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86页
  • 87页
  • 88页
  • 89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激发当下公众的兴奋点
——以《武汉晨报》为例简析纪念性报道的策划
□罗建华
  在我们媒体的运作中,通常需要策划纪念性报道——著名人物的诞辰、重大事件的回顾、特定节日的庆典等,同样能够从中发掘出新的信息,甚至营造出新的热点,构成新闻传播的一大景观。
  但是,由于纪念性报道大多属宣传报道战役一类“规定动作”,带有明显“歌德体”成就报道、业绩报道的色彩,有的还三年五载一个周期重复。如何出新、出彩,克服轮番轰炸的“审美疲劳”,满足公众的阅读欲求,便是报道策划的追求,也是报道成败的关键。
  2009年前后,《武汉晨报》在纪念武汉解放6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的纪念报道策划中,探求宣传规律与新闻规律的契合、舆论引导与阅读兴趣的契合、史料价值与新闻价值的契合,先后推出“寻访黎明前的地下工作者”、“我的名字叫人民”、“改革开放30年,成就人生那一刻”等大型系列报道,注重激发当下公众的兴奋点,努力以可知、可感、可亲赢得读者,赢得影响。
  
一、赋予历史资料以“新闻热度”
  纪念性报道,在一定范畴上,姑且归之为“史料新闻”,是历史事实在今天的再度传播,内容相对静态,缺少变动,有的还“非事件化”或“事件碎片化”。因此,针对“过去时”,必须设法让历史积淀凸显当下价值,拉近与公众的距离,实现“冷史料”与“热关注”的对接。
  这类报道的策划定位,大体两个方向:一是“谈史”,二是“说变”,或者结合起来“谈史说变”。
  “谈史”着眼于“当初”,重在“揭秘”,探求事件当初的诸多真相,还原历史本来面目,若能廓清迷雾、了结悬案,如“黎元洪究竟是否床下拉出的都督”等,在今天仍具新闻价值。
  “说变”着眼于“当下”,重在“比较”,探求历史事件给当下的影响,通过对比折射时代的变迁,如“高考恢复”对一代学子提供的历史性机遇等,对未来都有启示性。
  这样,策划要把握如下重点:
  一是“过去时”,但题材新鲜可读
  纪念武汉解放60周年,很容易抖落一番历史尘埃,找几个故事,炒炒“冷饭”应景。《武汉晨报》别出心裁,选择“地下工作者”这一带有神秘色彩的特殊群体,有内容可挖,有文章可做,也有“亮点”可看。
  因为,武汉解放一无夺城血战,二无阵前起义,权力出现真空且又险象环生,江城面临大溃败前的大破坏,正是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出生入死,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配合“四野”让这座华中重镇回到人民手中。
  然而,由于长期在隐蔽战线工作,又由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遭受不公正待遇,地下工作者可歌可泣的事迹,鲜为人知。那么,在一个特定的时机,报道一个特定的群体,既有代表性,又有传奇性,报道资源也十分丰富。加上近几年《暗算》等“谍战剧”热播,营造一个“红色特工”的氛围正逢其时。2009年3月2日,“迎接武汉之晨——寻访黎明前的地下工作者”一经推出,便受到读者追捧和网络、电视追踪。4月中旬,又碰上电视剧《潜伏》开播,使之更具关注度、传播度。
  同时,这一系列报道,与前后策划的”武汉之晨”摄影大赛、“武汉之晨”晨练团队评选“成龙配套”,有利于营销媒体的“晨”品牌。
  二是“主旋律”,但内容贴切可感
  纪念性报道宣传目的明确,作为“主旋律”必须唱响,但要避免流于热闹空泛。特别是有的曾经几度纪念,策划更难出新意。如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十周年二十周年时几乎做足了功课,“真理标准大讨论”等重大史实,一再见诸媒体,再行开掘的空间有限。
  重复,还是另辟蹊径?《武汉晨报》结合自身办报理念——“新闻成就人生”,转换思路,贴近人生,将时代变迁与个人遭际联系起来。2008年春节休刊后首日(2月19日)出报,在头版发起“改革开放30年,成就人生那一刻”征文。当日,以《春雷初动》为题推出系列,引导大家重温推动历史转折的“平反错假冤案”、“恢复高考”、“承包责任田”、“出国留学”等当初发韧的过程,提供史实参照。
  这一策划,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很快激起社会反响。当年5月1~4日,以征集来的30个关键词为标记,让30名读者走上版面,寓意“大破大立”,推出《破晓》《破茧》《破浪》《立业》四个特刊,捕捉“成就人生”的历史瞬间,反映社会生活和个人命运的重大转折。参与者中,既有杨叔子这样受益于“三中全会”的大学校长,也有吕炎林这样当上“万元户”的个体裁缝;既有罗跃华这样实现“异国婚姻”的普通姑娘,也有李德仁这样两度“出国留学”的两院院士。还有“炒股”、“跳槽”、“选美”、“下海”等个人奋斗、追梦成真的草根人物,形象生动地诠释了时代巨变对人生的深刻影响,直接为老百姓所感受。
  但这30个关键词还远远不够,无法囊括时代巨变的全貌,于是热潮难息,其后又策划“我的人生头一回”延续,刊发更多平民自述——“头一回当老板”、“头一回竞超女”、“头一回跳交际舞”……
  三是“宏大叙事”,但视角见微知著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报道,旨在赞颂其发展历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容易一般化、铺张性,搞成“宏大叙事”,表面轰轰烈烈,其实找不到落点。更何况由于重复报道过多、过滥,很难拨动一般老百姓的心弦,甚至造成“逆反心理”,产生负作用。
  《武汉晨报》在针对市民个体策划了“我的名字叫国庆”之后,又针对城市行业策划了“我的名字叫人民”——“人民银行”、“人民邮政”、“人民轮渡”、“人民医院”、“人民照相”、“人民警察”……一个行业一个板块,分类进行系列报道。
  这一策划,同样是枯燥的“行业成就”,但从第一人称入手,述说大家耳熟能详又知之不深的故事,挖掘背后的“新闻”,彰显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权”的特质,大主题、小切口,形成新的看点。“人民银行”披露人民政权建立之初,币制混乱,军管会主任陶铸主持“打黑”,新版人民币问世,可知稳定金融秩序之艰辛。“人民公汽”从过去“万国长鼻子公交车”起笔,到今天地上、地下轨道交通的立体新布局,本身就具知识性、服务性,生动可感。总之,报道选择平民视角,摒弃生硬说教,构建形象化的话语体系,有可读性,也富于教育启迪性。
  
二、在静态中“动”出新闻性
  “史料”尽管早已定格凝固,不再变动,但“史料新闻”与当下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或留下历史悬疑,或蕴藏新闻线索,依然可以开出“动车组”,激活故纸堆中的“新闻因子”。
  一是追求“史实新发现”
  武汉解放的标志,是大江之畔的“江汉关”钟楼上,升起第一面红旗。如今,这面红旗在哪里?是谁最先挂上去的?史料上并无记载,这便是新闻。于是,消息《寻访武汉解放首面红旗》(3月21日)应运而生,马上就得到众多知情人响应,牵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发现了这面红旗的制作者、传送者和悬挂者,长期被湮没的诸多史实,得以浮出水面。原来,红旗的制作者刘虹出自武汉地产富商之家,抗战后兄妹5人受到从延安来探亲的表兄赵寻(著名戏剧家)的影响,3人投奔解放区,2人参加地下党。解放前夕,刘虹受命在家中参照苏联党旗用缝纫机制作了几面红旗,由地下市委书记曾惇的夫人王一南怀抱婴儿,将红旗卷藏在襁褓中带出去。再由曾惇通过商会的关系,找到余志平等3名进步徒工,不仅将红旗挂上江汉关,还挂上了电报大楼和自来水厂等处,宣告了三镇黎明的到来。对此,人民网、新华网等纷纷跟踪报道。
  在“寻访地下工作者”的报道过程中,根据读者来函,订正了一幅久传不衰的“大军进城”照片的错讹,为武汉档案、文史部门所重视,还获得了当年的“武汉新闻奖”。在“我的名字叫人民”报道中,披露了拨乱反正之初,对诬陷贺龙元帅“投降蒋介石”作恶者晏章炎的审判。这些“史实新发现”,一时成为网上热议的谈资,也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
  二是操作“正在进行时”
  “寻访地下工作者”等系列报道,均努力实行“新闻化操作”,而不是扎进故纸堆中翻捡史料。特别是“寻访地下工作者”,根据不断滚动出现的线索,采取“口述实录”的方式,尽可能请当事人讲述亲历亲见,有的还赴北京等地寻访。对于已去世者,则请家属、战友等多方回忆。所有采访,通过相互印证和史料考订,还原历史场景,力求真实可信,并请联办单位市党史办公室统一把关。
  由此,采访一环扣一环,几乎寻访到两届地下市委的所有主要成员,包括在全国总工会、中国银行工作的部级领导,大多是90岁左右的老人,“抢救”了不少珍贵史实。如:“延安来的地下市委一号”曾惇,“为五师突围送情报”的刘实,“安排敌警备司令投诚”的陈克东,“策反敌汉口市长”的陆天虹,“五支枪保卫电信局”的王千弓,“解放指挥部设在家中”的童式一等,惊心动魄的“红色记忆”一一见诸报端,好戏连台,热点不断。
  这期间,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正好应邀来汉讲学,看到系列报道后约见记者,回忆了他当年在武汉一中参加进步学生组织、解放前夕骑单车“传令”的往事,并到大陆坊一带故地重游。同时,一批老地下工作者以报道为媒发起聚会,在“5·16”武汉解放日“会师”,共话当年的“神出鬼没”。
  三是寻找切入“新闻点”
  “我的名字叫人民”系列报道,从公众的兴趣点出发,力求以“新”带“旧”,引人入胜。武汉三镇长期两江分割,轮渡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报道便以今天的“大桥飞架”,反衬“人民轮渡”曾经的独特作用,并配发毛泽东主席在轮渡上会见武汉妇女代表的照片。“人民艺术剧院”采访健在的老艺术家沙莱,又引出从武汉走向全国的汉版“林道静”谢芳,展现了这一艺术重镇的明星辈出。“人民照相”将镜头对准武汉老字号“铁鸟照相馆”,刊出几幅不同年代的“代表照”,三镇人一看便熟悉,甚至会心一笑。“人民公安”回眸当年对伪警察局的接收,揭密“张明高枪案”的破案过程反映公安干警保“江城平安”的英勇奋斗。
  
三、用“媒体动议”激荡社会回声
  激发当下公众的兴奋点,历史资源可以转化为精神财富,直接服务于社会发展进程。《武汉晨报》亮出“晨报动议”的旗帜,抓住热点因势利导,推进报道纵深,激荡社会回声。
  ——动议“为改革功勋人物塑像”
  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不能忘怀武汉那些走在全国前列的先驱。如提出“两通起飞”发展战略的武汉大学教授李崇准,创作《歌德巴赫猜想》感召一代人的湖北作家徐迟,首开“器官移植”先河的同济医科大学校长裘法祖,掀起“商业革命风暴”的武商董事长毛冬声,走出“质量效益型”道路的武钢总经理黄墨滨等。这是一批经受了历史检验的人物,对外展示城市形象,对内凝聚城市精神,在全国都有示范效应。
  这项动议立足本土,以“洋专家”格里希塑像“藏在深闺无人识”报道切入,发起为改革功勋人物塑像的“晨报动议”,并以此为线索,再现这些人物的历史性贡献。动议引起众多市民,包括企业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及有关部门的持续关注,热议不断,建言不断,好几位著名雕塑家表示参与创作。这被省市有关方面称之为“开全国之先河,掀活动之高潮,增城市之标志”。
  “媒体动议”变成了“新闻事件”,较之单一的人物报道,更显活力,更有新闻价值,也更具社会震荡性——这就是策划赋予的“附加值”。
  ——动议网上“公祭地下工作者”
  “寻访地下工作者”系列报道推进过程中,引起社会各方关注,又值清明节临近,《武汉晨报》与“E扫墓在线追思网”联合设立“武汉解放地下工作者网上纪念馆”,动议“公祭地下工作者”。很快,就有千余名网友通过献花、点歌、留言表达哀思。一些地下工作者及其后人,也借助网上公祭交流、会晤、回忆往事。这些,反过来又增加了系列报道的新闻内容。
  ——动议“《武汉之晨》百幅经典珍藏”
  “武汉之晨”摄影大赛历时一年多,它让公众成为“自媒体”,动用相机、手机,拍下他们心目中美丽的早晨。不管是“人文胜景”还是“自然美景”,不管是“生活美景”还是“人物佳景”,既表达对江城的热爱,又享受他们自身的愉悦。
  这一大赛深受追捧,5000余幅图片纷至沓来,像《黄鹤红霞》《东湖晨曦》《美味热干面》《忙碌汉正街》等美不胜收,专版刊出远远不够。于是,《武汉晨报》动议评选、珍藏“百幅经典武汉之晨”,留下“武汉形象代言照”。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多家部门参与联办,在武汉图书馆隆重推出《武汉之晨百幅经典图片展览》,后到武汉青少年宫、武汉广场等地流动展出。这百幅图片也为武汉图书馆、武汉档案馆、武汉博物馆、武汉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所收藏利用。
  “媒体动议”作为媒体与公众互动的一种有效方式,为报道升温、为舆论造热,无疑增强了传播效应,促使纪念日报道渗透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实现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统一。
  
  纪念日报道,不同于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更需要精心策划,催生新、活、巧,使之具备传播产品的特质,产生信息能量,一样能够提升媒体品质,锻造自己的“卓尔不群”。
  纪念日报道策划讲究“适宜性”,以“适宜性”争取“时效性”,选择恰当时机,找到发动引擎,“史料新闻”也能有鲜活的容颜和“永不消失的电波”——只要你把准了时代的脉搏和公众的兴奋点。■
  (作者系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