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54页
  • 55页
  • 56页
  • 57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从新闻职业伦理与医疗报道专业性看“茶水二次发炎”
□阴卫芝
  【本文提要】两次“茶水发炎”事件相隔5年,但却在采访对象、采访方式、具体手段方面惊人地相似。表面上看,两次事件的讨论焦点似乎集中在对“隐性采访”正当性的争论上,但仔细分析后才发现,真正引起关注的其实是“以茶当尿”这一细节设计而非隐性采访方式本身。“以茶当尿”的手法,暴露了记者的“外行”,夸大了隐性采访方式在程序上的非正义特征。表面上看是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实际上还反映出医疗报道专业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关键词】茶水当尿 茶水发炎 介入式隐性采访 医疗报道 科学记者
  【中图分类号】 G212
  
一、两次“茶水发炎”事件及舆论反应  
  (一)简单事实陈述
  2007年3·15之际,杭州的媒体策划了一个选题:用茶水代替尿液,检验医院的服务态度和医疗水准。当时,在媒体暗访的10家医院中,有6家都检测出茶水“发炎”,5家开出消炎药。这件事被称为“茶水发炎”事件。
  时隔5年后的2012年7月,央视记者在暗访“男科门诊”时,使用康师傅绿茶饮料替代尿液送检。几家男科医院的尿检报告结果显示,“尿液”中有大量“霉菌和杂菌”。节目在7月29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后引发关注,被称为“茶水二次发炎”事件。
  表面上看,两次“茶水发炎”事件的相似度颇高:调查采访对象均是医院的服务态度与医疗水准,调查记者均使用暗访手段,同样选择“介入式暗访”,都是使用茶水代替尿液送检。细微的不同之处在于:2007年使用的是新冲泡的龙井,这次是记者喝过的康师傅绿茶饮料。
  (二)媒体反应及舆论分析
  1.第一次茶水发炎后,医疗界反应强烈。
  第一次“茶水发炎”事件,是2007年度“新闻职业道德”关注度最高的事件,尤其是医疗行业对此事件反响强烈。针对媒体刊发的调查结果,全国近百家“三级甲等医院”自发进行了可重复结果的检测。在短短48小时内,就提供了相对准确和负责的数据:136份报告中有127份证实原来的结果是可重复的。这一检测数据向媒体和公众表明:茶水的确“有可能发炎”,媒体“策划”属于任意而为,其调查结果不具任何科学性。
  被报道对象如此团结一致,以专业的数据结果反对媒体调查结论的过程,是2007年茶水发炎事件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此事件发生后,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网络中心发表了《从“茶水发炎”报道反思新闻策划》一文,从行业协会角度提出“新闻策划不能无中生有”。①当年的报道媒体在反思的同时提出:这一调查方式值得商榷,用这样的方法去反映医疗行业问题,是媒体人的一种悲哀。
  2.第二次茶水发炎引出新问题:医疗报道的专业性缺乏。
  第二次“茶水发炎”的调查对象、采访手法和具体手段与第一次是如此相似,以至于它在舆论上的受关注程度,远远未达到2007年时的强度与广度。不得不承认:5年前的辩论与争执在客观上普及了一个“医疗仪器常识”,即:医院的尿检仪默认送检样品是尿液而不是其他液体,绿茶中确实可能含有“发炎”物质。“茶水二次发炎”后,网络评论和各媒体的时评中,大家一致认为记者“二次趟进了同一条河里”,央视记者属于“炒冷饭”……也因此,舆论几乎省略了讨论的过程,直接进入到发表观点阶段。
  对“茶水二次发言”事件的看法相对集中。其中一类观点明确批评:“记者手段不妥”。比如人民网的评论《“绿茶检出前列腺炎”是职业道德一锅粥的表现》认为:“如果新闻本身存在造假因素,不但无助于揭露记者‘定向’的问题,反而会令媒体的公信力受挫。”《广州日报》的时评《茶水发炎何尝不是钓鱼执法?》认为,记者实际上是“钓鱼执法”,“倘若记者有违新闻职业道德在先,然后再站在所谓的道德高地,指责医德的缺失,这是否也是一种舆论暴力?”
  另一类观点认为:虽然记者手段不妥,但“医德”比“媒德”更值得关注。比如《法制日报》刊出时评《“绿茶前列腺炎”与“医疗秩序肿大”》说:“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比‘绿茶检出前列腺炎’更紧迫、更重要的问题是,‘医疗机构秩序肿大’的疾病,到底由谁来消炎?”《华西都市报》的评论《有回应,无根治》则认为:“若医院恪守职业精神,切实为患者负责,媒体未必会故意构陷。所以,当务之急,还是根治医疗中的那些不堪与纠结。”
  与第一次相比,这次媒体对同行的评价中,有一种声音显得比前一次更为清晰:医疗报道记者的医学专业素养低下,造成了两次“发炎”事件。《北京晨报》在其时评《别让私营医院无法立足》中提到:“一个外行记者的所谓监督报道至少在夸大一个不实之词。”《健康时报》的时评《谁在让茶水发炎》认为:“对记者来说……特别是医疗卫生领域的记者,作为健康传播的桥梁人群,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扩音机、是放大器……茶水再次发炎,凸显了相关人员对医学检验行业知识的欠缺。”这一问题在2007年,并未成为媒体圈热议的话题,只有医疗卫生领域的人士提出过医疗报道记者过于外行的质疑。
  (三)两次发炎事件在新闻伦理上的异同
  前文已提及,两次发炎事件从表面看,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但从新闻职业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来看,却存在较大的不同。
  1.第一次“茶水发炎”事件属于“新闻假事件+策划手法不科学”,完全是一个不应当发生的报道。
  陈力丹教授对“新闻假事件”的总结是:“新闻假事件一般具有消息来源和报道者重合、隐藏的动机、导演事件、事件媒介化、暖昧的真实等特征。” ②2007年的“茶水发炎”事件,没有消息源报料,不存在一个具体的事实线索,符合消息源与报道者重合、导演事件等特征。
  2.第二次“茶水发炎”在伦理上的问题并不明显,但存在“策划手法不科学”的问题。
  第二次茶水发炎事件,首先明确其并非新闻假事件。从当天的节目中可以看出,总共时长12分钟的节目中,从5分52秒到11分钟的内容都在讲盘锦警方如何查获当地的黑诊所。似乎这才是本期节目的制作由头,而节目之前由“绿茶当尿”测试的几家医院,可能是编导出于增加节目说服力,以表现“男性病黑诊所现象”,而不是某家男性病诊所被查抄的个案的一个设计。其实,如果没有“以茶当尿”的这一具体设计,如果记者送到检验台的是没有问题的尿液,黑诊所的检验结果恐怕也是“发炎”。如果是这样,它所使用的暗访方式,也很难成为舆论热点话题。
  
二、由“职业伦理”问题变轨到“医疗报道”的专业化程度问题
  (一)第二次“茶水发炎”不是伦理问题,而是“医疗报道”的专业性程度低下的问题
  第二次“发炎”采用暗访的方式,基本符合我国媒体对“隐性采访”的基本共识:“两公”原则同时成立的前提下,可以使用暗访方式——采访对象应该是侵犯了社会公共利益及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权益,采访地点应该是公开场合。当然,隐性采访还应满足比如“采访的最后一招”等要求。因为本文观点是“第二次茶水发炎事件符合暗访的基本条件”,所以在此不详论“暗访”。
  这次焦点访谈“以茶当尿”的记者,无论其在自己的从业生涯中有过多么辉煌的经历,单从这一具体设计来看,我们可以很快确定一点:记者缺乏医学专业背景,在医疗报道领域,纯属“外行”。这次的失误,其实并非一个伦理问题,而只是一个“外行”采访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二)医学专业背景的记者比例与医疗报道质量相关
  科学与医疗报道应当有更为专业的记者来报道。专业不仅仅指掌握了新闻的专业采访和专业写作,而是记者应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背景。
  《科技记者报道指南(第二版)》一书将记者分为两类:普通记者(generalist),即从事各个领域报道的记者;专业记者(specialist),即专门从事某一领域报道工作的记者。新闻报道的专门领域可以包括:科技与医疗、财经、犯罪报道、体育报道等等。在很多国家,医疗报道在传统上归属科技报道的范畴,该领域记者也归于科学记者的行列。
  专业报道领域的记者,是科学与公众之间的“翻译者”。除了新闻职业职责,他们还要遵守医疗专业报道规范,力求在研究者的科学表达与外行公众的短暂注意力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消除他们之间的隔阂。正因为对医疗报道记者的双重要求,“美国的主流媒体如《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都有专门的公共卫生新闻版,其编辑记者多具有医学博士学位。在韩国,采访医药卫生的记者需要有医科的教育背景,他们中多数人甚至还持有医生执照,对新闻信息的科学性与严谨性的把握能力更强。”③
  可以想见,在报道医药卫生新闻的专职记者中,拥有医学相关学位的比例越高,相关报道越可能具有科学性、规范性。
  (三)缺乏新闻职业道德+不懂医疗专业知识=制造假新闻
  近年媒体报道的“缝肛门”、“八毛门”等,最后均被证实为“虚假报道”。虚假的原因,一方面源于记者漠视新闻职业规约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记者缺乏医学专业背景,不懂装懂,无知者无畏,外加“创造性”发挥。
  1.失范+无知,记者制造“缝肛事件”。
  2010年7月发生在深圳的“缝肛事件”中,《南方都市报》记者使用《疑少送红包,产妇肛门被缝》(2010年7月28日)为标题,瞬时引起公众关注。在调查结果出来后,该媒体仍坚持刊发标题为《法医鉴定,产妇肛门的确被缝》(2010年8月18日)的报道。2012年2月,央视《新闻调查》在回访节目中提出“缝扎肛门痔疮出血点”与“完全封闭肛门”是两个概念,但是南都当事记者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依然有如下的回答:
  央视记者:肛门上的一块肉被缝能等同于肛门被缝么?
  南都记者:可以啊,毕竟肛门上的肉也属于肛门!
  央视记者:比如口腔里面的创伤医生对其进行了缝合,能说医生把病人的嘴缝了么?
  南都记者:我不知道……
  “内行记者看门道,外行记者找热闹”。南都记者用结论性语气和夸张的标题,制造了不带有任何科学性的医疗假新闻。
  2.失范+无知,记者制造“八毛门”事件。
  2011年9月5日,深圳新闻网刊发《婴儿被诊断要做10万元手术最终吃8毛钱药痊愈》,在经过微博的发酵和传统媒体的介入后,医院和当事医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与指责。在发现当初医生的诊断无误后,患儿父亲正式向院方和医生道歉;深圳新闻网也承认“我们错了!”他们在道歉信中表示:“此稿件的处理中,有新闻专业方面的失误,客观中立平衡的新闻专业精神没有得到好的体现。在接到患儿父亲一方的信息后,我们的稿件对院方的采访应该更深入,双方信息应该做到更好的平衡;对患儿病情的判断,我们缺乏健康传播领域的专业知识背景,没有中立专家和证据的充分支撑。于是,我们犯了错误。”
  的确,在近2000字的报道中,婴儿父亲的声音很突出。报道有18处使用“有医学知识的陈医生”、“学医的陈先生”、“据本身就是医生的陈先生介绍”、“陈先生质疑”、“陈先生介绍”、“陈先生表示”、“陈先生告诉记者”;而事件的另一方深圳市儿童医院医务科科长刘医生仅在报道的最后一段出场,相关文字不到400字。
  3.记者新闻职业道德与医疗报道专业素养。
  以上两个案例里,记者首先违反了“不作结论性报道,即便报道有结论,也不应由记者来下”的基本规范,反而断定“产妇肛门被缝”、“助产士索要红包”、“婴儿被诊断要做10万元手术,最终吃8毛钱药痊愈”,并做了报道标题。
  其次,报道中缺失权威消息源。比如缝肛事件中,完全没有采访到产妇本人,听凭产妇丈夫的一面之词。再有,报道不平衡,成为事件一方的观点代理人。
  
三、职业道德是医疗报道 专业性提升的基础
  在第一起“茶水当尿”事件中,策划者无中生有创造了一个故事,明显违背新闻职业要求;第二起“茶水当尿”事件中,则是由于记者医疗报道专业水平的低下,导致好好的一个采访,变成画蛇添足,“暗访”手法受到牵连,模糊了公众视线。而本文所举“缝肛门”与“八毛门”这两起近年发生的医疗报道假新闻,更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典型特征。在医疗报道中,首先要遵守记者的职业道德规约要求,合理怀疑消息源的报料动机、在采访和写作中把握平衡尺度,等等;同时,了解、掌握医疗领域报道的特殊性,有意识地学习、提升自己的医疗专业素养,努力避免因为“无知”可能导致的报道问题。
  有位自己当过医生的医疗报道记者,一想起自己曾经做过的报道就会很难过。因为他曾经轻易地在报道中下结论:“如某医院门诊某日多了几位某病的患者,就说某病已流行;某疗法治疗了若干癌症患者,就称之为医学重大突破等。”④他建议医疗报道记者:要多想一想,多问一问,特别是要多听取反面的意见,对新医技的报道不要说得过满和过神。
  与其他领域相比,科技领域的报道中的“平衡”有特定的要求。“不只是为争辩双方提供同样的版面。科技报道中的平衡需要权威的指引;要提供情境,还要知道在何时要对某些观点置之不理。”⑤
  关于医疗报道,德国的《新闻工作者准则》专门提出:医疗科技报道不应该追求不必要的轰动效应,记者应当避免表现得过于感性。因为有些内容报道出来,可能会给读者带来不切实际的希望,也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恐慌。在一个医学研究尚未完成时,初期的研究结果不应该被描绘成一种定论。
  
小结  
  医疗报道记者要掌握基本的新闻职业规范,也要努力学习所报道领域的“专业常识”,如果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更要慎重出手,应借助权威指导,把握医疗报道中的平衡报道原则,运用证据链确认等方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医疗和公众间的桥梁,而不是加剧医患的误解。■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本文是教育部社科规划一般项目《网络传播伦理案例、问题与对策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号:12YJA8600242012)
  
注释:
  ①邢发亮:《从“茶水发炎”报道发思新闻策划》,《中华新闻报》2007年5月23日
  ②陈力丹:《我国传媒业的职业道德意识与自律建设》,《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③司丽:《医疗报道中的“软肋”》,《今传媒》2007年第7期
  ④顾德宁:《医疗报道何时不再尴尬》,《传媒观察》2005年第4期
  ⑤德博拉·布鲁姆、玛丽·努森等编:《科技记者报道指南(第二版)》,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