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90页
  • 91页
  • 92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经典新闻图片的生命力
——由海外报纸纪念《战火中的女孩》面世40周年说起
□郭建良
  【本文提要】今年6月是黄功吾在越南战场拍摄的《战火中的女孩》面世40周年,世界许多报纸采访摄影师和照片主人公,表示不忘历史,远离战争的希望。本文介绍了《战火中的女孩》的拍摄过程,并分析了新闻图片、电视摄像、电影三种不同媒介的影响力及生命力。
  【关键词】越战 荷赛 普利策 黄功吾《战火中的女孩》 
  【中图分类号】G218
  美籍越南裔摄影师黄功吾(Nick Ut)1972年6月8日在越南战场上拍摄的“Napalm girl”,中文翻译五花八门,大多翻译成《战火中的女孩》,也有翻译成《火从天降》的。前者注重描述画面事实,后者注重交代事件的原因,但都没有忠于原题。“Napalm girl”,就两个单词:“凝固汽油弹”和“女孩”。这两个单词放一块,本身就形成巨大反差,构成强烈对比,能产生非同一般的震撼力。照片画面记录的,是当年越南战场上惨不忍睹的一幕:美军飞机投下的凝固汽油弹在村子里爆炸,背景是滚滚浓烟,主体是几个一路惨叫着奔向镜头的孩子。孩子中间,最为突出的是一个9岁的女孩,她的衣服被汽油弹点燃,在逃命的过程中不得不脱光衣服。此刻,她正赤裸着全身、张开双臂、大声哭号着跑过来。这形象让人过目不忘,也激发了人们对战争的强烈反感,成为新闻摄影中的一帧名作。
  
经典名作的生命力
  2012年6月8日,是《战火中的女孩》面世40周年纪念日,世界各国报纸纷纷出现有关黄功吾以及照片中的女孩潘金淑(Phan Thi Kim Phuc)的报道。
  6月1日国际儿童节,加拿大《乔治王子公民报》(Prince George Citizen)头版就在最左边占一个自然栏上下贯通的“要闻提示”中,重点介绍了“40年前那女孩的哭叫”,照片用得也比较“扼要”,只截取了女孩的痛苦表情,以此来纪念国际儿童节,同时体现了编辑的良苦用心:不忘历史、远离战争、给儿童一个和平的童年(见封三图1)。
  美国报纸则大规模地隆重纪念《战火中的女孩》问世40周年。2012年6月3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安娜出版的《橘郡纪事报》(The Orange County Register)头版头条,给出大半个版面,以“战争的痛苦铭刻在记忆中”为题发表长篇报道。同时配发黄功吾拿着《战火中的女孩》原底照片的肖像照,这幅摄影棚里的肖像拍得十分讲究:黑色背景,花白的头发,侧逆光勾出深色西装的轮廓,突出了黄功吾的形象。他手中的那张连底片齿孔都保留的大幅“战火中的女孩”照片成为整个肖像摄影作品中的又一主体(见封三图2)。编辑给这幅肖像左右三分之二版宽、上下超过半版的大幅版面,使得照片在头版十分抢眼,仿佛黄功吾正在给读者讲述有关这幅照片的故事。
  2012年6月7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路易斯奥比斯波出版的《论坛报》(The Tribune)刊登的头版转内页长篇文章,则侧重介绍照片中的女孩潘金淑的人生经历。在大字标题“凝固汽油弹女孩的故事”(THE STORY OF ‘Napalm girl’)之下,编辑用了一大一小两张照片。大照片是《战火中的女孩》,这幅照片与黄功吾手里拿着的那张原底照片有所不同,它剪裁掉了原图右侧专注于手中东西的美国大兵。这样剪裁的好处在于,使得画面主体更加集中,只剩下几个奔跑嚎叫的孩子。其实,不剪裁,用悠闲的美国大兵与痛苦的越南儿童形成鲜明的对比,会产生另一种强大的表现力。小照片是摄影者黄功吾与被摄者潘金淑的近期合影,当年的小伙子如今已到花甲之年,小女孩也已经年近半百,但生活过得都很不错,这与那幅经典照片密不可分(见封三图3)。
  2012年6月2日,在美国纽波特出版的《纽波特每日新闻报》(Newport Daily News)头版的相关长文中,也如同《论坛报》编辑的思路一样配发了两张照片。不同的是,《纽波特每日新闻报》选择了两人年轻时候颇显亲密的合影(图4见本期91页)。
  此外,2012年6月3日,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布拉夫顿出版的《帕克特岛报》(The Island Packet)头版、在美国爱荷华州锡达拉皮兹出版的《宪报》(The Gazette)头版、在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出版的《威斯康星州报》(Wisconsin State Journal)头版等,都有关于《战火中的女孩》的图文并茂的相关文章。可以说,世界上只要还有战争,《战火中的女孩》和它的故事就会不断地讲下去,以提醒人们铭记战争的痛苦。
  
经典作品的诞生
  上世纪60年代末,陷入胶着状态的越南战场,成为国际媒体尤其是美国媒体关注的重点,美联社在越南设立了记者站,除了从本土派出记者前去采访外,还雇佣了越南当地的摄影师补充记者人力的不足。越南青年黄功吾的哥哥“有幸”成为美联社驻越南记者。但不幸的是,1965年,黄功吾的哥哥在一次采访中殒命战场,以身殉职。哥哥死后,在嫂子的推荐下,年仅16岁的黄功吾虚报了3岁年龄,接替哥哥的工作成为美联社越南记者站的一名工作人员。
  出生于越南隆安的16岁青年黄功吾,最初只是给美联社越南记者站的大腕摄影记者们打打下手,后来又做暗房工作。战事紧张的20世纪70年代初,电视业蓬勃发展起来,美联社驻越南记者除了拍新闻照片以外,还要拍摄电视录像,越南战场的记者显然不够用了。1972年6月8日,年仅19岁的黄功吾就随同美联社著名战地记者大卫·伯耐特(David Burnett)被派往战场采访。
  这一天,黄功吾身挎莱卡和尼康两个专业相机跑了几个新闻现场,总共拍了8个胶卷,足见战事的吃紧、新闻的丰富以及“小黄”的敬业。其中,在这个被炸的村庄采访,他就拍了2个胶卷。而那个女孩跑过来的时候,“脚踩两只船”既要摄影又要摄像的大卫·伯耐特的相机里胶卷恰好拍光,忙着摄像的他因此错过了拍摄照片的机会。这机会就落到了黄功吾的头上。面对这一情景,他连续拍摄了15张底片。一幅在摄影史上丰碑式的作品就在这15张底片里诞生了。摄影记者大卫·伯耐特拍摄的那段视频资料,常常会因黄功吾的这幅经典照片被提起,但是,人们记住的依然是摄影作品,而不是电视录像。这就是摄影和摄像的差别:照片往往更耐看。后来,大卫·伯耐特放弃了摄像,专心做他的新闻摄影,且佳作不断,并于7年后凭借一幅在泰国拍摄的《柬埔寨难民》获得1979年“荷赛”年度综合大奖,2005年被《美国摄影》杂志评选为世界摄影界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人之一。倘若继续做电视摄像,伯耐特断然不会有这样的成就和地位。
  黄功吾当年拍摄的其他14张照片也陆续面世,更加具体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的情景。据黄功吾自己说,他拍完照片后参与了救助潘金淑的行动。潘金淑的皮肤上依然有汽油弹迸溅的液体在燃烧,记者们采用了往她身上淋水的办法给她“灭火”(见封三图5)。
  从照片上看,潘金淑的皮肤严重烧伤,尤其是左胳膊与背部左半边,皮肤表层大片脱落。同时也看到,现场除了新闻摄影记者、电视摄像记者,还有电影摄影记者。电视、电影、图片,这三种影像载体,最有生命力的还是图片,这值得做影像工作的记者深思。
  
照片的发表曾一波三折
  这幅照片发到美联社总部的时候,曾一度被拒绝刊发,理由是,当时美国主流媒体上禁止刊发有裸体形象的照片,尤其是主体形象正面裸体,更是坚决禁止刊用的。而时任《纽约客》编辑的哈尔·比尔看过这幅照片后,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这幅照片的新闻价值、史料价值以及历史重要性,足以对抗不能发表裸体形象的禁忌。几经商讨,照片最终得以发表。
  最具影响力的《纽约时报》率先在头版使用了这张照片,但是用得比较保守,以二分之一版宽把它排在了左下角位置。而同一个版面上还有两张照片,均排在报头下方(图6见本期92页)。版面位置虽然不占优势,但《战火中的女孩》毫无疑问是当天这个版面上最吸引人的照片。其他两张照片都是西装革履的政客们的会见那类读者过目即忘的内容。当年的《洛杉矶时报》在使用这张照片的时候反倒显得比较大胆,把它放在头版的上半版。
  照片在美国各大报纸头版发表之后,立即引起轰动,激发了美国百姓的反战情绪,纷纷走上街头,要求结束越南战争。
  《战火中的女孩》当然也引起了美国当局的注意,总统尼克松当时的幕僚长霍德曼透露,尼克松曾怀疑这张照片的真实性。幸亏黄功吾拍完照片之后,除了帮助潘金淑灭火以外,还用自己的车把她送往医院抢救,后来又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送往美国治疗,潘金淑得以从灾难中幸存,也成为证明这张照片真实性和越战惨绝人寰的历史证人。
  1973年,这幅照片获得“荷赛”年度综合大奖,随后又在同年荣获普利策奖。
  
经典作品的影响
  《战火中的女孩》获奖之后更是引起全球轰动。有资料显示,这幅照片也促使美国政府至少提前半年结束了越南战争,这也是传播效果最为理想的战地摄影作品之一,也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新闻摄影教材中的经典作品。
  对此,著名摄影理论家苏珊·桑塔格曾经这样写道:“像1972年占据了世界上大多数报章头版位置的照片——一个赤身裸体、刚被美国凝固汽油弹喷烧的南越儿童沿着公路跑向照相机。她张开双臂,痛得放声尖叫——在激起公众对战争的反感方面,很可能比在电视上播放100小时的暴行起作用得多。”苏珊·桑塔格的这段话同时也透彻地说明了新闻摄影与电视摄像表现力上的差别究竟有多大。
  这幅照片在改变一场战争的进程的同时,也改变了照片中的小姑娘潘金淑的命运。照片成名之后,她成了新闻摄影追踪的人物,后移居加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1997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任命潘金淑为“和平亲善大使”,此后,她的主要工作就是与黄功吾一起为宣扬世界和平,在全球进行巡回演讲。
  那台拍摄这幅照片所用的莱卡M2型相机也成了文物,被联合国借去从2009年开始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第一站是在华盛顿展出3年,然后转往伦敦……黄功吾本人更希望把它放在伦敦,因为英国女王曾当面对他表示“很想看看那台相机”。
  遗憾的是,黄功吾此后再无名作问世,这一点与错过了拍摄“战火中的女孩”的大卫·伯耐特也形成鲜明对比。
  20岁的黄功吾“轻而易举”就摘下了世界最著名的两大赛事皇冠上的明珠,藉此攀上世界新闻摄影的“珠穆朗玛峰”,确实让人“羡慕嫉妒恨”,这也充分说明了新闻摄影的一个重要特点:偶然性。■
  (作者系青岛农业大学教授)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