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8页
  • 9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当“幸福”成为一种提问
□吕新雨
  2012年国庆假日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最具官方色彩的《新闻联播》中,“喜迎十八大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你幸福吗?”连续播出9天,突破了传统报道和编播模式的刻板与僵硬,引发关注。微博网络的各种议论更使得“你幸福吗?”这一短语迅疾走红。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参与采访的所有记者都被要求学习一部央视《纪事》栏目的纪录片《幸福在哪里?》,这是2005年该栏目的元旦特别节目。它开始于一行字幕:青海有一个叫德吉滩的地方,每天都有班车开往那里。“德吉”藏语中意为幸福。画面中出现通向远方的公路,记者在“通往幸福滩的班车上”,开始采访:你幸福吗?你认为什么是幸福?此次央视特别行动基本上是复制了这个模式,但是以更碎片化的方式,更抽离的方式。
  重温《纪事》是一种让人心态复杂的感受。因为这个以“行进中的中国影像”为广告语的纪录片栏目已经在2008年停播,同时停播的还有另一短时段的纪录片栏目《百姓故事》(10分钟)。原《纪事》栏目名称更改为《百姓故事》,长度45分钟,作为CCTV新闻频道惟一的长纪录片栏目,袭用的是原《纪事》的广告语。但是这个“行进中的中国影像”还是于2010年终止了。
  其实,它们都渊源于1993年央视新闻评论部《东方时空·生活空间》,这一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著称的央视第一个纪录片栏目,其制片人为陈虻。它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的黄金十年,也见证了这个时代的消逝。2000年,该栏目改名《百姓故事》,同时创立30分钟的《纪事》栏目作为周末版。这两个栏目汇聚了央视最好也是最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纪录片编导,他们主要来自于陈虻和时间这两位著名制片人所培养的团队,代表了体制内对中国纪录片的理解和坚守。今天央视纪录片栏目化基本失守,其主创人员也都成为星散于不同部门的中间领导层。但是,他们仍然代表了央视内部专业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一脉,并成为推动央视新闻改革的主要的自下(中)而上的力量,虽然微弱,但火种尚在。仅存的《看见》努力保持纪实风格,便是这一精神血脉的延续。
  现在,央视创立的纪录片频道已经不使用栏目化形式,其投资的人文和历史纪录片高调复归,呼应着打造国家软实力的需求。但是《舌尖上的中国》的异军突起,却在此框架之外,其实代表的是中国体制内纪录片发展十多年来在困顿中的一次突围。它依靠的是中国新纪录片运动在体制内的遗产,其创意和设置都立足于平民视角,它强调中国美食不是靠大厨也不是靠精英,而是靠底层的百姓,靠他们的辛苦、汗水与智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与发明,这样一种集体的底层传承造就了中国的伟大。它包含的追问是:到底什么是中国,以及到底什么是中国的“软实力”?
  今天,央视的“幸福”调查之所以获得如此大的社会效应,正在于凸显了这样的追问,那就是中国的主流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回应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在网上已经停止更新的《百姓故事》的栏目介绍中,依然保存着“历史是由人民写成的”的字眼。今天,它通过“走基层”的方式获得了一次新的表演。但是,这样的行走,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浮光掠影的,它在某种程度上激活体制内的纪录传统的同时,也回避了另一传统,那就是努力地深入社会的脉络,建立与社会血脉相连的有机联系。
  对于央视的新闻改革,我希望这是一个反思的契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纪录精神的追求,一直是体制内新闻改革的重要动机。新世纪以来,这一传统的式微,也同时伴随着主流新闻媒体生态的不断恶化,这并非偶然。“你幸福吗”,这一来自上世纪60年代法国人类学纪录片《夏日纪事》的经典提问,已经成为一种纪录电影的传统,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脉络中被传承和发展。但是它从来不是一种简单的提问,而是深深地镶嵌在特定的社会与时空的内部,并在此基础上对摄影机与真实问题进行不懈的反思性处理和追问。这是避免这一传统沦为单纯的媒体表演,以及对被拍摄者的功利性利用,甚至迎合大众狂欢心态的影像碎片的唯一可能的路径。
  今天的中国,“幸福是什么?”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人们对主流媒体的提问。■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教授)
  
  (本文有插图,详见本期第9页。)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