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66页
  • 67页
  • 68页
  • 69页
  • 70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与媒介信任
——基于上海11所高校相关状况的分析
□邢虹文
  【本文提要】通过问卷调查,本研究发现,新媒体已经嵌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学生群体的媒介接触大多通过网络来完成,媒介互动尤其是使用社交媒体的互动极为频繁,甚至形成了对手机与网络的依赖,对媒介信息判断有更多的自主判断与思考。正基于此,新媒体环境下,要提升大学生的媒介认同,就必须注意把握他们的社会心理需求,同时整合媒介资源以及创新表达形式。
  【关键词】新媒体 媒介互动 媒介信任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206

  “新媒体与旧媒体互相碰撞,草根媒体与商业媒体互相交叠,媒体生产者与媒体消费者亦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影响”,①这一切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传播格局,进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面对新旧媒体剧烈变革的背景,大学生群体的媒介接触、使用以及信任呈现哪些特点?或者说,他们的媒介生存状态是怎样的,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正基于此,本研究将聚焦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通过呈现其媒介使用、媒介互动与媒介信任等方面特征,研究该群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并由此为提升媒介素养与引导方式提供相应的借鉴。
     
一、调查样本来源及基本情况
  从某种意义上看,受众对于媒介内容的获取、分析和评判过程,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媒介与自我认同的塑造过程。与此同时,这种认知能力往往与媒介的公信力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媒介信任的程度,而这又往往决定了媒介在塑造受众认同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要有效地提升受众的媒介认同,就必须了解他们对于媒介的认知、使用以及信任状况。由此,要了解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群体的媒介认同状况,就必须分析其媒介认知、使用以及信任的现实状况与特征。
  正基于此,我们于2013年4月在上海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调查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在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11所高校中抽取了700名大学生,回收问卷654份,有效回收率为93.4%,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
  本次调查样本的基本状况如下:从性别分布上,男性为43.4%,女性为56.6%;在年级分布上,一年级占3.5%,二年级占26.0%,三年级占62.4%,四年级占8.1%;从专业分布上,文科为23.8%,经济管理为28.7%,理工科为31.3%,艺术类为11.9%,其他专业为4.3%。从生源地分布上,来自上海本地的为44.0%,外地城市的为33.7%,外地乡镇的为12.1%,外地农村的为10.2%。
      
二、大学生的网络化生存:特征与趋势
  1.媒介接触:以互联网作为传媒介质
  从某种程度上看,新旧媒介已经完全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在这个“媒介化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往往与媒介直接相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迅速普及,媒介融合的趋势日趋明显,人们接触媒介的方式正在发生极大转变,即从直接接触媒介终端以获取信息,逐步转向以网络为中介来获取各种媒体信息。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媒介融合趋势的进一步深入:传统的平面媒体与电子媒体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这一平台来传递信息,而对于受众尤其是大学生群体,这种通过网络来使用媒介的现象更为普遍,他们也更多地通过互联网来接触各种媒介。调查显示(见表1,见本期第67页),在接触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状况上,除了对平面媒体——报刊杂志的传统接触方式仍占主要比重以外,电子媒体的接触方式正在实现从传统方式(广播和电视)到互联网的转变。
    在媒介的接触频次上(见表2,见本期第67页),传统媒体的接触频率远远小于互联网,“几乎每天接触”的比例以互联网为最高,而对传统媒体的接触频率基本在10%以下;“有时和经常接触”的比例以电视为最高,报刊次之,广播最低;“从不或很少接触”的比例基本上以广播和报刊为主。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媒介接触基本上以互联网为主,而对传统媒体的接触大多以互联网为介质。
  从关注节目类型的媒介差异(见表3,见本期第67页)来看,大学生基本集中在“时事新闻”、“休闲娱乐”以及“影视音乐、电视剧”等类型,既反映了他们对时事新闻的关注,也体现了利用媒介休闲娱乐的用途。其中,读报刊、看电视的主要关注点是时事新闻,休闲娱乐次之,反映了传统主流媒体在这方面的权威性;听广播和上互联网的主要关注点是休闲娱乐,时事新闻次之。
  之所以通过网络来实现媒体接触,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上网的便利性。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发现,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比如在上网地点中,在家里的占36%,在学校的占61.1%,在网吧的仅为2.9%;在连网方式上,“有线网络”为10.8%,无线网络为38.5%,两者都有为50.3%;同时,移动网络终端的拥有量也处于较高水平,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的手机拥有率为96.6%,笔记本电脑拥有率为94.4%,平板电脑拥有率为37.9%。从某种程度上看,正是由于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连接方式的进一步改善以及网络终端的多样化,为大学生群体的媒介接触的网络化提供了至为重要的前提条件。
  2.媒介互动:依托网络的社会交往
  所谓新媒体就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随着网络平台的进一步普及,不仅带来信息获取和媒介接触的网络化转向,同时随着网络通讯软件以及社交媒体的发展,也使得网络互动逐步发展起来,并成为影响人们社会关系的重要形式。
  从以上的媒介接触状况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中基本实现网络生活日常化。在样本中,大学生每天平均上网时间为4.49小时,这在日常活动中属于较高的水平。调查数据显示,从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的活动中可以看出,除了较为普遍的查找资料(68.5%)、娱乐(48.9%)与获取时政信息(39.0%)之外,聊天、论坛发帖、交友(合计为52.4%)等交往性功能正日趋明显(见表4,见本期第68页)。
  从网络媒体使用的频率来看,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网络工具分别为“即时通讯”(84.3%)、网络舆论平台(65.4%)和“社交网络”(59.9%),相对于网络视频、新闻门户以及网络直播,这些应用的交互性更强,更能够反映出大学生网络互动的高频化。当问及“打开电脑,连接上网络的第一时间您会选择哪些行为”时选择“打开QQ、飞信等聊天工具”的为45.6%,“登录微博或者人人等社交网站”的为19.4%,“打开音乐视频软件”的为7.0%,“打开浏览器浏览网页”的为23.1%,“打开游戏”的为4.9%(见表5,见本期第68页)。由此可见,网络通讯与网络互动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互动的重要形式。
  当问及“您现在是否主要通过社交媒体与其他人交流”时,表示“是”的比例为57.4%,表示“否”的比例为42.6%。由此可以看出,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日常交往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以在大学生中较为流行的“微博/人人网/开心网”为例,调查数据显示,92.2%的受访者表示开通了“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媒体账号,仅有7.8%的人表示没有。这种频率较高的社交媒体应用,也使得网络互动大量地发展起来。
  从表6(见本期第68页)中不难发现,在社交媒体的各种行为中,除了参加线上线下活动和转发参加抽奖等活动之外,大学生之间通过社交媒体交换照片、话题、信息等方面的活动较为普遍。同时,这种较为频繁的网络互动也会对大学生的自我情绪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当自己的观点在网上受到众人的认可时,往往会觉得“很开心”(62.3%),没有特别感受的有三分之一强(37.7%)。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个性较强的一面往往也能体现出来,当问及“您是否在意微博上的粉丝数量或人人网上的访客数量”时,表示“会”、“不会”和“无所谓”的比例分别为33.1%、32.9%和33.9%,各为三分之一;而当自己的观点在网上受到众人的非议时,觉得“很沮丧”的比例为23.4%,“随别人说去”的为76.6%。这反映出大学生群体的自我意识的两面性,一方面极易受到别人积极评价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在面对消极评价时往往也能够泰然处之。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对于手机与网络的依赖在大学生群体中极为明显,当问及“手机使用过程中的一些行为”时,表示存在着“上课或工作时会不由自主看手机”的比例为68.5%;“出门没带手机或者手机没电,觉得不安”的比例为64.6%;“即使不使用,会一直登录手机通讯应用(如QQ等)”的比例为33.4%;“用手机偷拍别人并传到网上”的比例为8.1%。由此可见,对于手机的依赖正在成为一个日益显著的社会问题。从某种程度上看,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实际上是对网络的依赖。数据显示,当问及“平时生活中最不能缺少的媒体”时,“互联网”的比例为65.8%,其次是手机(23.7%),而传统媒介如报纸杂志(3.5%)、广播(3.0%)、电视(4.0%)的比例都极低。这也反映出,在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生活中,以网络为介质、以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为终端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中媒介接触的主要形式。
  3.媒介信任:自主意识与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
  作为一种“虚拟的实在”,网络社交媒介在推动人们展开互动和交往的同时,也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但是这一来源本身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其信息的真实与否难以辨别,由此,也带来了媒介信任问题。
  从调查来看,大学生群体对网络上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已经有所意识,但是总体上信息安全的意识较为薄弱,信息发布的随意性较为明显。当问及“您对在网络上发表个人信息的看法”时,表示“不愿意”的比例达到了48.7%,“愿意”的比例仅为12.8%,“视具体情况而定”的比例为38.5%,表示“会泄露个人隐私,一般不发”的为26.8%,“随兴,想发就发”的为49.0%,“虚荣心而已”的为5.4%,“很多人是为了让朋友知道自己的近况”的为18.8%。这反映出大学生对于网络社交媒体的态度较为复杂,在实际行动中更多地由自身的情绪决定。
  与此同时,大学生群体呈现出将现实中的社会关系映射在网络关系上的特点:通过社交媒体人们更多的是与较为熟悉的朋友进行交往,与陌生人的交往并不是很普遍。当问及“您是否在社交媒体里获知身边朋友的最新动态”,表示“是”的为75.9%,“否”的为7.5%,“不一定”的为16.6%。从中可以看出,社交媒体已成为强化现实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相比之下,与陌生人的交流则相对较少,当问及“您会使用社交媒体与陌生人交流,并且交朋友吗”,表示“会”的占21.2%,“曾经尝试过”的为22.9%,“偶尔会”的为29.8%,“不会”的为26.1%,可以看出,虚拟的网络生活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渗透上,大学生群体总体上持一种较为审慎的态度。正是由于这种网络交往的现实性,也使得网络信息的传递更多是在朋友圈子里展开。从更深层次上看,这种网络交往局限在现实朋友圈的取向反映了网络信任的困境。
  与此同时,从一些突发公共性事件的报道来看,社交媒体具有先天的传播优势。以“复旦大学硕士生中毒事件”的获知为例,数据显示,信息来自“微博”的比例(36.5%)高于“新闻网站”(26.6%),也高于人际传播——“身边的人”(9.4%)和“人人网”(9.2%),可见,社交网络开始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信息来源。但与此同时,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其信息真假难辨,这也使得网络信息的信任度相对较低。调查显示,当问及“您会相信您所浏览的社交媒体中的信息吗”,表示“会相信”的为10.6%,“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为69.4%,“都半信半疑”的为17.0%,“不相信”的为3.0%。大学生对于社交媒体所传递信息的可信度采取审慎的态度,同样也表现在对其他信息来源上。
  对于网络信息的看法,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凭自己的经验批判地接受”,比例高达65.5%;其后依次是“是小道消息看过算数,不当回事”(18.3%)、“因为从正统的传媒无法了解,因此格外重视”(13.0%)以及“积极参加讨论”(3.2%),这体现了对自身判断能力的信任。此外,当网络上的新闻、消息或观点与主流官方媒体相违背时,大学生群体中“相信官方媒体”的为28.4%,“相信网络草根媒体”的为10.0%,“两者权衡”的为49.2%,“相信海外媒体”的为6.2%,“不知道”的为6.2%。由此可见,相当多的大学生还是会权衡各方面信息然后再做出判断,表现出了较为审慎的态度。这也说明,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信息来源呈现的多样性特征,在多信源的博弈过程中,传统的主流官方媒体主导的或先发的优势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丧失。
  因此,即使是基于此,对于这些伴随着网络快速发展逐步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我们应该更多地发挥他们的主体思考、培育他们的自主意识,并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主题教育和媒介引导,进而促进他们的自我健康成长。
     
三、媒介认同塑造的现实路径:媒介素养与媒介引导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后现代社会中的主体身份是一种弹性的社会建构,它呈现出开放性、多元性、流动性等变换特征,它是一种对传统主体身份及其认同的颠覆性解构。②可以说,上文所呈现的大学生群体的媒介接触与使用行为、对于媒介信息的信任状况已经明显体现出了这些特点,他们的自主性、互动性以及网络化特征日趋显著,由此也带来了如何塑造他们媒介认同的现实问题。在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了解大学生的信息消费特点及需求。从媒介使用与满足的角度来看,日益自主的受众需要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自身需求,正如我们看到的,大学生群体的信息需求集中在“时事新闻”、“休闲娱乐”以及“影视音乐、电视剧”等方面,这也构成了我们展开媒介引导和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平台。
  其次,要整合现有的各种媒介资源、形成合力。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日趋显著,受众也正在从“大众受众”转向“扩散受众”,人人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大众传媒的受众。③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动员传统媒介和新媒体以及两者的有机结合,来为大学生提供形象展示与加以引导。
  第三,要创新方式,适应从单向度到多向度传播的转变。网络时代的“去中心化”特征决定了媒介素养教育和媒介引导的“个性化”特点,并由此推动了媒介教育模式从传统的填鸭式的单向教育模式向互动式的多反馈回路学习方式的转变,并在这个过程中凸显出主体的自主性并促成媒介认同的形成。■
  (作者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副教授,本文为上海市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建设项目子项目“影视媒体与都市文化”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HenryJenkins, ( 2006),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ew York and London: NewYork University Press, p2.
②刘燕:《媒介认同:媒介主体身份阐释及其网络认同建构》,《新闻记者》2009年第3期
③Abercrombie, N., & Longhurst, B. (1998). Audience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