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取舍之间显示对新闻价值的判断
——从金正日去世报道看“旧闻”照片在外报的使用
□郭建良
  【本文提要】金正日的突然离世,使得中国记者一年前在朝鲜劳动党建党65周年阅兵式上拍摄的多幅照片重新刊登在世界主流报纸头版,各报编辑不同的图片选择、处理形式,使原本已成“旧闻”的资料图片的新闻价值得到升华和深化。
  【关键词】金正日逝世 旧闻照片 新闻价值 荷赛【中图分类号】G218
  2011年12月19日,朝鲜官方电视台突然宣布金正日去世,这消息震惊了全世界,也让图片编辑们措手不及。大家努力在资料库中寻找有价值的照片,第二天出现在头版的照片有一个不注意很难发现的特点——多出自中国摄影记者之手。
  
“荷赛”获奖作品
  荣获第54届“荷赛”(World Press Photo)新闻人物类单幅三等奖的《阅兵式上的金正日和金正恩》,这时候再次凸显出它非同一般的新闻价值,强势重返世界各大报纸头版。
  2010年10月10日,朝鲜庆祝劳动党成立65周年举了行盛大的阅兵式,并首次有选择地允许外国媒体采访。新闻媒体和摄影记者们心知肚明的是,这天的焦点不仅在于阅兵式,或者庆祝朝鲜劳动党的生日,更重要的是朝鲜第三代领导人金正恩正式登台亮相。第二天,海外大报头版的报道重点也理所当然地定位在了这位未来的朝鲜领袖身上。
  2010年10月11日,一张耐人寻味的照片出现在了一些报纸的头版:在主席台上,金正日和金正恩先于其他官员入座。在短暂的时间里,偌大的主席台上只有这对父子。这时候,金正日突然转头望着儿子,眼神中既带着父亲对儿子的怜爱,也带着政治领袖对第一次在这样重大活动中露面的年轻接班人的期望与担心。而此时金正恩眼望前方,镇定自若。
  照片的作者是1964 年生于香港、为美联社工作了26年的资深摄影人余伟建(Vincent Yu)。当时,余伟建并没有获得一个靠近主席台的理想拍摄位置,而是被安排在广场上,只好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正面拍摄主席台。余伟建凭借着凝固了这一瞬间的照片,一举成为首位在“荷赛”上获奖的香港记者。
  2010年10月11日,当众多国家的报纸把这幅照片剪裁成一个窄条使用的时候,德国《世界报》在头版报头下方重要位置,大版面地原图刊登了这幅照片。这也体现了德国报纸一贯严谨的风格。原汁原味地使用图片,这不仅是对摄影记者的尊重,也是图片编辑职业素质的体现(见封三图1)。
  不过,更多报纸在使用这幅照片的时候做了适当剪裁,裁掉了上半部分的“空白”。比如2010年10月11日韩国《朝鲜日报》和《东亚日报》都在头版头条这样使用了这幅照片。这样剪裁似乎突出了画面主体人物,却使得画面结构看上去十分别扭。而在荷赛官方网站上,这幅照片也是以这样剪裁后的姿态出现的。此后,再不见该作品原图。
  这幅照片的精彩除了精准的瞬间抓取以外,还在于合适的视角选择。正面拍摄,既便于充分展现人物表情神态,又便于交代主体陪体的情节关系。由于画面上的人物处在同一个平面上,如果他们都目视前方,则势必形成“分庭抗礼”、主次不分之势。拍到金正日朝金正恩看过去的一瞬间,不但在形式上立即主次分明,内容上主题也得以深化。在摄影构图上,这叫做用线条来突出主体,用陪体来深化主题。线条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视线就是最常用的无形线条,而视线引导又是突出主体相当有效的方法。
  
经典作品的价值再现
  金正日突然去世,年轻的金正恩从朝鲜“伟大的将军”变成了“伟大的接班人”——这是对一个一年前甚至连朝鲜人都还不知其为谁的年轻人极为特殊的晋升。此时,《阅兵式上的金正日和金正恩》便重新出现在许多报纸头版上。
  2011年12月20日,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出版的《萨尔茨堡新闻报》(Salzburger Nachrichten)头版,就以通栏版面发表这幅“旧闻”照片。(见图2,见本期Page94)。
  这显然是一幅经过“大刀阔斧”地剪裁过的照片,这样的画面构图并不是很理想,长宽比例极端不合规矩,窄窄的一条儿,即使给出一个通栏的版面,其画面上的人物依然显得很小。
  同一天,在中国香港出版的《亚洲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头版,虽然也是个长宽比例严重失调的照片,却毕竟在人物头部上方留出了合理的空间。在这幅照片的下方,编辑又配发了两幅小照片,使其形成一个组照区域,缓解了由于单幅照片过于狭长给人带来的视觉不适。(见图3,见本期Page94)。
  
对经典作品的再创作
  韩国《朝鲜日报》在使用这幅作品的时候做了不小的改动和加工,剪裁掉了画面底部白色建筑,甚至把白色柱子遮挡的蓝色线条也做了“PS”处理,更大的动作是裁去了两人中间的空位置,令原作一分为二,成了两张独立的照片,然后又把它们拼在一起使用。这样,过于失调的长宽比例得到了合适的“纠正”,看上去顺眼多了。但问题是,这种剪裁拼贴不太符合新闻摄影图片使用原则。比如“荷赛”明文规定可以对原图做适当剪裁,但是禁止以任何形式拼接照片。
  《朝鲜日报》编辑似乎也意识到了这样拼接照片的“风险”,于是,特意用彩色与黑白的对比留出明显的拼接痕迹,来提示读者这是一张拼接的照片。新领导人金正恩,保留了原来的彩色片;已故的金正日,被处理成了黑白片。彩色与黑白,有着鲜明的象征意义和符号学上的解读内涵:过去与现代、历史与未来……都可以在这样的处理中解读出来(见封三图4)。
  《朝鲜日报》对原作的“再创作”基本保留了原作的主题。而有些报纸则把原作剪裁得“面目全非”,改变了主题,成为一幅新的作品。比如,2011年12月20日,在挪威奥斯陆出版的《晚邮报》(Aftenposten)头版头条照片,就剪裁得只留下了金正恩一个人,并压低了色调,把背景处理成了黑色。这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见封三图5)。
  
余伟建的多幅照片同受青睐
  除了《阅兵式上的金正日和金正恩》以外,还有诸多出自余伟建之手的照片被2011年12月20日海外报纸发表在头版。在澳大利亚悉尼出版的《悉尼先驱晨报》(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头版就是用了余伟建在同一视点、同一景别、不同时间拍摄的另一张照片。画面上,金正恩依然保持着原有神情,金正日却不再看向儿子,而是目视前方向台下的群众敬礼致意,这一形象也被一些报纸剪裁出来单独使用。相比之下,虽然同样的画面构图,但由于抓取的瞬间不同,画面上主体陪体却发生了颠倒性的变化。前者金正恩是主体,后者金正日是主体。作品的主题和内涵也因瞬间把握的不同而相去甚远(见图6,见本期Page95)。
  2011年12月2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出版的《今日新闻报》(Dagens Nyheter)头版头条通栏一张金正恩特写大照片就占去了头版三分之二版面。这也是美联社香港分社余伟建在同一机位的另一个瞬间的照片(见封三图7)。
  美国也有一些报纸把这幅照片作为主图在头版使用。而美国《华盛顿邮报》、以色列《国土报》等报纸,则把朝鲜人民悲痛悼念金正日的图片做主图,这幅照片做辅图使用。
  图片选择最为与众不同的,是2011年12月20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出版的《Delovoy Peterburg》报头版,采用了2010年10月10日朝鲜劳动党建党65周年盛大庆典的大场景照片,并且给出头版头条,以通栏占大半个版面的强势出现。这幅同样出自余伟建之手的照片也表明了该报对朝鲜的判断、情感和态度(见图8,见本期Page95)。
  
新华社记者照片受到世界主流报纸青睐
  余伟建无疑成为了2011年12月20日国际主流报纸上的明星摄影记者。同一天另一位明星摄影记者是新华社的姚大伟(Yao Dawei),他近距离拍摄的主席台上鼓掌的金正日和金正恩,被美国《纽约时报》、英国《泰晤士报》、日本《朝日新闻》等广泛使用。
  2011年12月20日,传媒大亨默多克旗下的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头版,整版都是报道金正日去世的内容,头条通栏占半个版面的大照片就是姚大伟拍摄的。画面上每个人物的表情都很生动,尤其是主体形象金正日,面带和蔼的微笑,看上去“神采奕奕”,完全不像一个身患重病的人。照片拍得中规中矩,典型的“黄金分割”构图,主体金正日、陪体金正恩分别处在左右两条黄金分割线附近,金正恩朝向金正日。而远处作为背景出现的一众将军也都面朝向金正日,主体形象得到了相当有效的突出(见封三图9)。
  2011年12月20日在美国纽约出版的《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头版主图,也是姚大伟拍摄的,画面也是金正恩与众军方将领在主席台上鼓掌的情景。在众多身穿将军服的将军中间,身穿便服的金正恩显得格外醒目突出。这是典型的运用对比来突出主体的方法。本来,金正日去世是这一天的重大新闻,《纽约时报》却偏偏选用画面上不见金正日形象的照片,取舍之间显示了其对新闻价值的把握和政治形势的判断(见图10,见本期Page96)。■
  (作者系青岛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人民摄影》专栏作者、青岛数码动漫研究院研究员)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