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生产方式的新变化
——深度报道记者QQ群初探
鞠靖
【本文提要】本文以深度报道记者的QQ群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一深度报道记者交流形式的发端、功能、作用机理。作者认为,深度报道记者QQ群不仅仅是深度报道记者之间保持沟通和协作的工具,而且直接影响了深度报道的生产方式,重塑了深度报道记者在产业链中的身份,并且有可能成为构建深度报道记者职业共同体的第一步。
【关键词】深度报道记者 QQ群 虚拟社区 职业共同体 新闻生产方式 媒体协作
【中图分类号】 G214
一、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概况
本文所探讨的深度报道记者QQ群,特指由深度报道记者为主创建、群成员绝大多数以从事深度报道、调查报道、舆论监督报道、异地监督报道为主的记者的QQ群。由于中国深度报道记者数量有限,因此,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数量并不多。事实上,对于深度报道记者们来说,他们经常参与的QQ群往往和人数多少、是否活跃并非密切相关,甚至于连这个QQ群的名字中是否包括“记者”二字都不重要。目前,深度报道记者比较集中的QQ群如“小刀”、“蓝衣”、“东八区”,字面上都看不出与媒体工作者相关,但却是深度报道记者最常使用、有效性也非常高的QQ群。
一般而言,记者QQ群创建者的身份、目的十分复杂,由此建立的QQ群也十分多元。比较常见的种类有:
1.由具有正式身份的记者创建的QQ群,如“深度报道记者群”、“小刀”、“蓝衣”、“东八区”等。
2.由非正式的记者或者非记者创建的QQ群,如“律师媒体俱乐部”是由一名律师创建,像鲁宁平、葛树春等民间职业爆料人也建有自己的QQ群。
3.由公关、广告等广义的“媒体人”创建的QQ群,其对广告、公关的诉求目的性更为明确。尽管还没有详细的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广告群数量巨大。
与后两种QQ群不同,深度报道记者QQ群建立的初衷,都是帮助职业记者交流信息、完成采访。这样的QQ群往往是几位平常联系比较密切的记者发起组建,并在各自的交往圈中介绍、吸收新的成员,往往成员之间相互比较了解、信任,共同语言较多,尽管创立之初以完成工作为目标,但是随着交流增加,完成工作的功利性逐渐降低,情感交流等其他功能的重要性逐步提高。
综合考察上述三种QQ群,不同的QQ群,人们加入的方式和路径存在差别,而其难度也完全不同。
一般而言,要加入一个以深度报道记者为主的QQ群门槛相对比较高、难度比较大。除非是由已有的成员邀请或介绍加入,一个新进者的加入往往需要经过相对比较严格的验证过程。首先,申请加入者必须告诉群管理员自己的真实姓名和供职单位,管理员会借助百度或者谷歌等搜索工具进行搜索。如果搜索结果和申请者的描述不符,或者申请者发表的报道的数量和性质与群的定位不符,管理员会拒绝其加入。其次,管理员会在群内询问其他群成员是否认识或者了解这位新加入者,如果得到的结果是否定的,申请者即使已经被批准加入,也会被立即清理出群。最后,群成员往往被要求修改“群名片”,以真实的供职单位和姓名示人,这样,即使有人利用管理员的一时疏忽进入群,也会很快被发现。
二、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发端
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出现,既是深度报道这一特殊新闻报道类型的需要,又是中国新闻生产环境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首先,客观上,深度报道记者需要借助各种手段缩短自己和报道领域、消息来源之间的距离。
如果按照报道内容和日常工作方式来对记者这一职业进行分类,通常情况下,可以把他们分成条线记者和综合记者。中国从事深度报道的记者绝大多数都是综合记者,其中的涵义包括:
1.由于报道性质和报道领域的限制,在物理空间上,他们的报道范围经常是陌生的;
2.在人际关系上,他们报道的对象往往不在自己日常交往的范围内;
3.在知识领域,他们的报道内容往往是他们不常接触的。
比如,在《南方周末》这样的全国性新闻周报中,综合记者占多数,即使有个别记者有自己的专属条线,也是长期自发形成而非制度性的。
同样的情况即使在美国也同样存在。赫伯特·甘斯对美国《新闻周刊》《时代》周刊的研究也表明,全国性的新闻工作者——我怀疑也包括地方性的新闻记者——只是在一个相对小而狭窄的消息来源集合体中腾挪辗转。而在这个集合体中,那些与他们保持经常性接触的人占大多数。①
如果说进入网络时代,通过搜索工具和借助外脑,深度报道记者能够快速弥补知识和背景的缺陷,那么,对于消息来源,他们就必须借助更加多样的手段来发掘。
其次,中国特殊的新闻生产环境决定了深度报道记者之间有交换信息乃至建立自己虚拟社区的需要和可能。
这里所说的中国特殊的新闻生产环境也包括几层涵义:一是中国幅员辽阔,不仅地理环境,而且在风土人情习俗和历史沿革上有巨大的差异;二是中国的新闻管理制度和信息公开现状,决定了记者获取特定信息的难度;三是本地记者在报道本地负面新闻或舆论监督类新闻时往往受到各种限制;四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人际关系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上述原因,对于从事深度报道的记者来说,他们不得不经常面对这样的情况:必须远离自己熟悉的地域,进行异地采访报道;必须设法突破异地既有的信息封锁;必须克服社会关系的局限,拉近和消息来源的距离;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弥补知识背景上的差距。
而在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掌握消息来源和采访资源的本地条线记者或深度报道记者来说,由于报道本地负面新闻受到限制,他们有输出手中资源的主观意愿,而这种意愿的强烈程度取决于新闻本身在其个人价值判断中的结果和位置。这种价值判断可能基于个人的新闻职业理想和职业伦理,也可能基于个人利益的需要,比如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与记者个人利益直接相关。
对于双方来说,他们所缺少的是联系彼此的纽带,深度报道记者需要及时找到本地同行,而本地记者则需要找到对自己掌握的资源感兴趣的外地深度报道记者。
第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立一种既能迅速发现彼此、又能在一定范围内保密的社交关系成为可能。
如前所述,外地深度报道记者与本地同行记者之间的联系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十分频繁。例如2001年广西南丹矿难发生后,广西媒体都不敢掀开黑幕,于是《广西日报》有人想到了当时供职于《羊城晚报》的赵世龙,打电话把有关消息告诉了他。第二天,他就飞到南宁,采访了参与前期暗访的多家媒体的记者,并在第三天发表了《大水淹了南丹七个矿》,率先报道了南丹矿难。②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这种彼此联系更多是依靠长期互动建立起来的私人关系,具有点对点的特征。进入异地采访的记者,要么是在当地早有朋友,要么是通过其他朋友的介绍去结识新的朋友,具有相当的封闭性。相对而言,这种联系方式对于掌握信息一端的人来说更加主动和便利。而对于深度报道记者来说,一旦在自己现实世界的朋友圈中无法得到反馈,整个联系纽带就会中断。
在互联网出现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网络论坛(BBS)一度成为记者之间彼此交流的方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西祠胡同(www.xici.net)中的“记者的家”讨论版。由于其成员多数是全国各地的记者,因此这里成为同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但是类似的讨论版不可避免地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由于同行之间存在竞争,记者们往往不愿意在讨论版中发出求助信息,唯恐引起其他同行的关注;二是由于讨论版具有开放性,参与其中的成员的真实身份很难掌握,人们担心在其中讨论新闻报道的信息会引起被报道对象或新闻管理部门的关注,使新闻报道夭折。而那些为记者提供信息或其他帮助的人,也担心在这一过程中暴露身份,引发报复。这使得BBS更多地充当新闻业务研讨的阵地,而非新闻信息交流的场所。
正是新闻信息供需双方对于沟通有效性和保密性的双重需要,才直接导致了调查记者QQ群的诞生。
三、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功能
深度报道记者的QQ群的功能很广泛,包括投诉报料、通报信息、发布招聘信息、开展业务互助、娱乐消遣、生活帮助等等。具体到新闻生产上,深度报道记者的QQ群在提供新闻线索、寻找采访对象、远程核实事实、实现组团采访、共同应对外部压力上都经常性地发挥作用。在这中间,对于新闻线索、信息来源的交流是建立QQ群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正如美国学者德尔默·邓恩所言:“记者唯一重要的手段,就是他的新闻来源,以及他如何利用这些新闻来源。”③
通过近两年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有助于我们更直观地了解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功能。
案例1:现任中共云南省红河州委宣传部长伍皓,从担任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开始,就以“云南。伍皓”的网名加入了包括“深度报道记者群”在内的多个深度报道记者QQ群,但直到他转任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才真正引起QQ群中成员的关注。作为一名善于使用互联网工具的宣传官员,伍皓是QQ群中的活跃者,和群成员保持着密集的互动,包括介绍云南、交流信息,甚至为前往云南采访的各地记者提供各种便利,这也使得拥有官员身份的伍皓得以长期保留在QQ群中。
案例2:2010年1月19日,多个深度报道记者QQ群中传出消息,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周范才在广西阳朔采访时,被荔浦县公安局强行带走,在出示了相关证件之后,荔浦警方仍坚持现场手写“拘传证”,将周范才从阳朔带到荔浦。接到这个消息,QQ群成员迅速行动,一部分人设法和周范才所在单位及同事联系,核实信息;一部分记者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搜集荔浦警方相关人员的信息。在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并得到荔浦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的联系方法之后,众多媒体记者开始频繁地给包括荔浦县委书记在内的相关负责人打电话,了解案情、敦请维护记者权益,共同给当地警方施加压力。20日凌晨1时,周范才恢复自由并被送回阳朔。与此相类似的情况,在2010年7月《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被通缉事件中也出现过。
可见,在广泛的意义上,深度报道记者QQ群具有精神鼓励、技术交流、资源共享、遇险互助、行业自律等功能。互联网社会学研究者巴里·威尔曼(Barry Wellman)和他的同事的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者基于共同的兴趣和价值加入网络或线上团体,既然人都有多种兴趣,在线上的成员身份亦复如是。随着时间流逝,许多原本是工具性而且专属化的网络,最后会提供个人实质上和情感上的支持。④由于记者群体在中国社会结构中所处的特殊位置,这个群体与公权力、普通民众之间的冲突和互动是频繁的。在这一过程中,深度报道记者QQ群在凝聚群体、整合力量、维系稳定上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个可以对此加以解释的工具是“群体内聚力”。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群体内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说这个群体是具有内聚力的群体。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强弱的主要因素包括工作任务的目标结构、群体的领导方式、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群体内的人际关系、外界影响、群体成员的个性特征以及群体规模等,具有强内聚力的群体特征为:领导与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协调;成员参与共同活动;成员之间经常沟通;经常给予群体内其他成员以肯定评价;成员满意度高;成员的士气高昂。⑤
在拥有深度报道记者QQ群之前,深度报道记者之间尽管有沟通、交流以及共同活动,但往往只能局限于小范围中,并且以具体新闻报道为主要话题,其沟通的经常性、话题的多样性、共同活动的规模性都十分有限。深度报道记者之间竞争的关系大于合作,由于交流不畅,他们对信息的需求往往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影响了群体的整体评价。在拥有了深度报道记者QQ群之后,这一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尽管目前还缺少关于中国深度报道记者相互选择的实证研究,但非常直观的是,自从有了深度报道记者QQ群,以往在线下以及BBS论坛上频次很低的相互联络和沟通变得频繁多了,而彼此沟通的内容也大大丰富,远远超出了信息求助和帮助的范畴。
四、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意义
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出现,首先使得深度报道记者职业共同体的出现具有了某种可能。
西方主流观点认为,在西方,社会职业共同体只有两种:法律职业共同体和医生职业共同体,有的还加上教师。其主要认同的标准是,这两个群体受过难度很高的比较一致的职业训练,拥有一套独特的话语体系,有着独特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伦理观。而记者以及其他普通知识分子,首先在职业训练的难度上既不算高,也不一致。⑥
有的传媒人也认为:在媒体分类上,恐怕我们有全世界媒体行业最为复杂的分类标准。这种相当复杂的层级划分和分类,背后是复杂的权力格局,承担的是不同的传播功能,体现的是不同的利益机制,形成的是四分五裂的媒体从业人员结构,生产的是五花八门的媒体产品。在此基础上,很难想象会有基本行业共识的产生,会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更难想象会产生对共同公共命题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⑦
但正如《南方周末》从事深度报道的记者傅剑锋所分析的,在深度报道记者这个群体中,从理论上说,存在构成共同体所需要的条件:
1.有难度很高的较为一致的训练或从业经历。他们所受到的限制,以及生存与安全的压力,远大于西方调查记者,他们不是简单地依靠勇气和激情,还有成熟的、高度智能化的技艺。
2.有共同的外部压力与威胁,这种外部压力也促使深度报道记者需要有一个共同体成为他们的庇护所。他们是记者中最需要有共同体作为家园的群体,以抵抗精神上的不安。
3.有初步的共同利益、伦理标准和价值标准。⑧
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出现实际上是验证了学者展江的一个判断:“如果说媒体的强项是大众传播——向大众海量输送信息和理念,那么媒体作为共同体的第一步,恐怕是在媒体界开展有效的组织或群体传播——培养、扩散共享价值观和在特定的事件中发出维权之声。”⑨
深度报道记者的QQ群毫无疑问已经迈出了深度报道记者职业共同体的“第一步”,事实上,由于QQ群的存在,使得深度报道记者职业共同体不再仅仅是“想象的共同体”。
其次,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出现,直接改变了深度报道的新闻生产方式,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合作”的出现。
作为一个社会学术语,“合作”是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成功的合作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一致的目标、统一的认识和规范、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具有合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定物质基础。在诸条件中,必要的物质条件(包括设备、通讯和交通器材工具等)是合作能顺利进行的前提,空间上的最佳配合距离,时间上的准时、有序,都是物质条件的组成部分。⑩
在有QQ群之前,深度报道记者之间的合作往往缺少必要的物质条件:信息的需求者无法及时发现信息的提供者;深度报道记者由于缺少经常、有效的沟通而彼此陌生,缺少必要的信任感;由于信息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缺少共同的旨趣和约束,双方很难有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但在有了作为一种群体内沟通形式的QQ群之后,上述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进步是,由于加入深度报道记者QQ群的成员往往既要通过身份验证,又要经受同行口碑检验,其身份的真实性得到了很大的保证,其行为规范面临更为明确的约束,这对于提高合作的效率是一项重要保证。
一旦合作成为一种可能,发挥合作的力量就成为常常面临采访困境的深度报道记者的必然选择。《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李鸿谷说:“一个好记者有几方面要求:第一是人际资源,第二是技术资源,第三是思想资源。这三个方面,或许是超越的基础。”[11]QQ群的出现,无疑是对记者人际资源、思想资源的一次拓展。
第三,正因为“合作”的出现,QQ群使得参与其中的深度报道记者的身份常常发生很大变化。
通常情况下,按照性质不同,合作可以分为同质合作与非同质合作,前者是指合作者无差别地从事同一活动;后者是指为了达到同一目标,合作者有所分工,如按工艺流程分别完成不同工序的生产。
由于媒体对一个选题往往只派一名记者、同行之间又存在事实上的竞争关系,因此同质合作并不适合于深度报道。非同质合作占据合作的主流,这时候,深度报道记者不再是单纯的采访者,在特定的新闻事件采访中,他们会重新进行分工,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这种情况,在重大新闻事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例如,在2011年云南盈江地震报道中,几个深度报道记者QQ群中曾经出现了成员的广泛参与和自发分工:一部分人负责收集各媒体赶往地震现场的记者名单和联系方式,以方便同行在一线互相联络、互相帮助;一部分人负责收集和通报救援队、医疗队等社会各界赶赴现场的资料和信息,以帮助在一线的同行扩大信息收集面,并在必要的时候寻求帮助;还有一部分人则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发布记者赶往一线的信息,以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前往一线的同行提供精神鼓励。
参与这一过程的人虽然本身都是深度报道记者,但是由于各自职责的不同,在自身职业精神的驱动下,自发地进行了分工。那些未被自己供职的媒体派往地震现场的记者,主观上有意愿在此类报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那些被派往现场的记者,又受到信息沟通不畅的制约,客观上需要信息的补充和协调。这种分工和协调本应由各媒体来承担,但事实上,由于受到体制、机制和利益的制约,媒体自身缺位了,QQ群及时填补了这项空白。
如果将QQ群视作媒体协作的一种形式,那么必须要说,这种形式本身也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在互联网诞生之前,这种协作更多是以现实社会中个人点对点联系的方式存在。在互联网之后,又经历了从BBS到QQ群演变的过程。影响这一切的决定性因素都是技术变革。事实上,即使是QQ群自身也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在“群共享”这个功能出现之前,成员在QQ群中更多的是即时询问某个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但是“群共享”出现之后,群中的主要成员往往会将自己的采访资源交给大家随时共享,这使得群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变得更加经常和有效。这恰恰是技术变革影响新闻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表现。值得重视的是,微博的出现将给新闻生产方式带来新的变化。[12]
无论是BBS、QQ群还是微博,对于新闻生产来说,其缺点和优点都一样鲜明。在BBS上,记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比较少、保密性比较差、效率比较低下;QQ群信息庞杂、议事混乱,虽有一定的效率,但是这种效率受到多种不可控的因素影响;微博则会牵扯使用者过多的精力,对于工作繁忙、任务繁重的记者来说,这是一个很重的负担。
从一个更大的范围看,记者也同样面临着尼尔·波斯曼在《技术垄断》中描述的状况:我们像魔术师的学徒一样,在信息洪流中被冲得晕头转向。……在技术垄断盛行的环境里,信息和人的意旨之间的纽带已经被切断了。也就是说,信息杂乱无章地出现,并不指向具体的人,数量难测、速度惊人。但从理论、意义或宗旨上看,却是断裂分割的。[13]
在现有的条件下,记者必须善于综合运用包括线下、BBS、QQ群、微博在内的多种协作方式,才能适应形势的迅猛变化。■
(作者系《南方周末》资深记者,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闻研究院副院长)
注释:
①赫伯特·甘斯:《什么在决定新闻》第15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赵世龙:《调查中国——新闻背后的故事》第61~62页,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③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社会学》第179页,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
④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第44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⑤⑩《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第224、90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
⑥傅剑锋:《对新闻职业共同体的愿景》,《南方传媒研究》第26辑,2010年版
⑦石扉客:《反暴力是构建媒体职业共同体的最大公约数》,《南方传媒研究》第26辑, 2010年版
⑧傅剑锋:《对新闻职业共同体的愿景》,《南方传媒研究》第26辑, 2010年版
⑨展江:《新闻职业共同体呼之欲出?》,《南方传媒研究》第26辑, 2010年版
[11]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第251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12]张志安:《新闻生产的变革:从组织化向社会化——以微博如何影响调查性报道为视角的研究》,《新闻记者》2011年第3期
[13]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第4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