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49页
  • 50页
  • 51页
  • 52页
  • 53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做好科技“双刃剑”问题的舆论引导
——以转基因技术报道为例
□杨丽琼
  【本文提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各种新技术“双刃剑”的争论和担忧也日益增多。对存在争议、分歧的技术,新闻媒体是否该报道,应该怎样做好科学传播和舆论引导?本文以转基因技术为例做了分析。作者认为,尽管对于转基因的安全问题始终有着较大分歧,但转基因食品已经并正在大踏步走上我国百姓的餐桌,公众对转基因的关注将长期存在,新闻报道无法回避、也不应绕开。新闻媒体有责任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对转基因做出客观、公正的报道,并发挥调查性报道优势,探寻事实真相,为政府决策、百姓选择提供参考,同时还应发挥好舆论监督的功能。
  【关键词】转基因 科学传播 食品安全 生态安全 
  【中图分类号】G212
  2013年4月28日,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发出《关于负责任的转基因技术研发行为的倡议》(以下简称《倡议书》),倡议科学家“以对人类社会发展高度负责任的态度”,“负责任地开展转基因技术开发及应用,……积极关注技术应用的社会和环境效果,预见技术的潜在风险,自觉规避技术的负面影响。”①
  这个长达2600字的《倡议书》还提出了“科学传播中的责任”,尤其是转基因生物技术、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与公众的沟通”问题。这就再次让公众的目光聚焦于转基因技术及其相关争议上。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害。随着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各种新技术“双刃剑”的担忧和争议也日益增多,比如动物“克隆”技术如果被用于人自身,“试管婴儿”技术引发的法律、伦理问题……这些都给新闻报道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是十分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新闻媒体应该如何应对不断出现的技术“双刃剑”问题和争论?怎样做好相关报道和舆论引导?本文试以转基因技术为例,对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体的报道稍做梳理,并抛砖引玉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不炒作,但也不应回避
  我国媒体的新闻炒作早已为人们所司空见惯,从“地沟油上餐桌”、“PM2.5浓度”,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雷人雷语、明星隐私,都有媒体争先恐后、连篇累赎,而唯独对于一项在全世界争议了近30年仍难以得出定论、近年来国内也一直针锋相对辩论其利弊的转基因技术的报道,却表现出少有的谨慎或淡漠。
  实事求是地说,转基因技术的报道确有难度。这不仅因为对转基因的食品安全与生态安全问题,国内外一直众说纷纭,更在于相关争议早已超出科学范畴,被纳入商业利益、社会伦理以至政治博弈等范畴,个中是非曲折,媒体人很难搞懂厘清,于是就索性“置之不理”、“一躲了之”。但无论是否报道,转基因技术都早已是一个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媒体无法回避,也不应绕开。
  科技界在争论转基因的安全性时常常批评媒体,他们从各自对转基因的立场出发对媒体提出不同的要求。转基因技术的支持者将公众对转基因的恐惧归咎于媒体报道,否定者则要求媒体应该对公众的疑虑做出解释,保护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②
  有人曾根据某网站的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选取了2009年10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的时间段,对转基因报道的数量做了统计,其间,国内主要报纸对转基因的相关报道共计547篇。数量并不算少,但具体分析,发表的报道主要集中在《粮油市场报》《科技日报》《农资导报》《农民日报》《国际商报》《第一财经日报》等一些行业性报纸或财经类报纸上,而不是影响更大的综合类报纸。③而且,“3月份报道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因为全国‘两会’在这一时期召开,转基因技术问题成为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④
  新闻媒体对转基因的“冷淡”情有可原。可以说,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还很少有哪一种技术像转基因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争议如此之大。支持者为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各种转基因生物的问世欢呼,断言转基因作物具备抗虫、抗杂草、增加产量等种种优越性,能减少农药和除草剂污染,减少化肥使用,是解决人类粮食危机的最佳出路。反对者则对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及其产业化忧心忡忡,认为迄今为止的试验不能证明转基因农产品无害人体健康;转基因的产业化种植将危及生态环境;转基因不但不会提高作物产量,反而还会导致产量降低。更有人警告,90%以上的转基因作物专利已被几个公司垄断控制,会给推广转基因作物的国家的粮食安全埋下“定时炸弹”……
  面对如此专业而又尖锐的争论,大多数媒体人难以判断其是非。于是,“回避”、“绕开”转基因报道,成了一些新闻媒体的选择,除了相关的研究进展、政府政策等消息报道外,很少能见到争论各方观点的详细介绍;个别提及转基因的社会、伦理层面争议的报道大多比较浅显,舆论监督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在于,在尖锐的争议声中,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首个批准主粮转基因种植的国家——2009年11月27日,继转基因棉花、番茄、甜椒等作物获批种植后,农业部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而城乡市场上豆油、豆制品的原料主要来自进口的转基因大豆,早已不是什么秘密。⑤
  互联网上转基因话题的空前活跃,也使得转基因成为新闻媒体无法回避的话题。在我国,关于转基因的网上讨论早已沸沸扬扬,网民们在各种论坛、微博、博客上,分成支持派和反对派(被称作“拥转”与“反转”,下同)进行激烈争辩,观点之尖锐对立有时甚至到了互相攻击对方人身的地步。
  与新闻界相比,我国出版界对转基因话题的热情大得多,在知名的当当、亚马逊网上书店,有近百种有关转基因的图书,且都是近年来由国内颇有影响的出版社出版的。翻开任何一本,都能较为全面地了解转基因知识及争议情况。
  已经并正在快步端上中国人餐桌的转基因,到底是人类社会的福音还是有着潜在危险的“恶魔”?转基因是否安全的说法应该相信谁?多年来,类似的疑问一直普遍存在于公众当中。对此,新闻媒体有责任以积极的态度,尊重公众知情权,做出客观、公正、有深度的报道。
     
在争议中坚守客观公正
  不幸的是,转基因报道对于记者来说,似乎是一个“危险的领域”。
  由新华社主办的《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金微曾因自己采写的转基因报道,不得不在博客上撰写长文,澄清自己是怎样因转基因报道而在互联网上被攻击为“造谣”、“不良记者”的。金微曾发过多篇转基因的报道,如《转基因大米,想说爱你不容易》《转基因,一场新的鸦片战争》《转基因大米安全争议难消世界各地都禁种》《美国全面反思转基因技术》等。如同这些报道的鲜明立场一样,金微在博客中也毫不讳言自己的观点:“我并不反对转基因技术,而且百分之百地支持国家集中力量进行转基因技术的科学试验研究,但反对在转基因作物安全性问题存在诸多争议和很大风险的情况下贸然强制推广,而且推广13亿人的主粮大米,更反对的是国外公司以杂交的名义在中国非法散布转基因粮食。”⑥
  “拥转”的新闻媒体和记者同样在网上挨骂。《新京报》连同该报记者刘铮2010年8月15日采写的一组转基因棉报道——《“转基因”挽救中国棉花》《棉花减产,“转基因”无辜》《“转基因抗虫棉”调查》,《南方周末》发表的记者李铁2011年7月29日《破析中国式的转基因谬误与谣言》一文,都招来了互联网上的漫骂。就连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人民日报》也未能幸免。“反转”的网民用“转基因偏执狂,颠倒黑白信口雌黄”、“制造低级的逻辑混乱”、“推崇转基因而任意曲解数据”、“欺骗宣传”等极端言辞,发泄着他们对肯定转基因的新闻媒体和记者的强烈不满。⑦
  事实上,近年来国内的一些转基因报道,已深深打上了报道者的主观印记。随着采访的深入,一些记者逐渐形成了自己对转基因的看法,或积极“反转”,或坚定“拥转”。他们从自己对转基因的认识和立场出发,用手中的笔或逐个质疑“转基因作物那些备受好评的优点”,以“破解转基因神话”;或大声疾呼“抛弃对转因基缺乏认识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如果我们被转基因的谣言束缚住了手脚,就会在新农业技术革命中落伍”。
  笔者认为,观点鲜明犀利的转基因报道虽然频遭非议,却恰因其鲜明的立场,更能让人们从字里行间读出报道者的无私无畏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能感受到记者对公共领域重大问题的积极关注,以及力求推动社会健康前进的赤诚之心,令人肃然起敬。
  但转基因的报道毕竟是一个特殊的课题,围绕转基因的“论战”历时久、范围广,争论的焦点与生命、健康、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科学家、政府相关部门、公众均不同程度卷入其中。如果报道的主观性过于强烈,将会加大公众的无所适从感。因此,对于转基因报道来说,媒体的态度应该是超然的,记者应该以双方争论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的姿态出现,应该力求在各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之间保持数量上的平衡和观点上的不偏不倚,以提供全面的事实和各方观点为主,引导公众客观而独立地观察、判断和选择。
  诚然,新闻报道要做到完全客观是很难的,记者对材料的取舍及叙述不可能不受自己观点的影响;在报道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做出解释和分析,也是新闻报道的题中应有之义。更何况,及时发现社会前进中的浅滩暗礁并发出警告,“铁肩担道义”,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但是,面对转基因这个特殊的课题,恐怕没有一个记者敢保证自己的认知是完全正确、可靠的,唯有努力在各方观点中保持客观中立,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深入基层调查 探寻事实真相
  事实上,世界范围内的转基因技术的争议并未使转基因的研究开发和商业化停下脚步,转基因的安全问题将长期存在。而追踪社会生活进程、关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既是新闻媒体的特性也是职责,在转基因的报道上,新闻媒体不应止于客观传递各方提供的事实和观点,还可以发挥调查性报道优势,探寻和发掘事实真相,用“第三方”的公允调查结果,检验争议各方论据的真实性,为政府决策、百姓选择提供参考。
  转基因争议中存在着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在争议的所有问题上,争议双方列举的事实都完全相悖。转基因作物是否高产,转基因棉花是否会因导致次生害虫从而造成更大危害,转基因作物是否会发生“基因漂移”并由此破坏生态平衡,转基因种植大国的美国人是否“都在吃转基因食品”,中国转基因水稻到底拥有多少自主知识产权……凡此种种都有截然相反的说法和材料,而且都言之凿凿,但都无法说服对方,这也是导致公众对此云里雾里、不知所措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恰因如此,新闻媒体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譬如,转基因棉花在我国的种植起步于21世纪初,并很快发展到“2008年至2010年,我国新型转基因抗虫棉培育和产业化全面推进,新培育36个抗虫棉品种,累计推广1.67亿亩,实现效益160亿元,国产抗虫棉市场份额达到93%”。⑧经历了这样长时间的大面积种植,谁对转基因棉花的产量及生态后果最有发言权?毫无疑问是基层的农业技术人员和棉农。《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曾对此进行深入调查,在题为《转基因棉引发减产之忧》的报道中,记者提供的事实来自“转基因棉的推广已进入第5个年头”的江苏盐城、南通等地的棉农、农技推广站工作人员和纺织龙头企业的高管,通过他们提供的农药用量、生产成本、产出、农民收入、种植面积、棉花质量等多方面的长期数据和情况,打破了转基因棉“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和农药”的神话,其内容被社会各方广泛转载和引用。⑨
  又如,《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也曾深入湖北的田间地头,向“作为主角的农业生产者”了解种植转基因水稻3年来的情况:“产量并不高,说是不打药还是要打药”,“转基因水稻稻种只能抗螟虫,不能抗其他的虫子”,“现在稻飞虱比螟虫狠,很多村子一大片一大片的田,都被稻飞虱吃掉了”。这些事实来自生产一线,是对转基因作物优劣及“转基因才能解决粮食危机”说法能否成立的有力证明。⑩
  新闻媒体对试验室中的转基因安全性评价确实不易调查,但转基因争议的其他主要分歧点,如我国“正在申请商业化种植及在研的8个转基因水稻品系”,“至少涉及28项国外专利技术,没有任何一种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说法,[11]通过国家专利和科研等主管部门,应该不难确认;“美国市场上70%的食品都含有转基因成分”、[12] “美国已开始全面反思转基因” [13]的说法,可通过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美国科学院等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及美国媒体的报道核实;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包括转基因抗虫棉等第一代转基因作物技术的失败”以及世界各国对待转基因的政策,也都可以通过查阅相关国际组织、世界各国政府的公开文件及媒体报道证实。新闻媒体身份超脱、立场公正的调查性报道,将促进转基因争议的许多问题一步步接近事实真相。
     
舆论监督不可缺位
  在转基因的报道中,实施有效的舆论监督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2009年11月,农业部对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发放,引起了国内社会各方的普遍关注和热议。互联网上的舆论纷纷质疑“老百姓的餐桌应该由谁做主,决策过程是否应该公开透明”,一些媒体在客观报道农业部和国家相关重点试验室对转基因水稻的优势、严格的安全评价过程的解释的同时,也加入到了舆论监督的行列。
  安全证书的发放,意味着转基因水稻可以大面积商业化生产。而包括在生物技术上比我国更先进的欧美国家在内,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敢于推动转基因主粮的商业化生产。在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证明转基因对人体和生态均无害以前,转基因作物尤其是转基因水稻在我国的大面积推广,是一件关系民生、对环境生态影响深远的大事,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非常必要,不能缺位。
  值得肯定的是,在转基因的问题上,《瞭望新闻周刊》《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新闻周刊》《第一财经日报》《东方早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都积极进行了舆论监督,及时反映了社会各方提出的“加强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建设”、“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公布‘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专家名单”、“加强转基因食品的标识管理,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慎行产业化”、“经公众充分讨论后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作出决策”等各种意见建议,这无疑行使了媒体的舆论监督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技术创新往往又会成为一把“双刃剑”。当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及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同时也必将继续带来诸多以往难以想象的问题和困惑。新闻媒体将不断面对技术进步带来的问题和引发的争议,肩负起对技术“双刃剑”报道和开展舆论监督的重任,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作者系新民晚报驻北京记者站主任记者)
     
注释:
①中国科学院官网
(http://www.cas.cn/xw/zyxw/yw/201304/t20130428_3829951.shtml);
或《中国科学院倡议规范转基因技术研发》,《人民日报》2013年4月30日
②参见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沙龙文集《转基因植物与食品安全》”第14、43、46、47、49、53、82、87页
③杨莹:《转基因议题建构过程中的“去科学化”现象——基于对报纸媒体的实证分析》,《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2期
④侯丹丹、彭光芒:《转基因技术的风险传播与公共领域的构建》,《今传媒》2011年第9期
⑤《中国经营报》2010年1月16日
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5873e0100qv7a.html金微,2011年4月27日博客
⑦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8&articleId=25006杨芳洲,2011年2月1日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0310-470988.html寻正治学,2011年8月2日博客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90647199/1.html光大张续灰,2011-11-15
⑧《转基因重大专项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网2011年3月23日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82429/83083/14211410.html
⑨《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9月30日
⑩《湖北等地转基因水稻形成规模种植农民拒吃》,《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4月1日
[11]“绿色和平”和“第三世界网络”研究报告《谁是中国转基因水稻的真正主人》,转引自《转基因大米:想说爱你不容易”》,《国际先驱导报》2010年2月2日
[12]《转基因之争在美国》,《文汇报》2011年7月6日
[13]《国际先驱导报》,2010年8月6日

(本文有插图,详见本期第51页。)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