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都市类报纸的价值与空间
——都市报生存发展研讨会综述
□郝一民 吴静
【本文提要】新媒体环境下传统都市类报纸遇到越来越大的挑战,为此,上海大学新闻理论研究中心邀请业界、学界专家,为都市类报纸把脉,探讨造成其困境的原因以及突围的方向。
【关键词】都市报 研讨会 综述
【中图分类号】G210
在新媒体日益繁荣飞速发展的大趋势下,以服务市民,服务百姓为宗旨的都市类报纸却陷入生存发展的困境,其前景如何?都市报会消亡吗?其继续生存的土壤在哪里?需要怎样的对策保障其健康发展?为此,2012年底,上海大学新闻理论研究中心召开研讨活动,业界人士与学界专家一起共同探索都市报生存与发展之路。
都市报困境原因探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朱春阳副教授详细梳理了近年来都市报发展之路。自1995年以来,都市报领我国传媒创新风气之先10年之久,但是,以2005年为分水岭,互联网逐步取代都市报成为新的传媒创新旗帜。2004年报业广告经营额增速由前一年的28.93%骤降5个百分点,出现新时期以来首次负增长;到2005年的增速仍低于GDP的增幅,到2007年广告额增速也仅有3.07%,“媒介广告能够放大GDP波动”的传媒经济学基本结论失灵。
朱春阳认为,都市报的兴起,究其根本是它成为了当时社会核心群体的主要信息来源,即成为核心人群行动决策的主要参照系,并因此获得社会影响力。而新媒体的兴起带来的直接冲击在于年轻群体的流失,80后、90后正日益远离印刷媒体。革新的意义在于重塑关系结构,当报业从10年前的信息平台中心地带走向边缘化,实际上反映了报业与当代人们生活方式变迁节奏的偏离。因此,未来都市报的发展,应该与网络深度合作,立足于既有信息服务优势,以信息服务为入口,参与网民生活方式的构建,成为面向未来的生活方式的服务者。
中国传播学会会长戴元光教授认为,报业消亡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而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没有一个健康的媒介发展环境,制度建设和制度供应都不完善,都市报主要起了为政府塑造形象服务的功能,还不是社会的、人民的媒体。另一方面,都市报在发展中也表现出唯利是图的问题。有些报纸背离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刊登虚假新闻、搞新闻敲诈,还有的干脆搞“色香味”(情色、迷信、添油加醋),内容庸俗。戴元光提出,优秀的报纸必然是有水准的文化人办的。政治家办报会意识形态味道太重,商人办报则充满铜臭味,在一个良性发展的社会中,应当是政治家为报纸争权益,资本家为报纸提供资源,而由优秀的文化人办报纸。
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丁柏铨教授在发言中提出,一些地方不得法的新闻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都市报的活力。都市报最受民众欢迎之处,在于它们所做的舆论监督类报道。但一些地方却是想方设法进行“控负”。“控负”即控制“负面报道”(或曰“负面新闻”)。其实,从新闻学理上说,根据负面题材写成的新闻报道,并不就是“负面报道”或“负面新闻”(同样的,根据正面题材写成的作品也并不就是正面报道)。“负面报道”是存在歧义的概念,它将负面题材报道等同于产生了负面传播效果的报道。而对“负面报道”进行似是而非的控制,也就将舆论监督类报道控制住了。在重要场合和重要语境,不应使用“负面报道”(“负面新闻“)的概念,同时应禁用“控负”的提法。
上海大学郝雨教授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冲击,为了争夺注意力、扩大发行量以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不少都市报出现了有违新闻伦理道德的行为,新闻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屡屡出现。例如小悦悦事件中,很多媒体对事件紧密跟踪、大肆渲染,刊登小悦悦被碾压的图片,详细描写其受害经过、受伤惨状等,这种处理手段虽然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作用,但对于当事人家庭无疑造成了二次伤害,也给受众造成了伤害。更有甚者,有的都市报在采访时不断询问小悦悦母亲事发过程,甚至有记者当面质问她为什么没有看好自己的孩子,可想而知这对一个刚失去孩子的母亲来说有多残忍。报纸过度娱乐化、煽情化倾向,很容易在为了追求注意力、追求发行量时忽略了“人”,丧失对“人”本身的关怀。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副院长刘行芳教授则认为,都市报发展早期曾经让受众体验到的新鲜感,现在已经成为审美疲劳,同时也被网络消解殆尽。而有些都市报自身不思改革,心甘情愿做权力随从和财富乞丐,唯长官意志论、唯金钱至上论、唯我独尊论成为其主要价值判断,这都加速了报纸灭亡的进程。
都市报发展之路的思考
戴元光教授认为,都市报纸是都市的景象记录,是城市的面孔和眼睛。市民对城市的热爱也表现在对都市报的热爱,换句话説,都市报要表现出热爱都市,客观地去表现或反映都市景象,才能赢得都市的尊敬。因此,都市报不仅要反映都市的景象,还要推动都市的发展,推动市民社会的建构,推动城市公共领域的发展,都市报要把自己建成都市公共交流平台,为都市人民争取话语权,而不是发行人的摇钱树。
丁柏铨教授认为,要想吸引受众,都市报应当办成好看、有用、有影响的报纸。要有影响,首先是要对受众的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能产生正面影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赞同;再则是要打好舆论监督的牌,帮助民众排忧解难、维护合法权益,这就会深得民心。在一些重要场合,都市报不能满足于当社会意见的“二传手”,而应该成为代表正确意见的意见领袖,及时主动地提出有分量的见解,通过议程设置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面对报纸和新媒体两条几乎相反的发展曲线,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宫承波教授提出,尽管报纸媒体处于困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报纸不会消亡。在整个人类的信息接收格局中,任何一种媒体都有其独特性,有其“不可替代性”。不过,报纸虽然不会消亡,但必须转型。如今只要打开电脑,不仅可以立体地感知世界变化,甚至可以无障碍地与世界对话。在这样的媒介生态格局下,试想,还能有多少人会依靠报纸获取新闻性信息?在这样的境况下,报纸的主要功能是不是需要重新定位?“新闻立报”的铁律是不是应该打破了?报纸媒体的首要功能是不是可以由新闻传播向文化传播转型?比如都市报,是不是可以尝试主要定位于地域文化及都市文明的传播?如果可以的话,那么各种副刊、专刊无疑会迎来一个辉煌的时代;而报纸新闻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不是也应该由“快新闻”向“慢新闻”转型?如此,无论都市报还是整个报纸媒体,是不是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王乃考认为,中国都市报应当避免对网络内容的“拷贝”,当然要报道微博、博客等爆料,但更应该认真核实、仔细研究、认真分析,形成都市报解析新闻的独特视角和能力。这样的都市报才会更有看头,才能形成独特气质。
中国传媒大学李立、褚雅越、熊玄从文化生态的视角指出,尽管数字化为网络媒体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制作空间,呈现出生动的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效果,给网民带来了全新的视听冲击和阅读享受。但其实它在接受上的快捷、方便和经济既是优点,也是其弊端,这使它成为一种“文化快餐”。“网络阅读习惯是马上就看,马上就忘”。而传统纸质媒体可以慢阅读,重复阅读,可以给读者思考品味的充分余地。我们应当积极发挥和提倡传统纸质媒体所承载的文化传播功能和传承功能,以提升社会文化生态中的健康积极的因素。
郝雨强调,都市报在新闻理念上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发现“人”、重视“人”,以亲民、服务为追求。具体说来,一是要增强平民意识,把报道普通人放在重要位置。只有树立这种理念,我们才能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发现不平凡的闪光点,才能体会老百姓的酸甜苦辣,与百姓同欢乐共甘苦。二是要在更高层次上关怀人的内心和命运,记者将镜头对准平民不是单纯地展示普通人的琐碎生活,而是要能有所关怀,能对普通人的既平凡又伟大的人生予以关照。三是以平等姿态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当中。倡导体验式新闻,写出真情实感,而不是道听途说,甚至搞拷贝新闻。四是要避免关怀与伤害的悖论。在媒体采访报道、公众知情权和人文关怀之间,新闻从业人员都应设法找到一个合理的、尊重他人的平衡点,而不应让媒体善意的帮助变质。
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柳邦坤教授认为:都市报姓“民”,就是要坚持民生、民本、民主。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想百姓之想,急百姓之急,满足市民需求,表达市民诉求。都市报姓“社”,就是要关注社会、社情、社区。都市报要关注社会,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比较多,都市报不应回避矛盾,应多做解疑释惑工作,多为老百姓做排忧解难工作,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市报要多了解社情民意,多掌握舆情,多体察民情,畅通各种渠道,通过电话、信函以及短信平台、微博等新媒体,了解百姓意愿,帮助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成为百姓的代言人。社区是市民生活的空间,社区应是都市报的关注重点,记者应多走进社区,做社区百姓的贴心人,通过举办社区居民参与的“邻居节”、趣味运动会以及读书节、相亲节、家装节、汽车节等活动,凝聚人心,为百姓服务,为居民营造和谐、愉快、健康、向上的生活氛围,实现良性互动,同时扩大自身影响,促进报纸营销。■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