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传媒实力比拼与展示的平台
——伦敦奥林匹克国际广播中心一日
□陈力丹
在伦敦奥运会赛事正酣的2012年8月6日,我作为奥林匹克转播公司(OBS)的访客,来到伦敦奥林匹克国际广播中心(IBC),在这个世界传媒聚集的地方,目睹上万媒体人(正式注册的5800人,非注册记者的人数与之相当)的工作和生活,真是蔚为壮观。
作为访客,需要由奥运会的工作人员带领才能进入IBC。一早,我换乘两趟轻轨车来到斯特福德国际车站(international stratford,奥运会期间工作人员的专用车站),挂着标牌的奥运工作人员进出较为方便,而访客,则要核对身上的标牌与本人护照,然后经过安检,与工作人员一起乘坐双层大巴,来到IBC的大门,并需由带领者向门卫介绍,方能进入中心大楼。
这是一座新建的外表五层的简易大楼,实际上外表的一二层在楼内是一层,三四层在楼内是二层,三层(即外表的五层)是奥委会各部门的办公区。大楼内各种先进的电子设备齐备,因为转播和节目制作的需要,楼内一、二层的实际高度相当于中国普通楼房三层的高度,因而整座大楼大约相当于中国普通楼房七八层的高度。大楼基本为南北纵向,南北长258米,东西宽100米。如此大的场地,纵向和横向有不少过道,按照最近数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和年代来命名各楼层中的“街道”,我见到的最早年代是“亚特兰大1996”,当然也有“北京2008”,还有未来的“巴西2016”等等。
IBC的核心——奥林匹克转播公司
走在大楼宽阔的过道中,得仰头才能看到楼顶,一层和二层是世界各国电子传媒的工作间。过道东部的中心部位是OBS,这是整座国际广播中心大楼的核心部分。走进OBS,这里由几间巨大的玻璃房间构成,从外面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的工作情形。进门的左侧,是视频空间整合中心。OBS的人员介绍说,这是赛事转播的专题节目工作间,是一个新设置的部门,为各种专门的需求服务。走到OBS 内贯穿南北的过道,刚才看到的那个感觉很大的新设置的工作间,瞬间变小了,眼前是数千个来自不同赛事现场的视频画面,约有百名工作人员面对各自管辖的赛事屏幕在紧张地工作。侧眼向北看去,玻璃房子伸延到房子很远的尽头。其中一些单色屏幕没有画面,这是那里没有赛事的标示。OBS在这里调整好各种赛事的转播信号,根据协议由此调配到世界各国的转播运营商。整个奥运期间,从这里传出所有OBS的转播信号。
转身再看后面,又是一长排巨大的玻璃房子,里面也有无数呈现赛事现场的屏幕,屏幕总量比正面看到的少些,这是OBS专为奥委会提供各场馆赛事视频资料的工作间,每天都要及时整理汇报给奥委会,其中部分视频资料负有历史记载意义。走到过道尽头,转弯从另一个出口走出去时,左侧又有一组玻璃房子,这是现场声音的传送部门,同时提供简要、客观的现场解说,主要供世界各传媒奥运新闻评论员选择使用。
OBS是长期服务于奥运会的专属独立转播公司,在萨马兰奇主政奥委会时期由西班牙人创建,有丰富的组织奥运会转播的经验。此前看到曾任央视体育中心主任的马国力的一本书,谈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他曾建议央视从各部门抽调二十几个人参加这个公司在北京实际主持的奥运会BOB(北京奥运转播公司,由OBS和北京奥委会合作组建)的工作,以便积累经验,但很可惜,当时的央视领导人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从现在我看到的情形,这一如此复杂的转播系统工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值得我国的传媒人把其全部经验(而不仅仅是硬件)学过来,这对于提升我国传媒人的素质,实在是太重要了。
万国传媒实力展现的平台
整个一层的工作空间,OBS占据了约四分之一,而美国NBC一家,占据了近一半的面积。西侧的大部分空间均属于NBC,走了半天竟没走出NBC的工作区。不过,财大气粗的NBC没有摆架子。我走到NBC的门口想照张相,两位原本站在柜台里说话的男女工作人员笑着自觉地把头缩到柜台下,有意留给我单独照相的空间,弄得我很不好意思,请他们出来一起合影。
一层还有一个大主顾,便是BBC了,占据了五分之一的工作空间。剩下的工作空间由韩国的三大广播电视媒体(KBS、MBC、SBS)、美国的FOX-9频道和少量欧广联的传媒瓜分。
我们的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哪儿呢?爬到二层,也是先查看传媒分布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南部东西两侧欧广联的地盘,占据了这层小一半的面积,加上一层欧广联的地盘,欧广联与美国NBC及FOX在IBC大楼的工作空间旗鼓相当。欧广联内各国的广电传媒中最显眼的,是法国电视一台的标识。欧洲大陆体育发达的国家,其电视台和广播电台都在这里设立了工作间。而亚广联,太没有规模了,我找了半天,才在北面的角落里发现了它的很小门面,里面没人。
中央电视台在二层东部中间位置占据了一块地盘,还算比较大,与韩国三大电子媒体在这一层的地盘大小差不多,但比起美国、英国和欧广联来,实在小多了。加拿大两家电视台(公营CBC和民营CTV)的工作间比央视大一倍,日本的公营和民营广电各台总的工作空间,是中国央视的两倍。我推开央视工作间的门向里张望了一下,人很多,估计有上百人,挤在不大的空间里,都在忙着,处于交谈和各种工作动作中,看来央视各个部门的记者们都很努力。
在一大堆各国广电传媒位置的指示标牌中,我看到了中央台,然而顺着路线走到头,也没有找到。返回去再看指示牌,没错啊,回去再一个门一个门查对,看到一扇没有标识的门,推门进去,原来里面还有若干小套间,有几个国家的传媒工作间“藏”在这里!其中便有中央台的两个门脸。我连忙在门口留了个影,不过心中有些酸酸的,堂堂大国的中央级广播电台,竟窝在奥运会国际广播中心大楼这样一个小地方!
二层北部是众多较小国家和地区传媒的聚集地,我在其中转了半天,找到了中华台北的电视台工作间,这是我看到的最小的了,仅相当于一居室套间,只有四个人,里面两位,外边两位,都在忙着。里屋门口的墙上一字排开,贴着A4纸写的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公视的简单标识。平常这几家电视台竞争激烈,这回地域感把他们结合到一起了。
凡是看到门面的各国传媒工作间,我都照相留存。听说瑞典电视台那里可以自由领取奥运纪念章,我特意推门进去,没想到小小的瑞典电视台工作间门里还有一个服务台,坐着一个漂亮的小姑娘。简单说明来意,她客气地指指台面上一个盒子,里面有不少纪念章,真想抓上一把,但不好意思多拿,老老实实拿了一枚,道谢退出。
网络传播时代,平面媒体在报道奥运会方面显得有些落伍了,但仍然有其重要地位。IBC大楼外记者生活区内,专为平面媒体的记者开辟了巨大的工作空间,即平面媒体中心(MPC)。
走进中心,左侧是世界五大城市的时钟,正中是记者的休息区,有各种饮料(主要是咖啡)和一些小甜点供应,两边各有可供约四百位记者就位工作的白色长桌面和一台接一台的上网电脑。我以为“中心”可能就这么大,不料走到休息区后面,发现一片巨大的空间,中间部位摆放着各国出版的各种文字的报刊(包括China Daily、中新社的中文赛事小报《快报》和一份介绍中国的中文杂志《红秀》),还有很多书架似的叠成数排的装着A4纸的金属盒子,里面是最新的每项运动赛事小组赛、半决赛和决赛的最新纸质成绩单,任人领取。每一纵行金属篮子下面有处理过时成绩单的粉碎机。中心部位的两边,是比进门处多得多的白色长桌,每个位置均有供手提电脑使用的各种插座,便于上网发布和接收信息。记者可以任选一处桌面工作,这里可以同时容纳近千名文字记者工作,基本看不到纸和笔,因为通过电脑完全可以处理文字和图片。如此巨大的文字记者工作空间,我从未见过,最远的地方都看不清了,可见地盘之大。由于正值午饭后,工作的记者比较零散,多数桌面空着。
平常能够看到境外具体某个传媒的机会不多,奥运会把世界上千传媒和上万记者召唤到同一个地点,同一座大楼里,这样的万国传媒和记者的聚会,是一次各国传媒实力的实在展现。能够来到伦敦,在国际广播中心的大楼里占据一定的工作空间,需要较多的财力支出,更需要大量精通英语、熟悉声像新闻采访与新式传播方式的传媒人才。因而,除了本国体育实力的因素外,一个国家的传媒在奥运会国际广播中心占据的工作空间大小,一定意义上是这个国家软实力在国际传媒界地位和影响力的表现。中国在体育实力方面已经不亚于其他国家,但在传媒实力方面还需努力。
IBC里记者的生活和工作
中午时分,我由OBS的工作人员陪同来到大楼一侧的记者生活区,一路脚下是木地板的迂回走廊,沿路有邮局(里面的奥运纪念邮品品种很多)、银行、药房、洗衣店、小百货(各种奥运纪念品特别多)、健身房、咖啡店和各种小吃店(包括麦当劳),还有各种新闻信息服务的门面(英国和世界主要报纸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均有)、奥运会各赞助商的品牌参观介绍的门面等等,凡是生活中需要的,这里几乎全能找到对应的服务,只是规模小巧些。
走到尽头,是一座很大的两层楼房,一层有各种商家经营的名牌饭馆,二层是IBC员工和记者食堂。一走上二层,真是开眼,对面一字排开长约二十米都是可供挑选的菜肴。我从左边开始挑选,说起来这里世界各大区域风味的菜肴都有,而且视觉很好,色调搭配不错,琳琅满目,然而能够看得上的实在不多,肉太多太油,奶油太多,青菜很少。所谓“亚洲”菜肴,一看样子就不是中国的。好容易看到一种蔬菜(绿菜花),赶紧点上,还有鱼块,也要上一块,但米饭一看就没法吃,生硬得粒粒分明,只好要了四分之一片匹萨。汤也大多是奶油,无奈之下要了一纸杯“大酱汤”,另外选了两种类似冰激凌的小甜品。每种饭菜都有价格,出去结帐,发给员工的餐票每张面值10英镑,少了不退,多了要补,结果我补了半个英镑。找个座位放下尝尝,实在无法下咽,绿菜花竟然是淡的,仅仅用开水煮了一下而已,鱼块近乎完全无味(而且找不到酱油等调料),匹萨上面的东西一半是奶油,大酱汤除了咸味什么都没有,这是用热酱油水+海苔片+生小萝卜片冲出来的“汤”。这顿饭令人难忘之处在于它体现的不同饮食文化被好意扭曲,大厨们可能仅仅学会了做食品的外表文章而不知道他们要做到什么。
我转身找座位的时候注意到,这个食堂之大,是我从未见过的,这也算是收获。估计这里至少可以同时容纳上千人吃饭,绿色的座位和餐桌,多得一眼望不到边。饭桌上,遇到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位记者和一位制片人,问起他们对饭菜的评价,他们苦笑着说:习惯了。显然工作时间紧迫,他们吃得比我们快得多,三两下就把盘子送到垃圾分类处了。
除了饭菜口味问题外,这次伦敦奥运会国际广播中心的运作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新闻中心的运作相比,在各方面都做得更人性些。例如访客可以在场内人员陪同下参观各传媒的工作间,而在北京奥运会,各国广电媒体的工作间外人完全不得靠近,我是在赛事结束后才简单看了看各国传媒工作的地方;各国传媒工作间的高度,伦敦比北京的高,这对想在工作间架设影棚的电视台来说,方便多了;北京奥运会传媒人的生活需要都得在奥林匹克公园内找寻相应的店铺,路比较长,也不够方便,伦敦奥运会专门为各国传媒人群在工作区内设置生活区,服务齐全、方便;媒体人的员工食堂就空间而言,伦敦的比北京的更大,供应的品种也更多,但我对质量不敢恭维。尤其需要学习的,是伦敦奥运会给传媒人提供的信息方便,走在大楼每层的过道里,多处设置电视屏幕群和沙发,可以看到正在进行中的各种赛事视频画面,多处地方有成排的电脑和桌面可以随时查询赛事进度,楼外有提供多种新闻信息服务的门面,满足信息技术的维护和各方面信息的搜索、发送的需要,完全不必担心可能存在的网络信息封锁或屏蔽。
在IBC大楼的一层,有一个不起眼的门脸,里面经常坐满了人,这是全天放映3D现场同步直播赛事的放映厅,亦是忙中偷闲的工作人员的一个好去处。我在这里连看了两场3D同步现场直播,一场是女子100米跨栏预赛和女子铅球预赛,一场是男子吊环、女子高低杠和男子跳马的决赛。画面上运动员的立体影像十分清晰、逼真,仿佛就站在我眼前,传播效果比在现场观看好得多。当然,3D电视观看视角目前尚只能是既定的,观众无法左右。
上午10点多和傍晚五六点钟,因为陪同人员有工作,我被安排在IBC大楼入口处观看过道里的十来个视屏画面。这里无形中成为观察记者们每天工作频率的最佳地点之一。
上午10点多是OBS工作人员第三批上班的时间,人流颇为密集。IBC大楼是奥林匹克公园最早完成的建筑,OBS人员于2012年4月陆续进驻。一位工作人员对我说,他就是4月进驻的,当时周围的主要赛事建筑还没有成型,传媒人的生活服务区尚未开始建设,生活比较艰苦。从6月开始了最为紧张的时期,另一位OBS的工作人员说,她6月初到的伦敦,来了就上班,时差都来不及倒,而且连续多少天都没有休息日,直到比赛开幕,进入正常状态,才能轮休。现在员工分别在早上7点、8点半、10点上班,分别延续到15点、18点半和20点下班,为的是赛事高峰时间全员在岗,同时考虑员工的休息以及每天早晚时段能有工作人员值班在岗。
傍晚18点左右,大楼的门口一下子拥挤起来,不同肤色和着装、男男女女的各国记者们,身背各种摄像装备,说着不同语言,熙熙攘攘,进进出出,十分热闹。白天采访的记者归来要赶制节目,赶去晚间场地采访的记者则出发,同样行色匆忙。他们的时效意识和敬业精神不是体现在语言上,而是表现在行动上。在人群中,我看到了正在快步往外走的马国力先生(这回他的身份是OBS的顾问),来不及打招呼,他已经走出门外,只看到一个花白头发的背影,我知道他是昨天才到的,看来他也很忙。
壮观的奥林匹克公园
18点半,OBS的另一位工作人员下班,顺便带我从旁门出去,来到毗邻的奥林匹克公园。一走出IBC工作区,眼前是人的海洋,人群正从几个入口蜂拥向主会场“伦敦碗”,这天“伦敦碗”有田径赛事的决赛和半决赛。园中印度钢铁大王赠送的红色拧麻花状的铁塔与“伦敦碗”相配,显示出别样的风景,周边还有篮球馆、游泳馆、水球和花样游泳馆、自行车馆、小轮车馆,以及各国运动员村,形成一组巨大的建筑群,不同场馆的样式均有自身的特色。靠近“伦敦碗”的地方还有专供儿童游戏的几个大型玩具屋和各种食品、纪念品的店铺。我关注的是“伦敦碗”外一个像叠加的集装箱似的方形建筑,这是BBC的场外采访中心,透过上层的玻璃,夜幕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正在进行的节目采访过程。这时正值一场赛事结束,从“伦敦碗”里涌出的人群通过这里时,忽然一群本国国旗着装、脸上涂着国旗油彩的青年人向着房子发出了欢呼声,原来里面正巧是他们崇拜的明星人物。
虽然人流如潮,但秩序井然,地面十分干净,没有垃圾。我拍照时,旁边的人总会自动止步,弄得我反而不好意思;略与人相碰,多会自然发出“请原谅”的话语;听到最多的是孩子的欢笑声,而不是成人的喧哗。正在拍照时,一位不相识的志愿者主动帮我选择角度照相。
在公园的出口,人群犹如一条蠕动的巨龙,虽然有些拥挤,但秩序很好。路不熟悉,问任何一位穿制服的人(警察、保安、徒手军人、志愿者),都会得到热情的告知和领引。在一位志愿者和一位轻轨警察的帮助下,我顺利地上了车。
回想这一天的经历,在于获得了较多的新视野,也感受到中国传媒与国际同行的差距。打破惯性思维,保障信息的自由流动,从以往的管理套路中解放出来,是中国再度举办大型国际赛事时国际新闻广播中心建设、管理的要义。■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本文有插图,详见本期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