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的报业反思
——《新媒体拯救报业?》序言
□张立伟
这是一本不合时宜的书。
现在的时尚就是要新媒体拯救报业,基本途径是媒介融合,特宠话题是全媒体。新闻学界、业界聚会,不说两句全媒体,你都不好意思,好像80年代在餐桌不说弗洛伊德、萨特,那顿饭都低了档次……
这场响当当又闹哄哄的时髦,有个致命弱点,缺少实践追踪。从一些初步摸索的业界苗头,加上一些事先确定、不容质疑的大词、关键词,直接推断“应该”:数字化→数字报业→新媒体拯救报业→媒介融合……或者,吓唬人说不融合将如何如何……
但那些融合的先行者又如何呀!他们开心拉风吗,还是后悔搭错车?这本书就是对其的追踪分析,实地调查中国报业的媒介融合实践,得出与流行见解不同的结论。本书价值在以下三点:
一是融合业态盘点。多亏作者的细心打捞,我们回忆起短短10年,中国报业竟创造了那么多新媒体业态:PDF版电子报、报纸新闻网站、手机报、报纸二维码、有声报纸、3D报纸、电子阅读器、LED显示屏、微博、城市通、视频网站、QQ报料平台、社区网站……忽然iPhone,忽然iPad,要多潮有多潮!猛一看,真要说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但本书不从人云亦云的“大势”出发,而实事求是地从“小事”入手,追踪调查这些业态效果如何。只看一个快被遗忘的:有声报纸,因为它当年被寄予厚望:
——“让传统意义上的视觉媒介插上声音的翅膀”。
——“集报纸、电台和互联网三家之长,完成了新闻传播方式的一次‘技术革命’。”
——“将传统纸质媒体与高新科技成果联姻,诞生全国首份‘有声报纸’,继报纸、电台、电视和‘第四媒体’——网络之后,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传媒时代,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新篇。”
信了这些话,有声报纸还要超越互联网!超越了吗?作者告诉我们,2005年、2006年是有声报纸最繁荣的时候,成都、合肥、沈阳、江西、广州、宁波都办过,只是,现在都到哪儿去了?没有了,再也没有它们的消息。有声报纸消失得窝囊透顶,不是“啪”的一响,而是“嘘”的一声……沦为不够资格见报的鸡毛级悲剧。消失的原因,作者自有分析,我不重复了。
从这个样本就显出本书的价值,它追踪盘点了近10年中国报业运用新媒体的主要业态。只要忽视报纸特性搞融合,老实说,都是烧香反倒引出鬼来!业界读读这本书吧,至少知道别人走过哪些弯路。融合无涯钱也有涯,哪里都靠自己摸索,盲人摸象,摸着象鼻当象鞭!学界也读读这本书吧,那么多融合业态都失败了,还大言不惭媒介融合是大趋势么?全球媒介融合的突出现象,是业界才开始摸索,学界就开始发挥,急匆匆把少数案例总结成“趋势”或“规律”,也不去追踪这些规律践行者走到了哪一步,效果如何?令人想起那部英国喜剧中的钢琴家,弹琴弹得表情十足,只是——不大准确……
二是融合理路反思。现实中确实有一些成功的媒介融合,这又如何解释?大海起潮,乍一看不知是涨潮还是落潮,我们看见一些媒介融合现象,也看见一些反融合、即媒介分化现象,问题是,谁是主流?作者深入现象背后,反思媒介融合的基本理路。提出:“传媒发展趋势不是融合,而是分化”;“媒介融合只在很少情况下,加上严格的技术条件,才有可能。”
融合是边缘,分化是主流,根源在社会分工。本书多处强调分工,要讲趋势,这才是“大趋势”。以前读萨缪尔森《经济学》,对其论分工印象很深,忍不住找出来抄两段,与作者“和鸣”:
——专业化使得每个人和每一地区都能最有效地使用其特殊的技能和有利资源。即使在原始社会,人们也知道,与其叫每个人以平庸的方式做每一件事,还不如实行分工:叫动作迟缓的人去钓鱼、瘦子去打猎,聪明人去制药。
——专业化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能力上的差别,此外,专业化也加深和创造差别。打猎使人瘦,也使瘦子容易接近猎物。
——专业化使职能简单化成为可能,后者又为机械化和使用节约劳动的资本铺平了道路。同时,专业化避免了每个人什么都做,而需要人手一套工具的浪费。
最后一句又不对了!当前的时髦是人手一部iPhone,如同人手一根钓鱼杆!作为福利挺好的,是潮涨还是潮落啊?用本书作者“分化是主流,根源在分工”的思路去观察,大概是泡沫化的浪漫,可以在员工通讯上登登,不值得见报。再用这个思路去观察一些现象,也不必烧玉要待三日满,现在就可以做出判断。比如,当前红角儿“全媒体”,作者分析其众多弊端,如:新闻同质化无法避免、缺少赢利模式等等,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作者跟随全媒体记者一起采访,然后分析:
——气喘吁吁的全媒体记者。他必须会摆弄要用到的所有媒介……比起技术的熟练,思维的转型更加困难。采访归来,要写各种各样的稿子,发送到各种各样的媒介,满足各种各样的口味……心力憔悴还在其次,体力的透支、装备的重量就让体质较弱的记者承受不起。电脑、照相机、摄像机随身携带,十几公斤的重量背着跑路,一天下来,没累趴下的只能是运动员。
我想,不管技术上多么可能,全媒体最后的敌人是人的肉身!我们天生就是这样的人,干一些事比较擅长,干另一些事又非常笨拙。只说文字记者,有的擅采访,有的长写作,写作又有长于消息、通讯、评论之分,消息又有善于成就报道或舆论监督之别……全媒体要把记者搞成全能,连文字记者非常陌生的音频、视频都要掌握,这样的记者怕要上帝来当!连上帝都不能创造一块他举不起来的石头,全媒体最终跨不过“人性的障碍”!
三是拯救报业新路。现在市面上已有好几本论报业未来的书,有的叫“突围”,有的叫“转型”,有的叫“数字报业”,有的就叫“拯救”。这些书共同的核心观点,都是新媒体拯救报业,途径都离不了媒介融合。那么,这些书站在高坡上,挥手指方向,指的都是同一条路。本书则详细盘点这条路如何没走通,反思其将来也走不通,作者提出了另一条拯救报业之路:做好报纸,用好新媒体。
做好报纸的前提是清醒认识报纸的特征。作者分析融合失败,不应该那么做,不断追究其忽略或违背了报纸的哪些特性。在一片媒介融合的喧嚣中,这样的研究真是久违了,作者说了不少别人没说过的话,因此我说它是“新路”。对照大洋彼岸,还可看出这是拯救报纸的“正路”。要吸取美国报纸的教训,百多年来,它们在新技术、新媒介逼来时,坚持做好报纸,并开拓新边疆。有了电报,开发出倒金字塔;有了广播,开发出深度报道;有了电视,再造了图片新闻……这些都引领了世界潮流。但面对互联网,它拿出了什么骄人业绩?1998年,合众社CEO杰姆·亚当斯在一系列会议上到处断言:互联网将在5年之内吞没传统媒体。这位名人的话在业界内引起不小震动——顺便说一句,国内有关部门也迅速将其讲话译成中文作参考。现在大家熟知的“报纸消亡论”——到2043年日报没有读者了,其实是拾亚当斯的牙慧,按亚氏的说法,报纸消亡的确切日期是2003年!
别笑!这是一场美国流感。比亚氏还早,1987年就有《圣何塞信使报》创办电子版,被欢呼为“美国在报纸电子化上创造了世界第一”、“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来临了”。要说新老媒介融合,这大概也是最早的。然后才有《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纷纷上网,然后才有媒介融合的理论,然后进一步推动以新媒体拯救报业。吊诡得像部惊悚片:越是用新媒体拯救报业,报业危机越重!纵观全球,美国报业遭受重创在全世界中最深……我们这儿还常有人论述美国报业如何发展新媒体,以反衬中国落后,殊不知美国报业已不做大哥好多年……
美国报业陷入了“自我应验的预言”:以为报纸要灭亡,赶快拥抱新媒体,结果加速了自己衰落,再拥抱、再衰落……除了抱抱新媒体,美国报业这10年究竟有什么显著成就?能够与倒金字塔、深度报道、图片新闻媲美的,说出来大家就公认的引领世界潮流的进展?这条路真该反思了。
本书认为拯救报业之路要反过来,做好报纸是根本,同时放手运用新媒体。如作者论QQ报料,不要局限于“报料”,应发展为综合性服务平台,其可以:1.咨询服务联系读者;2.主动推送扩大影响;3.抢发新闻提高时效;4.开展新闻调查,收集信息;5.开展活动吸引参与。这些都是来自实践的经验总结,每一条都有坚实案例作支撑。读本书时我总在想:拯救报业究竟该从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出发,还是从一套说得好听、看起来养眼的光鲜话语出发呢?
后者当然很新,很时尚,有个经典的时尚之问:眼镜是怎么回事?答:现在流行打扮得像个文化人!跟风问一句:媒介融合是怎么回事?答:现在流行打扮得像个数字人!
康德说:新颖使时尚具有吸引力。在数字浪潮中,“多媒体”、“跨媒体”也曾新得厉害,后来慢慢旧了,于是有了“媒介融合”;媒介融合现在也有点旧了,于是走红了“全媒体”……更上一层楼,才能掩盖另一层楼的倒塌;最大的成就是留影,张三到此一游……时尚的是宿命就是短命,时尚演进得越快,也越容易被忘却。这本书不追时尚,但它瞄准了真问题,提出了拯救报业的新思路,只要报业危机还在,报业与新媒体的关系还得处理,这本书就有人读。
这是一本不合时宜的书,因此,也不担心很快过时。■
(作者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
《新媒体拯救报业?》近日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陈国权系《中国记者》杂志值班编辑、《中国报业》专栏作者。
本书以对媒介融合的反思、传媒细分导致的传媒分化趋势为主线,总结报业利用新媒体、借用新媒体、运作新媒体的失败和成功例子,以及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会成功的原因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新形势下报业发展的规律及运作新媒体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