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21页
  • 22页
  • 23页
  • 24页
  • 25页
  • 26页
  • 27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媒介融合时代采编业务流程重组研究
——以南京某报媒人员的深度访谈来展开
□巢乃鹏 刘 欣
  【本文提要】本文以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媒介融合时代报业采编业务流程重组的实践要点。研究发现,报业在由浅入深逐步推进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彻底的采编业务流程重组才能切中媒介融合关键。其中,“发布优先”观念的树立是采编业务流程重组的起点;完善采编业务流程的创新模型成为报业全媒体转型的重点,而实现融合报道则是采编业务流程重组的目标。
  【关键词】采编业务 流程重组 媒介融合 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03
  新媒体时代报纸的生存发展之道,建立在多媒体发布、多层次开发、多渠道传播,最终成功延长读者在各种载体上对新闻的浏览时间的基础上。为此,以全媒体数字平台的建设为代表的采编流程重组,正是这一场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只有在采编流程重组实现之后,传统报业才能在内容生产环节实现多媒体融合报道的理想。
  所谓“报业采编业务流程重组”是在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上,结合报业的运营特色所拓展出的一个概念。经典的流程重组概念是一种管理学思想,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Function-Organization),建立全新的过程导向的组织结构(Process Oriented Organization),从而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它的主要特征是协同,而不是按职级顺序作业。
  相对来说,目前有关报业采编业务流程重组的研究主要还是站在传统媒体的立场上看待媒体的变革。新媒体介质往往被看成是为传统媒体介质服务的,因此其流程很难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此外,传统媒体掌握传播主导权的成见也屡见不鲜,重组的过程往往“选择性遗忘”受众对传播的主动权。
  而本文所要探讨的“采编业务流程重组”,首先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展开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报纸与网站互动的流程重组。其次,重组的过程,不仅仅是传统媒体引入一种新的传播介质,而是将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过程全面提速,全面数字化。第三,重组的结果,对内,是稀缺的新闻资源在不同媒体介质间优化配置;对外,是稀缺的眼球经济对不同媒体的主动性选择。
  本研究通过对南京一份都市报各相关岗位的员工进行深度访谈来展开,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深入分析,来探究媒介融合时代报纸媒体的采编业务流程重组问题。该报是由新华社主办的一张面向江苏公开发行的都市类日报,目前被认为是江苏省发行量最大的主流都市报,因此在研究中有一定的代表意义。为了保证访谈对象的丰富性,本研究分别抽取了该报纸媒体下属不同公司以及不同层级的81名员工进行了访谈。访谈对象囊括了转型中的该报业纸质报、手机报(掌媒)、网络报等主要媒体的采编工作领域,涉及高管、中层和执行层等三个层面员工。
  
一、对报业转型后角色身份的讨论
  当前,报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新媒体的极大冲击,报业转型已是势在必行。但是,究竟应该如何转型?报业的未来在哪里?对许多报人来说还未达成共识。我们在访谈中给出的题目是:“报社不是报纸社,也不是报道社,而是全媒体资讯供应商。你是否认同?”对于这家报业机构来说,不少访谈对象,尤其是身处市场一线的员工曾经深深忧虑报纸是否还能持续盈利的问题。部分广告商已连续两年削减其年度预算中的纸媒广告投放,甚至出现了网媒预算首次超过纸媒的现象。大家认为,就传播的时效性、资讯的丰富性、传播的互动性、广告投放效果的随时量化、受众消费习惯的改变、受众信任度的转移等种种角度来比较,报纸已经濒临淘汰。然而通过报社的进一步培训,这一认知被逐步扭转,人们开始认为“报”脱离“纸”亦可以单独存在,而且由于未来可能摆脱“纸”的高成本、低效率的束缚,“报”还能够依托更多媒介,获得更加顽强的生命力。因此,有约60%的被访谈对象支持这一观点。
  但为什么还有40%的被访谈对象并不认同上述命题?原因在于他们并不认为报社将转型成为“全媒体资讯供应商”。其理由多种多样。比如一位编辑认为,“资讯”的提法有待商榷,“报道社说明我们今后还会坚持新闻本位。资讯供应商是否意味着新闻价值的丧失?同样是报道社,我们的竞争力是强大的新闻采编队伍。如果同样是资讯供应商,我们和竞争对手有什么不同?”
  
二、“发布优先”还未成为共识
  在流程重组完成之后,报纸采编面临着最重要的一个转变——从为报纸优先供稿,变成为新媒体优先供稿。新媒体冲击之下,仅仅是第一时间采写远远不够,第一时间发布更为重要。依据道琼斯的“涟漪”信息管理理论,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就像一块石头投到水里,会产生很多涟漪。一个涟漪一个涟漪地扩散开,影响面迅速放大。相应的,应当按照媒体自身的反应灵敏速度来决定新闻发布的先后次序,让影响随时间的顺序逐渐扩大。因此,在道琼斯,第一个报道的总是道琼斯通讯社,然后是华尔街日报新闻网站,第三是CNBC电视台,第四是道琼斯广播,第五才是鼎鼎大名的《华尔街日报》纸质版,第六是《SmartMoney》等系列刊物,最后是Factiva商业资讯数据库。
  为此,笔者提出“不是第一时间采写,而是第一时间发布”的访谈题目。对这个问题,接近65%的被访谈对象表示大致认同。然而,不同层面的员工对此的认识却有很大差异。在一线记者中间,大部分被访谈对象闭口不谈今后可能要在采访后优先为网站或者手机报供稿这件事,这个话题几乎成为一项禁忌。想到以后要将独家新闻先行披露在网站上,部分记者感觉很恼火:“傍晚我拿什么给报纸供稿?!”类似的,部分接受访谈的编辑认为:“考核好稿好版的现实因素放在这里,谁肯拿重头稿给网站?”
  而与采编执行层的态度相反,报业管理者们100%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一时间发布”。访谈中,一位高管这样判断:“报网融合的结果,必然是集团内部网站地位的提升,同时伴随报纸地位的下降;必然是人才向新媒体流动,而不是向纸质报流动;必然是资源向新媒体流动,而不是向纸质报流动……”
  对这个问题的访谈结果表明,真正实现流程重组,牵涉到现有体制、机制以及利益分配等方方面面,需要进行整体性的改革。
  
三、采编业务流程重组的几种模型
  访谈过程中,笔者列出了A、B、C三种采编业务流程基本模型,供访谈对象选择。这些模型均描述了同一报业集团内部,不同媒体并存的情况。不同模型的采编业务流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融合,对采编人员来说意味着越来越大的挑战。访谈结果令研究者惊喜,在访谈过程中,模型D和E也产生了。尽管目前还难以权衡哪种模型最适合该报纸,哪种模型更适合推广,但是思路的拓展、思考的深入,意味着成功几率的提高。
  1.打通信息通道,共享新闻资源
  模型A(见下图,见本期Page23),可以称为平行式的采编流程,也是对该报业机构采编业务流程现状的概括,即纸质报、手机报和网络报拥有各自的采编团队,采编业务互相平行;信息源从不共享;采访成果虽然可以共享,但共享的时间节点是在本媒体发布之后。模型A在采编业务这一核心生产流程方面没有实现不同媒体介质的融合,它反映了纸媒初步引入其他传播介质的初级状态,流程与流程之间是封闭的,网媒和掌媒仅在纸媒正式出版后才获得转载新闻产品的权利。
  模型B(见下图,见本期Page23)则打造了一个统一的、向集团内部各种媒介开放的发稿平台,试图从资源共享的角度解决同一集团内部的不同媒介融合问题。模型A中原本互相平行的三个采编流程在发稿平台这里交汇,然后重新“分道扬镳”,各自编辑,各自发布。开放的发稿平台打破了纸媒、网媒和掌媒之间的介质壁垒,实现了采集稿在不同介质之间的同步共享。这一共享的要点是共享的时间节点前置至“编前”,因而,各个介质的编辑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稿件,并根据自己介质的传播特征立即安排发布,改变报纸发布时间严重滞后的现状。
  在仅提供模型A和B以供被访谈对象选择的情况下,访谈对象的选择100%是模型B。一位股份公司记者解释:“资源共享可以降低采编成本。现在连发稿都与市场效益挂钩,报社肯定会从经济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当笔者进一步追问其个人执行度的时候,该记者回答:“执行完全没有难度。以前怎样发稿,现在还是怎样发稿。”
  2.出现全能记者,共享人力资源
  模型C(见下图,见本期Page24)与模型B的区别在于记者的职责发生了重大改变。在模型B的阶段,纸质报记者、手机报记者、网站记者的采访业务并行不悖,只要采访回来统一存入发稿平台就可以了。但是模型C的实施必须依靠全能记者,也就是同时具备文字、视频、音频采写能力的记者。从简化业务流程、提高信息利用效率、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同一次采访最好能够同时实现文字、视频、音频的采集。之后,记者将多媒体“稿件”带回发稿平台,以供各媒体编辑分别取用,供不同媒体分别发布。
  当笔者将模型A、B、C同时列出供被访谈对象选择的时候,分歧明显出现了。记者们无一例外地认为:“全能记者的提法听说过,但是怎么可能实现?同一名记者怎么能够同时完成多种媒体的采访?”一位编辑不赞同模型C:“全能记者不现实。每位记者配备摄像机、照相机,采访成本大大提高。即便是完成了多媒体采访,回到报社后,先做视频文件,再写文字稿,发稿时间将大大延长。”另一位曾在电视台、电台、报纸都有过从业经验的资深记者更倾向于模型B:“模型B的可操作性更强。首先,不同媒体的报道要素不同。音频报道是文字+音响,视频报道是文字+图像,文字报道则不需要考虑一段文字有没有图像或者声音支撑。越是突发事件或者现场报道,对音响和图像中的新闻信息含量要求越高。所以,三种媒体的采访要点截然不同。同一记者要兼顾三种媒体的报道要素,实际操作肯定行不通。”
  访谈结果显示,管理者绝大多数乐见全能记者出现,但记者们100%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编辑们则部分支持模型B,部分支持模型C。总体结果显示,过半的被访谈者倾向于接受全能记者的出现。
  对此,一位高管还提出了模型C的改良版,即在鼓励记者向全能型发展的基础上,同一次采访中派出“全能记者团队”,通过多名全能记者的分工合作,有组织地完成同一事件的多媒体采写任务。
  3.出现全能编辑,采编实现融合
  模型D(见下图,见本期Page24)是我们在听取访谈意见后,对模型C的改造升级版。既然有了全能记者,还要求配备全能编辑。这样,将由同一套人马实现三种媒介的采编工作。一位高管认为“这才是融合的最高境界——人力资源高度共享,生产效率最大化。而无论B还是C都不是我们的目标”。
  当模型B和模型D并列供被访谈者选择的时候,不少被访谈者认为,在采编人员充裕的情况下,模型B未尝不可。在这个问题上,上述高管坚持认为,一定要以同一套采编队伍而非三套采编队伍去完成融合报道。进一步沟通后发现,他考虑更多的是现存的组织机构壁垒,他认为,模型B和C均不能打破现有的组织机构壁垒,融合后依然还是“谁的人谁管,别人用不了”,这样,“融合只能是一句空话”。
  4.尝试两段式采访,引入用户提供内容
  同样是针对解决记者一个人在采访现场难以实现多媒体采访的问题,有位资深编辑提出了模型E(见下图,见本期Page25)的想法。这一想法借鉴了电视台记者“话筒前采访”与“话筒后采访”两阶段的经验,将多媒体融合采访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话筒后的采访”,即“摸底采访”仅提供单一素材(根据实际情况,媒体不限),只说明新闻事件本身的轮廓和重要程度,记者将其发布至发稿平台的素材库之后,再由当日值班编辑决定该由哪几种媒体进行何种角度的深入报道,同时派出全能记者组进行“话筒前的采访”,即“正式采访”。该编辑指出,模型E的好处不仅是帮助纸媒记者闯过多媒体采访关,同时也提高了多媒体融合报道的组织能力和策划报道能力。更重要的是,该模型提供了“用户提供内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s)的流程接口。如果给用户提供专门的发稿平台入口(只限发布,不能提取,不能阅读),则用户提供内容将拥有等同于记者“摸底采访”素材的同等地位和价值,然后可以由多媒体编辑一视同仁地进行进一步策划和组织报道。
  两段式采访看似增加了流程的复杂程度,但从音频和视频的传播特征角度来讲,也就是从多媒体融合报道的角度来讲,更符合音画同步采访要求。报纸采编流程不必考虑同步的音画,因此在多媒体报道中将会遭遇比电视台与电台实现媒体融合更大的难度,如何为文字记者的每一段表述提供以资佐证的声音和图像,成为模型E考虑的重点。
  访谈中发现,当笔者将五种模型完整地呈现在被访谈对象面前,且经过了前面的逐对比较过程后,最终,模型E获得了绝大多数被访谈对象的支持。
  
四、媒体人角色的重新塑造
  在流程重组过程中,记者、编辑和管理者的角色相应也要重新定位。
  1.记者:技能全面与团队执行相结合
  记者采访新闻的方式,以前是笔,现在是袋中装着录音笔,身后背着电脑,肩上扛着小型摄像机……多媒体采集的技能要领,可以通过相关培训来掌握,但实际实施并不简单。被访谈对象的代表性观点是:“在事件现场场面混乱、当事人行踪飘忽、采访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同一名记者如何既提问、又记录、又拍照、又摄影?这不是专业分工的细化,而是工作强度的成倍提升。”另一观点认为,“在美国,金融危机席卷报业,报纸裁员大量存在,这才发生了记者向全能记者的转变。报纸通过聘用全能记者,可以大量节省人工,减少亏损,提高利润。但在中国,采编人员相对充裕,人工相对便宜,且报业集团尚未面临裁员危机,在此情况下,是否有必要由一名记者替代文字、摄影、摄像三名记者的岗位,有待商榷。”
  即便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项目创始人之一麦克尔·麦金也认为:“没有任何一个记者能够成为熟练掌握所有媒介技术的能手。因此,我们始终认为团队合作是媒介融合的基础。”
  因此,结合实际,本文试对新流程中的记者组提出这样的要求:记者组内需配齐声、像、文字采集的能力,并鼓励各能力向精、专、深发展,以体现专业记者与受众“记者”的业务能力区别。针对每个记者个体,并不强调在同一次采访中完成所有媒体采集,多媒体报道可通过成立多媒体采访组来完成,各媒体记者间高度配合。但与此同时,针对每个记者进行其他传播领域技能和特征的培训又是极为必要的,这可以培养记者的融合报道意识,使其充分掌握各种媒体的表达特征,实现同一条口记者不同时间为不同媒体供稿的可能。
  2.编辑:技能全面与知识管理相结合
  在纸质报时期,编辑担任着“把关人”的职责。他们以报纸的价值观为价值观,对进入报纸渠道传播的新闻做出种种决定,包括是否能够在报纸上发布,以多大篇幅发布,是否发布在显要的位置,是否需要提前策划,等等。
  在新媒体背景下,“把关人”难当了。编辑的传统工作内容和职责定位受到来自几方面的挑战:1)多媒体传播的必然性,要求编辑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编辑技能;2)信源结构发生了改变,从单一的记者采访拓展到记者采访与受众提供信息相结合,要求编辑必须熟练掌握过滤和搜索海量信息的技能;3)新闻载体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要求编辑必须能够适应各种媒体的传播特性,随时随地为特定媒体加工出最适合的信息产品;4)受众需求多样化,要求编辑具备高超的信息管理水平,包括厘清信息的关系和层次,拓展信息的深度和外延,最大限度地提高受众接受信息的效率;5)双向传播的必要性,要求编辑熟练掌握双向传播工具,并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受众提供的内容”。
  这意味着传统的“把关人”正逐步演变为新媒体时代的“知识管理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以“知识管理”来诠释媒介融合给新闻编辑部带来的改变。“传统媒体的转型,对于新闻从业者个人而言,最大的改变不是强化发现和采集新闻的职能,而是强化加工新闻和信息的职能,也就是要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整合,提升内容产品的品质和价值,使新闻和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并不断通过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促成媒介集团中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①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传统的采编流程中,尤其是在编辑中心制的采编体系中,新闻策划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并在流程中予以重点体现。那么,在流程重组之后,如何保证传统媒体的策划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得以施展呢?在美国,“多媒体任务分配编辑”(multiple assignment editor)应运而生。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协调各媒体做出融合报道策划,并对策划进行分工。因此,被动式的多媒体采编流程便转化为主动式的多媒体采编流程(见下图,见本期Page26)。
  3.管理者:多媒体统筹与价值塑造相结合
  对于媒介融合流程下的管理者角色,笔者将选项设定为“发稿人”与“新的核心价值塑造者”供被访谈对象选择。被访谈对象100%认同核心价值塑造者的管理者定位。但同时,也有被访谈对象指出,传统纸质报的发稿人其实也担任着核心价值塑造的角色,只不过那时候没有这样提出而已。证据是传统的发稿人熟稔报纸的价值取向和出版定位,每天都在通过自己的把关,将更符合报纸价值取向和出版定位的稿件选择出版,并给予更优越的报道位置。这一工作过程即是报纸核心价值的塑造和彰显过程。
  
五、融合报道的意义
  通过模型A到E的演变,被访谈对象发现,尽管高度抽象,尽管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未体现突发事件报道和日常报道的流程区别等,但对该报纸来说,模型E对模型A的改进是颠覆性的,它打破了原有的组织机构壁垒,打通了媒体与媒体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核心生产力层面的融合,即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报道,迈出了报媒从单一的纸媒报道向多媒体融合报道的关键一步。
  1.流程重组实现稀缺新闻资源最大化
  新闻资源是稀缺的。无论是不同报纸之间新闻报道的高度重合,还是网站对报纸内容的复制都证明了这一点。尽管网络广告不断膨胀,报纸广告不断萎缩;尽管受众阅报时间不断紧缩,同时受众对新媒体更加依赖……但并没有改变新媒体所传播的重要内容基本来源于传统媒体这一事实(与受众互动内容除外),这就给以报纸为基础的报业全媒体转型提供了契机。被访谈对象也认识到,该报纸集团虽然同时拥有了手机报、网络报、纸质报,但各种媒体之间的新闻资源并未实现共享。不仅如此,不同媒体之间甚至形成了对稀缺新闻资源的竞争,形成了对优秀采编人力资源的竞争。此种竞争增加了内耗,不利于从整体上实现集团的规模效益。
  通过重组采编业务流程,该报纸将形成一个多媒体采编团队,资源有机整合,报道协同作战,共同开发有限的新闻资源,形成团队优势、规模优势,将对其竞争对手构成更大的竞争威胁。
  2.融合报道重塑报业核心竞争力
  在媒体融合观念中,实现融合报道仅仅是实现了媒体的技术融合与内容融合,从更深远的意义来说,融合报道是重塑传统报纸核心竞争力的开端。
  在本文的访谈中,多位管理者曾经表达出对传统纸质报核心竞争力的信心。例如“该报纸的公信力”、“强大的采编团队”等等,但其共性在于对单一传播载体的严重依赖。因而,被访谈对象也都承认传统的核心竞争力正在受到新媒体的挑战。“如果不能适应受众新的传播需求,就意味着我们讲的真话将不为受众所知,或者受众不再相信我们讲的都是真话,或者受众需要我们讲的真话不能快速而全方位地传播到达……总之,全媒体资讯供应商将成为我们塑造新的核心竞争力的依托。”一位高层管理者这样说。
  新媒体环境下,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访谈中,笔者也就这个问题询问过几位高管。下面的见解颇具代表性,该观点认为:“现在的竞争是融合的竞争。谁能率先实现融合报道,谁能率先实现媒介融合,就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首先是能否做到的问题,其次才是能否做好的问题。”■
  (作者巢乃鹏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刘欣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
  
注释:
  ①蔡雯:《媒介融合带来新闻编辑部角色变化——从新闻采编到知识管理》,《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4期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