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晚报副刊本土化和周刊化改造
□方诗庆
【本文提要】报纸的副刊本土化和周刊化改造,一为内容,二为形式。作为地市级晚报,不仅新闻要本土化,副刊也要挖掘本地资源,弘扬本土文化,办出地方特色。而保证副刊本土化,又需对副刊专版分门别类,进行周刊化改造,尽可能把本地文化资源做深做透。本文以《浔阳晚报》的实践为例,对此略作论述。
【关键词】晚报 副刊 本土化 周刊化【中图分类号】G213
进入“厚报时代”以来,中央和省市纸媒副刊大都出现杂志化、周刊化倾向。地市一级的晚报副刊,有的已经周刊化,有的仍是传统操作,有的还在探索新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地市中心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新闻和文化信息越来越多,报纸也越来越厚了。副刊周刊化改造在地市晚报亦大有可为。
一、地市晚报副刊要打地方文化牌
在媒体竞争中,地市晚报的优势是身处地方,贴近基层,和本土文化融为一体。靠山吃山,把本土文化做强做大,是提升报纸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需要。
在对待副刊问题上,地市晚报存在两种偏向:一是不分主次,无所不包,什么都做,什么都没有做强。二是干脆取消副刊,将其改成广告专版,用来创收赚钱,其理由是纯副刊读者不多。一个极端的说法是:只有一个读者,就是作者本人。
不能说上述观点和做法占主流,但副刊的危机确实存在。根源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副刊的认识陷入了误区。
报纸属于精神产品,精神产品的核心都是文化。报纸在打新闻牌的同时,不能忽略文化服务。如果没有副刊,晚报无异于地摊小报,苍白干瘦,没有底蕴,满足不了读者的精神需求。忽视副刊不对,取消副刊更错。
目前副刊读者相对较少,除了时代因素,也有报业原因。人心普遍浮躁,很难静下心来品味精神大餐。但作为责任媒体,对这种现象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取消精神给养迎合读者。读者认识的偏差需要校正,文化品位也要培养,输送精神食粮的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止。当然,过去片面强调文化为政治服务,导致千报一面、没有特色的同质化副刊,也失去了许多读者。
打地方文化牌,对副刊进行本土化改造,是地市晚报副刊办出特色、增强吸引力的好办法,对于重振副刊、营造读者精神家园有重要作用。
二、深挖本土资源,做强副刊,为振兴地方文化事业服务
以江西《浔阳晚报》为例,报纸所在地九江市地处世界文化遗产庐山脚下,文化底蕴非常深厚。长江和鄱阳湖在此交汇,历代文人雅士过往密集,也诞生了以陶渊明、黄庭坚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大师。民间崇尚书卷,读者品位较高。作为九江市唯一的晚报,《浔阳晚报》从创刊之日起就打新闻和文化两张牌,弘扬本土文化,办好《浔阳楼》等副刊,深受读者喜爱。
从2010年开始,《浔阳晚报》再次对副刊进行本土化改造,加大地方文化容量。每个副刊专版,反映本土的作品占一半以上。建立大量的编外作者队伍,让他们写身边的文化人和文化事,这就在稿源上有了保证。
由于文化资源相对丰厚,九江过去主抓大文化建设,一些中小文化景点被忽略了。而这些小景点中内涵并不小。以往晚报副刊宣传主要集中在大景区,读者对小景点不甚了解。因此,组织记者和作者寻找发掘小景点的文化内涵,便成为副刊部一项重要工作。
2001年,宋明理学鼻祖周敦颐老家、湖南永州市的报社领导前来交流,参观周氏墓地。笔者随行前往,发现这么一位伟大的理学家和文学家,其散文《爱莲说》妇孺皆知,墓地却是一蓬乱草。永州的同行很不愉快,他们说如果周氏墓地在永州,可是顶级待遇。笔者感叹道:在九江,像周敦颐这样的名人太多了,现在没有顾及,不等于永远是这样。
九江确实存在对名人文化宣传不够、名胜古迹开发不足的问题。《浔阳晚报》由此展开话题,组织专家学者对被忽略的文化资源进行研讨,供旅游部门和当地政府决策参考。几年下来,周敦颐墓等一批景点得到高规格的修葺。如今,周氏陵园牌坊林立,水泥多重盖冠巍峨屹立。周氏后裔们经常在此举行祭祖活动,围绕周墓顶礼膜拜。
在做足已发现的文化资源宣传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开掘尚未发现的文化亮点,为振兴文化事业服务。为此《浔阳晚报》开设了《九江地理》专版,组织记者和通讯员寻找尚未发现的风景。九江市辖武宁县是温家宝总理题词“山水武宁”的地方,但许多美景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2011年9月通车的永修至武宁高速公路,使得该县沿线庐山西海大放异彩。原来见不着或不以为然的风景,从高速公路看都出奇的美丽,乘客个个赞不绝口。本报立即组织摄影记者前往拍摄,及时推出“最美的高速公路”九江地理专版,受到旅游部门重视,为下一步不同角度开发庐山西海提供参考。
三、贴近本土生活,多写身边人身边事,多发原创作品
除了弘扬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副刊还要反映百姓的精神生活,通过文艺形式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浔阳晚报》一共办了六大周刊,有历史故事《讲述》、巾帼风采和女性话题《女典》、文学副刊《浔阳楼》、老年生活周刊《夕照坪》、文化《品》周刊和青少年《成长周刊》。
由于互联网信息丰富,副刊最易从网上下载稿件,而且读者真假难辨,省钱又省事。但要办出本土特色,必须多发原创作品,贴近读者精神生活。如《讲述》主要回眸九江历史的风云事件。《女典》是九江本土美女和女性人物形象写真。《浔阳楼》主要刊登九江作者写九江人和事的美文。《夕照坪》是老年生活专刊,反映九江老人健康向上的快乐生活,也不乏保健养生知识。《品》周刊是纯文化周刊,开设了“红茶坊”、“收藏阁”、“综艺园”、“方舆志”等版面,反映九江的人文风情。《成长周刊》面对中小学生,设有学校风貌、班级生活、教师解惑、学生作品专栏专版,周六出刊,是师生家长双休日的好伙伴。
同时,重视文风的改进,提倡用群众语言写作、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反对矫揉造作,力求生活化和大众化。对原创作品付较高的稿费,以质论价。副刊本土化改造后,《浔阳晚报》每月稿费开支由原来的4000多元上升到1.6万多元。而读者普遍反映报纸副刊好看多了,看似普通的人事被写得有滋有味,生活情调浓郁。
四、将分散的专副刊集中起来,分门别类,进行周刊化改造
如前所述,办出本土文化特色,要有相应的形式做保证。传统的大而全的副刊,对于版面相对较少的地市晚报来说,内容难以做深做足。
从2010年开始,《浔阳晚报》改革副刊形式,全面实行周刊化和杂志化,将每天分散的专副刊集中起来,分门别类,每天出一期专刊。几个版集中推出,分层做透副刊内容。如《浔阳楼》文学副刊周刊化改造后,每周三出四个版,一版“阅读”,为作品读后和新书推介;二版“小说”,是本地作家原创小说或区域文学团体专版;三版“文苑”,刊登本地作者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四版“精典”,推介中外古今美文并附短评。如此一来,每周一次、每月四期的浔阳楼副刊,丝毫不差于一份文学杂志,取代了九江市文联难以为继的《浔阳楼》文学刊物。老年周刊《夕照坪》设“乐活”、“情趣”、“益寿”三个版,《成长周刊》有成长“要闻”、“校里校外”、“小荷尖尖”(小记者作文选)八个版。
本土化不等于山寨化,周刊化改造要追求雅俗共赏。地市晚报难以做到大雅,但不能粗俗。大俗也是大雅,追求本土特色同样可以出大气磅礴的副刊。如《品》周刊“收藏阁”专版,文字和藏品都上水平,显档次,好评如潮。其中“玩物益智”、“藏友故事”专栏尤受欢迎。藏友们积极投稿,稿源充裕。副刊部不时开展鉴宝活动,参与读者越来越多,版面影响日益增大,成了收藏爱好者的“掌中宝”。文学周刊《浔阳楼》推出“精典”专版,集中外古今经典于一版,约请作家和读者们将影响自己一生的经典作品点评组版,每周一版,将个人阅读放大为大众阅读,一时大家云集,佳作迭出,其中不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推出后引起了高端读者关注,成为大中学生和初学写作者的汲取营养之地,影响越来越大。■
(作者系江西九江市《浔阳晚报》执行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