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地震中传媒人的专业表现与职业意识
□罗红
【本文提要】本文比较全面地考察了芦山地震报道中中国媒体从业者的专业表现与职业意识,对大批记者涌向灾区、穿婚纱主播等记者职业行为的边界与伦理做了讨论,以试图为这一重大灾难报道勾勒出较为完整的传媒图像。
【关键词】芦山地震 灾难报道 表演式采访 新闻专业主义
【中图分类号】G206
在灾难报道中,和灾难相关的议题,如灾情、灾民才是报道的主角,记者作为旁观者与记录者理应退隐幕后,让公众第一时间接收到有价值的信息才至为重要。
刚刚过去的四川雅安芦山地震牵动了国人的心,也成为全国媒体关注与报道的焦点。有了5年前汶川地震报道的经验和教训,此次芦山地震中媒体从业人员表现更加从容和专业,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当然,围绕地震报道中记者的职业意识与专业表现,也有一些批评的声音,引发学界和业界的探讨。本文对此做一综述,为这场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报道勾勒一个较为完整的传媒图像。
第一时间向外界传递地震的消息
2013年4月20日8点2分46秒,四川雅安地区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后7秒,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布的第一条震情微博就已传上网络。①地震后2分钟,即8点04分,《成都商报》和《华西都市报》在各自的官方微博上分别发出“地震了。成都震感好强!” ②和“成都地震了!!!!”。③新华社记者在震后13分钟从成都出发前往雅安,④18分钟后,播发了第一组灾区现场照片。东方卫视于8点20分口播第一条地震新闻,随后中断原先节目进程,成为全国第一家直播芦山地震新闻的电视频道。早于央视新闻频道近一个半小时。⑤8点26分,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第一条地震口播新闻,随后开启了一系列的连线与直播,震后2小时已经播出了武警赶往震区救灾的实时画面。⑥四川卫视从10点30分开始直播地震情况。央广中国之声频率从10点开始推出24小时抗震救灾特别节目《雅安紧急救援》,通过电话连线现场记者,及时报道灾情和最新救援状况。⑦与此同时,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等门户网站也迅速上线芦山地震报道专题,灾情和救援信息昼夜不停实时更新,各大媒体的官方微博也纷纷将微博账号头像改为黑白素色。
纸媒在微博空间有快速反应。4月20日下午3点30分,《重庆晚报》与重庆地铁报《都市热报》联合发行的号外“芦山挺住”与读者见面;半小时后,《重庆晨报》题为“震恸”的号外也已派发街头。此外,《三江都市报》《泰安晚报》《北京青年周刊》等也都出版了芦山地震号外。仍然坚持下午出版的《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等也利用时间差优势,在20日当天以突出醒目的版位和篇幅报道了芦山地震。
全国媒体也纷纷派出记者,到震区第一线采访报道。据《人民日报》4月25日统计,仅中央17家主要新闻单位就先后派出500多名记者奔赴灾区一线采访报道。地震后第三天,四川省委宣传部向外界介绍,当时在芦山地震灾区的登记记者超过千名,未登记进入灾区的约一百余人,其中还不包括网络媒体的从业者。
可见,这次地震发生后,各大媒体分秒必争,力求快速、高效地报道新闻,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同时也为政府部署赈灾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为救援工作提供了透明的信息保障。对灾民来说,这些报道也是一种支持和安慰。台湾学者的研究发现,处在受灾中的群众多认为,灾难发生时,媒体报道常是获得救助与否的指标,唯有受到媒体重视,才可能受到灾难管理单位的重视。⑧同样,来自新闻现场的专业报道还可以引导灾区以外的公众调整心态,理性应对各种社会舆论,不被谣言所左右。此次报道体现了“主流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公信力,在抗震救灾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正面作用”。⑨
冷静、克制是灾难报道的首要准则
相较于五年前的汶川地震,此次芦山地震中媒体除了反应更为迅速以外,在报道过程中也极力避免五年前同行们犯下的失误:比如,在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就冒冒失失跑到灾区,最终成为被救助的对象;又如,采访过程中,逾越新闻伦理,对遗体不够尊重,干扰救援,过度打扰重伤员,反复勾起幸存者惨痛经历的回忆等等;再如,在报道中过于渲染悲情,对血腥场面不加处理等。⑩中国媒体经过了五年的经验总结与反思,其职业意识和操守的进步通过这次地震报道得到很好的体现。
在地震发生当天中午,中山大学副教授张志安在其微博上发帖:“致雅安的记者们”,提醒他们:1.带上装备,立即出发;2.保证通讯畅通,顺利发稿;3.换上迷彩服,捎点糖或牛肉干;4.注意安全,防范余震;5.别拍摄残缺身体等过于惨烈的画面;6.遵循知情同意、最小伤害等伦理规范;7.绝不因采访给救灾添乱(如进手术室);8.摒弃宣传至上、救人竞赛式条框,关注人!9.碰到紧急又特殊情况,先救人再报道;10.不打断抱头痛哭的夫妻,等待他们平息情绪;11.别让孩子反复讲述父母伤亡的情形;12.到现场去,别在宾馆连线主播;13.别被“死人”是新闻的惯性束缚,“不死人”也是新闻;14.聚焦人性善,却不忽视人性恶;15.关心下校舍质量![11]这条微博当天被转发2万多次,于很多记者起到了采访指南的作用。
曾经参与汶川地震报道的知名记者左志坚的经验也派上了用场。他在4月21日晚上,写了一篇《关于地震与救灾的常见误区》,包括媒体只关注震中会导致救灾盲区的出现、公众要公正对待媒体和志愿者在地震中的作用、灾区前三天最需要的是物资而非钱;应把精力放在防震救灾而非地震预报上、要充分信任政府的救灾能力等非常具体实用的操作原则。该文在新浪微博上转发超过9万次,不管是对前方记者的业务指导,还是对后方公众的舆论引导都颇具借鉴意义。
地震现场的媒体记者“整体表现较为克制”。[12]每到出现交通堵塞时,当交通部门设卡拦截包括采访车在内的社会车辆时,记者们都给予了理解与配合,要么徒步,要么乘坐摩托车进入灾区。在采访过程中,地震的巨大破坏力、死亡的人数、悲惨的画面、血腥的场面以及救灾实况等,分寸都把握比较好。此外,这些深入灾区的一线记者还根据所见所闻,不断利用自己所在的媒介平台或微博向外界发出理性的呼吁,及时向外界通报灾区急需的物资,并就近辅助将所在媒体发起的募捐物资发放给灾民。[13]
另外,地震发生当天,国内多家卫视暂时停止对娱乐节目的播放,转而播放地震新闻。如央视一套暂停一切娱乐节目,浙江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也暂停了其品牌综艺节目《中国星跳跃》《非诚勿扰》和《快乐大本营》等,体现了对生命的关怀,对逝者的尊重。
从报道全过程可以看出,无论是新闻人还是研究者,中国新闻业共同体在灾难报道方面在不断自我完善,迈向成熟。
当然,也有一些不妥当的现象受到了受众以及媒体同行的非议。比如地震发生第二天的央视《新闻联播》中,地震的最新报道仅作为第三条新闻播出,前两条分别是“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习近平和奥巴马致贺信”、“经习近平主席批准总政下发《规定》要求领导和机关干部下连当兵受教育蹲连住班搞帮带”,这一排序遭到了许多观众的质疑。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在微博上发帖:“七点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消息居然不是雅安地震赈灾,而是清华大学一奖学金启动仪式!实在匪夷所思!是因为习主席、奥巴马总统为奖学金写了贺信吗?——”也有网友替央视辩护,认为央视已经做了十多个小时的直播,不应太在意《新闻联播》中的排序,央视也有自己的苦衷。不过可以看出,批评者的本意是希望央视的报道逻辑完全回归新闻价值本身,以事件的重要性而非参与者的权力位阶而定,尤其是在重大灾难报道中,整个社会对央视报道寄予了厚望。
此外,虽然相较于汶川地震,此次报道中媒体已经克制了很多,但还是出现了一些可能对受灾群众造成伤害的行为。例如一些记者“看到救护车一到,就拥上去,闪光灯一片,不管伤者是否衣衫不整,是否受到二次惊吓,是否不妥”。[14]
一位自救后被成功援救的102岁老人竟在被救后被各路记者采访了一天,以至于后来一见到摄像机和照相机就躲。四川卫视一名戴眼镜的女记者曾多次打断医生抢救病人过程,采访灾民时竟然还问他们今天喝到粥开不开心。
对这些问题,有媒体评论认为,记者不顾受难者的精神和身体创伤,过度采访、过度挖掘他人痛苦,给伤员二次惊吓,从本质上说,“是在消费灾难”。[15]
记者为了抢新闻而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价值,其原因在于忘了坐在面前的采访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冷冰冰的物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媒体人员为了满足自己的窥探欲与好奇心,而忽略了对受难者的理解与尊重。两年前的日本大地震中,日本官方就曾提醒媒体“不要播放让人难受的画面,考虑一下受害群众的心理”。受伤者的生命至上,不要“闯入”和“揉捏”他们的内心,人为制造伤害。应杜绝为了追求新闻价值而缺乏人文关怀的报道,因为这不仅会给采访对象的合法权利带来侵害,也超越了伦理的限度。
救灾还是添乱?
如前所述,芦山地震后,大量记者赶赴灾区一线采访,既体现了他们的社会担当和职业精神,也说明媒体对震情和生命的重视。但是由于灾区处于河谷地带,空间狭小,容易出现道路拥挤与交通不便,国务院办公厅震后第二天发布“各单位和团体未经批准暂不要前往灾区”的通知,以防止阻碍救援工作。另外,也有批评认为,记者到了灾区扎堆,一窝蜂地集中在某些地方。还有意见认为,灾区资源紧张,大量记者涌入挤占了有限资源。个别记者还干扰电力、通信抢险人员的工作。此外,由于此次地震规模、造成的灾害远远不及汶川地震,甚至比不上玉树地震,有人批评媒体误判,引起舆论反应过度,出现了雅安街头采血点的义务献血者排长队,前往震区的各路救援者和媒体人等也排起长队。[16]一时间,各界反应强烈,认为记者给灾区添乱,有网友还发帖称“跪求别再添乱了”,甚至建议只留几家媒体统一采访报道。
记者“添乱”也受到芦山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批评,认为媒体过度渲染物资紧缺,给灾民造成恐慌心理。[17]为此《人民日报》记者熊建撰文提醒媒体同仁们“不要打扰救援工作”。[18]其海外版也发文强调:“地震救援,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仅凭一腔热情盲目奔赴灾区,很可能是帮不上忙还添乱。其实,不去灾区,能做的事情也不少。” [19]
不过对于“添乱”说,一位身处救灾一线的指战员表达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地震发生后,首先应该派进灾区的就是官兵和记者,虽然前者能够迅速投入救援,但是还需要记者向外界迅速传递灾情,特别是那些最危急的信息。[20]
不少媒体人也反对记者“添乱”说。知名新闻人闾丘露薇认为,就不同的媒体而言,“因为关注的角度不同,因此可以给受众提供更全面的报道,可以让受众有足够的消息来源自己来还原和拼凑对灾情的了解,判断救灾工作进行得是否理想,政府表现是否称职”。[21]知名新闻人左志坚也撰文认为:一方面不同类型的媒体从不同的视角和方向搜集灾难情况,能互相校正信息;另一方面,媒体兼备舆论监督职能,“救灾资源是随着信息走的,没有透明的信息,就没有合理的资源分配和最优的救援效率”。[22]他坚持,虽然有人会觉得微博时代,每个人都是自媒体,根本不需要记者前往,但信息的核实、发布、传播,还是需要专业的媒体人来操作,才能提供对救援决策有价值的准确信息,而且除了提供信息,媒体在中国现有的宣传体制中,还有鼓劲和宣传的作用,媒体是否在场,救援人员的工作状态也会不一样。
此次奔赴地震灾区的无锡电视台都市资讯频道记者李兴远就一再表示,作为地市级媒体记者,他抵达灾区采访就是要做出与中央媒体不一样的差异化报道,重点是关注灾区的感人事迹和当地居民生活情况,努力做一些有人情味的报道,例如能踏踏实实帮助灾民的援助性报道。事实的确如此,他不但完成了报道任务,还为所在频道和灾区的五星村建立了长久的对口援建。而且这次芦山地震,媒体吸取了教训,许多记者迅速通过信息冗余的中心县城,将有限的媒体人力分散到多个村落和孤岛,核实并发布求救信息,为的是避免出现信息盲区。[23]
在这个信息需求多元化的时代,幻想几家垄断媒体把控如此重大的灾难事件几乎不可能实现。毕竟,信息的充分流动是信息透明的必要前提,而信息的透明是救灾中各方面最为需求的保障力量。更不能因为此次地震没有汶川地震严重,而责怪舆论反应过度,对生命足够重视,才会有如此过度反应,这也是媒体的一种进步。而且,文明社会理应杜绝以伤亡人数多寡来衡量媒体报道力度的做法,因为对于生命的价值而言,所有的救援和关注都是值得的。
表演式采访与煽情式表达
芦山地震中媒体比较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对抗震救灾的顺利进行功不可没。但是,这次地震中一些媒体从业者的表现不当和采访失误也招来行业内外的批评。
1.表演与作秀。地震当天,正是雅安电视台女主播陈莹举行婚礼的日子。地震发生后她穿着婚纱,拿着话筒在大街边报道新闻,被许多网友称为“最美新娘”、“最美女主播”。但是很快有传媒人质疑,认为她的这种做法“不专业”,有作秀的嫌疑。此外,湖南卫视地震直播中启用嗓音明显沙哑、说话困难的邱启明主持;有的记者刚刚下飞机,还没进入灾区,就说“我在现场”;还有的记者动辄就说“作为首个到达……”,[24]时刻不忘强调自己的主体地位。这些做法都引起专业质疑,被认为“消费灾难”。
也有据称是内部人士的网友为女主播辩解,提出新娘妆一旦做好就很难卸掉等等。知名记者闾丘露薇则批评并且建议说:“发生突发事件,马上拉着摄影报道,这是敬业,但是身穿婚纱出镜,这是不专业。其实很简单,做一条新闻,配上音,自己躲在镜头后面,不也完成了报道任务了吗?当然,最终能否播出,和台领导有关,和记者无关。”
传播学者喻国明也发长微博提出:灾情和灾民才是灾难报道的主角。而现有的报道过多的集中在救援动态、特别是领导人的动态以及一个个感人的英雄事迹上,灾民的状况和灾区需求却往往被一笔带过,沦为配角。有些人和机构甚至把灾难当成了自我表现的作秀平台。……那位“最美新娘”的电视主播难道缺少三分钟的时间脱下与救灾的氛围完全不和谐的婚纱吗?某卫视的主播嗓音沙哑并非灾区一线不可替代的位置上的记者,有必要非要他坚守岗位吗?作为记者应该报道灾难,而不是表现自我。媒体和舆论领袖在灾难中抬高自己,超越救灾和灾民是一种价值观的倒错。[25]
央视评论员刘戈也感慨道,“记者、主持人成了主角,这是中国一大怪”。
震场不是秀场,一些媒体人有意无意地拿自己当主角,是角色错位的表现。在灾难报道中,和灾难相关的议题,如灾情、灾民才是报道的主角,记者作为旁观者与记录者理应退隐幕后,让公众第一时间接收到有价值的信息才至为重要,而不是自己跑到聚光灯下制造“噪音”信息,影响信息的正常传递与接收。可以说,记者的这种角色错位是缺乏新闻判断力与职业素养不足的体现。
2.过于煽情。一些媒体从业人员在以往报道典型人物和模范先进时,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无限拔高。于是,给孩子喂奶的女志愿者,被冠以“最美妈妈”;坚持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战士,又被称以“最美战士”;披着婚纱上阵的电视台主持人,也成了“最美新娘”。[26]煽情的另一表现就是,在芦山地震发生以后,“××不哭”、“××挺住”、“我们都是××人”、“祈福××”这样的标题和语言在很多媒体上随处可见。
《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认为,煽情“虽然营造了一种有利于救援的情感氛围,但这种情感煽乎得越高,人们越容易失落”。[27]在时下的中国,救援缺少的是专业的分工和科学的调配,不是悲情。因为救灾和重建最需要的是科学的安排与理性的秩序。[28]而日本媒体对灾难的报道则保持近乎“零度”的冷静,教人收敛暴躁的情绪,学会思考和判断。[29]另外,东方卫视主持人骆新批评媒体舆论简单地使用价值判断、滥用“最”字——这样的描述本身,难免落入缺乏理性、刻意煽情的窠臼。[30]
在灾难面前,记者应该保持理性和克制,不要被情绪所干扰。任情绪泛滥的报道是肤浅而不客观的,只会让人丧失理智,进而影响判断力。一味的煽情除了证明旁观者的存在感以外,对灾民丝毫没有帮助。据网友观察,在日本大地震期间,媒体中没有日本加油之类的标语,更没有边报道边抹眼泪的。因为日本的媒体清楚灾民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帮助;救灾队需要的不是歌功颂德,而是实时可靠的信息;民众需要的不是呼吁,而是迅速可信的事实。[31]对于成熟而专业的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理应保持冷静而客观,平实而理性。
可以说,以上不当报道方式在灾难报道中经常出现,一方面和记者的专业素养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媒体属性、舆论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扩大轰动效应,将灾难作为媒介营销与公关的一部分,从中获取利益。而一些媒介本身的特性,例如电视,由于强调画面的“戏剧性”或“可看性”,在呈现灾难现场时,所强调的并不是灾难前后该如何预防与重建,而是灾难现场的画面有多惊悚……强调美丽的或是可怕的,而非描述的与认知的。[32]
无论如何,为了避免今后新闻从业人员及其报道成为救灾活动中的负担,不再无端地为救灾行动平添新的矛盾,业界人士理应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新闻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提高专业素养,加强行业自律。■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注释:
①“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u/2867810960#!/u/2867810960?page=10&pre_page=9&end_id=3576697028905865.
②《成都商报》官方微博,http://media.weibo.com/profile.php?uid=cdsb
③⑨《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u/1496814565? pids=Pl_Core_OwnerFeed__3&feed_page=125#feedtop
④《中央媒体芦山抗震救灾报道体现社会责任》,新华网北京4月25日电
⑤《地方卫视直播雅安地震比央视早一个半小时》,《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4月26日
⑥张鸥:《芦山地震当日媒介快反大梳理》,
http://weibo.com/media2012
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程追踪雅安芦山地震派出40余人报道组》http://news.sina.com.cn/o/2013-04-20/202526892758.shtml.
⑧林照真:《台湾电视新闻之灾难报道:以“莫拉克”风灾为例》《新闻学研究》第115期2013年4月
⑩[12]杨江:《五年,我们进步了吗?》,《新民周刊》2013年第16期.
[11]《去雅安的记者,下面15条请铭记!》,
http://weibo.com/1937192010/zt0NFg6fk
[13]参见李兴远:《退伍军人的故事》,http://weibo.com/u/1672 292825
[14]于潇:《地震报道中的媒体责任》,《检察日报》2013年4月26日
[15]何勇海:《过度采访也是在消费灾难》,《钱江晚报》2013年4月24日
[16]《外围莫分散了救灾现场的注意力》,《环球时报》2013年4月24日.
[17]《工作人员称救援物资系逐级发放起初缺物资正常》,《东方早报》2013年4月24日
[18]熊建:《不要打扰救援工作》,《人民日报》2013年4月24日
[19]王珊珊:《抗震救灾,我们不必都去芦山》,《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4月23日
[20]赵卓:《地震报道中的媒体记者》,《北京青年报》2013年5月3日
[21]闾丘露薇:《记者和不添乱》,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dlpl/shpl/2013/0423/81925.html
[22][23]左志坚:《记者去灾区不是“添乱”》,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0068?full=y
[24]赵继成:《震场不是秀场》,《商业周刊》2013年4月22日
[25]喻国明:《谁应该成为灾难报道的主角?》,
http://weibo.com/u/1003763994?topnav=1&wvr=5&topsug=1.
[26]徐达内:《媒介札记:雅安平安》,
FT中文网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0045?page=3
[27]堂吉伟德:《震区没有“最美”标签只有职业精神》,《中国青年报》2013年4月23日
[28]曹林:《煽情退场,回归专业有序的救援》,《中国青年报》2013年4月23日
[29]晓宇:《悲情在黄金时间里应让道于理性坚强》,《潇湘晨报》2013年4月23日
[30]张鸥:《地震报道,还要多少年才能学会冷净》,http://news.sina.com.cn/c/2013-04-21/152826899918.shtml[31]骆新:《“最美新娘”的真相是什么》,《新京报》2013年4月27日
[32]《地震中的日本媒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27 ec310100pgao.html
(本文有插图,详见本期第71、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