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字如金一叶知秋
——浅谈短新闻的魅力
□王承红
常言道:“秤砣虽小压千斤,咫尺虽短量万里”。短新闻虽短,其功效不亚于“秤砣”、“咫尺”,因为它能使人“一叶知秋”。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较之于“长”新闻,短新闻是新闻记者用洗练的言语、寥寥数百乃至数十字,勾勒重大新闻主题、传播重要信息。有不少优秀短新闻始终让人回味无穷。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名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全篇仅200余字,却将解放战争中我军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描述得跌宕起伏,堪称短新闻的典范。抗美援朝时期,著名作家魏巍奉命到朝鲜前线了解志愿军战士的思想情况,访问了许多战士,深为他们的思想、境界、事迹而感动。为了反映战士们的生活,他曾花费很大的精力,用二十多个志愿军战士的感人事例,写了一篇长长的通讯,材料全面而又详细。可文章出来后,别人看了并不叫好,稿子自然给“毙”了。后来,他吸取教训,另起炉灶,重新提炼主题,只选用了其中三个典型事例,写出了一篇新闻史上的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可见,短稿不仅同样能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而且也毫不影响作者才华的发挥。
短新闻虽说篇幅短,内容却并不“短”,言简而意赅,辞少而意丰,浓缩了的新闻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具有较高的“含金量”。
当然,要写好的短新闻,看似简单,却绝非唾手可得。要在较短的篇幅内,写出有深度、能反映大主题的“魅力”短新闻来,需要精心锤炼,花费一番心思。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走出“长”“短”的认识误区
很多时候,人们会认为新闻长短是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主要依据,大主题只能用大文章来反映其重要性,短稿没有分量而承受不了大主题,总会有遗漏之嫌;还有人“以长短论英雄”,好像不拉开架势,不洋洋洒洒,就反映不出记者的水平,不足以显示个人的才气。殊不知,衡量新闻价值的根本标准并非篇幅长短,而在于其内容,即事实是否真实、新鲜,是否有特点,有深度,是否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在中国新闻史上,有一篇全文连标点只有163个字的社论,引起过强烈反响,被誉为新闻史上最短的社论,那就是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项南撰写的《有些案件为什么长期处理不下去》,该文刊登于1982年2月7日《福建日报》一版头条位置。文章并没有洋洋洒洒地引经据典,而是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寓理于事,又无不闪耀着绚丽的理论色彩。整篇社论写得短而实,洗练精粹。社论发表后,引起了轰动。一时间《福建日报》社收到了省内外读者来信、电报78封,全国有28家省委机关报和众多媒体转载、转播,无不称赞这是社论文风的重大改革。
其次要善于“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简单地说,就是以小切口、小侧面、小题材等反映大主题,从而使读者能借“一斑”而窥“全豹”。如何才能以小见大呢?
一、以小见大,须大中取小。所谓大中取小,就是从一个宽泛的范围内选取某一个小方面。这里所选取的“小”一定要能反映重大的主题。如我台记者的一篇新闻稿《奥运来了》,记者不写大家怎样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举行的集会、“倒计时”、知识竞赛等活动,而是另辟蹊径大中取小,通过邻居家刚生的胖小子起名叫“奥成”寓意“奥运成功”;小区里的郭逢春老师,利用自己从事手工课的特长还将奥运会28个大项目做成了“泥塑”,并时常得用这些“泥塑”对小区内的小朋友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这些小事,表现了中国主办奥运会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产生的巨大影响。
二、以小见大,要于细微处见精神事物的“大”,往往是通过其细部特征这一“小”传达出来的。而要表现其细部特征,就离不开细节描写。
笔者2009年采写的“现场短新闻”《莆田人火车梦圆时分》,仅用371字即反映了福厦铁路开通,不仅让莆田结束了没有火车的历史,还告别了“手无寸铁”时代的大主题,获得2009“福建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究其原因,就是能够抓住细节,以小见大。按理说,要反映莆田宣告结束没有火车的历史这个大主题,下笔千言、多个角度描述是完全有内容可写的。但我却一开始就抓住80多岁的老大娘在家人的陪同下特地赶到现场时表现出的那种兴奋神情展开:“通火车了!通火车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市民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从此,319万莆田人在家门口也能坐上火车了。莆田真正结束了没有火车的历史,昂首迈进了“高铁时代”。我从一个小镜头拉出来,以小见大,及时将这一历史场面勾画出来。通过一件事、一个人,反映一个时代的侧面,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避免了长篇大论,言已尽而意无穷。有意境、见深度,使这篇新闻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另一篇新闻《莆仙戏曲〈妈祖女神应笑慰〉搭“神七”传和平》,起初是一个1600多字的专题作品,描述了74岁的国家级传承人黄宝珍为让“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上“神七”,带着病体,冒着酷暑录制莆仙戏的感人场景。同时还写了曲作者艰苦创作、团体的协作,以及为抢救和保护莆仙戏,有关部门对莆仙戏珍贵的艺术资料进行抢救、保护和整理等诸多方面。写完之后,自己觉得并不满意,再经反复斟酌和修改,忍痛割爱,删减了大段主题不明确部分。最终,一件表达“让和平发展之声传遍天宇,海峡两岸亲情血脉相连”的大主题作品跃然纸上,仅用了362字。作品当年度获得“福建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不仅是我自己,从历年来全国新闻评选看,获奖新闻很大一部分写的都是一件事、一个人、一个主题。由此可见,写作时能够学会“四两拨千斤”,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便可做到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从细微处捕捉重大新闻,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
第三要下足功夫,在“精”字上做文章
何谓“精”呢?笔者认为,一篇新闻报道能引起听众思想上的启迪,感情上的触动,能使人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能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能产生很好的社会效应,就是精。那么怎样把新闻写“精”?让短稿反映出有份量的大主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紧紧围绕主题选材、剪裁取舍、谋篇布局。那些与叙述事实或说明主题关系不大或可有可无的材料,再精彩也要割爱,否则很容易造成材料堆砌,不仅使消息长而无味,还会影响主题的挖掘和深化。要精心选材,就是要在“精”字上做文章,这就要求记者在提炼主题时,要牢牢树立“精、短”意识,精益求精,惜字如金,要学会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本领,从“短”处入手抓精品。2009年11月3日,在妈祖信俗成功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莆田湄洲妈祖金身千年首次巡安兴化,台湾妈祖神像随驾,数百位台胞护驾同行。台胞们随着妈祖金身巡安队伍,上街头、下乡间、进村居、走宫庙,贴近感受妈祖故乡最原生态、最传统、最草根的信俗文化、风土人情,直接同大陆广大信众进行交流互动,深度观察大陆新农村风貌,凸显了两岸民间交流基层互动的鲜明特色,为两岸民众深入了解、沟通,凝聚同胞亲情,拓出了新空间,提供了新视角。整个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意义重大。可表现的东西很多,但由于一开始我便准备写短新闻,所以就牢牢抓住了“精炼”二字,精心撷取细节、提炼主题,并选取能深刻反映主题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典型细节、典型场景。经过深思熟虑,我抓住湄洲妈祖金身千年首次巡安兴化活动、台胞第一次来到大陆农村跟当地信众一道进行妈祖民俗文化等交流,面对面互动,共话妈祖情缘、共祈海峡和平这一个点,来表现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亲情。最终写成了五六百字的现场短新闻《乡间村头演绎妈祖缘海峡情》,当年获得福建新闻奖一等奖。
以“短”反映“大”,写作中,既要反对“长”而“空”,更要反对“短”而“浅”。能用一个字、一句话说清楚问题的,绝不用两个字、两句话。要求记者用最精炼、最生动、最形象的语言,准确地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新闻事实讲清楚,这就在于多“练”,绝非一日之功。据说,越南的胡志明当年为了学习写文章,曾聘请了一位外籍教师。老师给他出题目让他写,结果胡志明几句话就写完了。肚里没词,文章很难展开。老师对胡志明说,你先学写长。苦练了一段时间后,胡志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阐述问题,文章写得也比过去详尽了。这时,老师又对胡志明说,你再练习写短。胡志明按照老师的要求,一遍又一遍地删改,使文章越来越精练。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提倡以短见大,并不是单纯将材料简化,而是净化,摈弃那些“繁文缛节”;不是单纯求量少,而是求质精,让主题更明确突出。这样短而精的新闻,其魅力不言而喻。■
(作者系福建省莆田市广播电视中心广播社会新闻部主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