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66页
  • 67页
  • 68页
  • 69页
  • 70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知识共享的网络之梦
——以网易公开课为例进行分析
□蔡骐 杨惠雯
  【本文提要】互联网被寄予了缩小人类因社会经济地位差距所造成知识鸿沟的厚望,但是它是否能完成这一使命,它的出现究竟是缩小还是扩大了“知沟”?本文以网易的“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为个案,深入探讨这一课题。研究发现,网络技术构建的虚拟空间为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其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但经济、技术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反而导致了知识鸿沟的扩大。并且,在互联网的介入下,知识传播过程中隐藏了更为复杂的权力关系;语言、政治与经济力量无形地制约着互联网中的知识传播。
  【关键词】知识共享 网易 知识鸿沟 
  【中图分类号】G206
  知识共享是缩小因社会经济地位差距造成的知识鸿沟的主要途径,人们寄厚望于大众媒介,试图借助大众媒介来实现知识的传播与共享。21世纪信息时代,互联网作为传媒领域的新贵,同时也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肩负起这一重任,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大众传播领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人们似乎看到了实现知识共享之梦的曙光。2010年,网易秉承“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推出了“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旨在实现知识的无国界分享。该项目首批上线课程达1000多集,其中200多集配有中文字幕。课程来源均是全球一流高校,包括英国剑桥、牛津,美国哈佛、麻省理工等,资源同步分享到网易阅读、豆瓣、电驴、优酷等知名网站,可供网友免费下载。收看网易公开课的网友遍及社会各行各业,并在豆瓣、百度贴吧、QQ群等网络虚拟社区成立了多个兴趣小组,网易公开课也获得了各方的好评,成为当下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知识共享的典型代表。那么,强大的网络媒介在知识共享的庞大工程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人们历来希望通过大众媒介达到缩小“知沟”的梦想能否借助网络实现?知识传播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怎样的权力机制?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虚拟空间:新传播技术带来的助推之力
  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在麦克卢汉之前,媒介本身并未获得足够重视,甚至当他提出这一个观点后,也一度遭到部分学者的驳斥。过去,媒介仅被视为一种起承载和传递作用的工具,而作为技术决定论代表的麦克卢汉则认为,是媒介而不是信息,引起了尺度和模式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方式的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①那么,遵循这位传播学大师的思路,被誉为“第四媒介”并作为21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的互联网,它又是如何改变人们对待和接受知识的“尺度和模式”呢?
  自古以来,学校便是传递知识的主要场所。传统意识里,我们坐在一个被称为“教室”的房间里,此时我们是“学生”,我们面对一名“教师”,这位“教师”或许并不博古通今,但他侃侃而谈,向在座的学生传递他所精通的某一领域的知识。同一时刻,也许还有几间或几十间教室,它们集中在一栋或若干栋教学楼中,这些教学楼,包括可能的办公楼共同组成一所学校。这样的学校,无论大小,都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某个地理位置。而正是在这个物理空间中,学生于固定的地点、时间,通过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来获取知识。一旦某一天,某个学生因故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地点,他将错过这次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改变了这一切。
  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构建了一个有别于现实空间的新型空间——Cyberspace,“cyber-”这个前缀在英语中意为“网络”,故称之为网络空间,音译为“赛博空间”,同时由于其空间具有的虚拟性,又称为“虚拟空间”。虚拟空间不是一种物理空间,当然,不可否认,它“模拟了现实物理空间”。②在虚拟空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存在的类似现实空间的机制和氛围,但区别在于现实空间的物理界限转变为依靠网络技术构建的虚拟界限,物理地域内进行的面对面交流转变为虚拟空间中遵循特定规则和机制的物质、信息、情感的互动。虚拟空间区别于现实空间的独特性正是变革的真正诱因,实现知识共享的核心在于,网络虚拟空间作为一个理想平台,突破了现实空间的时空限制,将知识传播与共享的成本降至最低。
  公开课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力量构建了一个庞大丰裕的网络共享式知识宝库,突破了传统课堂上知识传播的时空限制。首先,从空间上看,网易公开课的课程来源是分布于全球各地的高校,其中不乏美国耶鲁、英国剑桥这样的世界名校,当然也包括国内的北大、清华。这类一流高校的课程一直幽居于象牙塔内,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才能接触到,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些课程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网易公开课则借助网络平台上的虚拟空间,将全球名校名师的讲座收录其中,网友只需在一定的网络技术及网络准入权力的支持下,便可进入网易公开课这个虚拟空间,收看到名目繁多的课程视频,从而超越了地理空间对知识接受活动的限制。其次,从时间上看,网易公开课对于时间限制的突破在于网友可以随时收看视频,由于网络空间可将课程视频长期甚至永久性地储存下来,这样网友不必在特定的时间里接受知识,而可以随时收看。此外,网络空间存储信息及传播信息的方式也是实现知识共享的一大助力。传统的知识存储以一定的物质实体如图书等为载体,知识的传播也要通过一些物质载体,故储存成本及传播成本极高,而网络时代的存储介质是以字节为单位的网络空间,知识的传播就是信号的传输,因而,在网络时代,知识的存储及传播成本几乎为零。网易公开课的课程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种领域,包含了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物理、化学等数十门学科,如此庞大的知识宝库以网络为存储及传播载体,消耗的成本仅是传统模式的九牛一毛。
  于是,我们看到正如麦克卢汉所言,互联网改变了我们获取知识的“尺度”与“模式”,它所构建的虚拟空间,突破了传统的知识传递的时空限制,以超低的成本将知识集中并有效地传播,为人们到达知识共享的彼岸架起了一座数字桥梁。
  
知沟难题:理想与现实的悖论
  互联网为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所提供的技术支持有目共睹,但它能否完成大众媒介历来被期盼的“缩小知识鸿沟”的使命,却仍然是个未知数。回望历史,在电视大行其道之时,美国国家教育频道就曾于1969年首播儿童节目《芝麻街》,试图通过电视来改变社会成员因社会经济地位不平等而造成知识贫富不均的现状,解决贫富家庭儿童学习差距的问题,但最终结果却事与愿违。《芝麻街》确实让许多贫困家庭的儿童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但富裕家庭的儿童同样收看这档节目,并学到了比前者更多的知识,两者的知识曲线虽然都在上扬,但是后者的速度更快,导致两者之间的“知沟”进一步扩大。那么,时至今日,“知沟”的存在是否会因互联网的介入而产生变化?互联网能否担当起缩小“知沟”的重任?以网络为平台的网易公开课真的能够实现知识的无国界传播与共享?要想回答这些问题,显然还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去考察。
  我们知道,有网民就必然有非网民。网民与非网民之间主要存在着经济及技术壁垒。网民和非网民的区别从字面上可浅显地理解为前者接触并使用网络,而后者不接触、不使用网络。成为一名网民最基本的经济条件是能够承担购买一台电脑和相关设备的费用,有能力支付上网资费。最基本的技术条件是懂得基础的电脑与网络知识。经济及技术壁垒抬高了互联网的准入门槛,而不接触网络,就无法进入网易公开课这个虚拟课堂。那些拥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的网民通过网易公开课享受到了一场场丰盛的知识大餐,但那些被经济及技术壁垒阻隔在“高墙”之外的非网民,却只能望“课”兴叹,久而久之,网民的知识曲线高速上扬,而非网民虽能通过网易公开课之外的其他途径获取知识,知识曲线也会上升,但前者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速度远高于后者,故两者间的知识鸿沟进一步扩大。
  “知沟”扩大的现象不仅存在于网民与非网民之间,即便在网民之中也会出现分化现象。网民分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网民的文化素养及媒介素养的差异。文化素养的差异体现在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网易公开课推出的多是名校的名师名课,其中不乏耶鲁大学《死亡》这样的哲学课程。无论名校大师们的课程在讲解上多么浅显易懂,都不可能与一个理解及阅读能力低下的人进行顺畅的沟通与交流,两者的知识水平及思想境界无法达到同一高度。这样,理解及阅读能力较低的群体往往无法看懂课程获取知识,这就导致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网民与具有较低文化素养的网民之间的“知沟”扩大。其次,媒介素养不同于文化素养,简单地说,媒介素养是一个人利用媒介“获取、分析、评价、传播”信息的能力。③媒介素养的差异导致的“知沟”变化主要表现在通过互联网接触信息的理性和非理性上。网络媒介融合了传统大众媒介的所有功能,也拓展出了许多新内容,从而让个体可以通过互联网满足多种兴趣和动机。这会使网民的注意力不再局限于知识的学习或信息的获取上,而是分散到其他诸如时尚、娱乐等功能上来。仅以网络游戏为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就达到了3.42亿。显然,网络提供的多样化的内容不但分散了这部分非理性个体有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注意力,而且令他们放弃了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知识来缩小“知沟”的机会,从而造成了网民之中理性使用者与非理性使用者之间“知沟”扩大的结果。
  事实上,网民和非网民之间的经济及技术差异,网民与网民之间的文化及媒介素养差异,还原到本质,仍然是传统“知沟”理论中社会经济地位高与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之间的差异,不同之处在于,信息时代,互联网参与其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成了加速“知沟”扩大的推手之一。
  
互联网传播的权力机制
  网络技术为知识共享之梦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但网络的介入却仍然无法改变“知沟”扩大的事实。其实,在知识跨国界传播和共享的过程中,互联网代表的并非仅仅是一种技术工具,其中所展现的权力机制更值得我们探究。
  权力机制在知识传播过程中的体现之一在于语言。英语的霸权地位无形中促使网易公开课成为传播西方英语国家知识及价值观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来自德国迈克斯·普兰克研究院的克兰克·安德森指出,一种语言的消失,意味着其语言环境、该语种使用者的认知系统、语言涵盖的文化遗产都将失去。网易公开课首批上线课程达1000多集,全部课程为英语授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网易公开课都未出现过其他语言的课程,直至2011年11月9日才首次推出中国大学公开课视频,即便如此,国外的英语课程仍占大头。目前,网易公开课精选的哈佛、耶鲁等国际名校公开课视频多达5000多集,而中国大学的课程视频只有寥寥数百个。网易公开课将这些英语课程推向全国甚至全球,而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的知识及价值观也藉此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播与共享。但在此种情况下,其他语言的课程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小,而它们中间显然不乏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知道,英语成为一种国际语言有赖于英美等国政治、经济、文化在全球的领先地位,这样,由语言导致的知识共享的不平衡状态其最根本原因仍然在于世界权力格局的不平衡。网易公开课声称关注国外名校,但其所关注的学校主要分布于英美等国。不可否认,全球一流高校确实主要集中于这些国家,但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高校的忽视会不会加剧原有的那种权力不平衡?再者,这些国家的英语课程会不会成为传播西方国家或者说英美等国价值观的工具?而这又会不会进一步造成文化帝国主义?这种传播效果显然值得我们深思。
  其次,网易公开课的频道运行地点在中国,主要受众群体是中国民众,这就意味着网易公开课的发展策略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与政策。网易公开课引进国外优秀课程表明我们对待国外文化成果大胆吸收、择善而从的态度;公开课涉及多种领域的数十门学科,囊括中西传统及现代文化,这也符合文化建设中的多元化诉求;而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也体现了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并不会涉及任何敏感的政治话题。因此,网易公开课的内容选择是现实政治权力格局中的一种自我管理。不过,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权力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④但就在这种大背景下,网易副总编丁秀洪还是表示,不考虑公开课商业化运作。不管这是不是网易公开课的自我标榜,目前它仍处于培育期,无法立即获得回报是显而易见的,当然,网易公开课的公益性显然会为其背后操手网易带来人气和名声,这种无形资产有益于造就网易的品牌效应,提升粉丝的忠诚度及网站的点击率,而这又恰恰是一个网站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的重要因素。
  最后,网易公开课一再宣称其公益性和纯粹性,“为网民服务”是其频道宗旨,事实上也做到了,因为频道页面上没有任何广告营销。并且,网易公开课“通过网友投票,将每月票数最高的五门课程列入翻译计划”的这种翻译机制似乎也体现了公开课由网民来决定的民主机制。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机制有时会一味迎合网民的口味,忽略了媒体应发挥的引导作用,这导致投票机制下确实选出了最受网民欢迎的课程,但这些课程却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或最有价值的。比如,网易公开课2011年备受热捧的、来自哈佛大学的《幸福课》《公正》,耶鲁大学的《哲学:死亡》,这些课程固然有其价值所在,并且投票结果也显示这些课程是网友所好,但那些因票数不够而无缘进入被翻译的行列,也无法在国内广泛传播的课程,是不是其价值就真的小于这些被选出来的课程呢?拿2012年1月排名末尾的《英国媒介研究》来看,我们知道,通过对媒介及新闻传播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民众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而这对于正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的中国来说,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再如斯坦福大学的《企业思想领袖论坛》,其演讲者多为来自商业、金融、科技、教育和慈善等领域具有创新精神的领袖人物,其思想对于中国企业家会有启发,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经济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这些课程却因票数不够而无缘被翻译。由此可以看出,网易公开课如果能在迎合网友需求的同时,还能综合考虑兼顾多方面利益,对网民加以妥善引导,那么在实现知识传播的过程中,更能发挥其“取其精华”的作用。
  因此,虚拟空间的知识传播与共享由于权力机制的存在而变得复杂,这也增加了实现知识共享网络之梦的难度,但人类对知识共享的期待是否会就此落空?我们是否应弃互联网而另寻其他工具?笔者以为,前景也许并不会如此悲观。我们可以发展经济以突破互联网使用的收入壁垒,进一步扩大网络的普及范围,提高使用者的媒介素养和文化素养。由于互联网作为一种无意识的工具和技术,其使用权和决定权最终仍然掌握在人的手中,而人作为有意识的主体,就是要在追求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发挥更多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依托着技术发展的巨大潜力,终有一天知识共享的网络之梦会从乌托邦走向现实。■
  (作者蔡骐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杨惠雯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为湖南省社科基金“网络传播与青少年亚文化的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http://baike.baidu.com/view/218681.htm.2011-12-29
②黄佩:《网络社区@我们在一起》第40页,中国宇航出版社2010年版
③蔡骐:《文化·社会·传播》第17页,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④李翔昊:《SNS浪潮》第142~144页,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版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