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15页
  • 16页
  • 17页
  • 18页
  • 19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调查性报道的“情景”建构策略
□惠东坡
  【本文提要】在调查性报道中,人物、过程、背景作为新闻事实的构成要素都有其空间和时间坐标。调查性报道的话语生产作为一种意义生产,隐含着复杂的社会关系,没有绝对的任意性。调查性报道通过把人物“角色化”、历史“过程化”、背景“环境化”等情景建构策略,既拓展和延伸了新闻事实,又在一定的修辞情景中理性升华了调查性报道的意义。
  【关键词】调查性报道 社会角色 新闻背景 情景建构 【中图分类号】 G212
  调查性报道包括事实层面、背景层面和意义层面。背景层面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和环境条件,是连接事实层面和意义层面的纽带。在调查性报道中,人物、过程、背景作为新闻事实的构成要素都有其空间和时间坐标。“最高境界的追求深度的操作方法,也就是获得更多的事实,并建立事实存在的背景,从背景中去寻找新的事实关联和对事实的解释。”①调查性报道通过把人物“角色化”、历史“过程化”、背景“环境化”等情景建构策略,既拓展和延伸了新闻事实,又在一定的修辞情景中理性升华了调查性报道的意义。
  
一、把人物建构成“角色”
  人物是调查性报道的核心,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修辞要素。调查性报道中的被采访对象不同程度地接近、介入或参与了新闻事件,他们可能是当事人、知情者或目击者,他们知悉和掌握新闻事实的真相。作为线索的提供者、冲突的承担者,事件的当事人或见证者,他们往往成为调查性报道的叙事主体,他们不断推动调查性报道的发展,他们持续展现着报道的价值。也正是他们多元化的身份,才建构了调查性报道的多维话语空间。通过把这些人物建构成各种“社会角色”,调查性报道才能完整地建构一个“故事”。
  表1:2007~2010年《新京报》年度调查报道入围及金奖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角色
  主要新闻人物   社会地位   人物命运      主要角色失调类型
  贫病夫妻     农民     相缚投江      角色失败
  药厂工作者    工人、干部  刑事拘留      角色不清、角色失败
  遭枪杀的教授   教授     遭枪杀       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渔民       农民     沉船遇难      角色失败
  上访者      农民     被政府强制收治   角色冲突、角色中断
  举报者      干部     看守所自缢身亡   角色失败、角色冲突
  自救的群众    农民、干部  运出蔬菜、艰难自救 角色冲突
  少年       学生、农民  连遭跨国绑架    角色冲突、角色中断
  民警       干部     上访被强制收治   角色冲突、角色中断
  涉黑律师     律师     警方刑拘      角色不清、角色中断
  大学生      学生     为救人身亡     角色失败、角色冲突
  集团总经理    干部     被工人围殴致死   角色失败、角色冲突
  团市委书记    干部     造假骗官被刑拘   角色失败
  村民       农民     被蜱虫叮咬后死亡  角色失败
  村支书      农民     非法征地被刑拘   角色不清、角色冲突
  上访者      农民     被指敲诈政府获刑  角色冲突
  “神医”     下岗工人   张悟本被爆伪养生  角色不清、角色失败
  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它是指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人们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出现矛盾、障碍、失败等失调现象。以2007年至2010年的《新京报》年度调查报道金奖和入围作品来看,都是把人物赋予一定的“角色”来完成其建构的。(见表1)
  我们可以由此更具体地考察调查性报道如何在社会角色失调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建构:
  1.通过“角色冲突”建构人物
  社会中的个体无不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网络中,人物之间、人物与组织之间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对立和抵触,调查性报道经常通过这一“角色冲突”来建构新闻人物。比如,《上访者的“精神病院”》中的农民孙法武处在多重冲突的焦点上。首先是以老孙为代表的村民和镇煤矿的冲突,镇煤矿长期采煤导致大沟桥村耕地和大量房屋遭到严重破坏;第二个冲突是老孙和新泰市纪委调查组的冲突,调查组认为孙法武等村民的补偿款已发放,村里只是还欠孙法武1块4毛钱的房屋斑裂补偿,而老孙因没领到补偿款而不服;第三个冲突是老孙和村干部的冲突,老孙和全村300多户都没领到补偿款,而村干部称已发放,而且老孙还盖了印章,老孙却坚称这是造假。这三次冲突造成的后果是:老孙家被打砸,儿子被砍成重伤。村民补偿费和儿子被砍始终没有结果,致使冲突再次升级,孙法武不得不越级上访。冲突的另一方也转换为泉沟镇信访办、泉沟镇政府和市政府。冲突的结果先是老孙被送进教养管理所劳教,后来被强行收治进精神病医院。至此,角色冲突被上升到一个“面”,他的“病友”,84岁的老时在两年多时间里秘密记录了18个因上访被关进精神病院的人。冲突的最后结果让人倍感震惊:虽然倔强的老孙签了“我有精神病,不能再继续上访”的保证书,离开了精神病院,但他也没赶上为他80岁的寡母送葬。报道正是通过“冲突网”多重建构了新闻人物,从而把舆论监督的利剑指向了造成冲突的体制性因素。《新京报》角色冲突双方还包括教授和警察、举报者和被举报者、少年和罪犯、总经理和工人、暴力征地者和耕地使用者,通过他们之间的冲突,揭示了利益对立、行为失范和社会心理失控等问题。
  2.通过“角色不清”建构人物
  社会中的角色处于特定地位上,在公众的期待中,应该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在报道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问题时,可以通过社会个体对其角色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什么来揭批社会,从而促进社会治理的进步和完善。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是解除人类的病痛,为公众健康提供医疗保障,在公众的视野中他们的职业和地位是神圣的。但是,《新京报》的《甲氨喋呤调查》呈现给我们的却是:华联制药厂操作人员将硫酸长春新碱尾液混杂于甲氨蝶呤中生产劣质药品,导致100多位白血病患者下肢伤残。面对这一起重大药品生产质量责任事故,药厂有关责任人却分不清自己的角色行为标准,有组织地隐瞒违规生产的事实。《李庄案搅动的江湖》中的李庄,是重庆“黑老大”龚刚模的原辩护律师,因其没有分清律师角色行为规范,涉嫌诱导、唆使龚刚模编造证言、引诱证人作伪证等被提起公诉。报道从李庄的这一角色失控入手,引导公众思考我国刑辩律师的职业规范和司法程序等问题。这两个报道正是通过对制药厂生产者和律师对自己职业规范的践踏建构了“角色不清”的新闻人物。
  3.通过“角色中断”建构人物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扮演着一个主要角色,与这一角色相联系的是一整套权利和义务。多变的生活,不同的个人际遇经常会改变一个人的身份和角色。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不同角色之间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这就是角色中断。调查性报道通过角色中断来建构新闻人物,往往可以揭示出造成角色中断的深层社会原因。《财经》杂志《庄家吕梁》中的吕梁原来是中国股市上做庄的典型人物,与炒股大户朱焕良相识后,吕梁接手了朱焕良握有90%流通盘的康达尔公司,并改名为中科创业。股票涨到80元的时候,朱焕良偷偷抛售了自己的股票,中科创业股票连续跌停,最终轰然倒塌。这时,吕梁才发现自己吃亏上当了,他从一个市场的“操纵者”变成了“被操纵者”,角色的猛然中断促使他进行了自我揭发。报道通过“角色中断”建构了庄家吕梁,从而把深层追问从其庄家生涯的结束投向了证券体制,把个人庄家拓展到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庄家时代”。
  4.通过“角色失败”建构人物
  这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社会角色无法成功地承担起应有的义务和责任,不得不半途终止或退出这种角色。角色失败常常成为调查性报道的重要报道内容,如腐败官员的落马、黑社会成员的铲除、违法商家被严惩等等。王亚丽通过履历造假、行贿等非法手段从普通的农村姑娘步步升迁,官至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原副书记。最终因造假骗官,涉嫌职务侵占而身陷囹圄。张悟本从一名下岗工人摇身一变而成为“神医”,最后被证明是一个“江湖骗子”。《新京报》的《王亚丽造假骗官》和《张悟本调查》两篇调查报道通过建构这两个“角色失败”的人物引导我们探究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社会政治体制和法律的弊端,
  调查性报道不要仅仅停留在“角色失败”这一表面现象上,而要挖掘造成角色失败的原因并积极探索解决的方法。《新京报》大量的“死亡调查”就是“角色失败”的极端类型。《贫病夫妻相缚投江》中角色扮演失败的是一对患病无钱医治而选择投江自杀的夫妻,报道通过这一“角色失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痛彻骨髓”的冰冷现实,进而启发公众思考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采取自杀方式终止了自己方式的角色扮演。
  调查性报道中的人是具体情景中的“个人”,他和某个时代、某个体系中的“个人”相联系,人物的“角色化”实际上是新闻事件的“社会情境化”。因此,调查性报道中的人是建构理念中的人,整个报道不是人讲故事,而是故事在讲人、在呈现人的特征和本质。在这里,人被新闻生产的“范式”所建构。
  
二、把过程建构成“历史”
  调查性报道的深度还体现在它善于建构“历史情景”,也就是把新闻事实的发展过程“历史化”。在报道中,从现在、过去、未来三个时间维度纵向展示新闻事实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条件。“调查性报道正是信息领域的历史研究,写调查性报道的记者正是新闻领域的汤因比。”②调查性报道通过以历史为轴的纵向分析,为受众梳理了新闻事实的发展脉络,用详尽的历史背景建构从而有效地影响了受众。
  在《新京报》的调查报道中,我们也都能够发现历史时间轴的影子。2007年至2010年《新京报》年度调查性报道入围及金奖作品的每一篇报道都涉及到了我国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所面临的“人文与法治”的各种问题(见表2)。《蜱虫夺命调查》是跟进性调查报道,分别从小虫夺命、怪病揭秘、锁定元凶、防治空白等四个层次分四次进行了连续追踪报道。报道在蜱虫夺命到锁定元凶这一动态过程基础上,反思了我国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发布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医疗技术、信息传播比较发达的今天,为什么那么多人被蜱虫咬死,公众陷入一片恐慌?随着记者调查的推进,我们的认知也逐渐深入。基层医院的误诊、医德缺失,不能有效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地方政府信息不公开、防治空白等原因最终使小小蜱虫酿成了公共卫生事件,蜱虫“杀人”这一事件被放到了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历程之中。记者在整篇文章或者在文章的一部分中,通过追寻一个当下社会现象的前世今生,试图理出一条发展脉络,让读者随着所述现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地清晰地看见了历史,逐渐理解了当下的事实。通过阅读这种报道,读者会比阅读时间维度小的报道更能坚定和自觉地接受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对于所述事件的基本态度。③
  表2:2007年至2010年《新京报》年度调查报道入围及金奖作品中的历史建构
  主要新闻事件           事件所涉及到的历史进程中的问题
  贫病夫妻相缚投江         农村合作医疗、三农政策,民心工程
  重大药品生产质量责任事故     公共卫生事业建设
  7月孕妇跳楼相胁追讨加盟费    加盟招商的监管
  广州教授遭警察枪杀案       执法规范,开枪权法治变迁
  过境捕鱼黑船沉船隐瞒死亡真相   市场经济下的灰色利益链条
  上访农民被强制收治        法律如何保证上访者的合法权利
  “白宫”举报人看守所自缢身亡   违规占地、强制拆迁
  “孤城”茂县震后的艰难自救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压力
  少年连遭跨国绑架         社会转型期的乡村困境
  民警上访被强制收治        保障合法公民的基本权益
  律师被控涉嫌伪证、妨害作证罪   刑辩律师职业状态、司法程序问题
  大学生救人遇难遭遇“见死不救”  当今社会道德素质不高、人情冷漠
  通钢集团总经理被工人围殴致死   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冲突
  王亚丽造假骗官被刑拘       改革官员选聘制度、拿原则作交易
  村民被蜱虫叮咬后死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邳州非法占地致村民死亡      暴力违规征地、卖地生财
  沧州农民被指敲诈政府获刑     信访制度之弊、个别权力部门的荒唐
  张悟本被曝伪养生         公众对医疗机构的失望和对“养生食疗”的盲从,传媒的伦理
  
三、把背景建构成“环境”
  新闻背景还包括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也就是新闻事实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它包括两个基本层次:一个是与新闻事实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连的有关背景要素。二是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广阔社会时代背景。新闻事件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产生、发展的,它和周围的一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把新闻事件置于一定的背景下,受众才可以完整而清晰地认识到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对调查性报道而言,把背景“环境化”才可以实现调查话语的意义建构和价值建构。调查性报道把“背景”建构成“环境”指的是它不仅报道事件本身,还要提供必要的有关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环境信息。这种“情景建构”包括有关事件的时代和现实的各种背景要素,它可以通过对人物、事件、地点、时间、原因、结果等新闻要素和条件、政策、法律等关联信息的拓展和延伸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建构和呈现新闻事实。
  《荆州大学生救人遇难遭遇“见死不救”》系列调查性报道在两个层面把“见死不救”这一新闻事件的背景建构成了“环境”。首先,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背景是“监管空白”,它被建构成了“法治环境”。水上派出所主要负责长江堤岸的治安和渔民的户政管理,航运公安局只负责长江航线的治安与安全,海事部门只负责水上交通的安全事故。“消防队员来了后,说他们也不是专门的搜救队,救不了。”溺水者属于水上非交通的安全事故,目前处在监管的空白地带,政府也没有专门的部门对危险水域进行监管。而且“目前并无法律明文规定,水中尸体是否属于沉船沉物”。行政和法律的双重缺失才给了“活的不救,专门打捞尸体”牟取暴利的民间打捞公司生存的空间。其次,新闻事件的时代、社会背景是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对“见死不救”的行为做出处罚规定,该调查性报道在目前道德滑坡、人情冷漠的时代背景下建构了更广阔、更深远的“人文环境”。唯利是图、明哲保身的思想让很多人对“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产生了后怕,致使他们不敢也不愿牺牲个人利益。于是我们只能目睹一幕幕冷血的画面:“当时围观的人群大概有200多人,没人下水营救。”“我们再次呼救,他们还是不开船,有同学给他们下跪,甚至强行解开缆绳,他们的船也没有动。”④《新京报》该调查性报道正是通过把新闻背景建构成的这两个“环境”来分析“见死不救”背后的捞尸生态的。
  背景是“新闻背后的新闻”,是来龙去脉的“龙”,是前因后果的“因”。把新闻背景环境化可以增强调查性报道影响力,深化和突出报道主题。许多新闻事实只有放在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才能凸显出意义,背景的提供显得很有必要。《民警高作喜奇遇记》这篇调查报道建构了三个小语境和一个大语境。“家”、“单位”、“精神病医院”呈现了上访民警的“悲惨”下场:在家里:妻子与其离婚,家徒四壁;在单位:遭同事排斥,被组织收治;在精神病医院:被强行治疗,被摘除了胆囊。造成这种下场的原因,只有置于报道预设的“上访公民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法治现实”和“问责制带给信访制度的弊端”这一“大语境”下才可以获得。调查性报道正是通过把一些看似不关联的新闻背景建构成“环境”,让事实重构语境,才重建了事实的意义场域,从而实现了报道“隐性评判”。
  
  总之,调查报道的话语生产作为一种意义生产,隐含着复杂的社会关系,没有绝对的任意性。正是通过把人物“角色化”、历史“过程化”、背景“环境化”等情景建构策略,调查性报道才完善了事实建构,升华了话语的意义。■
  (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新闻系副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
  
注释:
  ①孙玉胜:《焦点访谈十年》,http://www.cctv.com/program/jdft/20040331/101209_1.shtml
  ②张建伟:《新闻学研究十年》,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③王龙志、黄劭:《〈南方周末〉深度报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优点分析》,《新闻世界》2010年第11期
  ④黄玉浩:《3大学生救人遇难的悲情时刻》,《新京报》2009年10月29日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