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72页
  • 73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传媒说实话不说空话 公众信真话不信谎言
□曹鹏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对改进文风和新闻报道做出了具体要求。一段时期以来,新闻宣传工作有了不少新的变化。更为开放、更为民主,是时代潮流所向。反对形式主义,反对官僚主义,揭露和抨击腐败,成为新闻媒体的一大焦点。《人民日报》与新华社带头强化舆论监督,明显加大批评报道的力度,对一些公众事件处理紧追不舍,以往官方媒体对这类话题避之唯恐不及,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类媒体却“群起而攻之”,使得过去习惯于“捂盖子”的一些地方党政机关或中央部委,不得不改变文过饰非的作风,正视现实,不回避矛盾,积极解决问题。
    
《人民日报》向读者征集“最反感的官话套话”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已经开展了相当长时间,作为改文风的一个具体举措,2013年1月7日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表征稿启事,向网民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这条微博说:“‘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官话套话空洞无物,多年来相沿成习,会议中官话套话至今不绝于耳。《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现向网友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欢迎实例实录哦。”这条微博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尤其是网络与微博上,就此题目发帖、评论、转发不计其数,充分说明民心所向。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空谈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说的全是官话套话,除了“政治正确”,没有任何信息。官话套话是平庸无能、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的最好保护伞,对于某些不求上进的新闻工作者来说,用官话套话来应付报道与评论任务,是最保险而又省事的窍门。但革除空谈之弊,谈何容易,尽管人们对官话套话深恶痛绝,但积重难返,眼下在报纸与广播电视节目中,特别是在评论中,仍然有不少官话套话天天抛头露面。
  比如,官话套话的一个重灾区是新闻或评论的标题,一些从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流行的句式,现在仍未退出历史舞台。前一阵我在随便翻报纸时,发现“市容市貌换新颜”、“雷锋精神代代传”等等中老年人士早就听得耳朵生茧的句子竟然还在用,这显然是记者编辑消极偷懒,不负责任的结果。
  《人民日报》公开“晒”官话套话,让官话套话成为过街老鼠,虽然不见得能被彻底消灭掉,但是至少当有人再在新闻与评论中讲官话套话时,会自己感觉尴尬难堪而不再“理直气壮”、“信手拈来”。
  改文风落到实处,应当让这些官话套话没有容身之地,应当让官话套话像网络上的敏感词一样,被严格地过滤掉。
     
年度评选 别把受众当傻子哄
  受西方报刊每年评选富豪榜之类排行榜的影响,中国的新闻媒体近年来也热衷于搞这种评选。这对评选组织者的好处显而易见,获取经济上或明或暗的利益之外,还能扩大影响、打造品牌、树立在行业内的地位与声势。新年伊始,我偶尔看到一家中央大报同一天在不同版面上,居然发表了三个不同行业的年度人物评选新闻。如果把岁末年初这种评选汇总一下,应当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人物评选一向都是带有极大主观色彩与偶然性的,因为以中国之大、人才之众,除了通过竞技比赛,很难做到客观、准确、公平。更何况,金钱拜物教往往会乘虚而入,商业性操作导致鱼目混珠、弄虚作假,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脊梁”评选就是典型一例。
  媒体主办的好书、好歌等评选也是如此,这类评选大同小异,大多是走过场,按照主办者或操纵者的既定安排签字或投票,评委即使是很权威或很有声望,也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只是主办方付费邀请的道具而已。一位教育界权威人士在微博中说,他参加了某报年度好书评选会议,评委中不乏文化界名流,该报根据读者和专家的意见从100本侯选书中选出了30种,然后让评委们投票。别说这100本,就是这30种书也很难有评委全部读完。这些评委也许无意骗人,可是他们的评选结果在性质上就是骗人。有必要指出的是,主办评选的报纸发行量相当可观、社会影响力很大,不是什么小报。正因为报纸有地位、有号召力,才请得动权威评委,才会有读者信任,而实际评选在技术上是不规范、不严肃的,这是报纸对公众的不负责任,是一种哄骗行为。也许主办者会说这样做是为了促进公众阅读、推广有价值的好书,但是,良好的目的不等于良好的结果,在诚信危机的社会环境中,报纸要珍惜自己的形象,勿以恶小而为之,应杜绝任何程度的不诚信言行。
  在网络时代,公众能接触到的信息无论是质还是量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闻传播机构如果不改变自视过高的心态,不老老实实地传递全面真实的信息,而是想哗众取宠哄骗公众,也许短时间内能蒙混过关,但是总会露出马脚,最终导致信任与权威的丧失。
    
电台电视台要注意记者声音形象
  大千世界,每个人的声音与形象都不一样,但是作为新闻工作者出现在广播电视节目里,却不能不设定一个标准,这不是对某些从业人员的歧视,而是出于对公众的尊重与负责。
  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中央电视台为例,播音员与主持人的普通话以及形象,都是有很高标准的,甚至严格到了一个字也不许念错、一根头发也不许乱的程度。
  但是,如今在电台广播节目里发出声音、在电视节目里出镜并开口的并不都是播音员与主持人,记者编辑也常出声亮相,各方面的权威、专家作为嘉宾参与就更加频繁。当事人、负责人、权威、专家、嘉宾,在节目中往往是不可替代的人选,形象与声音不必强求标准,也就罢了。生活类节目或演艺节目,声音不好听也许还显得有个性,发音不标准也许还算是“特色”,甚至形象不那么端庄也许还更逗乐,形象与声音不必强求标准,也就罢了。不过,新闻节目就应该是严肃的,有基本的标准。但很遗憾,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至今还是常能听到记者带有浓浓方言味的口播新闻,而电视新闻节目里出镜的记者,有的形象也实在说不过去。
  广播电视的专业人才现在并不短缺,甚至已有过剩之虞。在节目中把好记者的声音与形象关,对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全国性媒体,是应有的责任与义务。在中央台发声音、出形象的记者,要对得起全国听众观众,在说真话、说实话的同时,还要说标准的普通话。■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经济日报》新闻研究部副主任)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