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91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寻找海派企业创新之魂”的启示
□忻才良
  “寻找海派企业创新之魂”,这是《解放日报》前不久推出的系列报道和讨论活动,两个多月里,陆续报道十余家海派名牌企业,“创新之魂,重振雄风”,社会反响强烈。
  “寻找海派企业创新之魂”,这是个很有现实针对性的新闻报道选题。当下,上海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稳增长”,也亟需海派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民族品牌产品历久弥新,焕发青春。但是,有段时间,曾有人感喟:上海转型,是因为上海已无名牌产品,上海制造日渐式微,似乎“回力”乏力,“光明”黯淡,“蜂花”不知飞往何处去,“大白兔”也销声匿迹了。可一经《解放日报》“寻找”,就发现这些上海老品牌,依旧质量顶呱呱,名气响当当。回力轮胎、光明食品、家化六神、大白兔奶糖等海派企业的民族品牌活力犹在,名气依然。关键何在?都在于有“创新之魂”。上海的品牌在风雨中坚守,在突破中前行,在转型中创新。这些中国制造、上海出品的老品牌产品的新创新,使我们感奋,提振了我们对海派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信心。
  应该说,“海派企业创新之魂”是个客观的存在。之所以要媒体“寻找”,正是因为上海企业这些年来一直保持低调,过于自信“低调就是腔调”。殊不知市场经济时代,不可自恃“酒香不怕巷子深”,海派名牌产品也得吆喝,广而告之,才能盛名不衰,永葆有腔有调。主流媒体的主动“寻找”,既是雪中送炭,也可锦上添花。《解放日报》“寻找海派企业创新之魂”,就有此奇效。
  “寻找”是个过程,非得“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不可。这是因为,有关部门提供的历史资料、人事关系、统计报表、总结汇报,对记者而言,还不能“拿来”就用,“照本宣科”显然缺乏生气与活力,亟待记者走基层、下企业、进车间,听厂长回顾厂史,读老工人抉微钩沉,邀上级领导提要钩玄,让专家学者画龙点睛。这就要求参与“寻找”的记者转变“走马观花”、“木偶探海”式的采访作风,蹲下身子,沉到班组,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发言权,找到这个海派企业的创新之魂。这样写出来的报道,才接地气,有生气,文风朴实、清新,令人可读可思。
  参与“寻找”的记者丁波深感采写“创新之魂”工作之“吃力”、之“变化”、之“兴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的作用、功能和魅力。请看,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正广和公司,148年来历经三次转型:从“汽水大王”到上海桶装饮用水第一品牌,从“送水网络”到“全国首家无店铺销售企业”以及“双主业”战略……这些精彩的报道、准确的勾勒、形象深刻的表达,都不是总待在厂史办、档案室,翻抄资料统计数字就可写就的。
  “寻找”真辛苦,“寻找”出成果,“寻找”见精神,“寻找”启人思。新闻同仁应该从《解放日报》“寻找海派企业创新之魂”报道活动中“寻找”到有益的启示,在新的采访领域“寻找”到新的选题,从而“寻找”到新的硕果。■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