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报刊的定位与品牌影响力塑造
——以《文学报·新批评》为例
□陈歆耕
大众化专业报刊因其较强的相关性和针对性,对于个性化的群体有着较高的适应度,故能满足分众化群体的阅读兴趣。但是,也正因为读者面相对较小,影响力终究不如综合性报刊,因而深耕细作、拓展品牌影响力,保持与读者的高度黏合,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找准定位,构筑独特的品牌识别系统是关键。
笔者拟以2011年6月2日创刊的《文学报·新批评》专刊为例,通过分析其创办背景和一年多来的表现,对专业报刊的风格、定位,如何获得读者认可,扩大品牌影响力等问题进行探讨。
从实际出发寻求定位的路径
应该说,媒体的类型不同,对定位的理解和寻求路径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一份完全面向市场的媒体,只需要在合规守纪的前提下,寻找到自己的市场空间,便可谓定位准确了;而如果是一份希望承担文化使命、着力于提高社会影响力的媒体,就需要研究如何定位于所面对的社会问题,即自己的“靶标”在哪里。
《文学报·新批评》显然属于后一类型。在创办之前,它需要考量如何有的放矢,首先要寻找的是“的”,否则,便会“无的放矢”,或者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飘向何处。若此,当然也就谈不上产生什么社会反响。在确立《文学报·新批评》的定位前,《文学报》编辑部就当下整个文学艺术界的文艺批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文学专业媒体人员对业界的观察和积累,梳理了权威媒体对文艺批评存在问题的批评文章,认为文艺批评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如下:一是只讲好话,不谈问题。即使是讲好话,也不是实事求是、有一分好说一分好,而是受人情面子、红包等因素影响,胡吹乱捧的“好话”居多;二是抽象否定、具体肯定,成为很多批评家的批评策略。他们在谈文学现状时,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往往表现得极为不满,似乎充满忧患意识,而一旦涉及对某个作家具体作品的评价时,则全是溢美之词,其实质就是唯恐得罪人;三是大量毫无章法,只从个人好恶出发、缺少专业分析的“草根评论”充斥网络。
“文艺批评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阐释,让晦暗不明、隐而未显的得以彰显;二是针砭,让好的得褒扬,让差的受贬斥。好的文艺批评犹如光亮,照亮人们的文艺生活,甚至引领人们的文艺生活。”①而文学批评的现存问题显然与其应当担当的社会使命相悖。于是,以这些问题为“靶标”,《文学报·新批评》的定位就逐渐清晰起来。
去年6月,《文学报》编辑部在“新批评”的创刊征稿启事中,提出了“三提倡、三反对”:“倡导真实、真诚和自由、锐利的诚意批评,反对谩骂式的人身攻击;倡导‘靶标’精准、精到的及物批评,反对不及物的泛泛而论;倡导轻松、幽默、透彻的个性批评,反对故作高深、艰涩难读的‘学院体’。”概括地说,“新批评”的定位和追求就是六个字:“真诚、善意、锐利”,具体又集中体现在“靶标精准”、“好话全不讲”,与当下普遍存在的“抽象否定、具体肯定”、人情评论、广告评论满天飞的批评现状形成强烈对比;而讲问题又从具体文本、具体现象出发,力戒武断、有人身攻击嫌疑的所谓“酷评”,真正遵从艺术创作的规律,对作家作品进行文本分析,不留情面,实话实说,一针见血。
“新批评”自创刊以来,被指名道姓批评的有一大批名家大家,以及在市场很受追捧的青年作家,如贾平凹、莫言、刘心武、王安忆、刘震云、毕飞宇、迟子建、安妮宝贝、郭敬明等等。有人提出:“真诚客观的批评,应该是好处说好、差处说差,‘好话全不讲’是否过于偏激?”我们是这样回复的:其一,整个《文学报》,主要的版面基本都在正面评介作品,“新批评”只占了其中一小部分;其二,当下无论是大众媒体还是专业媒体(以期刊为主),基本都在讲好话,像“新批评”这样以指出问题为主的媒体极少,在整个文艺批评生态中声音还是微弱的;其三,就“新批评”自身来说,多种声音都有,所谓“好话全不讲”只是相对而言。如对王安忆《天香》的批评,“新批评”刊登的文章,既有指出问题的澳大利亚华裔评论家黄惟群写的批评文章《〈天香〉算不算小说》,也有陕西老评论家李星从正面表示欣赏的评论《水深流静,浑然天成》,把握得比较平衡、得当。
以专业性权威性包容性塑造品牌
定位清晰之后,专业报刊就要以高品质区别于大众报刊以及同类专业报刊,提高被复制的门槛。
“新批评”创办一年多来,在文化批评界和普通读者群中引起高度反响和关注,其成功不仅仅在于“靶标精准”的批评姿态,而且与“草根评论”形成鲜明对照,所刊文章都力求高质量、高水准。尽管不能说每篇文章的观点都很精当,但都尽可能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眼光独到、鞭辟入里。“新批评”封面下一排大师级评论家的肖像:鲁迅、茅盾、刘勰、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等,向读者表明了“新批评”所要效仿的榜样和追求的高度。在此仅举一例,即可说明“新批评”在专业上的权威性。当张艺谋的新片《金陵十三钗》热映时,大多媒体一片赞美之声,而“新批评”刊出老作家、评论家陈冲的文章《三十万亡灵魂归何处》和学者肖鹰的文章《〈金陵十三钗〉难圆“冲奥”梦》,指出该片在处理南京大屠杀这类题材时缺乏严肃的人文思考和深度。而后来《金》片“铩羽”奥斯卡,恰好证明了“新批评”早已作出的判断和专业眼光。大型主流文摘期刊《新华文摘》连续转载“新批评”的文章,也说明了其所刊文章具有专业水准。
其次,一本专业刊物的品质还体现在它的胸怀。创刊一年多以来,“新批评”已经成为平等对话平台,形成不同艺术观点争鸣的新气象。编辑部始终坚持不带任何成见、偏见,兼容并蓄,提倡在艺术框架内的不同观点、流派各抒己见,通过讨论、碰撞,达成一些艺术共识。就像伏尔泰所说的,“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有些批评文章刊出后,有不同意见的来稿,只要能做到自圆其说就安排刊登。即使有的文章批评编辑部自身,也照登,以做示范,希望更多作家、艺术家形成平和接受批评的良好心态。
为了实现定位目标和保持高品质,“新批评”团结和组织了一支敢于批评又善于批评的作者队伍。“新批评”筹办之初,最担心的是稿源问题。因为目前活跃在文坛、艺术界的评论家,大多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步,他们与当下的一批“一线代表作家”大都很熟,依靠他们写批评“作家朋友”的文章,确有抹不开情面的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编辑部采取三管齐下的办法:一是抓住少数敢于批评的评论家,依靠他们踢开“头三脚”。编辑部为此派人专赴南京、北京组稿约稿;二是从高校文科博士、硕士研究生中挖掘擅长写批评文章的年轻人才;三是广泛造势,在多种媒体发布消息和征稿启事,虽然是“广种薄收”,但也发现了不少藏身民间的优秀写手,他们被编辑部发现后激发了写作热情,便频频在“新批评”亮相。目前,基本是这三条线的作者,构成了为“新批评”撰稿的骨干队伍。
将社会认可与反馈当作检验指标
检验一个媒体定位是否准确,一个关键指标就是社会认可度,这既是一种反馈又是对品牌影响力的传播扩散。
《光明日报》在2012年2月21日刊登署名文章《文学报·新批评“新”在哪里?》,文章认为,“新批评”拓展了文艺批评的空间,敢于直面当下热点和难点,敢于对名家作品平等论说,甚至主动挑刺,这是让批评重获尊严的尝试。
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纷纷对亮相不久的“新批评”给予肯定和好评。时任中宣部文艺局副巡视员、评论家梁鸿鹰说:“这些年来,大众对文艺批评有不少意见,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现在的批评大多是只说好话,敢于指名道姓、针对具体作品的十分稀少。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报》率先推出‘新批评’专刊,确实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值得肯定。”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何建明在“新批评”创刊一周年座谈会上说:“这个栏目有水平,有深度,也有思想,是很好的文艺评论阵地。”
“新批评”的成功创办作为2011年度重要文学现象,还被写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著的《2011年度文情报告》。这份报告在综述中指出:“《文学报·新批评》的推出与实践,是一件有着特别的现实意义的批评举措。它的存在与发展,从小处说,是以‘新批评’的努力,来探索改变当下的批评现状的可能,并进而改善批评的生态;从大处说,是以文学批评的方式,介入当下的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并寻求文学批评在这一过程中焕发新的生气与活力的可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建设必将再掀新的高潮,文学批评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得格外突出,重要性更为凸显;面对着变化巨大又变动不居的文学与文化现实,文学批评在自身的发展进取中,虽一直努力转型和勉力前行,但仍面临了多重的压力与巨大的挑战,如何重建有力又有效的当代文学批评,成为文学批评领域的重要课题与迫切任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报·新批评》以自身的小举措,应和了整体的大战略。”
《文学报·新批评》可以说是在十分艰难的沼泽地里跋涉,它在引起普遍关注的同时,对它品头论足的人也很多,甚至被批评者和一些“和事佬”用非常恶毒的语言谩骂也有之。面对各种声音,作为编辑人员最需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定力”。这个“定力”来自明确的编辑理念,来自基本的艺术判断力,来自摒弃一己私念而对文学理想的更高追求和担当。如果不具有一定的“定力”,就可能无所适从。每一期的稿件签发出去后,编辑人员就要做好承担各种压力的思想准备,也要做好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这个世界上既缺手艺高强的“厨师”,也缺品位很高的“食客”。总的来说,当一个“食客”要比当一个“厨师”容易得多。所谓“众口难调”就是说当一个“厨师”是多么不容易。
“新批评”出生才一岁多,它的幼稚当然在所难免。就如同在一片干裂的土地上浇一桶水,指望马上就能长出一片森林,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虽然它广获好评,但回顾走过的路,也有一些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如有的文章学理上欠严谨、判断过于偏激,激起被批评者强烈的情绪反弹,这都是要进一步注意改进的。但由于定位精准,“新批评”正逐渐形成品牌影响力,不仅得到文学界、知识界专家的认可,也已经通过各类报刊和新媒体的传播,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文艺评论的一个“亮点”。从这个角度说,它的定位与品牌塑造策略是成功的,下一步的着力点就是如何更好地去完善与执行。■
(作者系文学报社社长、总编辑)
注释:
①葛红兵:《批评:如何直面时代新变》,《文学报》2012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