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51页
  • 52页
  • 53页
  • 54页
  • 55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党报微博转变政治传播话语体系的探索
——以“@人民日报”“你好,明天”栏目为例
□张梓轩 雷建军
  【本文提要】与中国改革的具体目标、途径紧密相关的,是关于现代性的学理争论、思潮融合与冲突。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来具有自明的现代性基本价值具有了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内涵。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其在现代性具有家族类似特点的价值序列中有着怎样的选择与呈现,值得关注。评论作为该报的传统优势,延伸到了其微博版。本文通过研究《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中发布的评论类内容,力图探析其对改革的优先原则做出的思考与表达,以及转变政治传播话语体系的探索。
  【关键词】《人民日报》 微博 评论 政治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2
  
  对于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征程,一系列与之有关的发问难以回避:当“要不要改”在认识层面的疑惑逐渐消散,“为谁改革”的追问再度强劲,“怎么改革”的考验随之而来,“改革什么”的选择迫在眉睫。①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微博账号,自2012年7月22日凌晨开通至2013年7月1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人民日报”在新浪网上已经拥有近800万的粉丝量,它对上述问题做出的相关表述与回答,是获得如此广泛关注的深层缘由。
  而与中国改革的具体目标和途径紧密相关的,是关于现代性的学理争论、思潮融合与冲突。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现代性曾是新启蒙运动的知识分子的共同诉求,“面对传统的国家集权体制,他们相信,只要冲决了这一罗网,就有可能实现启蒙运动所追求的、有欧美国家作为坐标的乌托邦理想世界”。②但反观启蒙提出的普世性价值:民主,平等,自由等等,如以撒·柏林所言,这些价值内部其实并不自洽,而是有着内在的紧张性。③仅是“自由”即存在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分野。在中国,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过程中利益的断裂和知识结构的分化,许纪霖认为,问题变成不是要不要现代性,而是要什么样的现代性:中国的改革目标究竟是一个个人权利优先的古典自由主义社会,还是一个优先考虑各社会阶层平等的激进民主社会,或者是自由与公平兼顾的社会民主主义社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现代性的目标,设下了多向的路标。④
  评论,尤其是其中的政论体裁,是《人民日报》的传统优势所在。评论的目的,“是实现主体或与主体的对话,在意见的交换中寻求共识,而意义不会在一厢情愿的单向呈现和另一方的被动接受中产生,意义的产生依赖于主体之间的认同”。⑤为此,近年来,以评论部为代表的人民日报社内容生产系统,对转变政治传播的话语体系进行了大量的摸索,并使得这一传统优势领域继续在微博账号上实现延伸——评论类内容成为“@人民日报”获转发量最高的一类博文。在新浪平台上,该账号开通后第一个月的时间里,转发量超过万次的博文中,评论类博文占到了65%,转发量在5000到1万次的博文中,评论类博文占到了54%。⑥此后至今,这一分布特点始终得到保持。本研究以“@人民日报”最具影响力的评论栏目“你好,明天”为例,将评论的主题观点进行分类统计,并通过文本分析,探讨这些评论在现代性的光谱中呈现出何种色彩,又对改革实践实现着怎样的参与。
  
一、主题的基本分布
  “你好,明天”是“@人民日报”获转发量最高的栏目,也是该微博建构《人民日报》新形象的标志性栏目,其发布的内容由微博团队原创。它用述评的方式,以梳理和总结当天或近期的新闻热点为由头,对问题展开分析并对明天进行展望,以结尾的“安。”作为自身标志性的语体。
  自2012年7月23日到2013年7月1日,“你好,明天”共发布344条微博。按照每条评论所表达出的最为侧重的观点,本研究将其主题做了如下分类(见本期第52页):
  
二、关于消极自由
  由上表可以清晰地看到,呼吁公权力应在法律约束下运行的观点,是“你好,明天”的全部议题中出现比例最高的观点。如2012年10月9日,“@人民日报”针对当时发生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发布评论:
  “【你好,明天】劳教制度将改革,民工开“发布会”讨薪,“表叔厅长”跨省撤稿——今天几则焦点新闻,有权威表态,有网上传言,却传递共同讯息:权力脱离法律轨道,就可能沦为私利的保护伞、不同意见的噤声器。听取民意,吐故纳新,让法律成为公平正义压舱石,是司法改革取向、法治中国前行方向。安。”
  法治国家,首先是政府本身遵守宪法以及各种法律法规,尤其是行政法律法规,然后才是全体社会公民遵守各种与自己有关的法律法规。韦森认为,现代社会中的法治,首要之义恰恰“并不是政府或说主权者用法律手段统治、控制和管制住社会,或者说用法律治住了老百姓,即rule by law(法制),而首先是政府或主权者(包括执政党及其领导人)是在法律的约束之下,以至在整个国家机器和社会的运作中,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rule of law(法治)”。⑦
  “你好,明天”中直接出现对法治信仰的呼唤,与涉及公权力要被监督、要透明、要与市场边界清晰等的观点相加,是该栏目中最为着力的内容,比例高达34%。它们对公权力应受法律约束的强调、对权力退出市场的呼吁、对保护私人领域自由的推崇,事实上体现了对于消极自由观的一再传播。
  自由,作为现代性所指涉的价值,本身即有着多重的面向。其中,消极自由是一种私人领域的自由,人们可以在不妨碍别人自由的前提下,不受任何强制地去行动。它与市民社会、特别是私人领域的出现密切相关,与权利一词相联系,且主要体现为非政治性的自我保护的权利。
  与此同时,尽管有着对法治目标的清晰诉求,在其28条涉及执政党最高层的论述中,所传递的观点包括:制度创新要从最高权力层开始、寄望凭借最高层的意志与作风推动改革等等。由此可见,“@人民日报”对于现代性实现途径的探讨,依然没有脱离新权威主义的思路。
  
三、关于积极自由
  积极自由,即公民对公共事务的政治参与,与消极自由被限定在私人领域不同的是,它是一种公共领域的自由。对于这一点,“@人民日报”在面对不同的报道内容时,采用了不同的选择方式。
  在以群体性事件为报道对象的发帖中,“@人民日报”对于积极自由基本上采纳直接回避或间接表态的方式。尽管该微博账号自开通以来力图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做到“不失语”,但对于一些有着明显的积极自由性质的事件,仍未像其处理其他突发事件一样采取实时的、直接的、详细的报道。例如宁波PX事件、香港市民抗议事件、《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等。
  而对于底层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各个层面全面、直接的参与权的诉求,“@人民日报”将其放置在“民生”的话语下进行报道。改革分配方案、缩小贫富/地区差距的观点,在42条博文中得以论述。如2012年10月3日的这条评论,便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你好,明天】挂在树上的针头,让环卫工刘永亮进入人们的视野。为维持最基本生活需要,生病也不能休息,刘永亮们的生存状况让人心酸。他们为发展转型支付的成本、承担的代价,应记入社会账本,更应写进改革备忘录:只有收入分配合理,贫富鸿沟弥合,社会保障提升,他们才会生活得安心而有尊严。安。”
  事实上,在“@人民日报”每天发布的常规新闻报道中,以直接引语的方式让底层发声并不多见,即使有,也是出现在需要网民进一步点击链接才能看到的原文中,其转发量也并不高。“你好,明天”中的这42条博文,以为底层代言的方式,传递这个阶层对于“起点公平”的诉求。同时,有10条博文,呼吁了对于改革这一关乎中国整体进程与方向的事业,其决策的制定需要赋权于民。如2013年3月21日的晚安微博,即表达了让民众参与改革进程的呼吁:
  “【你好,明天】‘说到就要做到,不能放空炮’,新一届国务院全体会,平实话语传递改革决心。然而,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谈何容易?达成预期,需要为政者拿出勇气,更依靠百姓信任支持。开言路、集众智,让公众参与改革进程,就能‘说到做到’。人民和政府一道攻艰克难,何难?安。”
  尽管如此,如果在国际坐标中加以考察,可以看到《人民日报》在某种涉及民族主义的特定语境下,仍然存在着以积极自由的理念,对全球事务的发言。民族国家的自主性是个人的自主性原则在群体范围内的扩大和应用,现代性在中国的启蒙之路,是这片土地上的个人的自主性与民族国家的自主性几无时间差的建立过程。当《人民日报》以作为民族国家代言人的身份出现,面对与日本的领土主权问题、面对强国主导的政治经济秩序时,“你好,明天”的评论中,人们看到了积极自由的色彩,仅就钓鱼岛争端,344条博文中即有10条宣誓捍卫主权的言辞激烈的论述。代表性的评论如:
  “【你好,明天】今天,抗战胜利67周年纪念日;今天,五星红旗插上钓鱼岛;今天,中国人发出共同的吼声。这一壮举向世人宣示:家国山河,难忘故土,中华儿女绝不容忍钓鱼岛孤悬波涛之上。此时此刻,我们牵挂着14位同胞的安危,企盼他们平安回家,企盼华夏更富强,九壤早归一。清秋夜,共祈愿。安。”
  正如许纪霖所指出的,“(上世纪)80年代的启蒙中,个人与国家所形成的是对立关系,相对于人的主体性,国家是一个被动的、消极的、工具性的客体,但到90年代,中国日益深刻地融合到全球化关系中——随着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与强国的利益发生了越来越直接的冲突,综合国力的提高与国际地位的低下形成尖锐对比,民族主义的情绪被激发,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意义和集体认同日益重要”。⑧而也只有在这一情形下,积极自由的色彩才毫无遮蔽地出现在对“明天”的问候中。
  
四、关于公共理性
  尽管“@人民日报”在不同的语境下对积极自由有着不同的表征,但它也并未将自由大大消极化、严格限定在私人领域内,并未鼓励大家仅仅去做自利的、守护个人利益的市民,而是呈现出对个人参与公共事务的公民责任的倡导。而需要明确的是,从个人主义到公共理性,“@人民日报”做出的引导十分谨慎,将之基本限定在公民自身素养层面及社会活动层面,而非真正上升到政治活动层面。在344条博文中,与之相关的博文有26条。如针对2012年国庆假期第一天全国各地发生的一系列公共文明缺失的行为,“你好,明天”发表评论:
  “【你好,明天】景区又见垃圾遍地,高速不乏变道加塞。古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反观当下,物质资料已然丰裕,却并未带来文明素养相应提升。公共秩序紊乱,每个人都要承受后果;文明形象塑造,每个人都要承担责任。从海滩到垃圾箱并不遥远,让我们尽快走完这段路。安。”
  奴性人格、公德缺失与自主意识、责任伦理是臣民与公民在思想与人格上的分野。缘中国历史而来的臣民依附性,与发轫于西方的公民自主性有着本质区别。在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与文化积习中,“由于私领域长期被遮蔽,个人权利无从生长,公私域界限的模糊不仅未使臣民克己之私欲以求公益之维护,相反促使了臣民公德意识的丧失,表现为对公共利益的漠视”。⑨改革开放以来,以个人和市场为轴心,中国社会不断发生分化,被片面植入的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客观上鼓励了大家在私人领域中做一个满足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好市民。许纪霖认为,所谓理性的经济人背后,被掩盖得严严实实的,正是作为一个共和国的公民所不应忘却的公共关怀,可恰恰由于公共文化和核心价值的匮乏,再加之制度性秩序的缺失,社会对善恶是非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普遍持有实用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暧昧态度……社会秩序只是靠着趋利避害的理性计算得以维持。⑩
  公民启蒙,是现代政治制度建立的基础,从中国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发出的新民思想,阐述公民思想、培育新型公民的行动至今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了。微博的出现,在继续对个体意识进行启蒙的同时,也启蒙了人们的公共意识,“使觉醒的个体都竭诚来维护公共利益……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完成了公民的洗礼”。[11]尽管这一观点过于理想化,但对公共关怀的倡导,微博的确给中国带来了意外之喜,对于这一过程,“@人民日报”也在参与其中。
  “【你好,明天】经历暴雨中的‘双闪之爱’,我们感受到‘路人’的道德热量;推动‘唐慧回家’,我们体会到‘努力就会前行’。而上海再现老人倒地无人扶提醒我们:中国向上走,需要更多人来做现实的行动者、良善的呵护者,而不只是道德的批判者、正义的围观者。国家有尊严,公民才有尊严,反之亦然。安。” [12]
  这是开博以来的第19条晚安帖。在“你好,明天”中,像这样以平和而不乏力度的语言,对无责旁观的行为、损人利己的行为、蔑视公共秩序的行为、损坏公共设施的行为,都逐一进行了批评性舆论引导,对重建社会的感动与信任、关爱社会的弱势群体发出积极的呐喊。不仅如此,在非评论类的内容发布中,“@人民日报”直接推进大家展开行动,例如提出“六块三过一天”的方式,带领人们换位思考、关注贫困人群;倡导拒绝“中国式过马路”,让“城市文明始于脚下”,等等。
  与此同时,理性表达是公共文化和公共德性中的重要构成。对此,“你好,明天”对公共事务中真实发生的非理性表达进行直接评论。在启东事件、唐慧事件、涉日游行事件等公共事务中,“@人民日报”都发出评论,倡导更为理性、平和、合法的抗争和意见表达方式的出现。如在民众于反日游行期间发生语言与肢体的暴力冲突之时,2012年9月22日的晚安帖即为:
  “【你好,明天】因见解不同,网上的唇枪舌剑时有发生,最近尤烈。非此即彼,非敌即友;帽子横飞,棍棒横扫。如此按圈子分野,按标签站队,暴露的是分化对垒,带来的是撕裂伤害。个性表达不是话语暴力,明辨是非不是对骂攻讦。多元时代,能否以包容心存异求同、凝聚共识,是执政考题,也是公民答卷。安。”
  媒体通过一种充分进行自由交流、真诚沟通、针砭时弊、监督权力的平台的搭建,引导公众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最有效的途径。[13]
  
五、结语
  当现代性众多的价值理念,与复杂的改革处境相遭遇,我们看到“@人民日报”在对改革的优先原则的思考与表达中,也呈现出复杂的面向,甚至有14条“你好,明天”的博文直接论述了改革的复杂性。通过分析该微博最具代表性的评论栏目可以发现,《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更多地选择了对于法治精神及与之相关的公权力要归位、个人权利应得到保障的呼吁;相较消极自由,该微博对于积极自由的呈现,在绝对数量上次之较多,但在全部博文中比例仅次于前者,对明显有着积极自由性质的国内事件采取了直接回避或间接报道的态度,对于底层的平等诉求,较多放置在“民生”的话语下进行报道,而只有在国际坐标体系下,积极自由的价值理念以对民族国家的主权进行宣誓的方式得以呈现;再次,它并未将自由大大消极化、严格限定在私人领域内,而是呈现出对公共理性的引导,而这一引导被谨慎地限定在对公民责任意识的强调。■
  (作者张梓轩系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讲师;雷建军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本文为北京市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共建):“传播学专业人才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探索——北京交大-天智通达移动数字媒体产学研基地建设”的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人民日报评论部:《改革,回应人民的强烈期待——深化改革方法论之一》,《人民日报》2013年1月4日第5版
②④⑧⑩许纪霖:《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第24、22、45、14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③柏林、雷敏·亚罕拜格鲁:《以撒·柏林对话录》第183~184页,正中书局1994年版
⑤卢新宁:《从政治宣传到政治传播——“任仲平”文章〈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探析》,
http://media.people.com.cn/GB/192301/192359/192371/14695617.html,2011年5月20日
⑥万小广:《透视人民日报微博》,
http://media.nfdaily.cn/cmyj/38/content/2012-11/27/content_58962245.htm.,2012年11月27日
⑦韦森:《新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转引自载资中筠:《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第1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⑨刘宇:《从臣民到公民——个人自由与权利生长历程的逻辑性考察》第5页,南开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2010年
[11]朱伟:《微博推动了信息的公开透明》, http://weibo.com/1190953227/xgEw8bUp3,2011年7月27日
[12]《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你好,明天》,http://weibo.com/2803301701/ywIJY9u9V,2012年8月11日
[13]杜庆华:《网络公民意识的觉醒及其培育》,《理论学习》2011年第2期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