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66页
  • 67页
  • 68页
  • 69页
  • 70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坚持新闻视角的客观理性
——试析当前科技报道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许琦敏
  【本文提要】科技新闻的社会责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选取了一些有特点的案例,对目前科技报道中存在的以偏概全、盲从外国、戴“有色眼镜”等现象进行剖析,提出在当前信息来源纷繁的状态下,做到科技报道的客观、理性和公正,需要抱着更审慎的态度,并多方求证、慎重报道,以承担正确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科技 创新 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 G212
  这是一个科学技术空前发达的时代。从1973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2006年胡锦涛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今年提出的“根本靠科技、基础在教育、关键是人才”,都彰显出科技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科技早已不再是如“两弹一星”那般神圣高尚、高不可攀,而是把玩在iPad的屏幕上,滑动于iPhone的手指间,谈笑在BBS里,表达于微博中,因此,越来越多的科技报道也就与社会生活日趋紧密关联,表现出鲜明的大众化倾向。
  然而,在这个信息来源越来越丰富、科技传播越来越多元的社会环境中,知识往往被裹挟在不正确的观点中加以传播,导致种种误解和偏见的产生。如何坚持客观理性的视角,以科技新闻报道的大众化,帮助公众准确认识新事物、建立科学精神与思维方式,应当成为科技新闻报道的重要社会责任。
    
注意科普报道中的“麻纱效应”
  2007年出版的《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中,收录了《湖南日报》记者刘爱民的一篇论文,提出了科普报道中存在“麻纱效应”。
  所谓“麻纱效应”,是指科技报道和科普宣传就像一堆麻线,理清它,把它“纺”成一捆捆的麻纱,很难,需要高手,要花很大的工夫;而搞乱它则很容易,只要有人随便扯动其中的一根麻线,都会使“一堆麻线”乱成一团。①
  作者举了3个例子来解释“麻纱效应”如何会产生:甲醛啤酒事件、苏丹红事件,以及婚检风波。他认为,这三个事件反映出科普报道中的三个问题:无中生有、小题大做、大题杂说。其结果都是扰乱视听,使不少读者乃至决策层都受到非理性的影响。
  作为一名科技新闻工作者,笔者对此感同身受,非常认同。让人痛惜的是,2007年至今,又过去了五六年,科普报道中的乱象不仅没有得到整治,反而借微博、社交网络等平台,“乱”得更多更快,有积重难返之虞。
  食品添加剂问题是近年这类报道的一个“重灾区”。不可否认,对于不达标的生产过程、不合格产品的曝光,提高了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对不法商家也具有一定的打击、震慑作用,但也有不少报道却借题发挥,伺机起哄,扰乱视听。
  例如,2011年有关“牛肉膏”的报道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2011年4月,合肥爆出“牛肉膏”在市场上销售的消息,接着各地记者纷纷跟进,开始对“牛肉膏”穷追猛打。传说中“猪肉变牛肉”的时间从90分钟到3分钟,“多吃致癌”的信息越传越广,把公众引向恐慌。随后,对“牛肉膏是否是合法添加剂”的议论,更把矛头指向了政府管理部门。此时,对“牛肉膏”的关注,基本已如一团乱麻,难以理清。
  此时,也有媒体保持了比较清醒而客观的视角。比如,《科技日报》刊发的一篇名为《牛肉膏问题不需要无用的说辞》的评论指出:“牛肉膏之害,不在于它是一种化学的食品添加剂,而是因为它被无监管地滥用,这个板子不应打在生产厂商身上(如果他们是按照国家标准来生产的话),而应该打在滥用者、无作为的监管者身上。”②
  而民间科普组织科学松鼠会关于“牛肉膏”的一篇文章,在澄清是非的同时,也相当准确地点出了当时新闻报道的误区。网民“云无心”是清华大学生物学硕士、美国普渡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他的网文一针见血:“(报道)里面存在着一个典型的错误:缺乏专业性,用‘非天然就一定有害’的思路去渲染危害以吸引眼球。”“因为记者语焉不详,没有说明报道中的‘牛肉膏’到底是什么东西。不过,从作用上来判断,它很可能是一种‘牛肉香精’——一种很常规的食品香精,跟味精、鸡精一样,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随后他提出,“技术上安全”与“产品合格”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牛肉香精’本身是合法常规的肉味调料。而具体的商品是否安全有效,需要由产品监管来确定,不能仅仅因为它是‘添加剂’就认为它有害,甚至用‘慢性中毒,畸形甚至可能致癌’来吓唬公众”。他还认为,无论牛肉香精是否合法、安全,用猪肉冒充牛肉是商业诚信问题,“使用任何食品技术,把一种原料包装成另一种来销售而不明确说明,都属于欺诈行为。这种行为需要受到查处,是因为它‘欺骗’,而不是‘有害’”。③
  这里所强调的“专业性”,即客观、理性地分析数据与案例,正是记者应该具备的非常重要的一项素质。尤其对于科技记者而言——要在面对任何一个报道对象时,都认真剖析问题、有针对性地思考,尽量全面地了解背景知识,最后才是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展示给读者。
  笔者曾采写过一篇有关红酒的报道。④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的一位研究员所做的研究获得了一个有意思的结果:在红酒中含量颇为丰富的白藜芦醇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对防治Ⅱ型糖尿病有一定作用。
  要是说“喝红酒可防糖尿病”,挺吸引人的,这就可以成一篇稿子了。但体内的白藜芦醇要达到多少浓度,才能发挥保健、治疗作用?这是一个生物医药方面的常识,任何物质进入体内要发挥有益或有害的作用,必须要达到一定浓度、具有一定生物活性,而且在体内不会被立即分解等等。所以,不问清这个细节,报道就会出现偏颇。
  果然,这位科学家介绍,对于体重为60公斤的人来说,只有每天摄入的红葡萄酒量达到3升左右,才能获取足够的白藜芦醇(约每天15毫克/60公斤体重),以发挥其生物学效应。于是,新问题就来了——谁会每天喝3升红酒去获得15毫克的白藜芦醇?如果喝下3升红酒,会摄入多少酒精?这对肝脏的影响是否会更大?最后,这篇报道中多了这么一句话:“切莫为了防病,盲目过量饮用红酒。”这就在注意可读性的同时,确保信息传递的全面和准确。
     
谨防科学传播中的“媚外倾向”
  在目前的科技报道中,“媚外倾向”也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这尤其反映在有关科学造假、学术制度批判的报道中。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乃至本世纪初的几年中,只要讲到中国科技上的成就,相关报道中有两句话一定不会少:“达到国际领先/先进/一流水平”、“填补了国内/国际空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国际评价体制的了解不断增加,逐渐有人开始对这些套话提出了质疑——这些评价的依据何在?随后,人们逐渐熟悉了申报、授权专利的级别和数量,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等指标。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媚外倾向”。由于国内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学术水平普遍低下,科学家大量的优秀论文投向国外期刊,以至于不自觉地以国外标准来衡量一切,有时忽视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特殊性。当主流科学家都以“国外”为衡量标准,就会不自觉地出现一种潜意识:外国人做的、说的,应该比中国人做的靠谱。
  诚然,现代科学兴起于西方,经过长期发展,西方国家已形成了不少很好的学术规则、学术氛围,值得我们学习,但也不能片面地将其统统奉为圭臬,科技新闻更不能盲目跟风。
  在此试举两例。一个是2012年7月26日《文汇报》的“文汇时评”文章《如何看待外来的“中国数据”》,作者是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王志平。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之一,便是指出“外国学者所用的有关中国的数据未必权威、真实、可靠”,在看待中国问题的复杂性、独特性上,也可能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同时,未必所有的国外研究机构都踏实严谨,具有高水平,因此我们不该对这些“中国数据”、“中国研究”照单全收,而应抱着审慎的眼光,客观地对其进行评价。此前,6月19日、27日的“文汇时评”先后发表题为《媒体岂能对可疑数据不设防?》和《上海北京的生活成本高过纽约?》的署名文章,批评部分媒体盲目使用甚至渲染炒作一些西方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结果造成报道不实,误导读者。这些时评的思想核心都在于,在看待任何问题时,都不能戴上崇洋媚外的“有色眼镜”,而应保持客观、理性的心态,以专业的眼光来对待报道对象。
  另一例是笔者在采访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可以更具体地来说明“媚外倾向”的害处。2010年11月5日,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在要闻头条,刊发了一篇题为《显微光学切片层析成像获取小鼠全脑高分辨率图谱》的论文,作者是华中科大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生物医学光子研究中心骆清铭教授的科研组。就在论文上线后不久,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脑神经网络实验室主任Yoonsuck Choe向《科学》编辑部发出一封正式信函,称这篇论文存在剽窃之嫌,希望重新审查。
  很快,以学术打假而闻名的网络论坛“新语丝”就将此事广而告之,很多国内媒体转载了这条新闻。而且,标题也从台湾媒体使用的“美疑抄袭”,变成了“涉嫌抄袭”,其有罪推定的意味更加浓厚。当国内舆论“一边倒”的时候,骆清铭选择了躲避口水仗,只发出了一份声明,表明成果的确是自己做出来的。那么,骆究竟是否抄袭?笔者决定通过学术圈的人脉,进行一番小小的调查。
  在科学学术圈中,“小同行”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家都做差不多的东西,你做的研究水平怎样、怎么做的、有没有抄袭,很容易识别。由于质疑来自美国同行,因此为了避免会有人说国内同行“沆瀣一气”,包庇隐瞒抄袭事实,笔者特意采访同在美国的同行学者,通过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饶毅,获得了两位美国“小同行”的意见,同时又采访了一位在耶鲁大学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学者。他们的共同意见是,从论文所表述的技术路线来看,骆清铭的这一成果抄袭的可能性不大。于是,笔者在报道中提出:“所谓好的科研、社会环境应当是这样的:即使有质疑,骆教授们也大可大胆、坦荡地向公众介绍自己的成果,而不必担心‘是是非非’。”⑤
  随后,《科学》杂志也回应:科学质疑应通过充分讨论、争辩来达到真理。2011年《科学》杂志盘点前一年发表的重大成果时,再次提到骆的成果,其论文也未被撤销,可见这场质疑的最终结果当是骆清铭的成果洗刷了“抄袭”的嫌疑。
  不久前,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天才少女叶诗文在游泳项目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英国《自然》杂志记者Ewen Callaway在撰写一篇有关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的文章时,行文中隐含了怀疑叶诗文服用兴奋剂的意思。⑥这篇新闻在华人,尤其在华人科学家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包括饶毅在内的许多华人学者纷纷致信《自然》杂志编辑部,要求杂志就此事道歉。这些反对意见并非情绪化的指责,而是查阅了大量科学、技术文献,有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最终使《自然》杂志在几天后将提出异议的信件放上了网站,并公开致歉。
     
坚持客观理性的几个原则
  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对待报道对象,无论对人还是对事,往大里说是坚持科学精神,往小里说是实事求是,对读者负责,确保记者的诚信与公正以及媒体的公信力。
  如今的中国社会已相当多元化,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盘根错节,即使在相对纯净的科技界,也产生了不少因利益牵扯而言不由衷的事和人。而与商业相关的一些技术、研究,其中的利益因素更加复杂。
  美国职业新闻记者协会认为,公众的启蒙是正义的先驱,民主的基石。新闻记者的职责就是通过追求真相,提供关于事件和问题的全面公平的叙述,达到启蒙公众的目的。为此,他们设立了一些职业规范,其中有些对于把科技报道做好、做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
  1.检验来自所有来源的信息的准确性,小心避免无意的错误。绝不允许故意扭曲。
  2.努力找到报道的主体,给他们对于声称的错误行为做出反应的机会。
  3.任何可能的时候,都要指明消息来源。公众应该有尽可能多的信息来判断消息来源的可靠性。
  4.确保标题、导读和其他突出处理的材料、照片、音像、图表、声音和引语都没有误表达。
  5.检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并避免将这些价值观念强加给别人。
  6.观察人时不要被民族、性别、年龄、宗教、种族、地理、性取向、是否残障、外貌或社会地位这些因素框住。
  7.支持公开的意见交流,即使这些意见自己很反感。
  8.在评论文章和新闻报道之间做出明确区分。分析性文章和评论应被明确标出,以免与事实和报道文本相混。
  9.对广告和新闻做区分,避免出现模糊二者界限的杂交式文章。⑦
  这些规范对科技新闻工作者可能会碰到的一些问题,给出了很好的建议。笔者认为,在摆正自己的位置与立场的前提下,还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
  首先,厘清客观事实,不可人云亦云。这也是上文规范中提到的前四条。有句俗话叫“三人成虎”,更何况现在网络发达,信息的瞬间广泛传播乃举手之劳。可是,这些信息都真实准确吗?未必。微博仅短短140字,可能只能传达一个大意,而要探究真实性,必须还原细节。有的报道虽然洋洋洒洒,但细究材料来源、逻辑推理过程,就会发现种种漏洞。虽然新闻讲求“新”、“快”,但失去“真”与“准”,就成为虚假新闻、乌龙报道,会贻笑大方。
  科技新闻虽然只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分支,但其涉及专业领域之广,是其他新闻报道不能比拟的。科技记者往往要在“数理化天地生”、核能、机械、农业、环境等诸多学科之间不停切换,因此做到样样精通几乎是不可能的。除了平时采访、学习的积累外,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和采访后的“补课”就显得十分重要。采访前做功课时,对学科知识、社会需求、国际动态等大背景务必有一定了解,才能迅速抓住核心问题。事后的“补课”除了补充知识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尽量听一些“第三方意见”,这对恰如其分地进行报道非常重要,它确保的不仅是报道客观公正,还是对被采访对象的一种保护。在新闻报道中,要把枯燥、难以理解的成果表达出来,离不开比喻、联想等手法,一不小心就会夸大成果的作用。而科技界最忌讳的就是自吹自擂,尤其对那些崭露头角的年轻学者而言。然而,大多数科学家在应对媒体上并没有什么经验,表达稍有不善,就容易被记者“扭曲”了原意,报道出去后,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后便会躲避记者。“第三方意见”未必一定出现在报道中,但对记者把握稿件的方向有重要作用。
  其次,对事实加以理性分析,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利用逻辑工具来对一个事件进行分析,避免因此作出错误推理,进而影响公众的准确判断。在上述“骆清铭事件”中,媒体就被“新语丝”所误导,将一个普通的科学质疑,变成了“涉嫌剽窃”的学术道德事件。在“牛肉膏事件”中,媒体则以“化学的即有害的”荒唐逻辑,把一个食品安全使用的监管、商业欺诈的问题,演变成了对食品添加剂的再度恐慌。
  另一方面,科学界公开的意见交流非常必要,这能让具有不同想法的人充分提出自己的意见,在多角度的相互印证中,使事实展现得更充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交融”很可能就在记者对不同对象的采访中完成,并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在此过程中,记者就要注意每个采访对象的立场,不可“主题先行”、“削足适履”,使其符合自己预设的立场,将其纳入个人的主观臆想,而应善于运用合理的逻辑顺序,将它们串联起来。有了正确的逻辑推理,才能作出相对客观、正确的判断,有助于公众了解真实情况,更有助于将科学的思考方式传播给公众。■
  (作者系《文汇报》科技部记者)
  
注释:
①《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年版
②《科技日报》2011年4月22日
③果壳网“谣言粉碎机”栏目中的《猪肉变牛肉——被妖魔化的“牛肉膏”》 http://www.guokr.com/article/20710/
④《喝红酒或能防糖尿病》,《文汇报》2007年10月9日
⑤《过硬的成果不应怕质疑》《文汇报》2010年11月26日
⑥NATURE NEWS: EXPLAINER Why great Olympic feats raise suspicions 2012年8月1日http://www.nature.com/news/why-great-olympic-feats-raise-suspicions-1.11109
⑦译引自美国职业新闻记者协会官方网站
http://www.spj.org/ethicscode.asp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