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时代的突发事件新闻传播图景
——波士顿爆炸案的传播分析与启示
□刘兆明
【本文提要】本文通过考察波士顿爆炸案发生后的新闻传播图景,分析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方式的变化,认为社会化媒体虽拥有清新而富有活力的新闻采集和发布方式,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虚假信息和伤害无辜的负面效应,这就更加凸显了传统媒体和职业记者的价值,即核实、组织、整合信息,提供一个理解新闻的脉络,并且能够从收集到的信息中创造出意义来。
【关键词】波士顿爆炸案 突发事件报道 自媒体 社会化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北京时间4月16日凌晨,正在举行马拉松赛的美国波士顿发生3起爆炸,令现场的选手和民众猝不及防。警方报告,至少有3人死亡,170余人受伤,当局将此次事件定为恐怖袭击事件。
2002年,“9·11”事件一周年前夕,《波士顿环球报》发表文章称:“对于美国新闻在那个灾难性日子里的表现,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如果说9月11日电视台和电台出尽了风头,那么9月12日的情况说明,在这个世界上印刷媒体仍然是对影响我们的各种事件进行深度报道的一个最好办法。互联网则过于散漫,而且很不可靠。”而波士顿爆炸案是社会化媒体时代第一次对于美国本土的恐怖袭击,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社会化媒体的风行,使受众可以很方便地参与新闻生产和传播,使得这次事件传播呈现出和“9·11”时大不相同的新闻传播图景。那么十多年过去了,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到底凸显和发生了哪些变化?背后是一种怎样的特点和机制?本文试图从传播模式、新闻生产以及新闻业社会关系三方面来进行粗略的探讨。
一、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大众自传播模式
尽管被广泛认为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有美国学者甚至以《后电视时代》(After Broadcast News)为名探讨新的信息环境①,现实情况却是,以电视为主导的传统媒体依旧是受众获取波士顿爆炸案信息的主要渠道。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4月18日到21日期间对1002名成年人进行的媒介使用调查数据显示②,就整个样本而言,80%受访者通过电视收看波士顿爆炸案相关报道,49%受访者通过在线方式(包括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38%受访者通过广播电台,29%受访者通过报纸,26%受访者通过社会化媒体,比如推特和脸谱。至少在渠道上,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仍然维持着相对优势;即便是在内容方面中,研究者Jean Burgess 和 Joshua Green 也注意到来自传统媒体的内容在社会化媒体中(比如YouTube)占据相当分量。③
然而,就影响力和实际功效而言,社会化媒体不但毫不逊色,在某些方面还稍胜一筹。
波士顿爆炸案中,社会化媒体先声夺人。几乎是第一次爆炸发生的同时,kristen surman就在推特(Twitter)上发布了这个消息:“Holy Shit! Explosion!”(见图1)(图1见本期第66页)。随后,大批现场目击者通过手机拍下现场的照片和视频后,通过各种社会化媒体将这一事件传播开来。大约一个小时后,马拉松的组织者和警方也通过其推特账户证实了这一消息(见图2、3)(图2、3见本期第66页)。
爆炸案发生后,以《波士顿环球报》为代表的当地媒体和以CNN为代表的主流电视媒体的后续反应和报道,还能够基本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但是,当案情进入到追捕凶犯阶段时,由于警方在波士顿周边小镇Watertown布下天罗地网,既围堵了藏匿的嫌疑犯,同时也基于安全考量,阻止传统媒体进入核心区域报道,大批媒体记者只能在现场周边翘首以待。
在这种情况下,强势媒体如电视也只能求助其他媒介形式。全国广播公司(NBC)在“今天”栏目(Today show)中,其主持人Savannah Guthrie通过Skype视频连线Watertown在家避难的一对夫妇,请他们讲述了现场情况并展示了家中墙上的弹孔。④
Watertown的居民们以公民记者的姿态填补了报道空缺。尽管被政府要求关门闭户,当地居民还是在窗户旁拍摄了当时警方如临大敌的现场影像,并通过推特等社会化媒体发布,在推特上被大量转发后,很多传统媒体也在报道中引用了这些素材。
远在西岸的俄勒冈州立大学一群年轻人在4月21日出版的校报The Daily Borometer上回顾道:“我们当时在不断地看手机。而不是盯着CNN或是登陆《波士顿环球报》和《波士顿先驱报》的官网,而且也绝对不会等待第二天报纸上的美联社报道。我们都在推特上。这个夜晚会因为旧媒体的死亡而被铭记。” ⑤
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也部分证实了类似的论断。在30岁以下的人群中,70%通过在线新闻关注波士顿爆炸案,56%通过社会化媒体关注。至于为什么使用社会化媒体,最多的回应大致是“无处不在,无法回避”(18%),其他几种原因诸如“这是另一种接触新闻的方式并且能得到更多信息”(13%),“简单方便”(12%),“消息更新快”(11%),以及“与在波士顿的亲友保持联络”(6%)。⑥
波士顿爆炸案中呈现出的新闻传播图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化约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对比。传统媒体呈现为封闭架构和传者控制导向,新媒体则表现为开放架构和受众参与导向。正如Joe Trippi在回顾2004年美国大选的一本书中所写的:“电视是一种宣传工具,使我们在沉默中彼此断绝联系;而互联网则帮助我们了解得更多,变得更精明,以及有更多参与机会。” ⑦
受此影响,当代受众/用户对来自官方的消息源信赖减少,与此同时对来自社群的消息源信赖增加。传统媒体是点对面的大众传播,以社会化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兼有点对点和点对面传播形式,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交融,南加州大学的Castells将其定义为“大众自传播”。
大众自传播,“首先是一种大众传播,因为这种传播形式能将信息扩散到全球的受众,就像我们通过YouTube上传一节视频,或者通过博客链接许多网站资源。同时,这种传播又是一种自我传播,因为信息是由自己生产出来的,那些潜在的信息接收者也是自主确定的,而在传播网络中检索特定的信息和内容是自我选择的”。⑧
大众自传播是相对于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而言的。Castells认为,数字技术在一个重构信息权力等级的新网络社会建立了新的动力学。因此,大众自传播模式是一种受众自我选择、自我创造、自我传播的形式,其潜在的受众遍布全球网络范围之内。此外,Castells特别强调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大众自我传播这三种传播形式是共存、互动,并且是彼此补充的,而不是一种传播形式代替另一种传播形式。⑨
Castells认为,这种具有变革意义的大众自我传播形式源于那些年轻聪明的网络用户,他们逐渐从媒体的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创造性的受众,可以利用各种社会化的网络媒体来传播自己创作的内容。
二、自媒体带来的虚假信息和伤害无辜
在波士顿爆炸案的处置过程中,不止是传统媒体,美国政府和相关组织也都非常重视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比如波士顿警察局第一时间通过推特发布已逮捕嫌犯的信息(见图4)(见本期第67页)。但是,纵观整个甄别和搜捕嫌犯的阶段,社会化媒体的弊端表现得和其优点一样明显。
社会化媒体如推特凭借着即时性、亲密感和影响力,可以推动新闻故事的发展,这里可能会有事件当事人和目击者的账号,发布着第一手的证据,比如手机拍的照片、用音视频叙述事件经过等。这是一种清新而富有活力的新闻采集和发布方式,它没有经过过滤、剪辑和筛选。但这样鲜明的优点也伴随着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
波士顿爆炸案中,推特固然大出风头,不过也因其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分,而为人所诟病。名为Matt Roller的推特用户感慨地写道:“推特在灾难发生的头五分钟好到了顶点,在之后的12个小时又坏到了极致”(见图5) (见本期第67页),这句话让众多推特网友产生了共鸣,被转推三千多次。
波士顿爆炸案中,推特上一些虚假信息流传甚广,比如:肯尼迪总统图书馆紧接马拉松终点发生了爆炸;一名沙特人作为爆炸案嫌疑犯被逮捕;一名中枪伤的穆斯林嫌犯被控制在医院里;一些目睹爆炸案发生的马拉松参赛者冲过了终点,并且马不停蹄地跑到了医院参与献血……⑩
比假消息危害更大的是当警方在查案中寻求协助时,网民们的不负责任的指认。
联邦调查局(FBI)4月18日在发生马拉松爆炸案的波士顿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截自监控录像的爆炸案两名嫌疑人照片,并在其网站上寻求公众帮助搜捕。[11]这类似于寻求集体智慧的众包(crowd-sourcing)。
没有人可以无所不知;但是每个人都会有所知。个体的资源通过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传播技术连接在一起,形成了Pierre Lévy所说的“集体智慧”。[12]众包(crowd-sourcing)则是一种利用集体智慧的信息处理方式,将传统上由某个中心点完成的任务分发到各处完成。
在警方公布嫌犯在犯罪现场的监控录像并请求网民协助调查后,社交新闻网站Reddit将19岁的焦哈尔错认为3月份就被报告失踪的布朗大学的学生Sunil Tripathi,这给无辜者家庭带来极大的干扰和伤害。Reddit本质上是升级版的电子公告板(BBS),注册用户可以匿名或实名针对某个主题发表评论或链接。用户添加评论时,可以投票将帖子的位置抬高或降低。最受欢迎的帖子会出现在Reddit网站首页。
波士顿爆炸案涉及的帖子是“寻找波士顿爆炸者”,这个主题没有违反任何网站规则。创建者的想法很简单:“欢迎各种推理。”有些用户辨认人群中的某些人,并将他们圈出,当作爆炸案嫌犯。其他网站转载了这些照片,其中一幅还出现在了《纽约邮报》头版上。[13]
仅仅指责社会化媒体制造虚假消息显然有失公允。由于社会化媒体时效性优势所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 CNN和美联社(AP)这样的主流媒体为争夺“第一落点”也在此次报道中犯错。CNN在4月17日就宣称嫌疑犯已经被逮捕的消息,[14]美联社不但引用来自执法部门的匿名消息源确认CNN报道,还进一步声称被捕者正在前往法庭。[15]当FBI否认这一消息后,这两家名声显赫的大牌媒体无比尴尬,原因就如位于华府的WTOP电台副总监Jim Farley所说的:“公众不会记得谁率先报道,只会永远记住谁犯了错。” [16]
对于如《纽约邮报》之类的小报来说,更是一错再错。《纽约邮报》在事发后仅仅一刻钟,就在其网站上宣称:“爆炸造成了12死,150伤。”其后又在其网站上发布“一名沙特籍嫌犯被控制在波士顿医院里”的消息。4月18日更是直接引用社会化媒体消息,率先披露所谓的嫌疑犯照片,[17]然而实际上这只是一位无辜的17岁高中生Salah Barhoun。[18]推特上有网友批评说:“亲爱的记者朋友们,振作起来,要么报道真实信息,要么干脆啥都别说。” [19]
对于这样一个极度活跃的事件,当其他媒体似乎或多或少有报道推特上的最新流言时,全国广播公司(NBC)提供了一贯稳健的基于事实的报道。NBC的《今天》栏目(Today Show)执行制片人Don Nash说:“社会化媒体时代,许多报道来自非常不同的消息源。对此,必须非常小心。与其冒着误报的风险争第一时间发稿,不如确保真实准确。” [20]
《洛杉矶时报》的评论则称:这些谣言和虚假报道不禁让人开始怀念以前的“六点新闻”时代。那时候,信息的传播渠道不比现在丰富,人们每天都要等到晚上6点才能看到或者听到当天的新闻报道,可是至少上面的信息是相对可靠、语意完整的。[21]通过众包搜集的信息,基本上是一种信息碎片的集合,需要进行事实查证和过滤。在一个枝蔓延展的故事中来自众包的信息碎片被分类成不同的消息来源汇入到新闻编辑室,最后由编辑将其编织成一个连贯而准确的故事整体。这正是《纽约时报》在波士顿爆炸案报道中所做到的,被其编辑Margaret Sullivan称赞为“远离未经证实的消息,所有报道快速、深刻而准确”。[22]事实上,在一个传播报道无止境的流动环境中,传统媒体和职业记者的价值就在于核实、组织、整合信息的能力,提供一个理解新闻的脉络,并且能够从收集到的信息中创造出意义来。
三、变化中的新闻业社会关系:消亡的两分法
“在那些塑造事件、参与事件、有着关于事件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权接近事件并对此做报道和传播的媒体人,和那些不能直接参与事件、没有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没有获取信息权力的广大受众之间,一直存在着根本上的不平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数字化时代到来为止。” [23]
正如许多新闻学研究者所指出的,新闻界对于新闻的独家占有,等于允许这个产业拥有超越社会知识的制度权威。[24]维持这种制度权威取决于上述两分法是否保持有效性。[25]然而,每一次新的媒介技术被引进和推广后,都必将改变人们和其所属的体系与社会群体的关系,并模糊掉过去那些分明的界限。[26]
随着手机等智能终端整合了拍照、摄像、上网等众多功能,以及社会化媒体的广泛利用,受众可以很方便地随时参与新闻生产和传播。如此一来,新闻业对重要事件的优先接近权被公民新闻打破。职业新闻人开始发现,新闻业的权力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传统的新闻生产是中央控制、等级分明的组织内生产,新闻是一种由媒体制作、经层层审核的信息格式。如克莱·舍基所言,这是因为媒体出版资源(版面/波段/时间)的稀缺造成的,媒体才选择性地传播其认为最有价值的内容。就如“9·11”事件发生的时代,新闻事件都是经过新闻界的过滤后,才来到别无选择的受众那里。
然而,在一个大众自传播时代,先前的出版资源稀缺状态不复存在了,与新闻报道关联的媒介出口变得越来越多。波士顿爆炸案的整个传播图景,正应和了这样的技术变迁,但其更深刻的变化正如纽约城市大学新闻学教授Jeff Javis的论断:“新闻界走向了新闻领域(The Press Sphere)。” [27]许多其他的信息来源取代了新闻界的功能,如图6(见本期第69页)所示,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链接,从伙伴、公司以及政府的社会化媒体账号中获取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可以通过社会化媒体直接加入新闻生产流程,背景可以通过链接档案网站呈现,各种跟帖评论也可以带来不同的观察视角。
现在,新闻可以不借助传统媒体而闯入公众视野。这个变化不是从一种类型的新闻机构移动到另一种类型,而是新闻的定义发生了改变:“它从一种机构特权转变为一个信息传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各种正式的组织、非正式的集体和众多个人都处在这个生态系统当中。” [28]
波士顿爆炸案和随后的追捕行动从许多方面看都是第一个大型的互动新闻故事,它虽然不是第一个被社会化媒体所关注和追逐的大事件,但却第一次把成千上万的人卷入为新闻故事的一部分。
正如Percolate的联合创始人Noah对此的评论:“每一个人都想参与缉凶行动。无论是在推特和谷歌上寻找爆炸案嫌犯的相关信息,还是看电视上警察在郊区街道上与嫌犯枪战。内容的重要性其实不如涉入其中的感觉,就好像是亲身参与了这个惊险的追捕行动。就像Wasik所注意到的,我们正进入到这样一个时代,即事物怎样通过文化得以传播比其内容本身更有趣。” [29]■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
注释:
①Williams,B.A & DelliCarpini,M.X(2011). After Broadcast News: Media Regimes, Democracy, and the New Inform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②Pew Research Center, “Most Expect 'Occasional Acts of Terrorism' in the Future”.U.S.Politic, at people-press.org . http://www.people-press.org/2013/04/23/most-expect-occasional-acts-of-terrorism-in-the-future/
③Jean Burgess and Joshua Green,“ YouTube: Online Video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Hoboken,NJ: Wiley.2009
④Eun Kyung Kim,” Watertown, Mass. couple wake to find bullet inside their home”. News,at today.com
http://www.today.com/news/watertown-mass-couple-wake-find-bullet-inside-their-home-1B9518755
⑤Editorial Staff,“ The death of ‘old journalism:’ We’re all journalists now”. http://www.dailybarometer.com/the-death-of-old-journalism-we-re-all-journalists-now-1.3032587#.UX2qwrWG05p
⑥Pew Research Center, “Most Expect 'Occasional Acts of Terrorism' in the Future”.U.S.Politic, at people-press.org . http://www.people-press.org/2013/04/23/most-expect-occasional-acts-of-terrorism-in-the-future/
⑦Trippi, Joe (2005). The Revolution Will Not Be Televised : Democracy, the Internet, and the Overthrow of Everything. New York: Regan Books
⑧Castells, M (2009). Communication pow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55.
⑨Castells, M (2009). Communication pow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70.
⑩Simon Ricketts,“ How the Boston Marathon explosions reveal the two sides of Twitter”. Comment is free, at guardian.co.uk. http://www.guardian.co.uk/commentisfree/2013/apr/16/boston-marathon-explosions-reveal-twitter
[11]Special Agent Greg Comcowich ,“Remarks of Special Agent in Charge Richard DesLauriers at Press Conference on Bombing Investigation”. Boston Division,at FBI.GOV.
http://www.fbi.gov/boston/press-releases/2013/remarks-of-special-agent-in-charge-richard-deslauriers-at-press-conference-on-bombing-investigation-1
[12]Lévy , Pierre (1991).Collective intelligence: mankind's emerging world in cyberspace, Perseus Books, ,P1
[13]LESLIE KAUFMAN,“ Bombings Trip Up Reddit in Its Turn in Spotlight”.Business, at nytimes.com.
http://www.nytimes.com/2013/04/29/business/media/bombings-trip-up-reddit-in-its-turn-in-spotlight.html?pagewanted=all&_r=0
[14]Michael Pearson and Tom Watkins, “Official: Two men sought as possible suspects in Boston bombing”. U.S. at cnn.com. http://www.cnn.com/2013/04/17/us/boston-blasts/
[15]DENISE LAVOIE and RODRIQUE NGOWI, “ CORRECTION: BOSTON MARATHON-EXPLOSIONS STORY”. THE BIG STORY, at ap.org. http://bigstory.ap.org/article/fbi-appeals-help-solving-marathon-bombings
[16]“HOW TO COVER A STORY LIKE BOSTON”, Article,at radioink.com http://www.radioink.com/Article.asp?id=2643569&spid=24698
[17]LARRY CELONA, BRAD HAMILTON and JAMIE SCHRAM,“Authorities circulate photos of two men spotted carrying bags near site of Boston bombings”. Story , at nypost.com. http://www.nypost.com/Page/Uuid/36ef16f0-a7f1-11e2-8d9d-2f852c9749bf
[18]SHAHRIAR RAHMANZADEH, JENNIFER LEONG, SAMANTHA RILEY, SANTINA LEUCI and RHONDA SCHWARTZ,“Teen: I Am Not the Boston Marathon Bomber”.INVESTIGATIVE UNIT, at abcnews.go.com. http://abcnews.go.com/Blotter/teen-boston-marathon-bomber/story?id=18990057#.UYjDfrVTA5p
[19]《全民记者时代来临 信息准确意义显》,中评社香港2013年4月19日电
[20]David Freedlander ,“NBC, Today Show Get Boston Marathon Bombing Coverage Right”. Articles, at thedailybeast.com . http://www.thedailybeast.com/articles/2013/04/20/nbc-today-show-get-boston-marathon-bombing-coverage-right.html
[21]《全民记者时代来临 信息准确意义显》,中评社香港2013年4月19日电
[22]MARGARET SULLIVAN,“ A Model of Restraint in the Race for News”. THE PUBLIC EDITOR,At nytimes.com.
http://www.nytimes.com/2013/04/21/public-editor/a-model-of-restraint-in-the-race-for-news.html?_r=0
[23]Hall, S. (1973). The structured communication of events. Birmingham: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P11
[24]Altheide, D. L. (1985). Media power.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Cook, T. (1998). Governing with the news: The news media as a political institu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25]King, E. (2010). Free for all: The internet’s transformation of journalism. Evanston, Il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26]Meyrowitz, J. (1985). No sense of pluce: The impo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oviou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7]Jeff Javis,“The press becomes the press-sphere”. Blog,at buzzmachine.com. http://buzzmachine.com/2008/04/14/the-press-becomes-the-press-sphere/
[28]克莱·舍基:《未来是湿的》第4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
[29]Noah Brier,“ Being Part of the Story”. Archives,at noahbrier.com. http://www.noahbrier.com/archives/2013/04/being-part-of-the-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