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花絮性新闻图片应谨防陷入误区
——以2012年几大主流网站为例
□孙 平 郝 雨
【本文提要】在两会网络报道中,新闻图片被各个网站视为报道的亮点,其中花絮性新闻图片是网站贴近受众的重要传播方式和手段。在本届为期十余天的两会报道过程中,通过对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搜狐、网易这些主流的官方及商业网站的跟踪可以发现,带有花絮性质新闻图片的不当选用会产生一些与报道初衷相悖的问题,即政治意义的削弱、阶层差距感的强化、记者职业形象的损伤。
【关键词】花絮性新闻图片 政治意义 阶层差距感 职业形象 【中图分类号】 G218
对于本届两会的网络报道,我国各大网站从总体上看都有比较精心的策划。对于屡遭诟病的两会网络报道泛娱乐化现象有明显的修正,表现为大部分花絮性报道注意了报道的角度、力度和频度。在花絮性报道中,新闻图片是被关注的焦点,网页中大量文字的报道容易令受众缺乏耐心,相比而言,浏览者更喜欢形象鲜明、一目了然的视觉符号,尤其是当视觉符号带有情趣时,因此花絮性新闻图片就成了两会网络报道的重要传播方式和手段。但是图片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比文字更容易传递出与传者初衷相悖的信息,使新闻报道产生负效应。在为期十余天的两会报道过程中,通过对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搜狐、网易这些主流的官方及商业网站的跟踪可以发现,花絮性新闻图片的刊发不当所产生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政治意义的削弱
“两会”是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会议,是制定和修改国家基本法律的会议,是决定国家重大事项、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会议,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在两会报道中,新闻图片应该是较为精彩的政治焦点的捕捉,即便是花絮类的新闻图片,也应该是政治视点的延伸。在本届两会报道中,几大网站还是存在从纯粹娱乐的视角选用新闻图片,从而导致公众对“两会”关注偏离政治主题的现象。
在对六大网站花絮类新闻图片的统计中发现,部分图片明显带有削弱两会政治意义的倾向,比如代表或者委员在会场里手拿相机或者摄像机进行拍照摄像的新闻图片。代表或者委员参与两会是来参政议政、为民谋利,不是来旅游观光,拍照的举动可以理解,但不宜作为各大网站图片报道的焦点。在统计中,网易两会报道专题网页3月11日的《每日图片精选》中共12幅新闻图片,其中有4张的内容是代表们在大会堂互相拍照;3月14日网易和新浪两家网站的两会报道专题网页都将一个头上剃了个“温”字的人的头部特写作为精选的新闻图片刊发。编辑没有对大图做任何解释说明,只是新浪网在网页下端《图片新闻》专栏里介绍了这个头部剃了“温”字的人是日本媒体的记者。如果没有看到这里的说明,大图中的形象会让受众误以为这是某个代表,进而造成对代表身份和举动的质疑。除此之外,网易3月4日的新闻图片《陈光标骑自行车、穿雷锋装》;新华网3月4日《在渝政协委员飞机上切蛋糕》;人民网、搜狐网3月9日《两会美丽俏佳人》《最帅警察》;网易3月11日《代表会场看杂志》等新闻图片的选用都有弱化两会严肃的政治意义的倾向。
这些新闻图片关注点的过分偏离,将会导致公众忽略了政治话题的复杂性和严肃性。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认为,政治娱乐化现象带来的首要的负面影响就是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和人类思维的深刻性被削弱。帕特森和麦克卢尔笔下的《视而不见的眼睛》非常形象地概括了这种报道模式可能导致的后果———人们看到了许多表面上生动有趣的细节,却远离了真正应该关注的问题。在这种观赏式的参与中,公众看客般地独立于真实的政治事务之外,谈论着蜂拥而至的花边趣事,却在不知不觉中颠覆了过去作出政治决定的理性标准。①
二、阶层差距感的强化
凤凰网两会报道发布了一组新闻图片,关注点是两会代表、委员身上的奢侈品。比如杨澜的马克·雅可布、郑明明的爱马仕、李瑞英的LV、宋祖英的伯爵等等;还有多家网站对浙江代表将穿高级旗袍参加两会进行了报道,用图片展示了旗袍的精美,并对高档旗袍的上等品质、复杂工艺进行了细化描述(因为引起多方质疑,浙江女代表着旗袍参会计划最终并未成功);3月11日搜狐网选用了一个女委员放在地上的香奈儿挎包的特写。对于这些图片,媒体没有做出带有立场性的解释和评论,但在公众看来,这些奢侈品本身在新闻图片中就变成一种隐喻,唤起了公众对于特权阶层符号的记忆。
隐喻产生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经验是人们进行隐喻思维的重要基础。记忆是以经验的形式形成的储藏库,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所谓经历过的事物,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如见过的人或物、听过的声音、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等。这些经历过的事物都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形成经验,并且在受到外部刺激的时候会呈现出来,这就是记忆。人们从记忆库中提取相关的记忆来辨认图形,形成对图片的认知。②近年很多媒体,尤其是网络报道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中,一些有权有钱、激起民愤的当事人被揭出人大代表的身份,使得“人大代表”这一标签在公众心中由于少数人的玷污而与特权阶层产生某种联系,加之当前我国特权阶层的标志性的符号就是财富,当图片报道焦点集中在某个财富符号时,新闻图片就自然产生了隐喻。
其实,只要是合法收入,选用奢侈品是每个人的自由权利,无可非议。但是这样的报道焦点在当前社会矛盾复杂多元,贫富分化加剧的社会现状下会强化已成“刻板印象”的受众认知,刺激受众的敏感神经,使阶层差距感更加凸显。所以在两会花絮性新闻图片报道中,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如果不恰当地突出了某些带有隐喻性质的符号,会使报道产生较大的负面效应。
三、职业形象的损伤
在对参会代表委员、会场工作人员多角度报道的花絮类新闻图片之外,记者群体本身也是两会必不可少的主体之一。各大网站两会新闻图片中报道对象是记者的占相当的比例。表现记者们艰苦敬业的状态无可厚非,但有的记者使尽浑身解数来争取采访机会,不惜形象、不计后果,这本身就会损伤记者的职业形象。如果媒体再以此为乐,争相报道,那么损伤到的,就不仅是某个记者个人的形象。
大批记者对明星委员的围堵在公众看来体现了记者们对于明星的追捧,同时也侧面证明了媒体政治素养的欠缺。搜狐3月11日的图片报道中有一副是《两会记者争提问起冲突 男记者被围堵在男厕》,图片中女记者强势的姿态一目了然。多家主流网站报道的新闻图片《女记者抢部长》被各家媒体解读为记者敬业,为采访堵截部长倒也无伤大雅,但是新闻图片上的生拉硬拽、嬉皮笑脸,似乎让公众看到的是个别媒体采访的无序和记者的出格。在这些举动中,记者难免被认为带有作秀的嫌疑,因为往往在搏出位之后,记者核心的职责即采访的成果却没有了下文,采访的过程只是一场场“行为艺术”。不管是动机如何,这些报道的效果显然有悖于两会报道的目的与功效,同时丧失的是媒体自身的形象和公信力。
人民网记者杨菲在《记者手记:让我们共同维护好两会的新闻生态》中写道:来参加两会的外国记者,年龄都偏大,每当国内年轻记者们在大会堂前呼啦啦围追堵截那些明星要人的时候,他们往往“靠边站”,静静地旁观;但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力透纸背,让我们国内媒体人叹服。这些老牌记者们,往往博于闻、慎于思、敏于行。善于言,最后落在笔下,深刻报道自然出笼。③搜狐网3月13日有一条报道题为《两会:女记者抢话筒引笑外国同行》,似乎我们的记者的出位表现最终只是成了国际同行的笑柄。
新闻图片不是事实本身,它是一种转换,在新闻图片转换的过程中,新闻图片的拍摄者以及编辑总是有意地对它进行目的性操控,对图片的选择、文字解说、版面位置等都渗透着新闻媒体的主观意识。总体而言,两会报道选择花絮性新闻图片的主观合理性目的,应该是媒体满足受众需求,使形式上较为枯燥的会议报道变得生动、细腻充满情趣。尤其是当前新闻报道的“三贴近”、“民生取向”、“走转改”等原则的提倡,花絮性报道似乎间接地获得了制度性支持。但是在新闻图片这种容易产生多义性的媒介面前,受众的“解码”过程相对复杂。英国传播学者斯图亚特·霍尔认为受众在解码过程中会建构起三种立场:主导—霸权的、协商的和反对的立场,相应地形成了三种阅读(解码)的取向:偏好的、协商的和对立的阅读。也就是说,由于大众可以采取不同的阅读取向对文化工业产品进行理解和阐释(解码),既可以认同文化工业产品的价值,也可以任意地颠覆它或达成相互妥协。④当前社会环境比较复杂,受众解码的对立性取向更为明显,所以媒体在两会这一国家重大政治事件的报道中应致力于成为沟通民众与政府之间的直接的、重要的通道,使得两会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得到公众的认可,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也应随着媒体的引导而有所提升,而不能再依靠以往的报道边缘化路径,即用花絮性报道迎合某种好奇从而产生吸引力,不管这种吸引力的达成是不是以转移公众视线、产生歧义或者形成某种程度的讽刺作为代价。■
(作者孙平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博士生,郝雨系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博导)
注释:
①王中伟:《网络政治报道中的边缘路径倾向解读———以人民网两会报道为例》,《东南传播》2009 年第 6 期
②谢之君、耿庆栋:《标志符号的隐喻理解心理流程分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
③人民网
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2npc/GB/17348332.html
④郝雨:《新闻学 世纪性开拓与重建》第27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PS:文中图片见本期Page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