证实程序在新闻工作中是非常罕见的……新闻工作者可能还要处理很多无法证实的事实,一些理论上可以被证实,但是实际上根本无法证实的事实——尤其是在还有交稿期限的情况下。用职业规范许可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新闻工作者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事实和信息源互相交织的关系。他们不是把不可证实的信息视为事实,而是在事实与信息源之间构建交错的关系。” ⑥
很显然,新闻业不可能去核实马航所发布的声明内容是否真实,新闻业只能核实这一声明确实为马航所发而不是别的什么机构伪造的,因此新闻业总是尽量去寻找确切的、权威的信息来源,并把来自这些信源的内容当做不需要再进行核实的声称性事实来处理。问题在于,当新闻媒体的报道来源于从其他媒体那里得到的第二手甚至多手材料时,这种核实技术的意义就变得极其有限了,媒体只需要核实传播链条上的最后一环即某媒体确实报道了某内容,就可以“安全生产”,哪怕其与原来的声称性事实无关,更与真实无关。可见,“转引式生产”延长了新闻生产的链条,也放大了新闻生产的风险,新闻转引中的任何一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产生假新闻,而新闻业的核实技术并无法覆盖“转引式生产”链条的全部,一旦前方有失,就会转发复制出大量的虚假信息。马航失联事件报道中出现了不少源自权威媒体的假消息,引得舆论讥评,却也没有哪一家转发假消息的媒体为此道歉。
不确定时代的新闻“内爆”
从专业媒体对马航事件所生产的网络报道中不难看出,尽管社会对这一事件真相的需求极其强烈,但媒体满足这一需求的能力却相当有限。围绕马航事件的新闻报道,大部分都属于新闻业用“内生产”、“衍生生产”和“转引式生产”的逻辑制作出来的(图2 图2见本期第56页)。它们数量庞大,形体臃肿,却并不能有效地对应于核心事实,不能增加公众关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的认知,过多的信息泡沫甚至阻隔了人们对真相的接近,形成一种迫不及待却远非理性的理解。
如果用图示来表达,人们会更容易看清“内生产”、“衍生生产”和“转引式生产”的逻辑是如何制造信息泡沫、拉大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之间的距离的。“内生产”以已经完成的报道为原料,“衍生生产”则是报告远离核心的外围事实,“转引式生产”则转发复制其他媒体的信息。鲍德里亚宣称,在媒介和消费社会里,人们被图像、景观和仿像所追逐,与外界、与外在“真实”的联系越来越少,以至于达到这样的一个程度,即社会、政治、甚或“真实”这样的概念似乎不再有任何意义。⑦而这一后现代社会的信息生产逻辑似乎并不仅见于广告、肥皂剧等信息产品,网络时代的新闻生产也同样采用了这种“激进的符号制造术”,模糊了新闻与事实之间的关联,从而发生新闻的“内爆”(图3 图3见本期第56页)。
新闻之所以“内爆”,从根源上讲是出于网络时代新闻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深刻矛盾。一方面,网络放大了社会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出现类似马航失联的重大事件后,公众自然而然会产生这样的获知需求,这本不足为奇,但网络时代的一个独特之处是这种需求会通过不断“刷屏”等行为显在化,成为一种可见的对信息空白的焦虑。而另一方面,新闻业的生产能力又不可能无时差地填补这样的信息空白。于是,在明显必须“说点什么”的压力下,新闻业在网络时代重新调整了生产策略,以便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拿出更多的报道。只是在这种逻辑下生产出来的报道不仅不能有效地回应人们的不确定性,反而会因为大量的信息泡沫进一步强化这种不确定性。新闻越来越多地变成了一种关于世界的“言说”,而不是对世界的“再现”。逐渐远离真实世界的新闻将失去自身的意义,取消自身的独特性。新闻越来越多,但也可能越来越不重要,变成网络时代“众声喧哗”中一种无关宏旨的声音而已。这大概就是鲍德里亚的“内爆”理论带给我们的一点并非杞人忧天的警示。
考虑到本文的研究对象尚为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权威新闻组织,如果泛指一般的新闻业以及边界模糊的各种信息提供者,那么可以说,以新闻之名发生的“内爆”只会更加强烈。
“内爆”不仅发生在诸如马航失联这样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的典型事件上,在“老人摔倒”、“红会内幕”、“PX风波”等一个又一个社会热点事件中,我们也不难看到同样的新闻“内爆”,不难体会到从“到底出了什么事”的信息焦虑,到面对“罗生门”式新闻报道的无所适从,再到干脆什么都不信或只选择性相信的非理性情绪。这也是鲍德里亚所忧虑的“内爆”的后果——远离本真的信息生产只是对事实的似是而非的“拟像”,媒体在制造拟像的过程中不断遮蔽现实,远离现实,变成纯粹是自身的拟像,不再和任何真实发生关联但却成为比任何真实还具有“真实感”的“超真实”,最终导致意义的虚无和崩塌。
鲍德里亚的深刻之处是指出了后现代社会信息生产“内爆”的不可避免,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因而无法在原有的职业伦理下得以补救。尽管人们对马航失联的新闻报道颇有微词,但从本质上说这不是或绝不仅是新闻专业理念践行得不够好,因为“这是全新类型的非确定性的问题,它并非来自于信息的缺乏,而是来自于信息自身,甚至来自于信息的过量。正是信息生产了非确定性,所以这种非确定性,并不像传统的非确定性一样能够被消除,它是无法补救的”。⑧但鲍德里亚也同样固执,不是因为他在海湾战争之后仍然坚称“海湾战争不曾发生”显得不可理喻,而是因为他一心要描绘信息社会的末日景象,拒绝相信人类“自我拯救”的任何一点可能性。好在历史总比理论温情,总有绝处重生的反戈一击,甚至不陷绝境就不会有变革的勇气和动力。就新闻业而言,正是在社会对造谣、诽谤、党同伐异的厌倦中,报纸完成了从观点纸到新闻纸的蜕变;也正是在社会对耸人听闻、哗众取宠、煽情路线的反感中,媒体在“黄色新闻”大潮中逆流而上,华丽转身,确立了至今仍被奉为标准的严肃新闻理念。所以,有什么理由相信新闻业要在网络时代注定沉沦?新闻业能否重新抓住社会对真相的渴求?大幅修订乃至重新确立新闻的标准,在普遍的“内爆”逻辑下逃生,提供独特的、至关重要的、关于当下的真实知识?再次成为社会须臾不能离,且具有鲜明特征的受尊敬的职业?
也许失望中就孕育着希望,也许转变已经开始。■
注释:
①闾丘露薇:《谣言与煽情是媒体不专业的表现》,腾讯网大家专栏,http://cul.qq.com/a/20140311/008907.htm.
②@罗昌平,新浪认证微博,2014年3月8日,21:26http://weibo.com/1646068663/AA4fK5nZf?mod=weibotime③ 伊夫:《马航事件谣言与社交媒体的未来》,财新网,http://international.caixin.com/2014-03-09/100648864.html.
④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第132页,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⑤由于分析单元较小,需要辨析每则报道内每个事实的来源,因此以5条为上限来控制所要分析的报道量。
⑥盖伊·塔奇曼:《做新闻》第96~99页,麻争旗等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⑦瑞安·毕晓普、道格拉斯·凯尔纳:《波德里亚:追思与展望》第16页,戴阿宝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⑧鲍德里亚:《生产之镜》第219页,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王辰瑶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汪子钰、苑明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