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46页
  • 47页
  • 48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一个创意十足的跨文化影像传播事件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对中国电视大型活动传播的启示
□陆小华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与以往的奥运会开幕式有什么重要不同?可以给中国电视大型活动制作以什么样的启示?
  在我看来,至少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一、超越现场转播思维,以电视影像展现为核心的整体设计
  传统的电视大型活动的制作思维,是现场转播思维,工作重心集中在把现场活动尽可能原汁原味地拍摄下来、传播出去。无形中电视转播成为现场活动的附属,尽管现代电视已经不断创新表现手段,优化影像效果。
  而现代奥运会的发展却越来越注重电视的传播。其表现,一是从1948年BBC花1000英镑购买转播权开始,国际奥委会越来越倚重电视转播权收入;二是奥运会开幕式越来越趋向于围绕电视传播而组织;三是奥运会开幕式的创意设计开始一步步走向把现场内的活动与现场外的影像创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电视影像展现为核心进行整体设计。
  这一点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已经有所体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开始时,大脚印影像给电视观众以奇妙的效果,但这段影像并不是当时烟花的实况转播,而是电脑合成影像。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种变化的基础上,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进一步体现了超越现场转播思维,以电视影像展现为核心整体设计。
  比如,1分钟倒计时之后,是两分钟短片,镜头从一块刻着Isles of Wonder(神奇之岛)的石碑开始,从空中掠过泰晤士河,从英国乡间进入伦敦,中间插入大本钟等标志性建筑和曾经参加过奥运会的英国运动员们以往比赛的画面。再比如,点火仪式前,电视画面中是被灯光映出金黄色的泰晤士河,贝克汉姆和一个小姑娘乘船驰来,带来火炬。现场的活动同步进行,而由电视画面先行交待,才能将整个过程联接起来。
  以电视影像展现为核心整体设计,是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基本构架。如果说数千人的团体表演还是现场观看与电视中观看都相宜的话,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四个篇章的诸多环节,只有借助无所不在的摄像镜头,才可能看出真正的英伦范儿。我们从社交媒体上几乎看不到在现场观看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人们用“震撼”之类的词描述。而从电视镜头中观看,就可以把导演多条线的影像展现,在脑海中组合起来。也许,应当有这样的对比研究,回答一个问题:究竟是谁更清晰地感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整体与细节,是现场观看的人们,还是电视观众?也许,两种方式看到的是有明显不同的“两个”开幕式。
  这种超越现场转播思维,以电视影像展现为核心整体设计,值得中国电视大型活动传播借鉴。以央视春节晚会为例,总体是办一台晚会,让电视现场直播。虽然,几十年来,春节晚会已经越来越电视化,但毕竟还主要是在一个会场里、围绕一些节目做文章。能超越现场吗?能以电视影像展现为核心选择非演播室的现场,从而利用现场内外的场景体现构思吗?至少,沿着这个方向,还是可以展开思维碰撞、头脑风暴与创新设计的。
  
二、超越团体表演程式,以符号化的故事编织体现整体设计
  大型赛事必然在开阔场地,开幕式必然包含必要仪式环节,以及种种历史元素,以往的大型运动会的开幕式设计,往往是大型团体表演加仪式。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整体上可以说就是一组故事,导演试图从讲故事中让人们感受到英伦文化,感受到活力。这些故事讲述,是借助一系列在世界上有影响的人物,包括电影、戏剧中的艺术人物,如伏地魔、憨豆先生、麦卡特尼。同时,还借助一系列超出人们想象的人物,那些被称为志愿者的农夫、护士、翻跟斗的孩子,那些活生生的马们。围绕这些符号的一系列创意展现,编织出不同于人们原有印象的故事。
  按传统团体操思维看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很难有整齐、壮观等描述,但这样的表现方式,却适合电视按影像传播的逻辑选择场景和细节。也许,打动世界观众的,正是这样的局部和细节,而不是壮观。当然,以“浇铸”圆环的工业化方式展现五环是一种壮观,但以象征工业革命的钢水现场浇灌圆环,再缓缓升空与空中飞来的四个圆环拼在一起,就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完成一个规定环节。女王和007从天而降,更是电视故事。镜头把天上的替身和现场出现的真人衔接起来。这也打破了开幕式宣布者的出场程式。
  每一种带有艺术性的活动,有其历史,就会形成一定程式。程式是可以突破的吗?当然可以。如果不遵循原有程式,就不是这种艺术活动的延续;如果不打破这种程式,就没有这种艺术活动的发展。正是这种解构式的对原有符号性形象的使用,让人们看到了英国创意之都的创意能力与正试图展现的活力。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启示在于,创新可以是作品级,比如精心制作一个个作品,在原有程式下组合起来;创新也可以是程式级,即突破原有程式去重新定义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可以是故事表演的串接。
  其实,所有的程式,都是在遵循与打破中一步步形成的。这在中国春节晚会的历史上,已经体现过。比如,小品在电视晚会上的走红,也许是一个偶然,当初把练习性小品作为独立的作品放到舞台上,就像折子戏的单独上演。
  那么,如果是寻求程式级创新,春节晚会的程式哪些可以变化呢?比如,敲钟已经是春节晚会的一个仪式,也已经从现场看钟倒计时,延伸到电视展现寺庙的钟声。那么,今天还可以怎么变化呢?春节晚会开场舞加歌唱表演加小品再加歌舞的程式,可不可以变化呢?
  当然,这种解构,必须建立在对原有程式与受众心中潜藏愿望的体悟上。
  
三、超越现场效果思维,以事件传播效应为目标实现多重影响
  从整体上看,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已不仅仅是一个现场仪式,而是一个创意十足的跨文化影像传播事件。
  之所以称其为传播事件,首先,是因为其整体设计与着力重点,超越了现场效果思维,既注重现场即时获得的效果,注重其所担负的仪式功能,又注重多重传播效果。奥运会开幕式的功能,几十年来已经发生明显变化,至少可以大略分成一个简单的开幕仪式、一个负载多种意图的仪式与一个希望引人关注的传播事件三个阶段。而要成为传播事件,获得多重传播效果,就必须超越仅注重现场即时效果的思维。
  其次,这个开幕式体现出有自己意图的传播策略。这个开幕式从正在筹备时就体现出适度透露信息、适时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的传播策略。其做法,是通常类似重视现场效果的开幕式或大型晚会很少采用的。
  比如,大型活动的核心细节,通常是高度保密的。但伦敦奥运会开幕前,不仅主办方早早透出,开幕式要使用欧洲最古老的大钟,而且,在7月27日组织了一个全民响铃仪式,不仅英国文化大臣参加,当时许多游客、记者等等也都购买了小铃,使得这个仪式成为开幕式仪式的前奏。虽然媒体说,开幕式许多细节被英国新闻界透出,但不过是开幕式要展现英国田园风格等等主办者希望让人们有所知的细节,而主火炬是什么样的与如何点燃,最终仍然是一个谜,最后时刻才揭开。如此等等,使得开幕式的效果,超越了现场效果。
  再次,这个开幕式不仅注重现场效果,而且注重把自己演变成一个不断出新闻的事件,寻求事件传播效应。比如,以往的奥运会开幕式没有发生过主火炬点燃后再换个位置的事。伦敦奥运会就这样做了,而且舆论反应总体上却是正向的,尽管有消息说,移位是为了安全甚至曾熄灭了火炬。
  这个传播事件,当然是影像传播事件,而不仅是现场传播事件。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诸多设计,是以电视与新媒体影像传播为核心,现场的体验可能与观看影像的体验相当不同,一些影像效果是现场的人们难以获得的。
  这个影像传播事件看起来是注重跨文化传播的。主办者借以讲故事的诸多符号,是有世界影响的充分使用,有英伦特色的充分使用。但为了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观看体验,事先利用媒体介绍故事背景。比如,人们很早就知道会朗诵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名句。
  在社交媒体崛起时代,对任何大型活动,现场效果是重要的,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传播中形成的影响、获得的评价,这应当成为主办者着力经营的。今天,分享式传播、关系链传播已经与传统传播方式同时产生重要影响。一些电视文艺活动,如某些晚会,按传统标准,现场效果很好,但传播中形成的影响,特别是传播中获得的评价,却与现场效果形成差异,甚至差评。这值得人们思考。
  也许应当说,在今天,任何一个大型电视活动,不管是电视文艺活动,还是某个重要仪式,都需要当作传播事件来设计,来运营,不仅寻求现场效果,而且要以事件传播效应为目标实现多重影响。■
  (作者系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
  
  
  (本文有插图,详见本期47页。)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