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职业状况
——上海地区调查报告之一
□陶建杰 张志安
【本文提要】 通过对上海地区网络新闻从业者的问卷调查,从个人特征、身份认同、工作自主性、工作满意度、采访权、编辑权、市场化、技术化的态度与评价等方面,对网络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状况和职业认知进行考察。调查发现:网络新闻从业者呈现年轻化、高学历、高流动性特征,有较强的职业可塑性;专业背景和媒体经历,使其拥有较好的职业素养;自我身份认同度较高,工作自主性和工作满意度一般;对采访权的确认并给予网络新闻从业者“记者”待遇,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不同类型网站的从业者,在职业认知和职业行为方面有所差异。
【关键词】 新闻网站 新闻从业者 职业状况 职业认知
【中图分类号】 G214
互联网新闻业的兴起,深刻改变了中国新闻业的产业结构、生产机制及社会影响。其中,对新闻业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网站的数量远多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从业者已成为人数最多的群体。①他们不仅是技术平台的运用者、操作者,也是信息的深度加工和开发者。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已经从传统媒体的补充,转变为新媒体时代的主力。
伴随网络媒体影响的日益扩大,从事网络新闻采编的从业者规模也不断增长,其职业状况、职业认知等,与传统媒体的从业者有所不同。美国学者主要从工作满意度、职业伦理、对争议性手法的采用态度、自我审查等方面,对新闻从业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国内在这方面相对薄弱,有限的研究也大多仅关注传统媒体从业者。因此,在网络媒体作用和影响力日益凸显的今天,关注网络新闻从业者本身,了解其基本职业状况,对加强和改进网络传播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导言
1.概念界定
根据国新办的分类,国内新闻网站主要有三类:一类为政府主办,如北京千龙网、上海东方网等;第二类是新闻机构主办,如新华社办的新华网、人民日报办的人民网等;第三类为其他资本主办的商业网站,如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②按其创办主体不同,我们将此三类分别简称为“政府网站”、“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
三类新闻网站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采访权。根据有关规定,目前只有政府网站、媒体网站同时拥有采访权和编辑权,商业网站只有编辑权。③二是商业化。新浪、搜狐等商业网站多依靠海外风险投资建设运营,且已在纳斯达克等股票市场成功上市,商业运营比较成功。而政府网站和媒体网站除极个别已经上市外,大多盈利模式单一,管理机制相对落后。
从研究目的出发,我们将本文的“网络新闻从业者”界定为:新闻网站中,与新闻采集、编辑、加工、制作等内容生产直接有关的正式工作人员,不包括技术人员和经营人员。
2.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来了解从业者的职业状况。问卷设计,主要参考了Weaver与Wilhoit(1986)所发展的问卷,以及罗文辉、陈韬文等在大陆、香港、台湾(2004)针对新闻从业者的问卷,④并根据网络新闻从业者的实际情况略加修改。调查内容包括:从业者个人基本情况,对身份认同、工作自主性、工作满意度、采访权、编辑权、市场化、技术化等方面的认知与态度。
3.样本来源
出于资源所限和研究便利,我们仅考察媒体总部设在上海地区的网络新闻从业者。经前期摸底,上海地区符合条件的总人数并不多,不大适合进行抽样,因此采用网站全样本普查的方式,具体名单由各网站的人力资源部门提供。2010年3月,我们对总部位于上海的主要新闻网站的从业者实施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76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31份,有效率为83.7%。有效样本的具体情况是:政府网站(东方网118人)占51.1%,媒体网站(新民网45人,解放网13人,第一财经网10人)占29.4%,商业网站(土豆网45人)占19.5%。后期采用STATA 11.0完成所有统计分析工作。
二、基本特征
1.年龄
网络新闻从业者,呈现低龄化、年轻化趋势。受访者平均年龄27.01岁,最大年龄54岁,最小年龄20岁,标准差4.23岁,其中81.65%集中于30岁以下年龄段。商业网站从业者相对最年轻,但总体上三者的年龄分布、均值、极值等差异不大。(见表1,见本期第45页)
2.性别
总体上,网络新闻从业者中,女性(61.40%)多于男性(38.60%)。其中,政府网站、媒体网站中女性分别占60.17%、72.31%;商业网站中,男性占51.11%,略多于女性。
3.学历
网络新闻从业者的学历普力遍较高,本科占78.70%,有9.57%具有研究生学历,而大专及以下的仅占11.74%,可见,大学毕业生构成了网络新闻从业者的主体。从三类网站看,政府网站的从业者学历最高,商业网站最低。(见表2,见本期第45页)
4.专业背景
近六成网络新闻从业者接受过正规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57.62%)。其中商业网站比例最高(66.67%),然后依次是政府网站(61.90%)、媒体网站(44.44%)。由此可见,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在选择网站作为自己的行业时,具有一定优势。
5.在现单位的工作年限
在新闻网站从业的开放程度高,从业者的流动性较大。在现单位工作1年以下、1~3年的均占29.87%,5年以上的仅占17.75。从均值看,全样本为2年半,三类从业者分别是3.15、2.05、1.48年,商业网站的从业者流动性最高。(见表3,见本期第46页)
6.在传统媒体的工作经历
新闻网站创办早期,从业者多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转岗而来,至今仍有大量传统媒体的从业者转投网络媒体。从调查结果也能证明这一点。46.85%的受访者有传统媒体工作经历,平均为3.04年。其中,商业网站的比例最高,有传统媒体工作经历者占73.33%,平均为3.12年;媒体网站占43.75%,平均为3.27年;政府网站的比例最小,占38.05%,平均为2.83年。这表明,商业网站正成为吸纳传统媒体从业者的“大户”,传统媒体有逐步沦为商业网站“员工前期培训站”的危险。
7.岗位
传统媒体中,记者和编辑是两个最主要的岗位,且分工明确。由于大多数网站没有独立采访权,“记者”作为独立岗位的职业性质大大弱化,编辑岗位占据网络从业者的主体。调查显示,记者仅占9.13%,编辑占67.12%,另有23.74%表示说不清。其中,商业网站的编辑比例为100%,政府网站为65.22%,媒体网站为45.76%。可见,网络新闻从业者的主要工作就是编辑各种新闻资讯,对原创性、独立性的新闻生产活动参与较少。
8.职务
在受访者中,普通记者/编辑占73.51%,栏目负责人占5.95%,频道负责人占11.35%,频道总监仅占1.62%。三类网站从业者的职务分布,都呈现“金字塔”形,大多集中于基层岗位,越往上人越少。这也说明,我们的样本多为一线工作人员,他们的回答能较准确地反映网络新闻媒体从业者职业现状,保证了研究的效度。(见表4,见本期第46页)
三、职业认知
1.身份认同感知
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职务行为,记者证是对这一职务行为的认可和保障。但按照有关管理规定,除少数中央级新闻网站外,一般的网络记者不能申领记者证。⑤这一政策的限制,是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网络新闻从业者的身份认同呢?
我们用反向陈述句来测量受访者所感知的身份认同,分别为“网络新闻从业者不能算真正的新闻从业者”、“网络新闻从业者的记者编辑身份不被传统媒体同行(或公众、政府主管部门)认可”,1~5分别表示从“很不同意”到“很同意”。
结果显示,四种认同感知有显著差异。与网站人员普遍自认为是“新闻从业者”相比,他们觉得这一身份最不被传统媒体同行所认可,其次是被政府主管部门所认可,主观与客观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观较好,客观较差。此外,三类从业者的各种身份认同感知差异较小,未达显著程度。(见表5,见本期第47页)
2.工作自主性
我们设定了从1(非常低)到10(非常高)的十级量表,让受访者对工作自主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平均得分5.62,标准差1.62,可见网络新闻从业者的自主性一般。其中,媒体网站从业者均值为5.29,政府网站为5.45,商业网站为6.54,方差分析F值为10.32***,达到显著程度。可见,尽管大部分网络新闻从业者对目前工作的自主程度评价较为一般,但不同性质网站的从业者工作自主性仍有差异:商业网站最大,媒体网站最小。
3.工作满意度
我们用五点量表测量了从业者的工作整体满意度。全体样本的满意度均值是3.34,标准差0.64,表明网络新闻从业者的工作满意度仅略微高于“一般”水平。其中,商业网站最高(3.60),政府网站居中(3.31),媒体网站最低(3.24),方差分析F值为4.98**,表明商业网站从业者的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政府网站和媒体网站。
4.采访权
采访权是以往讨论网络新闻生产及从业者的一个重要话题。尽管目前绝大多数商业网站没有独立采访权,但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仍有原创新闻的采写空间。一方面,除时政、国际和社会等硬新闻外,大部分新闻网站在财经、娱乐、体育等软新闻领域实际上可以进行原创报道;另一方面,一些打“擦边球”的典型的做法有:与传统媒体合作结成报道联盟、以传统媒体记者身份进行采访报道、以论坛和聊天室等形式进行采访、以个人微博、博客的形式进行采访报道等。可见,新闻网站事实上已经对“采访权”有了相当大的突破。那么,从业者对此的看法又是如何的呢?
我们均用五点量表测量网络从业者的看法。结果显示,对网络新闻媒体采访权的法律保障上,受访者态度都很积极,平均得分为4.28,介于“同意”和“非常同意”之间。关于采访权缺失而产生的影响,认为有损网络新闻“原创性”(均值4.20)大于“时效性”(均值3.95)。
如上文所言,如何突破采访权的限制,各新闻网站摸索出不少变通办法,从而进行“采访”。调查结果也支持了这一点:“通过各种方法,网络新闻媒体事实上已经具有采访权”的得分均值为3.74,为大多数受访者所认同。另外,从标准差看,对“事实上已经具有采访权”、“应该从法律上保障采访权”的意见较为一致。(见表6,见本期第47页)
三类从业者中,对“采访权缺失有损新闻原创性”、“事实上已经具有采访权”的评价,有显著差异。对“有损新闻原创性”,媒体网站从业者最不同意,政府网站从业者最同意;对“事实上具有采访权”,商业网站从业者最不同意,政府网站从业者最同意,可见商业网站在采访权上可发挥的空间不如政府网站。
5.编辑权
绝大多数新闻网站的新闻来自传统媒体,因此,充分发挥编辑的整合功能是网站新闻竞争的关键。那么,网络新闻从业者,又是如何看待编辑权的呢?通过五点量表测量他们的态度结果显示,网络新闻从业者对编辑权非常看重。“即使不能采访,通过精心编辑,也能出好新闻”的得分均值为3.80,接近于“同意”。关于编辑权对新闻生产的具体影响,“放大传统媒体影响力”均值3.80,“加剧了传统媒体的竞争”均值为3.89,大多数受访者相当认同。
一方面,网络编辑的权利相对较大,刊载新闻的容量不受限制;另一方面,网络新闻的把关不像传统媒体那样严格,由此给利用发稿来谋取利益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关于“网络新闻媒体的编辑权给商业利益、商业机构以寻租的机会”,得分均值为3.34,说明大家也较承认这一事实。此外,所有的标准差都小于1,表明大家的看法较为一致——上述现象在网络新闻媒体中的确已经司空见惯。
三类网站的从业者,仅对“编辑也能出好新闻”的评价有显著差异。其中政府网站从业者最认同这一点。(见表7,见本期第48页)
6.市场化
相比传统媒体,新闻网站的市场化程度更高,而且盈利压力普遍更大。总体上看,网络新闻从业者对市场化的态度有所保留,“营利是新闻网站的首要目的”均值为2.69,介于“不同意”和“不确定”之间。这也恰好说明了网络新闻从业者的“新闻人”特质——与通常纯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员工有明显差异。
我们设计了四个题目进一步考察从业者对市场化影响的评价,均用五点量表测量。“市场化侵害新闻网站的公信力”得分均值为3.22,“侵害员工归属感”均值为3.39,“增加员工职业压力”均值为3.58,“促使网站更加迎合广告商需求”均值为3.51。从业者认为,在市场化对新闻网站的诸多影响中,较大的问题是“增加职业压力”和“迎合广告商”。至于对公信力的侵害,多数人则保持了相对谨慎的乐观。标准差显示,“增加职业压力”和“促使更加迎合广告商需求”两点,标准差最小,集中度最高。(见表8,见本期第49页)
具体到三类网站的从业者,尽管对营利导向以及市场化的影响评价各不相同,但这些差异均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这表明,三类网站的从业者对市场化的态度总体比较接近。
7.技术化
技术创新是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技术门槛也使其在老年人、低学力者等群体中普及应用遭遇一定限制。总体上,网络新闻从业者对技术化带来的影响评价比较积极。“技术优势带来传播优势”均值为3.99,接近于“同意”。对因技术发展的具体做法和影响,从业者态度不一。比较而言,最不赞成的是实行“论坛实名制”,均值仅为2.84,倾向于否定;较认可的是“标题党”和“论坛水军”。事实上,这也是在网络传播中最常见的技术手段和表达方式,体现了从业者对技术影响的“知行合一”。标准差显示,从业者对“论坛实名制”(1.06)的争议最大,对“技术优势带来传播优势”(0.74)的分歧最小。(见表9,见本期第49页)
另外,三类网站的从业者,对“论坛水军”、“标题党”的态度有显著差异。无论对“论坛水军”还是“标题党”,商业网站从业者都是最赞成,媒体网站从业者则较反对,尤其是对“论坛水军”。由此可见,媒体网站比商业网站从业者在标题制作上更加遵循专业主义标准,而商业网站为吸引点击率更强调标题的“煽情”。
四、结论与建议
1.网络新闻从业者呈现年轻化、高学历、高流动性特征,有较强的职业可塑性
调查样本中,网络新闻从业者的平均年龄为27岁,超过80%的人在30岁以下,其他学者针对网络媒体从业者的调查,也有类似发现。⑥相比上海地区传统媒体从业者34.07岁的平均年龄,⑦网络新闻从业者总体要年轻7岁左右。由于互联网工作的技术要求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网络新闻从业者的本科及以上学历高达88.27%,较之于传统媒体从业者81.4%的比例也高很多。年轻、高学历,一方面给工作来带了活力,但也潜藏着“好高骛远”的隐忧,导致职业稳定性较差,这从现单位平均2.5年的工作年限也能反映。因此,面对拥有较好素质的年轻从业者,加强职业理念、职业归属、职业认同教育培训,塑造良好的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追求,是非常必要的。
2.专业背景和媒体经历使网络新闻从业者拥有较好的专业素养
调查显示,57.62%的从业者接受过正规的新闻传播教育,46.85%的受访者有传统媒体工作经历,平均为3.04年,高于在目前网站的工作时间,且至今仍有大量传统媒体从业者将去网站工作作为个人的职业发展策略。在学校接受的系统知识,加上在传统媒体所接受的系统专业技能训练,使得网络新闻从业者在新闻理念、采写编评等理念与实践方面,都拥有较好的专业素养,为网络媒体在后续发展中,提供了最为重要的人才优势。
3.从业者自我身份认同度较高,工作自主性和工作满意度一般
调查发现,网络新闻从业者自我认同度较高,同行认同度最低。由于独立采访权缺乏法律保障、职业身份模糊、管理不规范等原因,他们的职业声誉和职业自豪感远低于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加之有限的工作自主性,进一步降低了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因此,对网络新闻从业者“记者”身份的确认和保障,增强身份认同,是提升职业忠诚度、加强自我约束的关键,也是激励他们更加敬业的重要手段。
4.不同类型网站的从业者,在职业认知和职业行为方面有所差异。
由于有相对雄厚的资金投入、成熟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商业网站从业者工作自主性较大,满意度较高。同时,商业网站既不拥有政府网站的官方背景,也不具备媒体网站的变通条件,他们对“新闻人”的身份认同度较低,对采访权的渴望尤为迫切。对“标题党”的宽容,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在现实中的困境与无奈。媒体网站,基于政策、新闻生产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其从业者的采访权并非完全缺失,对编辑权、市场化的态度也相对温和,而政府网站从业者的情况则介于两者之间。这些差异,主要是由网站的不同属性所带来的不同政策、管理、市场环境等所共同决定的。■
(作者陶建杰系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教授,张志安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为上海大学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子项目“影视媒体与都市文化建构”〈项目编号:2011-02〉、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从业者” 〈项目编号: 17000-3281301〉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2009年记者节期间,一项涉及中国34个省市区,共有1765名传媒人参与的调查显示,有40.5%的受访者在网站工作,所占比例最高。据估算,目前中国大陆大概有300万以上的网络编辑人员,数量上远超过传统媒体。见《传媒从业者调查:网络媒体从业者比重达到4成》,《中国经营报》
http://tech.hicode.cn/internet/2009/11-06/2553.html
②《国新办副主任蔡名照:鼓励新闻网站国内上市》, 《南方都市报》2012年5月10日
③根据国新办、信息产业部2000年发布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非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综合性互联网站”(即商业网站),“经批准可以从事登载中央新闻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发布的新闻的业务,但不得登载自行采写的新闻和其他来源的新闻。非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其他互联网站,不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
④罗文辉、陈韬文:《变迁中的大陆、香港、台湾新闻人员》第293~317页,台湾巨流图书公司2004年版
⑤根据新闻出版署官方网站显示,首批已经开放《新闻记者证》发放的网站均为经过国务院新闻办批准的有新闻刊载发布资质的中央级新闻网站,分别是: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日报网、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中国网络电视台。
⑥钟瑛、李亚玲:《我国网络媒体从业者基本状况调查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⑦陆晔、俞卫东:《社会转型过程中传媒人职业状况——2002上海新闻从业者调查报告之一》,《新闻记者》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